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醛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检测方法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范本(3篇)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范本室内甲醛是指室内空气中存在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家具、装修材料、家电等室内物品中。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甲醛的检测成为了室内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室内甲醛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一、甲醛检测标准目前国内室内甲醛检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该标准规定了室内甲醛的浓度限值,对于住宅、办公室、商场等不同用途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有具体的要求。
根据该标准,住宅室内甲醛的浓度限值为0.1毫克/立方米。
2.《人体工程学设计导则》(GB 50430-2007):该标准主要是针对室内空气的甲醛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甲醛浓度与室内空气流通率的关系,并规定了甲醛浓度超标时所产生的影响。
3.《装修装饰材料与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规定》(GB 50325-2001):该标准主要对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装修材料和涂料中甲醛释放量进行了规定,以及控制甲醛污染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以上标准是国内目前室内甲醛检测的主要参考依据,通过检测甲醛浓度是否超过标准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
二、甲醛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室内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空气采样法:空气采样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室内甲醛检测方法,主要通过采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样品,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采样可以使用常规的空气采集器,也可以使用甲醛样品采集管等专用工具。
实验室分析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
2.快速检测仪器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可以进行快速、便捷的室内甲醛检测仪器。
这些仪器通常采用光学传感技术,通过红外光源对样品中的甲醛进行检测,并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甲醛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操作便捷,可以在室内随时进行实时监测。
3.甲醛试剂法:甲醛试剂法是一种颜色反应法,利用一种称为DNPH的化学试剂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发生反应产生彩色反应物,根据反应物的颜色深浅来判断甲醛浓度的高低。
关于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分析

关于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分析空气中,甲醛对人们的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由此,需要利用较为准确的检测手段进行合理的监测,由此,根据多方面的研究,认识到监测和防治手段对于室内甲醛成分的构成之中的样态,需要做好相应的控制研究和防治的措施。
由此,需要进行监测方法和实施的措施方面的控制,实现整个过程之中的梳理与疏导。
本文就针对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室内;甲醛;检测方法;防治措施1、室内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果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06~0.07mg/m3,对于儿童而言,就有可能会产生轻微气喘。
如果室内甲醛含量达到0.1mg/m3时,就会导致室内出现异味,人会出现不适感,当含量达到0.5mg/m3时,对人的眼睛带来伤害,导致人出现流泪现象。
含量在0.6mg/m3,人会出现咽喉不适或者疼痛感,浓度达到更高,会引起恶心、咳嗽、胸闷气喘直至肺气肿。
若达到30mg/m3,室内人会立即死亡。
经研究发现,甲醛对人气道内还原酶变化途径进行改变,从而诱发哮喘。
此外,甲醛会导致哺乳动物出现基因突变现象,同时对DNA带来损害,导致DNA断裂或者DNA蛋白质交联,对RNA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
2、室内甲醛来源大量研究证明,室内甲醛来源分为以下几种:①室内装修使用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材,均是甲醛污染的来源。
②室内外工业废气、车辆尾气和光化学烟雾等。
③部分有机材料在室内燃烧,所散发出来的气体也是甲醛的来源。
④室内装修材料中所使用的油漆或者涂料等。
⑤人工制造板家具等。
3、室内甲醛的检测方法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甲醛检测方法一直是研究重点。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甲醛测定技术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起色。
目前应用于甲醛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下面重点对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介绍:3.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根据试剂与处理方式可分为酚试剂法、乙酰丙酮法以及变色酸法,下面对乙酰丙酮法进行详细的介绍:空气中的甲醛在PH为6.0的条件下,能被乙酰丙酮的盐溶液吸收,加热后可形成一种二氢二甲基吡啶,测量这种生成物在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然后跟标准系列对比,就可以测出甲醛的含量。
浅谈室内甲醛污染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用作室 内装修 材料 的人造板 及使用 的胶 粘剂是 以甲醛为 主
要成分的脲 醛树脂 , 而板材 中残 留的与未参加反应 的甲醛会
逐渐不停地从材料的孔隙中释放 出来。据 日本横滨大学研究
表明 , 内板材中的甲醛其释放期为 3 1 。 室 — 5年
表面积 ) 其甲醛浓度值也 不同 , 下 其中书房 的装 载度最高为 75m/ ,甲醛浓度 值也最 高为 012mg 由此可 见 甲醛 . 2 , m .4 / , m 浓度值随着室内材料 的装载度的升高而升高的。从表 2 还可 以看 出家具搬入后较搬入前其 甲醛浓度值 明显偏 高 , 由此可
性H 关 闭门窗 的时间越长 , 内空气 中的甲醛含量就越 高 。 , 室
因此说新装修 的房子其室 内空气质量与通风状况 密切 相关 。 随着建筑保温绝热和室 内装修美化的需 要 , 内通风状况越 室 来越差 而加强 室内通风换气是促进 甲醛尽快排 除室外 的 ,
未达到一定厚度等都可能加 重室内环境污染。 施工中过多使
“ 隐形杀手 ” 因此室 内环境污染也 1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 的 , 3
到人体的身体健康
2 室 内 甲醛 污染 的影 响因素
21 环境温度对室 内空气 甲醛浓度的影响 .
表1 是同一套房子在不温度下采集的 甲醛浓度数据 。
表 1不 同室 ̄' E醛浓度检测值( / ) lO V mgm。
23 通 风 条 件 良好 与 否 对 甲醛 浓度 的影 响 .
市场购买 , 不要贪 图小便 宜 ; 是认 清购 买产 品上应贴 有安 二 全健 康认证标 志的产 品 , 购买的时候要向经销商索要材料检 验合格证 书 ;三是在使用材料时应尽量 留一些小块样板 , 一 旦出现问题可 以作 为证据 ; 四是有条件的用户可以将购买 的 装修 原材料送有 资质 的检测机构 , 检测达标后再使用 。做到
甲醛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与防控研究

甲醛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与防控研究一、简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因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时间主要在室内度过。
不过,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最为危害的甲醛,大家并不知晓它的具体影响及防控方法。
本文将对甲醛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防控研究进行讨论。
二、甲醛的来源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来自于室内装饰、建筑材料、家具及科学实验室等。
目前,室内家具和装饰中的甲醛释放量是最大的污染源,一些便宜的人造板材、涂料、胶水、地毯、壁纸等都会释放甲醛。
三、甲醛污染对人的危害1.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甲醛是一种剧毒气体,能够危害人体多个器官。
长期吸入高浓度甲醛会损伤人体免疫系统、影响血细胞生成,还会导致过敏、哮喘和鼻咽癌等疾病的发生。
2. 甲醛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除了危害人体健康外,甲醛也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了影响。
高浓度的甲醛会产生刺鼻的味道,影响人们的舒适感受。
同时,甲醛也可以促进空气中悬浮微粒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形成更为危害的细颗粒物。
四、甲醛防控的方法1. 选择低甲醛释放的家具和装饰材料家具和装饰材料中越便宜的,释放的甲醛含量可能就越高。
因此,选择一些经过甲醛排放量测试的家具和装饰材料是比较好的选择。
2. 适当通风适当通风是防控室内甲醛污染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在白天,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此外,室内安装净化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 定期检测定期甲醛检测可以及时掌握室内甲醛含量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普通家庭可以使用甲醛检测仪或找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五、结论室内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甲醛很难直接察觉,在家居装饰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选择低甲醛释放的材料,适当通风和定期检测,才能让家庭环境更加健康和安全。
甲醛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甲醛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一、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舒适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室内装修材料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等挥发到空气中,深刻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与居住者的健康。
二、甲醛的来源与特性甲醛(HCH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产生于多种建筑材料中,如人造板材、涂料、胶水、弹性体、纺织品等。
它具有剧烈的臭味、易挥发、易吸附等特点,是一种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三、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刺激性:长期处于高浓度的甲醛环境下,会导致眼睛、鼻腔、咽喉等部位产生刺激性反应,如眼睛红肿、痒、流泪;鼻腔炎、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2.致癌性:研究表明,甲醛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能够损害人体的DNA,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免疫毒性:甲醛还具有免疫毒性,长期接触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
四、甲醛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甲醛是室内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因此需要对其排放量进行计算。
一般采用扩散器法或吸附法来测定甲醛的浓度。
根据模拟和实测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甲醛的排放量:E=V×C×0.1,其中E表示甲醛排放量(mg/h),V表示室内空气流通量(m3/h),C表示室内甲醛浓度(mg/m3),0.1为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如何减少室内甲醛浓度减少室内甲醛浓度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使用环保材料: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如无甲醛人造板、水性涂料等。
必须使用含甲醛的材料时,必须进行详细的通风处理。
2.良好的通风:通过开窗或使用室内外排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良好的流通。
使用新装修的房间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通风处理。
3.室内植物:植物对于甲醛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如虎尾兰、菊花、女贞、吊兰等。
4.甲醛净化器:甲醛净化器能够去除室内的有害气体,但需要选择适当的型号和使用方法。
六、总结甲醛是一种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室内甲醛污染控制论文:浅谈室内甲醛的污染及控制方法

室内甲醛论文:浅谈室内甲醛的污染及控制方法[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舒适、美观的家庭环境,是现代人的奢望,但装修所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事实越来越突出。
由于我国装修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室内空气污染事件频频报导,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已逐步引起社会、政府等高度重视。
本文就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最普遍、最严重的其中一种污染物———“甲醛”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作以简析。
[关键词] 室内甲醛污染控制方法净化1.前言我们常人一生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人体健康,为使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生存,有必要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2.甲醛的性质、危害及来源2.1物理性质:甲醛(formaldehyde)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气体,略重于空气,易溶于水(熔点-92℃,沸点-21℃,液态时的密度为0.815克/3厘米(20℃)),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污染源多,污染浓度也较高。
甲醛是一种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
人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严重刺激、水肿、眼睛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的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
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2.2化学性质:甲醛(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3篇)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因此,对室内甲醛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甲醛的检测标准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及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是我国关于室内甲醛检测的基本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甲醛的测量方法和要求。
2.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 16000-3《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是国际上常用的室内甲醛检测标准。
该标准通过采样分析的方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3.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和国际标准外,一些行业也制定了专门的甲醛检测标准,如建筑行业的《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和家具行业的《家具中甲醛释放限量》等。
二、甲醛的检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样是甲醛检测的第一步,常用的采样方法有袋装采样、皮革袋采样和固相微萃取采样等。
袋装采样是最常用的方法,即将气体样品通过气泵抽取到采样袋中进行保存。
2. 分析方法甲醛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溶液和气体样品的分析,而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气体样品的分析。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3. 仪器设备甲醛的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
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能够对甲醛进行准确测量,并给出相应的浓度值。
4. 检测方法选择在进行甲醛检测时,需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如果是在实验室等专业环境中进行检测,可以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而在家庭、办公等非专业环境中,可以选择快速、简便的紫外-可见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
三、甲醛检测的注意事项1. 采样时要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外界因素对采样结果的干扰。
2. 检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范文(3篇)

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范文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室内环境中的甲醛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及方法的范本,共____字。
第一部分:甲醛检测标准1. 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限量标准如下:- 对于住宅和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场所,甲醛的限量标准为0.08mg/m³;- 对于办公场所和商业场所等非人口密集的场所,甲醛的限量标准为0.1mg/m³。
以上标准适用于室内环境中的长期暴露情况。
如果室内环境中甲醛浓度超过以上标准,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国际标准国际上对室内环境中甲醛的限量标准也有一定的规定,常见的标准包括:- 欧洲标准:室内环境中甲醛的限量标准为0.1mg/m³;- 美国标准:室内环境中甲醛的限量标准为0.05mg/m³。
以上标准适用于室内环境中的长期暴露情况。
第二部分:甲醛检测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甲醛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化学分析原理,常用的方法包括:-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的技术手段分离和定量甲醛。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手段分离和定量甲醛。
以上方法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且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
2. 便携式检测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便携式的甲醛检测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浓度。
该仪器的主要特点包括:- 便携式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快速检测,检测时间短,结果准确可靠;- 具有数据记录和存储功能,可方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使用该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甲醛检测时,只需要将仪器放置在待检测的室内环境中,等待一定的时间后,仪器将自动显示甲醛浓度的结果。
第三部分:甲醛检测步骤以下是使用便携式甲醛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的步骤范本:1. 准备工作- 确定检测的室内环境范围和区域,如客厅、卧室等;- 将仪器开启,并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甲醛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检测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居住的室内环境进行装饰装修。
随之而来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加大了,本文简要介绍了甲醛来源、危害、常用检测方法及解决办法。
标签:甲醛室内环境空气检测
0前言
室内的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木制人造板材,加工生产中使用的胶黏剂为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其主要原料是甲醛、尿素、苯酚和其他辅料,板材中残留的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从而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1]。
1甲醛在人造板中的四个来源
1.1木材本身散发出的甲醛
木材是造板的基材,无论是单板制造胶合板,用刨花制造刨花板,还是用纤维制造中密度纤维板,都需要对木材进行剖解、分离和干燥,在这些过程中木材本身产生的甲醛会向外逸出。
特别是在热、水和酸的作用下,木材本身的降解会导致甲醛生成和外逸。
例如,云杉的磨木木素酸性水解时会放出甲醛;刨花板在热压或热和水的作用下,半纤维素水解和木素中某些甲氧基断裂而放出甲醛。
1.2胶黏剂中未参与反应的游离状甲醛
游离状甲醛通常是指存在于树脂中未参与反应的甲醛。
游离甲醛量因制胶时采用不同的配方和工艺而异,通常在1.5%左右。
1.3热压时未完全固化产生的甲醛
在制胶结束时形成的脲醛树脂(UF)仍是线型结构的物质。
当线型树脂涂刷到单板上或喷洒到刨花或纤维上以后,再送入压机进行加温加压,在温度达到一定值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后,原来呈线型状的树脂就成为不熔不融的网状结构或称为体型结构。
由于板坯加压时,大多采用压板接触,在板坯厚度方向上存在着从表面到芯层温度逐步降低的梯度曲线,或者说板坯芯层含水率稍高不利于胶黏剂固化[2]。
因此,在板坯内部,尤其在芯层,就存在着一些未发生固化反应的线型结构树脂,很容易分解出甲醛向外界散发。
1.4人造板在使用过程中结构降解释放甲醛
人造板在使用过程中,板内原先未完全固化的树脂会发生降解释放甲醛,即使完全固化的树脂也会离析导致甲醛散发。
研究表明,水分和酸性物质对人造板结构的危害很大。
人们在试验中发现,所历经长时使间使用的人造板与刚刚热压成型的同类型人造板的甲醛散发量相差不大,有时甚至有所增加,这表明人造甲醛散发的长期性和顽固性。
2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
急性中毒: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肺水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肝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3甲醛的检测方法
依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我单位采用的是分光光度计法,现对这一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室内环境甲醛检测最常规的一种方法.目前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法、品红一亚硫酸、变色酸法、间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所偏重的应用领域不同,并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3]。
3.1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指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45~60℃水浴30min 或25℃室温下经2.5h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甲醛含量.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显色剂较为稳定,检出限达到0.25mg/L,测定线性范围较宽,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但在进行水发食品中甲醛检测时,需将样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加热蒸馏提取出来,经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耗时。
3.2试剂法
酚试剂法即MBTH法,即甲醛与酚试剂(3-甲基-2-苯并噻唑腙盐酸盐)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室温下经15min后显色,然后
比色定量。
酚试剂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2mg/L,较适合测定微量甲醛测定[4]。
但脂肪族醛类也有类似的反应,对测定会有干扰,二氧化硫对测定也有一定的干扰,使结果偏低,所以,在测定吊白块时应用此方法要慎重。
酚试剂的稳定性较差,显色剂MBTH在4℃冰箱内仅可以保存3d,显色后吸光度的稳定性也不如乙酰丙酮法,显色受时间与温度等的限制。
本法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
纺织品和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有时也用该方法一。
3.3AHMT法
AHMT法指甲醛与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
AHMT法在室温下就能显色,且SO、NO共存时不于扰测定,灵敏度比比色法要好。
该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均较好,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乙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检出限为0.04mg/L。
但AHMT法在操作过程中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重现性较差,不易操作,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
3.4品红一亚硫酸法
品红一亚硫酸法指利用甲醛与品红一亚硫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呈蓝紫色的特性,用比色定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本法利用的是甲醛的特有反应,其它醛与酚不干扰测定。
此法操作简便、测定范围宽,但其比色液很不稳定,重现性较差,在测定甲醛含量较低的样品时,差异较大,精确度不如乙酰丙酮法,而且品红一亚硫酸法受温度影响较大,检测过程还需浓硫酸,故一般多用于食品中甲醛的定性分析。
3.5变色酸法
变色酸法指将甲醛在浓硫酸介质中与铬变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在沸水浴中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定量的方法。
此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1mg/L比色液稳定。
但当酚类和其添加剂离子共存时有干扰,因此该法不适用于测定甲醛含量较高的样品。
因含甲醛量高的溶液遇酸极易产生聚合物,所以该反应须在浓硫酸介质作用下进行,操作较繁琐,因此该法多用于方法研究,实际检测时应用较少。
3.6间苯三酚法
间苯三酚法指利用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间苯三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橘红色化合物的特性,进行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干扰物影响小,检出限为0.1mg/L。
但甲醛与间苯三酚生成物的颜色不稳定,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只适用于甲醛的定性分析.此法多用于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
3.7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亚硝基亚铁氰化钠反应后使溶液出现蓝色特征。
本方法为农业部部颁标准方法。
4小结
(1)人造板是室内装饰装修的重要材料,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
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人造板材及其制品、胶粘剂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超标很严重,实用这种材料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必然导致室内空气质量的严重污染。
(2)新建及新装修的住宅及办公场所均应进行室内空气环境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标准规定,则一定要采取治理措施。
(3)常用的去除甲醛的方法有开窗通风法及植物分解法。
开窗通风法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
植物分解法中比较常用又相对健康的是草本植物AQ净化喷洒雾水分解甲醛,综合了植物去除法的和化学去除法的优点而摒弃了它们的不足,首先较化学去除甲醛法植物安全无二次污染,比之化学去除法,由于它是植物提取的,所以效果比较好。
参考文献
[1]李林.室内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4-76.
[2]刘静玲.环境污染与控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S].
[4]包农建.我国开展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