常用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物联网中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物联网中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介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可以将各种物品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从而使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而在物联网中,智能无线通信技术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物联网中常用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
一、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射程一般不超过10米。
蓝牙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是最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技术之一。
目前,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ZigBee技术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适用于各种低成本、低功耗的设备,可以满足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通信需求。
在物联网中,ZigBee技术被广泛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能源等领域。
三、RFID技术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它通过接收和识别无线电信号中存储的信息,来完成对物品的识别和跟踪。
在物联网中,RFID技术也广泛用于各种场景,如物流、仓储、农业、医疗等领域。
四、NB-IoT技术NB-IoT技术(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专门用于物联网的窄带通信技术。
它的优势在于低功耗、长距离、宽覆盖、高可靠性等方面。
NB-IoT技术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水电表、智能停车场等领域。
五、LoRaWAN技术LoRaWAN技术是一种广域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其网络结构为星型网络,可用于低速率、低功耗的物联网场景。
LoRaWAN技术适用于智能城市、智能环保、智能农业等领域。
总之,在物联网中,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
上述五种技术都是当前物联网中常用的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各种新的物联网技术也将不断涌现。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通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工业通信中,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主流。
本文将对工业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介绍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波的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信号来传送信息和数据。
工业通信中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
1. 蓝牙: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率在2.4GHz左右。
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以及简单易用等优点,常用于工业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2. Wi-Fi: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工作频率一般为2.4GHz或5GHz。
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大的覆盖范围,适用于工业场景中需要大规模数据传输的应用。
3. ZigBee: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率在2.4GHz或800-900MHz。
它主要用于传感器网络和监控系统,适用于工业场景中对电池寿命和传输距离有要求的应用。
二、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与控制:工业场景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如物联网中的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
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数据传输:工业通信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传输,用于监测和分析工艺过程、产品质量等。
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效率。
3. 自动化控制:工业领域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实时的数据交换和传输。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4. 移动通信: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如移动机器人、移动设备等,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三、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在工业通信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

第5章 LoRa技术
Chapter
LoRa是一种长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它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通信,非常适用于物联网等领域。
LoRa介绍
LoRa应用场景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物联网
建设智慧城市
智能城市
监测空气质量等
环境监测
长电池寿命
省去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
减少维护成本
Threats to network infrastructure
网络攻击
01
03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隐私保护
02
Unauthorized data disclosure
数据泄露
5G技术的发展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数字化转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未来,5G将成为连接一切的基础,为人类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Chapter
5G技术架构包括5G核心网、5G无线接入网和5G传输网。5G核心网提供更快速的数据传输,5G无线接入网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5G传输网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速率。
5G技术架构
5G关键技术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assive MIMO
Focused signal transmission
家庭用户享受更稳定、更快速的网络体验
家庭网络
02
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网络支持,提升办公效率
办公环境
安全性提升
加密技术的不断更新
网络攻击防护能力的提升
Wi-Fi 6未来发展
网络智能化
智能路由器、智能家居应用的普及
AI技术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常见8种无线通信协议简介

常见8种无线通信协议简介无线通信协议是在无线通信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化规范。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8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分别为:Wi-Fi、蓝牙、NFC、Zigbee、Z-Wave、LoRaWAN、NB-IoT和LTE。
1. Wi-FiWi-F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提供了快速、高速和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能力。
Wi-Fi协议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2.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蓝牙协议基于IEEE 802.15.1标准,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高度可靠的特点。
蓝牙广泛应用于耳机、音箱、键盘、鼠标等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3. NFC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近距离的触碰式数据交换。
NFC技术基于ISO/IEC 18092标准,允许设备进行近场通信。
它常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智能标签等领域。
4.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特别适用于自组织网络和传感器网络。
Zigbee协议基于IEEE 802.15.4标准,主要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它具有低功耗、高网络容量和强大的自组织能力。
5. Z-WaveZ-Wave是一种专用于智能家居的无线通信协议。
它采用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能够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家居设备。
Z-Wave 协议相较于其他无线通信协议,更适合于智能家居场景,它提供了更好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
6. LoRaWAN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协议,用于连接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
它利用LoRa调制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同时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
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

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无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并分点列出步骤。
一、信号传输技术信号传输是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
在无线通信中,常用的信号传输技术有以下几种:1. 调幅传输(Amplitude Modulation,AM)调幅传输是利用载波的振幅调制的一种传输技术。
其步骤如下:- 将原始信号与较高频率的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制信号。
- 调制信号经过无线传输后,到达接收端。
- 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原始信号。
2. 调频传输(Frequency Modulation,FM)调频传输是利用载波的频率调制的一种传输技术。
其步骤如下:- 将原始信号与载波信号相加,得到调制信号。
- 调制信号经过无线传输后,到达接收端。
- 在接收端,通过对调制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3. 数字调制传输数字调制传输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一种传输技术。
其步骤如下:- 将数字信号经过数字调制技术转换为模拟信号。
- 模拟信号经过无线传输后,到达接收端。
-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二、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AM)幅度调制是基于原始信号的振幅变化来调制载波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其步骤如下:- 将原始信号的振幅与载波信号的振幅进行乘积运算,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2. 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FM)频度调制是基于原始信号的频率变化来调制载波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其步骤如下:- 将原始信号的频率变化与载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调制运算,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3. 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PM)相位调制是基于原始信号的相位变化来调制载波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能够实现数十米至几百米范围内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电子秤、手提电脑、无线麦克风等几乎所有现代化电子产品。
以下是一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综述:1. 蓝牙技术(Bluetooth)蓝牙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它的通信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个人设备、配件及家庭设备等领域。
蓝牙可以帮助多个设备间快速传输小文件,如音乐、图片等。
2. Wi-Fi技术Wi-Fi技术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一种,其通信距离和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十米和几百M/秒的水平,成为代表性的点对多点局域网通信技术。
Wi-Fi技术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无线接入,可承载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如影音数据、文件、网页等等。
3. 红外线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采用红外线信号传输数据的通信技术,它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一般是在数米以内。
这种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如手机、遥控器、数码相机等。
4. RFID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以无线电波为载体进行短距离数据传输的技术。
RFID可以把物体信息编码到小微芯片上,然后通过读写器读取,实现物体信息的快速采集和识别。
RFID技术不受视线障碍的影响,通信距离较短,一般在几十米左右。
5. Z-wave技术Z-wave技术是一种物联网技术,适用于在家庭、商用、医疗和工业等各种环境中实现智能控制和监测。
Z-wave是一种低功耗无线技术,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多对多等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通信距离较短,一般在30米左右。
总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将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带来了更多便捷和享受。
物联网建设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建设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建设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物联网中设备的互联互通,还可以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以及其在物联网建设中的重要性。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红外技术、无线射频技术、蓝牙技术、ZigBee技术、NFC(近场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之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简介:1.红外技术:红外技术是通过红外线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它的特点是在短距离内,具有高速传输的能力。
由于其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应用场景主要是在人机交互设备上,如遥控器、红外口袋等。
3.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蓝牙模块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较快,传输距离较远,同时还能耗更低。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环、耳机、智能家居等场景上。
5.NFC技术: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它主要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例如移动支付和物联网设备的配置。
在物联网建设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通过连接物联网中的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化互联互通。
在物联网中,每一个设备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识别和连接。
此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采用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技术,可以保证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受保护的。
而且,由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可以减少干扰和误传的可能。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
1. Wi-Fi:一种使用无线电波进行局域网通信的技术,常用于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的无线上网。
2. 蓝牙: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手机、耳机、音箱等设备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连接。
3. 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卫星信号和地面接收器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模糊的定位。
4.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能力。
5. 手机网络:例如2G、3G和4G,用于实现移动电话通信、数据传输和互联网访问。
6. 红外线通信:使用红外线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遥控器、红外数据传输等。
7. 无线电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音频、视频和数据的技术,包括AM和FM广播、卫星广播等。
8. NFC(近场通信):一种短距离高频通信技术,用于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快速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
9. RFID(射频识别):一种使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物体的技术,常用于物流、库存管理等领域。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每种技术都有不同的应用和特点,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冯蕾第8卷第5期(2012年2月)常用无线通信技术简介陈高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信与交流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线通信技术以其成本低、扩展性好、使用方便等优势,近些年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该文从远距离和近距离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关键词:无线通信;远距离;短距离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062-03Introduction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dCHEN Gao-feng(Yangl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712100,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work and lif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with its low cost,scalable,easy to use and other advantages,and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both distance and close-introduced the pop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wireless communication;long distance;short distance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1常用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目前偏远地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它主要使用在较为偏远或不宜铺设线路的地区,如:煤矿、海上、有污染或环境较为恶劣地区等。
1.1GPRS/CDMA无线通信技术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由中国移动开发运营的一种基于GSM通信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技术,通常称为2.5G。
它是利用“包交换”概念发展的一种无线传输方式。
包交换就将数据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包,再将这些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其优势在于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是以资料量计价,有效的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GPRS网络同时支持电路型数据和分组交换数据,从而GPRS网络能够方便的和因特网互相连接,相比原来的GSM网络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的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按量计费、高速传输等优点[1]。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由中国电信运行的一种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原理基于扩频技术。
其最早是由于军事上对高质量无线通讯技术的需要而开发设计。
CDMA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将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然后经载波调制将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反过程的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从而进行解扩,以实现数据传输。
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抗衰落能力强、信号隐蔽性强、抗截获的能力强、可以多用户同时接收发送。
1.2数传电台通信数传电台是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的简称。
它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具有前向纠错、均衡软判决等功能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电台。
数传电台的工作频率大多使用220~240MHz或400~470MHz频段,具有数话兼容、数据传输实时性好、专用数据传输通道、一次投资、没有运行使用费、适用于恶劣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
数传电台的有效覆盖半径约有几十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城市或一定的区域[2]。
数传电台通常提供标准的RS-232数据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器、RTU、PLC、数据终端、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等连接。
传输速率从9600到19200bps,误码低于10-6(-110dBm时),可工作于单工、半双工、时分双工TDD、全收稿日期:2012-01-15作者简介:陈高锋(1976-),男,陕西杨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E-mail:info@Tel:+86-551-56909635690964 ISSN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Vol.8,No.5,February20121062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冯蕾第8卷第5期(2012年2月)双工方式。
无线数传电台是通信行业发展较早的通信方式,也是比较成熟的一项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取得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铁路、电力、石油、气象、地震等各个行业均有应用,在遥控、遥测、摇信、遥感等SCADA 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3扩频微波通信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技术(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是指其传输信息所用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技术。
最早始用于军事通信。
它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将所传输的信息用伪随机码序列(扩频码)进行调制,伪随机码的速率远大于传送信息的速率,这时发送信号所占据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所需的带宽实现了频谱扩展,同时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功率谱密度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在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调并恢复信息数据。
其主要特点是:抗噪声能力极强;抗干扰能力极强;抗衰落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易于多媒体通信组网;具有良好的安全通信能力;不干扰同类的其他系统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3]。
1.4无线网桥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
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 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1.5卫星通信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 )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从而实现在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它是地面微波通信的继承和发展。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卫星端、地面端。
卫星端在空中,主要用于将地面站发送的信号放大再转发给其它地面站。
地面站主要用于对卫星的控制、跟踪以及实现地面通信系统接入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可分为同步卫星和非同步卫星,同步卫星在空中的运行方向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及周期相同,从地面的任何位置看,该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非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或小于地球的运行周期,其轨道高度、倾角、形状都可根据需要调整。
卫星通信的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工作频带宽、通信质量好、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其主要用在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是通信具有一定的延迟,比如打卫星电话时,不能立即听到对方回话,主要原因是卫星通信的传输距离较长,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是有一定延迟的[4]。
1.6短波通信按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划分,短波是指波长在l00m~l0m ,频率为3MHz~30MHz 的电磁波。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
短波通信可分为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
地波传播的衰耗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递增,在同样的地面条件下,频率越高,衰耗越大。
利用地波只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其工作频率一般选在5MHz 以下。
地波传播受天气影响小,比较稳定,信道参数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故信道可视为恒参信道。
天波传播是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来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方式,倾斜投射的电磁波经电离层反射后,可以传到几千千米外的地面。
天波的传播损耗比地波小得多,经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之后,可以达到极远的地方,因此,利用天波可以进行环球通信。
天波传播因受电离层变化和多径传播的严重影响极不稳定,其信道参数随时间而急剧变化,因此称为变参信道。
短波通信的特点是:建设维护费用低、周期短、设备简单、电路调度容易、抗毁能力强、频段窄,通信容量小、天波信道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等。
长期以来,广泛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商业等部门,用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图像、语音广播等信息[5]。
2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信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并且传输距离在较近的范围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6]。
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有:Zig-Bee 、蓝牙(Bluetooth )、无线宽带(Wi-Fi)、超宽带(UWB )和近场通信(NFC )。
2.1Zig-BeeZig-bee 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而建立的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 来源于蜜蜂群的通信方式,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来与同伴确定食物源的方向、位置和距离等信息,从而构成了蜂群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距离近,其通常传输距离是10-100米;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终端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其成本,Zig-Bee 免协议费,芯片价格便宜;低速率,Zig-bee 通常工作在20~250kbps 的较低速率;短时延,Zig-bee 的响应速度较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