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

合集下载

物联网相关题库与答案

物联网相关题库与答案

物联网相关题库与答案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IBMB、微软C、三星D、国际电信联盟答案:A2、传感器的发展历史有多久?A、100年B、200年C、300年D、400年答案:B3、公网NAT模式下,业务保障等级只能为:A、AAAB、AAC、AD、普通答案:D4、UE开机后执行的操作为()A、UE先进行小区选择,再进行PLMN选择,成功后注册主流B、UE先进行PLMN选择,再进行小区选择,成功后并注册主流C、UE先进行PLMN选择,再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再进行小区选择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5、通过物联网专线方式接入的普通级物联网业务,接入侧传输方案可以不满足物理异路由。

A、对B、错答案:A6、NSSS占据频域上的几个子载波?A、10B、11C、12D、13答案:C7、以下选项中,适合在简单终端设备上使用的安全技术有()?A、PSKB、VPNC、认证D、加密答案:ACD8、能实现节电节能量的方式是()A、休眠机制B、拒绝通信C、停止采集数据D、关闭计算模块答案:ABCD9、集团网络部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可对如下网元的业务数据进行配置:A、MMEB、PGWC、PCRFD、ONU答案:BC10、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包括A、传感器B、RFIDC、二维码D、多媒体信息采集答案:ABC11、RFID标签的分类按通信方式分包括()。

A、主动式标签TTFB、被动式标签RTFC、有源Active标签D、无源Passive标签答案:AB12、NB-IoT适合于下列哪种场景?A、智能抄表B、智能停车C、水利检测D、AR/VRE、自动驾驶答案:ABC13、HTTP的请求响应类型包括A、GETB、HEADC、POST答案:ABC14、安全域间的数据流动具有方向性,包括A、inputB、inboundC、outputD、outbound答案:BD15、PGW激活响应中返回Service not supported的原因?A、单板被锁定B、apn被锁定C、APN下位绑定计费组D、qos带宽资源不足答案:AB16、当前智慧家庭的安全风险包括?A、本地攻击B、WEB漏洞C、薄弱的身份认证机制D、潜在的攻击答案:ABCD17、PCC服务器是指策略控制和计费服务器()A、正确B、错误答案:A18、5G网络的发展目标是做强移动互联网,做大移动物联网()A、正确B、错误答案:A19、NB-IoT网络的子载波带宽低至15KHz/3.75KHz,下行采用SC-FDMA技术,上行采用OFDMA技术,协议栈在LTE基础上进行了简化()A、正确B、错误答案:B20、物联网专网短信通信流程是物联网短信由省MSC路由到物联网短信中心,使用物联网专用的短信接入号()A、正确B、错误答案:A21、我国物联网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把我国初步建成物联网技术创新国家。

核心网的发展趋势

核心网的发展趋势

核心网的发展趋势摘要:核心网作为通信网络的“大脑”,掌握着数据传输、处理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网在通信领域的核心地位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探讨了核心网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5G及其后续技术的进步、逐步转向云原生的架构变革、网络切片技术的引入以及开放接口与模块化设计的持续推进。

这些趋势不仅揭示了核心网技术的最新动态,还为通信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心网;通信;发展趋势1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目睹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有线到无线的通信革命。

这背后的秘密力量是核心网,一个经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负责确保信息的无缝流动,而且在提供更多高级服务和应用时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5G、物联网和其他前沿技术的兴起,对核心网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

我们面临着如何处理巨大数据流量、如何提供低时延服务等一系列挑战。

同时,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普及,核心网的架构和功能也在经历深刻变革。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组件的未来发展,本文将详细探索核心网的最新趋势,从技术进步到架构变革,再到服务创新,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2核心网在通信领域的地位和重要性核心网,作为通信网络的“心脏”,一直在通信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是通信流程中的中心环节,负责处理、转发和管理用户数据,以及为各种服务和应用提供支持。

核心网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其物理规模所暗示的范围,它在整个通信领域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想要了解核心网的重要性,首先需要认识到通信的本质——它不仅仅是数据的传输,更是连接、交互和信息共享的桥梁。

而核心网就是这座桥梁的支撑结构。

当我们进行电话通话、发送短消息、浏览互联网或使用各种在线服务时,核心网在背后默默地确保数据准确、迅速地流动。

无论是日常的社交互动还是关键的紧急服务,核心网都在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除了这些基础功能,核心网还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基础知识作答

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基础知识作答

2017 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基础知识作答(B)卷【时间:60 分钟,总分:100 分】(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一、单选题(40 道题,每题1 分,总分40 分)1、“智慧革命”以()为核心A.互联网B.局域网C.通信网D.广域网2、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A.网格计算B.中间件技术C.源代码开放技术D.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3、RFID 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可以将物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A.无线电技术B.超声波技术C.雷达技术D.激光技术4、ZigBee()是协议的最底层,承付着和外界直接作用的任务A.物理层B.MAC 层C.网络/安全层D.支持/应用层5、传感器已是一个非常()概念,能把物理世界的量转换成一定信息表达的装置,都可以被称为传感器A.专门的B.狭义的C.宽泛的D.学术的6、物联网网络安全的保证是以()的安全为基础A.红外网络B.蓝牙网络C.传感网络D.计算机网络7、-3 的补码是()A. 10000011B. 11111100C. 11111110D. 111111018、下列存储方式哪一项不是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方式()A.集中式存储B.异地存储C.本地存储D.分布式存储9、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A.休眠机制B.拒绝通信C.停止采集数据D.关机计算10、物联网的意义在于:1)物联网将改善人与自然界的联系;2)物联网将有益于建设智能化、节能型城市;3)物联网将大大改善民生;4)物联网建设对我国的()A.促进作用B.战术意义C.创新推动D.战略意义11、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广播B.超宽带技术C.蓝牙D.Wi-Fi12、RFID 卡()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A.按供电方式分B.按工作频率分C.按通信方式分D.按标签芯片分13、RFID 硬件部分不包括()A.读写器B.天线C.二维码D.电子标签14、UML 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15、用于“嫦娥2 号”遥测月球的各类遥测仪器或设备、用于住宅小区保安之用的摄像头、火灾探头、用于体检的超声波仪器等,都可以被看作是()A.传感器B.探测器C.感应器D.控制器16、“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被形象比喻为电力系统的()。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

中国移动公司“大连接”战略知识测试A. 主导地位B. 主要地位C. 领先地位D. 奠基者地位A B C D第2 题: “十大战略”工程中数字家庭工程预计在2020年家庭宽带收入达到()元,显著拉A. 400亿B. 500亿C. 600亿D. 700亿A B C DA. 做强连接应用B. 做精互联产品C. 做实连接管理A B CA. 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B. 努力做信息世界栋梁C. 做强连接扩大份额D. 中国移动通信专家A B C DA. 改革B. 创新C. 发展D. 转型A B C D第6 题: 深化改革工程的内涵是落实国企改革要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下属单位分类管理,持续推进()改革,深化“一个中国移动”,建立面向“31+N”的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效益,坚持企业合规运营,全面建设法治移动,加强A. 三化B. 五强C. 五化D. 三推进A B C D第7 题: 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未来五年,中国移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A. 互联B. 互惠C. 共享D. 共赢A B C DA. 网络强国B. 物联网应用推广C. 云计算发展D. 大数据A B C D第9 题: 到2020年,公司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 ),带动产业互联网等万物互联新兴领A. 8亿B. 7亿C. 6亿D. 5亿A B C D第10 题: 未来五年,公司将进入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要紧紧抓住流量经营黄A. 流量经营上升期B. 数字化拓展平台期C. 数字化拓展窗口期A B CA. 80%B. 85%C. 65%D. 50%A B C DA. 互联B. 连接C. 共享D. 共赢A B C D第13 题: 随着4G的加速普及,我国已进入流量爆发阶段。

根据工信部预测,未来三年,A. 1GB/月B. 2GB/月C. 3GB/月D. 4GB/月A B C D第14 题: ( )是公司实施大连接战略的关键控制点,是全业务竞争的重要资源,也是获取用A. 政企业务B. 家庭宽带接入C. 集团专线接入D. 小区宽带接入 A B C DA. 2GB/月B. 3GB/月C. 4GB/月D. 6GB/月A B C DA. 传统数据业务B. 流量经营C. 万物互联D. 数字化服务 A B C DA. 云技术B. 万物互联C. C2CD. 大数据A B C D第18 题: 数字化服务运营特点轻资产、市值导向、多样盈利模式、量力而为、快速迭代、A. 大数据共享B. 一点服务全球C. 大连接共享D. 多触点服务A B C DA. 万网互通产业B. 万物互联产业C. 大数据产业D. C2C产业A B C D第20 题: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 )研发体系协同和自主研发成果转A. “一体三环”B. “二体一环”C. “多能多环”D. “四强五创”A B C DA. 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B. 数字化领先的先行者C. 数字化服务的引领者D. 数字化生态的开创者E. 数字化社会的建设者A B C D E第22 题: 运营提能力是要通过各类技术手段,不仅打造下一代网络核心能力,同时推动( )A. IT系统云端建设B. 5G进程C. IT系统云化改造D. 演进升级A B C D第23 题: 在“十二五”期间,湖北公司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比如( )、( )、( )、有线宽带竞争A. 区域经济下行压力B. TD 网络不成熟C. TD 终端制式少性能较差D. 区域经济上行压力A B C DA. 全面对接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部署B. 明确提出由人的连接扩展到物的连接C. 准确把握公司作为电信运营商做好“连接”的天然基因和核心优势D. 首次提出了要做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的愿景A B C DA. 运营效益增速保持领先B. 通信服务收入高于行业和集团平均水平C. 通信服务收入规模在集团排名稳中求进A B CA. 巩固4G先发优势,4G用户份额和数据流量份额保持在60%以上B. 到2020年,公司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将带动产业互联网等万物互联新兴领域相关的平台、应用、智能硬件规模发展C. 2020年物联网计费账户实现质的突破,在物联网连接市场居于主导地位D. 政企、家庭数字化服务市场份额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A B C D第27 题: 到2020 年,打造与公司战略重点和新业务形态相匹配的()、()、()、()等四类优秀人才队伍,确保面向下一代网络与IT系统研发运维、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A. 经营管理B. 专业技术C. 技术支撑D. 营销服务E. 综合管理F. 职能管理A B C D E FA. 发展优先B. 廉洁自律C. 改革创新D. 全国争先A B C DA. 宽带中国B. 大数据应用C. 云计算创新发展D. 互联网+行动A B C DA. 4G持续领先工程B. 有线宽带提升工程C. 互联网提升工程D. 满意度提升工程 A B C DA. 5G设备B. 大数据C. 云计算D. 支撑系统A B C DA. 开拓大市场B. 打造大网络C. 夯实大能力D. 构建大协同A B C D第33 题: 数字化时代,是以下那“三期叠加”,带来流量需求的全面爆发,带来千亿级的增A. 4G加速普及B. 智能终端更新换代C. 互联网应用全方位渗透D. 大数据应用A B C DA. 4G持续领先工程B. 有线宽带提升工程C. 集客信息化提升工程D. 智能物联工程E. 智能网络工程F. IT转型工程G. 党建廉政工程H. 管理改革工程I. 满意度提升工程A B C D E F G H IA. 从行业发展看,高边际效益连接将趋于饱和,新兴连接边际效益低,增收压力大B. 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快向基础网络的布局和渗透,电信运营商管道价值被挤压;C. 从内部能力看,电信运营商运营体系和组织架构与数字化服务需求存在差距。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概念,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物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一、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云计算可以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物联网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2.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

3. 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任务从云端转移到设备端或网络边缘的一种计算模式。

边缘计算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消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适用于物联网中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4. 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视: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物联网中涉及的设备和数据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因此,加强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物联网的前景展望1. 智能家居的普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智能家居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

通过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家居设施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家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2. 工业物联网的推广:工业物联网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的生产管理。

工业物联网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对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 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城市中的各种设施和服务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发展战略)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最全版

(发展战略)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最全版

(发展战略)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近年来,M2M和物联网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热点,基于M2M和物联网的各种应用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

本文重点分析了M2M 和物联网对运营商网络尤其是核心网的影响和需求,包括设备管理、网络负荷、计费等方面。

M2M和物联网(IOT)应用正逐渐崛起M2M是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专指机器和机器间通信的业务类型。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则是指M2M在广域网、特别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即以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为平台,采用多种传输方式(CDMA/GSM/SMS等),通过特种行业终端,服务于行业用户机器到机器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

M2M/IOT业务具有潜在的市场,地理分布广泛,能够部署在任何网络可达的位置,取代高成本的有人值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对于电力、水利、采油、采矿、环保、气象、烟草、金融等行业的信息采集意义巨大,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对于广泛分布的M2M终端,采用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是优选方案之壹,现有的壹些行业应用,如远程抄表、水位监控等,都是采用GPRS网络传输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

随着M2M应用的发展,对无线网络存在着迫切的需求。

M2M广阔的应用领域M2M/IOT应用范围广阔,可应用和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监控、智能电网、环境检测、智能家居等多种场景,如图1所示。

图1M2M/IOT的应用领域以智能交通为例,壹个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由GPS/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移动车载终端、无线网络和ITS控制中心组成(见图2)。

图2M2M/IOT的智能交通应用车载终端通过GPS模块接收导航卫星网络的测距信息,将车辆的经度、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传给微控制器;通过视频图像设备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微控制器通过GPRS模块和ITS控制中心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完成车辆监控等功能。

目前M2M应用市场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StrategyAnalytics预测:移动M2M市场规模在2014年将超过570亿美元,这是壹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是无线通信行业应用的壹个蓝海。

物联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物联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物联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引言物联网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发展现状物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达到500亿台。

在国内,凭借政府支持和创新企业的推动,物联网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应用领域广泛覆盖物联网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智能家居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电、安防设备和照明系统。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诊断效率和病患体验。

另外,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也都在积极探索物联网的应用。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巨大数据量给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能够实时采集并分析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新动力。

三、安全和隐私问题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安全和隐私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物联网设备在连接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面临着安全风险。

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问题令人担忧。

因此,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未来趋势物联网的未来发展令人充满期待。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趋势: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是一个理想的结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的应用。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场景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用户习惯和行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5G技术的普及5G技术的推广将极大地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5G网络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

它将为物联网提供更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三、产业云的兴起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快速增加,云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云将成为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重要基础设施。

它能够满足数据实时处理的需求,并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环境。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成为了当下热门话题。

物联网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和数据交换。

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以及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引领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硬件设备和传感器的成本不断下降,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断增强,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家居智能化、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从家庭到城市的各个维度,物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智能、便利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 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物联网连接了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增长。

这些海量的数据对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4. 安全与隐私的挑战:在物联网中,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导致了安全和隐私问题的增加。

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物联网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语音助手来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功能,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智慧交通: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畅性、提升交通安全性,并优化交通管理效率。

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利用率,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3.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监测和分析,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
物联网发展对移动核心网的需求
近年来,M2M和物联网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热点,基于M2M和物联网的各种应用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

本文重点分析了M2M 和物联网对运营商网络尤其是核心网的影响和需求,包括设备管理、网络负荷、计费等方面。

M2M和物联网(IOT)应用正逐渐崛起
M2M是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专指机器和机器间通信的业务类型。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则是指M2M于广域网、特别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即以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为平台,采用多种传输方式(CDMA/GSM/SMS等),通过特种行业终端,服务于行业用户机器到机器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

M2M/IOT业务具有潜于的市场,地理分布广泛,能够部署于任何网络可达的位置,取代高成本的有人值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对于电力、水利、采油、采矿、环保、气象、烟草、金融等行业的信息采集意义巨大,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对于广泛分布的M2M终端,采用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是优选方案之壹,现有的壹些行业应用,如远程抄表、水位监控等,均是采用GPRS网络传输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

随着M2M应用的发展,对无线网络存于着迫切的需求。

M2M广阔的应用领域
M2M/IOT应用范围广阔,可应用和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监控、智能电网、环境检测、智能家居等多种场景,如图1所示。

图1M2M/IOT的应用领域
以智能交通为例,壹个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由GPS/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移动车载终端、无线网络和ITS控制中心组成(见图2)。

图2M2M/IOT的智能交通应用
车载终端通过GPS模块接收导航卫星网络的测距信息,将车辆的经度、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传给微控制器;通过视频图像设备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微控制器通过GPRS模块和ITS控制中心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完成车辆监控等功能。

目前M2M应用市场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StrategyAnalytics预测:移动M2M市场规模于2014年将超过570亿美元,这是壹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是无线通信行业应用的壹个蓝海。

M2M/IOT发展情况
自从2002年于美国首次商用以来,M2M便以星火燎原之势于全球迅速蔓延。

于国外,Verizon、AT&T、Telenor、NTTdocomo等纷纷推出了M2M和IOT应用。

于国内,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及寻求市场新增点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这几年也开始了排兵布阵。

最近,中国政府将M2M和IOT关联产业正式纳入国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壹五规划及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十壹五规划》重点扶持项目。

M2M和IOT产业将为社会民生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M2M/IOT对移动核心网的影响
设备标识资源
当下H2H终端采用IMEI、IMSI、MSISDN、IPv4地址作为设备标识的资源,以IMSI为例,IMSI号码为15位,由3位MCC国家码、3位MNC网络标识码、9位设备标识码组成。

其资源对于H2H终端应该是足够的,全球的手机用户包括各类软终端目前仍远不到10亿用户。

但如果资源和M2M终端共用,就非常紧张。

据预测,M2M终端于未来将是H2H终端的5到10倍,如此庞大的数量采用现有的资源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设备标识应能唯壹标识壹个M2M终端,可采用IMSI、MSISDN、IPaddr、IMPU/IMPI等。

随着M2M应用日益广泛,设备标识资源短缺问题必将日益突出,国际各标准组织如ITU、3GPP也于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设备标识资源不足的问题对核心网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核心网络负荷
当大量终端比较集中地接入网络时,对无线、核心网均将构成比较大的负荷,拥塞难免会发生,也会增加人和人之间通信的故障率。

核心网络负荷包括控制面负荷和媒体面负荷,能够想象,当大规模的M2M设备同时接入到核心网,同时发送数据到M2M应用平台,核心网会遭受非常大的负荷冲击。

壹方面,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网元需要同时处理终端的接入控制,频繁进行附着、激活、业务请求、创建承载等信令交互,会造成控制面负荷过载的发生。

同时,当数据交互同时发生时,大量的M2M终端通过核心网的媒体网关和同壹个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这就可能造成媒体网关数据拥塞,特别是媒体
网关到远程服务器的IP通道会造成数据阻塞,引起媒体面负荷过载的发生。

举例来说,当长江水位上涨到警戒水位时,大量水位监控器会向长江防洪指挥中心的远程服务器发送监控数据,部分检测点可能仍会上传实时图像,这类突发的接入和数据传输是M2M应用的特点之壹,这对核心网的信令面和媒体面的负荷冲击是瞬间的,对核心网通信的可靠性及健壮性造成相当的影响,需要从技术层面规避这种瞬间负荷对网络的冲击。

目前标准组织也提出了壹些方案,如采用随机数接入机制,采用定时接入机制,对组内最大负荷进行限制等方法等来减小瞬间负荷对核心网的冲击。

核心网络安全
随着M2M终端的日益增多,M2M终端通信安全问题也引起各运营商的重视。

对于MTC系统优化的通信安全性应不低于非MTC通信的安全性,如端到端连接安全、组认证安全等。

M2M通信安全是多方面的,有终端接入鉴权安全、端到端通信安全、数据安全等多方面。

于终端接入鉴权安全方面,需要防止M2M终端接入认证信息被恶意盗用,如H2H终端盗用M2M终端的USIM接入到核心网,影响和远程MTC服务器的数据通信安全。

端到端通信链路安全方面,现有的机制很多,如采用类似VPN的机制建立IPsec隧道等方式。

于归属域,M2M终端和MTC服务器之间的端到端安全通过归属网络信任域进行保证,但当M2M终端漫游到
其他运营商的网络时,M2M终端和MTC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网络的非信任域进行通信,端到端安全无法保证,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机制。

终端管理和计费
MTC上下文中的标识需要扩展,网络同时仍需要识别M2M设备组的标识。

可采用OMADM的机制对M2M终端进行远程管理,远程更新软件,配置M2M终端的初始化参数等。

MTC计费需要进行优化,避免大规模M2M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产生的CDR对网络的冲击。

计费能够考虑按组进行计费,为属于同壹组的M2M设备提供更简单的计费机制,或采用某种策略不生成设备的计费话单等各类灵活的计费方式。

针对M2M终端多样化的特点,对M2M终端也进行必要的分类,且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优化。

M2M终端主要类型可分为低移动性、低数据量、监控类、时间控制类、组管理类等。

对于低移动性和低数据量类设备,需要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对于监控类设备,需要网络对各类监控时间实现实时监控,若发现异常事件需要及时汇报给用户及管理后台,同时对设备进行壹定的网络接入限制措施;对于组管理类,需要进壹步优化组计费、组管理、组策略等组优化方案。

其他影响
M2M不同的应用对核心网均有特定的需求,如于测量监控的应用中,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于现有网络中因IPv4地址限制原因,采用NAT进行内外网地址转换,将导致实时控制的时间延迟问题。

壹些M2M应用中,M2M终端可能安装于无人值守的区域,如森林防火、水位监控、空气质量检测类终端,网络需要为这类终端提供防盗检测,壹旦发现终端异常移动,网络需要对这类终端进行必要的限制,且及时通知到远程服务器及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对于壹个高可用性的场景,如动物监控,儿童走失监控、煤气监控、楼宇监控等,需要终端是低耗能设备,对核心网而言,可能需要提供低耗电移动性控制策略,如延长Paging、TAU时间等措施,保证M2M终端的电池使用时间持久。

其他场景仍有很多,如核心网需要提供对特定区域的寻呼等。

中兴通讯端到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目前能够提供包括核心网、M2M终端和M2M业务平台的端到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带有M2M模组的各种M2M 终端接收无线传感网络信息,通过移动分组核心网传递到统壹的M2M业务平台,M2M业务平台再向不同的用户提供具体的应用。

所有M2M终端和M2M业务平台采用标准的M2M通信协议和设备管理协议。

另外,中兴通讯移动核心网基于高性能的ETCA(增强的ATCAT平台)和高性能路由器平台实现的SGSN/GGSN可平滑升级支持IPv6,且具备完善的负荷缓冲和控制机制,能够满足海量M2M 终端的接入需求,支持演进到3GPP定义的EPC标准M2M-MME和M2M-HSS接口,满足运营商可持续地开展M2M/IOT业务的要求。

图3中兴通讯端到端的M2M/IOT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