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2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案北京课改版(20201101190053)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能够识别常见的动植物;3.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动植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2.学生能够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学生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区别;2.学生能够辨认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分类问答: 学生分小组回答“什么是动物?什么是植物?”。
2.案例教学: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识别出图中物体是动物还是植物并说明理由。
二、知识讲解环节1.植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包括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2.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植物的不同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等;3.动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的细胞结构、运动方式等;4.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排泄、感知等。
三、识别动植物环节1.植物识别游戏: 学生分小组参加植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或物品,识别出物体是植物还是动物并描述其特征。
2.动物识别游戏: 学生进行动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播放的动物视频或声音识别动物种类,并描述其特征。
四、实际操作环节1.实际观察: 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和动物,刻画出种类、环境、食物等基本特征;2.提供教具: 老师提供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样本供学生观察,同时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细胞和细节特征。
五、探究和总结环节1.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提供的植物和动物样本,探究其特征和生命特性,以便深入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总结复习: 分组学生进行PPT总结演讲,复习所学的植物和动物知识。
总结本文阐述了关于“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针对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真实可行的课程方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教案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2、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PPT、放大镜、霉菌培养物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展示】外科大夫给病人做手术时为什么要对病人进行消毒?请同学们猜猜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设疑】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江海河湖、空气、土壤、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人、动物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尤其是消化道)中等,都有多种多样的细菌,那么细菌有多大?它的形态和排列如何?它的结构如何?……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一、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微生物【提出问题】1. 什么是微生物?2. 微生物主要包括那些?3.真菌的分布?小结:1.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2.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1、从古到今,地球上死了很多的人,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遍地横尸的原野,看到的是生机怏然的世界,他们的尸体哪去了?就算土埋了,掏出的也仅仅是白骨,其他的成分呢?2、地球的寿命是5亿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是有限的,但是已经过了4.5亿年,地球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该说二氧化碳气体会越来越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渠道补充来的?3.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
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图片展示】我们身边的真菌1.观察图片,分析总结他们的结构特征。
2.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和病毒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北京课标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课件共31张PPT)

呢?
三. 霉菌
青霉
桃上的曲霉
1、不同点:
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 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 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
共同点:
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 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孢子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
杆形、球形、 蝌蚪形
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 (如流感病毒)
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
细菌病毒
侵染细菌的病毒又叫做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典型结构
各种各样的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真菌中 的霉菌使食品发霉,真菌都是有害的吗?
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菌丝构成的.
它们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菌丝类型
直立菌丝
在营养物质的表面 且向上生长的菌丝.
营养菌丝 有的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
的内部叫营养菌丝.
3.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青霉,曲霉都没有叶绿素, 不进行光合作用;
靠营养菌丝从营养物质中 吸收有机物维持生活.
4.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
1.青霉
这种结构的每一个分枝上, 都生有成串 的孢子,一个孢子就会发育成一新的青霉.
直立菌丝的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
2.曲霉 的表面放射地生有成串的孢子,每一孢子就可
发育成一曲霉
青霉素的应用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学课件2

细 菌 的 发 现 者
• ——
列文虎克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发
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单个存在,
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
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信 中所付的图之一。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的人 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三、真菌
真菌通常分为三类: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
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霉菌:青霉、曲霉等
大型真菌
香菇
金针菇
真菌的特性 1、分布广 2、坏处:具有致病性,如一些霉菌可使人患手足
癣;一些真菌使粮食、饲料、食品等发霉,造成经
济损失。 3、益处:食用、加工、制造、酿酒、制酱等
电 镜 下 细 菌 的 芽 孢
观察讨论 1、青霉与曲霉的颜色、形态有什么不同? 2、蘑菇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形态有什么特点?
检测与评价
1、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B )
A. 大肠杆菌 银耳
C. 青霉 流感病毒
B.酵母菌 黄曲霉
D.灵芝 乳酸菌
2、储存的橘子长“毛”了,判断该毛属于( A ) A. 霉菌 C. 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D.乳酸菌
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
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
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但有些微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优秀教学案例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始终,学生在讨论、实验、调查等环节中,共同探究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2. 设计小组讨论、实验、调查等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3.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师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四)反思与评价
1.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4. 通过生物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2.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等,并举例说明。
3. 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4. 结合课本,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如生态平衡、物种保护、遗传资源等。
5.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如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案例亮点
1. 以学生为本,注重启发式教学
本案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课件 (共33张PPT)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大型真菌
酵母菌 体积小,需显微镜观察
霉菌
青霉和曲霉观察视频
思考以下问题 1、橘子和面包上的生物分别属于哪种霉菌? 各有什么特点?
2、两种霉菌在宏观形态上的区别?
3、两种霉菌微观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霉菌 1.橘子和面包上的生物分别属于哪种霉菌
青霉
曲霉
细菌
关于细菌,你知道些什么?
细菌 个体微小,数量多,分布广
个体微小:直径在0.5~5μm之间,需要
用显微镜观察 1米(m)=1000000微米(um)
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数量多:一个成年人身上的细菌/体细胞比值 平均为1.3:1
分布广:自然界中细菌分布在 土壤,水源,空气中,可谓是 “无孔不入”
很久很久以前 386年前
hello!我是荷兰boy列文·虎克 16岁辍学去杂货店当学徒 20岁回乡当个体户 中年后在家乡做市政事务工作
我爱磨透镜
这是我制作的显微镜, 放大倍数可达到270倍
列文虎克用他 的显微镜观察 记录原件
第一章 认识生命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微生物大家庭 细菌、病毒、真菌……
霉菌 2、两种霉菌在宏观形态上的区别?
各有什么特点?
青霉
曲霉
3、两种霉菌微观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青霉 曲霉
青霉
青霉
曲霉
曲霉
大型真菌
孢子印制作
我是谁?
我是谁?
细菌
形态各异(杆状,球状,螺旋状)
螺旋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细菌对人类的影响
结核杆菌
破伤风杆菌Leabharlann 伤寒杆菌幽门螺杆菌
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7.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a.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鼓励学生提问,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我们身边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生物会有如此多的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b.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5.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选择一本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
作业要求:
1.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3.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针对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进行详细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实践活动与探究学习:
a.安排生物观察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小组讨论、课后探究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京改版七上生物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课件

调查人 调查地点 生物名称
班级
调查时间
数量
生活环境
天气 生长状况
归类方法:
1、形态结构: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2、用途:作物 家禽 家畜 宠物
3、生活环境: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技能训练
▪ 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1.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校医经常 给我们做体格检查,如果本次检查的项 目为视力、心率、身高、血压、肺活量 五项,请你为全班同学设计一张体格检 查表。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什么是调查?
▪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 (1)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 ▪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 (3)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
调查实例:方法步骤
▪ 1、选择调查范围 ▪ 2、分组 ▪ 3、设计调查路线 ▪ 4、调查记录 ▪ 5、归类 ▪ 6、整理分析
什么叫采样?
姓 性 视 心 身 血 肺活量 名 别 力 率 高 压 (ml)
cm 千帕
备注
2.谈起宠物(如狗、猫)你一定很感兴趣,你
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
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的
健康不给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
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
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知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
你(或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
调查目的:
。
调查方式:
。
调查对象:
。
调查范围:
。
调查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调查目的:搞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及如何防止它们给人来传播疾病。 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等。 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调查范围:本小区或村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2、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目标:
1、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霉菌和蘑菇的观察学会使用放大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
初步体会我们身边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Ppt 、放大镜、霉菌培养物。
教学过程:
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一)细菌和病毒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体积
存在
导致人类患传染病
细菌个体微小
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肺结核、破伤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病毒比细菌还
小
可侵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人,自然界分布广泛流感、乙型乙肝、狂犬病、艾滋病等
细菌并不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还是有益的,现在随着对微生物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利用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真菌讲解:真菌通常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三大类。
三种真菌的区别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些真菌有致病性,有些真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在食品加工、抗生素制造、饲料生产以及酿酒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些真菌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真菌。
目的要求:观察青霉、曲霉和蘑菇。
材料器具:长有青霉的橘子皮,长有曲霉的玉米芯,蘑菇,放大镜。
过程:1、观察材
料
的准备。
(1)将橘子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长出毛茸茸的灰绿色霉斑,这就是青
1
3、 2
2) 煮熟的玉米出去玉米粒,将玉米芯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或装入塑料袋中)。
过 段时间,玉米芯表面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灰黄色的霉斑,这就是曲霉。
(3) 夏季雨后,在树荫下肥沃的土壤、树干、枯木或草地上可以采到蘑菇,亦可从市场 购买。
2、观察霉菌
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和玉米表面生长的霉菌, 注意观察两种霉菌的颜色, 形状等特征。
观察
蘑菇
用放大镜观察蘑菇正反面颜色和形态。
讨论: 1、青霉与曲霉的颜色、形态有什么不同? 2、蘑菇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形态有什 么特点? 阅读资料: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
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