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房的设计PPT

合集下载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ppt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ppt
未来IDC数据中心的空调制冷设备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系统 的集成,如与消防、安防等系统的集成,提高整个数据 中心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应对措施
为降低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的环境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冷 却方式、实施能源管理策略等。同时,合理规划数据中心的布局和规模,避免过度建设也 是非常重要的。
05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的维护与管理
日常维护及保养
定期清洁
定期清理空调滤网和内部部件,保 持设备清洁,防止灰尘和污垢堆积 。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IDC数据中心的 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为空调制冷设备提供更多的应用 场景和发展机会。
技术创新将成为竞争焦点
未来IDC数据中心的空调制冷设备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 新和研发,推出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与其他系统集成将成为趋势
03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
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部件。
工作原理
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循环,实现 制冷效果。
空调制冷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风冷系统
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适用于小型数据中心。
• 特点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冷却效率相对较低。
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 维护技能和水平,确保维护人员 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在 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备 件,缩短设备停机时间。
建立设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 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 潜在故障和隐患,采取预警措施 进行预防。

第2章 冷库设计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

第2章 冷库设计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
单级机配组形式:可合理的配置高低压输配比,工 况更佳; 在冬季,低温库的库温可由单级机实现; 对冻结间,进货预冷时,先采用单级机,实现节能。
ppt精选版
58
配组式双级压缩机
ppt精选版
59
单机双级压缩机
ppt精选版
60
3)单、双级压缩机综合系统(普遍)
22
3、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
作用:避免冷凝器后的供液 管出现闪气;减少节流后的 闪气,提高单位容积制冷量。 方法:设置中间冷却器。如 图示。
ppt精选版
23
融霜方法
人工扫霜 热蒸气融霜
水冲霜 电热融霜
ppt精选版
24
4、蒸发器的除霜和排液
(1)除霜
作用:减少蒸发器传热热阻。 措施: ① 人工扫霜;简单、库温波动小、无融霜滴水。 ② 水冲霜;融霜速度快。冷量损失大,起雾、顶棚滴
借助泵的压力克服制冷剂在管道,阀门 及冷却设备中的各种流动阻力而向冷却 设备强制供液.
ppt精选版
36
2、各供液方式的原理及特点
1)直流供液
ppt精选版
37
直流供液
特点: ① 系统简单 ② 闪气进入蒸发器影响传热; ③ 两相流体不易均匀分配到并联的蒸发器中,造 成制冷量不足或因供液量过大使压缩机液击; ④ 当冷凝温度变化或冷库负荷变化时,节流阀需 人工调节开启度。
现集中和自动化控制)。
ppt精选版
41
四、冷间冷却方式
1、直接冷却方式 制冷剂在冷间的蒸发器
中直接蒸发。传热效率高, 但对系统密封性要求高。普 遍应用。
ppt精选版
42
2、间接冷却方式
由载冷剂通过冷间的 冷却设备冷却冷间。传热 效率低,费用大。目前仅 盐水制冰采用。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PPT课件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PPT课件

01
空调制冷系统设计
负荷计算与选型依据
负荷计算
根据数据中心设备功率、人员密度、 照明负荷等因素,精确计算冷负荷和 热负荷,为制冷系统选型提供依据。
选型依据
综合考虑制冷效率、能耗、设备可靠性 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空调制冷设备,如 精密空调、冷水机组等。
系统架构及布局规划
系统架构
设计合理的制冷系统架构,包括冷源、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空调末端等部分,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验收标准和方法
空调设备应能按照设计要求 正常运行,各项参数指标符 合规定。
04
自动控制和保护系统应灵敏 可靠,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 管理。
01 03
设备外观应完好无损,安装 牢固,无松动或倾斜现象。
02
空调制冷效果应达到设计要 求,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 规定范围内。
01
运行维护与故障排 除
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空调制冷系统能效评估与 优化方法
常见空调制冷技术及其优 缺点比较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实 践案例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对空调制冷技术的要求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空调制冷领域的应用前景
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制冷技术发展趋势 空调制冷与数据中心其他系统的融合发展趋势
未来挑战和机遇探讨
01 空调制冷技术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探讨
空气洁净度要求
尘埃粒子限制
数据中心内的空气洁净度要求高,尘埃粒子直径大于0.5μm的个数应不超过18000个/升。尘埃粒子会对设备运行 产生影响,如堵塞散热器、造成电路短路等。
有害气体控制
数据中心内应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含量,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影响设备性能和 寿命。

冷热源机房设计讲座ppt课件

冷热源机房设计讲座ppt课件

9〕水力计算
管道阻力的组成:
hf h1h2(D L)2 vg 2 mH2O
水力计算的关键是确定 沿程阻力系数λ 部分阻力系数ξ
莫 迪 公 式 0 0 0 5 5 (1 (2 1 0 4K 1 0 6)1 3)
DR e
阿 里 公 式 0.11(K68)0.25
D Re
苛 氏 公 式1 2lg(3.7 K 1DR 2 e.51 )
补水泵停泵压力P2〔m水柱〕,P2=(P1+10)/β-10 P2值不得超越系统设备的设计压力值。
8) 全自动软化水安装的选择
当工程所在地水质较 硬或是系统较大的时候, 系统的循环水和补水最好 是软化水,普通选用全自 动软化水安装;
全自动软化水安装的 选用普通按照系统补水量 进展选择。补水安装可以 根据实践情况来选〔安装 小,系统补水时间长;安 装大,系统补水时间短〕。
2 0.5 0.63 1200 700 900 0.3 0.33 800 800
3
1 1.15 1100 1100 1100 0.5 0.54 900 1000
4
1 1.2 1400 900 1100 0.5 0.59 1000 900
5
2 2.27 1800 1200 1200 0.8 0.83 1000 1200
10
4 4.37 1800 1800 1500 2
2 1500 1300
11
5 5.18 2400 1600 1500 3 3.3 1600 1800
12
5 5.35 2200 1800 1500 3 3.4 1800 1500
13
4 4.2 1800 1800
14
4 4.6 2000 1600

第五节制冷机组及制冷机房精选精品PPT

第五节制冷机组及制冷机房精选精品PPT
第五节制冷机组及制冷机房
制冷系统的组成
一)制冷机组 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取冷量的机器
压缩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 (1)压缩式
曲轴转动,带动曲轴连杆动, 连杆顶部的活塞就在气缸内进 行往复活动。 活塞到达下端时,吸气阀开, 制冷剂气体通过阀门而进入, 制冷剂气体充满汽缸时,吸气 阀关闭,活塞到达上端时被压 缩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通过打开后的排气阀而排出。
分贮为液空 器气应源设热置泵在(冷通凝过器吸附收近外,界须空保气证的冷热凝量器供内暖的)液和体水能源自热流泵流(入即器可内供。热又可储供暖存)热量,以备冬用。冬季通过热 分为空气源热泵(通过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供暖)和水源热泵(即可供热又可泵供暖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
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
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
齿间容积。
分为空气源热泵(通过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供暖)和水源热泵(即可供热又可供暖) 优点:热效率高、装置简单、占地小等
压缩过程:转子旋转时,
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装置。
阴阳转子齿间容积连通
分为空气源热泵(通过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供暖)和水源热泵(即可供热又可供暖) 其机组是冷热水机组,其上有切换阀门,用来改变机组的工作状态,实现提供冷热水的目的。
缺点:运动惯性大,速度受限制振动大、单机容量不宜过大等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高压发生器是单独设置,内部装有燃烧器,直接用火焰加热稀溶液。 吸气过程:气体经吸气
压简缩而式 言、之吸,收离式心和式蒸压汽缩喷机射的式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对气体作功,在叶轮和扩压器的流道内,利用离口心分升压别作进用和入降阴速扩阳压转作用子,的将机械
以热能为动力,水 为介质蒸汽高速喷 出,在蒸发器中形 成真空,水汽化吸 热

《制冷机房设计》课件

《制冷机房设计》课件

制冷机房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和管道系统
通过控制访问和实施安全措施,确保制冷机房
等关键设备。
的安全性。
制冷机房的重要性
食品加工
医药制造
电子设备
制冷机房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起着
制冷机房可用于储存和保护对温
制冷机房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关键作用,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
度敏感的制药原料和产品。
环境,保护电子设备免受过热和
《制冷机房设计》PPT课

制冷机房是用于储存和保持低温环境的专门设计的房间。它在许多行业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和电子设备。
制冷机房的定义
功能明确
低温保鲜
制冷机房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满足特定的
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来储存食品和其他易
需求。
腐烂的物品。
关键设备
安全保障
传输制冷剂和冷却水,连接制冷设备与使用者。
制冷机房的安全与维护
1
报警系统
安装可靠的报警设备,监测温度和其他关键参数,及时预警。
2
紧急备用设备 ⚡️
准备备用发电机和冷却设备,以应对停电和设备故障。
3
定期维护 ️
制定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冷机房设计案例分享
数据中心
食品储存仓库
医药冷藏库
数据中心需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大型食品储存仓库需要大量的制
医药冷藏库需要精确的温度控
控制,以确保服务器的高效运行。
冷设备和良好的空气流通。
制,以保护药品的效力和质量。
果。
2. 地板
使用耐腐蚀和易清洁的材料,确保地板的平整和
耐用。
3. 通风系统

水系统与制冷机房ppt课件

水系统与制冷机房ppt课件
前、后管道、部件的阻力,用二次泵克服输配 管路及末端设备的阻力
10
二、冷冻水系统
6、变水量(VWV)和定水量(CWV)系统 定水量系统:总的用户侧水流量不实时变化而
相对恒定,可通过改变冷冻水供、回水温度或 调节末端风机转速来适应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变 化。 变水量系统:通过改变用户侧水流量来适应空 调房间的冷负荷变化。
11
空调用制冷技术
三、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可分为: ➢直流式:冷却水可为地面水(河水或湖水)、地下水
(井水)或城市自来水
➢混合式 ➢循环式
12
三、冷却水系统
13
第二节制冷机房设计
一、设计步骤 制冷机房(或称冷冻站)的设计大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制冷机房的总冷负荷 (2)确定制冷机组类型(包括制冷方式、制冷剂种类、冷凝器冷
间连系统是采用换热器将全部或部分用户侧水路与制冷机组水路 分隔的系统,用于系统规模大、用户较分散、且层高较高(高度 大于100米)的场合,可减少各部分之间的影响,保持较高的运行 效率。
设计间连系统时各个系统都必须分别设置其定压、补水系统或装置。
7
二、冷冻水系统
3、异程系统与同程系统
同程系统:每个用户的冷冻水流经管道的物理 长度相同的系统称之。(P217图8-7)同程系 统的优点是流经各终端用户的压力损失比较接 近,有利于阻力平衡,可简化水系统设计并减 少系统初调节的工作量。
15
第二节制冷机房设计
(4)确定制冷机组容量和台数 设计制冷机房时,一般选择2~3台同型号的制冷机组,
台数不宜过多。除特殊要求外,可不设置备用制冷机 组。 空调用制冷机房,目前一般选用冷水机组; 冷冻冷藏用制冷机房,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 和其他辅助设备,可以选择成套设备或配套机组。 (5)设计水系统 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选择冷冻水泵、冷却 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进行管路系统设计计算。 (6)布置制冷机房

空调制冷机房

空调制冷机房
4.8米。 ❖ 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设备顶部距板下不
小于1.2米。
9
❖ (二)设备之间留出0.8~1.5米的检修通道。 ❖ (三)制冷机房在地下室时,要有运输通道和通风设施。 ❖ (四)氨制冷机房不应设在食堂、托儿所附近或人多的
房间附近,要有两个相互远离的出口,至少有一个直接 对外,门向外开。 ❖ (五)应考虑振动、噪音对环境的影响,选好位置,做 好隔音、吸音。 ❖ (六)制冷机房面积估算(以10000~30000㎡为例) ❖ 1、旅馆 、办公楼占总建筑面积的0.925%~0.75%。 ❖ 2、商业、展览馆等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57%~1.31%。
可安装平衡阀调节阻力。
7
4、一次泵冷热水系统、二次泵冷热 水系统
❖ (1)一次泵冷热水系统 ❖ 特点:系统简单,投资少。 ❖ (2)二次泵冷热水系统 ❖ 一级泵推动冷源循环,二次泵向用户供应冷
水。
8
四、制冷机房
❖ (一)制冷机房的净高 ❖ 1、氟利昂及替代的压缩式制冷机房不应低于
3.6米,活塞式3.6~4.5米;离心式4.5~6米。 ❖ 2、氨制冷压缩机(一般用于冷库)不应低于
1
❖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 原理略。 ❖ 特点:以热做动力。用电很少,噪音振动小,制冷剂为
水,对环境无影响,体积大。只能制取0℃以上的温度, 一般只用在空调。 ❖ 根据动力的形式不同分为: ❖ ①直燃式(燃气、燃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有可靠的燃油、燃气资源。 ❖ ②蒸汽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蒸汽作动力。 ❖ ③热水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高于80℃的热水作动 力。效率较低,有废热、余热时采用。
4
三、集中空调的冷热水系统
❖ 1、二管制、三管制、四管制冷热水系统 ❖ ①二管制:初投资小,占空间小。 ❖ ②三管制:供冷、供热可自主选择。电耗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间接供冷系统设计
机组数量的选择:
1. 通常2~4台同型号的制冷机 当Q大于等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 当Q小于528KW时,可用一台多机头机组;
8.6 间接供冷系统设计
水系统的设计:
1. 冷冻水系统 2.冷却水系统 3.补水系统
制冷机房的布置
制冷机房的布置
8.7 工程制图
1. 设备布置平面图 2. 设备布置剖面图 3. 制冷系统图
8.1 了解机房设计任务
1、空调用冷冻站:总制冷量,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 机房设计
2、冷藏库制冷系统:冷藏容量,冻结能力, 制冷压缩机及设备, 机房设计,库房设计
8.2 收集原始资料
1、冷负荷资料:来源随制冷工艺的不同而异,如空调用冷冻站,其 冷
选配冷凝器和蒸发器
1. 选择类型 2. 计算冷凝器、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后应加
上10%~15%的裕度,确定冷凝器、蒸发器 型号 3. 计算换热介质(冷却水、冷冻水)用量,设 计水系统
制冷剂管路设计
1. 根据负荷及设计参数计算制冷剂的流量 2. 布置设备和管路
制冷剂管路设计
3.制冷剂管道管径设计
2、水质资料:冷却水水源的水质资料:浑浊度、含铁量、PH值、水 温、供水情况等。
3、气象资料:最高、最低温度,大气压力、大气相对湿度等。 4、地质资料:通常由土建专业提供。 5、设备资料:各种设备的主要性能、技术规格、技术参数、设备外
形图、安装图、出厂价格等。 6、主要材料资料:保温材料、各种管材的技术性能、规格、价格等。 7、工厂发展规划资料
8.5 直接供冷系统设计
设计工况:
1. 冷凝温度:由冷却介质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 2. 蒸发温度:由冷却对象的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 3. 过冷温度:比冷凝温度低3~5℃; 4. 吸气温度:氨系统:过热度5~10℃;
氟系统:吸气温度<15℃; 5. 工况确定后,即可绘制压焓图,进行循环热力计算,为选
8.6 间接供冷系统设计
设计工况:
1. 空调冷冻水:出水温度7℃,回水温度12℃ 2. 空调冷却水:出水温度32℃,回水温度37℃
8.6 间接供冷系统设计
机组类型的选择:
1. 单机名义制冷量大于1758KW,离心式; 2.单机名义制冷量1450~1758KW,螺杆式和离心式; 3.单机名义制冷量700~1450KW,螺杆式; 4.单机名义制冷量116~700KW,螺杆式或往复式; 5.单机名义制冷量小于116KW,往复式或涡旋式;
8.3 确定系统总制冷量
考虑: 用户实际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损失量
Q0 1 A Q
A为冷损失附加系数: 直接供冷 A=5%~7% 间接供冷 A=7%~15%
8.4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一般根据系统总制冷量、冷冻水量、水温及使用条件确定。 1. 制冷剂的确定
Q0>350kw,间接供冷或对卫生、安全无特殊要求时:宜用氨; Q0<350kw,对卫生安全有特殊要求或直接供冷:宜用氟利昂。 2. 系统形式的确定 采用多台压缩机时,采用并联系统还是单机台系统。 一般制冷量较大,连续供冷时间长,自动化要求较高的系统应采 用多机组并联。 3. 供冷方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直接供冷:冷藏库 间接供冷:大中型机制空调用制冷系统
➢ 考虑经济、压力降和回油问题等; ➢ 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压力降不 宜超过相当于蒸发温度降低1℃或冷凝温度升高 1℃; ➢氟利昂制冷系统管径应保证顺利回油。
4.管径和管道阻力计算
选配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1. 油分离器 2. 贮液器 3. 集油器 4. 空气分离器 5. 紧急泄氨器 6. 过滤器和干燥器 7. 回热器
设备提供原始数据。
选压缩机及其配套电机
1. 选择原则:压缩机型式、台数、压缩级数的选择 大中型冷冻站:一般离心式或螺杆式 中小型冷冻站:一般活塞式
2. 压缩机制冷量计算——选配压缩机:(三种方法) ① 由理论输气量计算 ② 由冷量换算公式计算 ③ 由压缩机特性曲线确定
3. 压缩机轴功率的计算——得出电机功率再选配电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