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实例分析
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与案例分析

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与案例分析一、现状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节能方面,改造现有建筑成为了当今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的更新,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建筑节能改造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
出台了一系列法规,鼓励并规范建筑节能改造行为。
各地的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层出不穷,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建筑节能技术不够成熟、改造成本较高、实施难度较大等。
二、存在问题1. 技术不够成熟:目前的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虽然不断更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待验证。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混乱和误解。
2. 成本较高:建筑节能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成本较高。
这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建筑业主来说,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3. 实施难度较大: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专业团队的配合和协作。
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建筑结构、装修设计等方面的调整,对原有建筑的影响较大。
三、对策建议1. 完善技术体系:建议和行业组织加大对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确保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降低成本:建议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本,如加强材料研发和生产,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浪费等,从而降低建筑节能改造的总体成本。
3. 提高实施效率:建议加强建筑节能改造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施工过程,加强各个环节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改造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鼓励建筑业主和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节能问题,避免后期改造的难度和成本。
四、案例分析以北京市某写字楼节能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优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改进建筑外窗设计、安装智能节能设备等措施,使建筑整体能耗降低了20%以上。
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例分析

低温热水 ,二次供暖热水经 室外管 网与住宅 小区 内各住宅 楼 内供热 系统相连 ,为室内的散热器和地板 辐射加热 管提
供采暖热 水。 改 造 住 宅 小 区 的供 暖 系 统 的 安 装 和 使 用 时 间参 差 不 4 . 1室 内采 暖 系统 热计 量技 术 住 宅 小 区 内换 热 站 二 次 网 总 供 水 管 上 增 加 设 置 超 声
区二次网的管道分支支管 处及系统热力入 口处几乎均 未设 置 管平衡阀 ( 动态或 静态 ),只设置 了一般 的关闭用阀 门 ( 闸阀、蝶 阀居 多 ),调 节能力差 ,为了使小 区所 有用户 ( 特 别是末端用 户 ) 均 能达到设计流量 ,只 能靠增 大整个 小区供 热 系统 的循环 流量 ,因此造成运行 费用 和热 量的极 大浪费。 改造住 宅小 区热 计量 情况 ,入户热计 量 表除 安泰 、 安惠等部分小 区设置户用热量表外 ,其余均没 有设置户用
关键词 :既有居住供改造 ;热计量 ;室温控 制 ;管 网平衡
Ab s t r a ct: T h e r e i s a h i g h e ne r g y c o ns u mp t i on, hi g h o pe r a t i ng c o s t , h i g h t he r ma l c om f or t of i nd oor t he r ma l c o mf or t a nd e ne r y g s a v i ng , a nd i t c a n s a ve e ne r y g a nd r e d uc e t he bur de n o n t he r e s i de n t s ’ l i v i n g e x pe n s e s , a nd r e a l i z e t he ha r mo ni ous de ve l o pm e nt o f
北京市老旧小区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能耗实测分析

的9 6 %。
右 。 随 着 气 温 的 降低 , 室 内温度 会 受一 定 的
影响。 3 老 旧小 区非 节 能 建 筑 热 计 量 改 造 工
程耗 热量 分析
步深入 开 展北 方采 暖地 区既有 居住 建 筑供 热 计 量及 节 能改造 工 作通 知 》 , 内容要 求 进一 步 扩 大改 造 规 模 , 到“ 十二五” 期末 , 各省 ( 区、 市 )至少要 完 成 当地具 备 改造 价 值 的老 旧住 宅 的供 热 计量 及 节 能 改 造 面积 3 5 %以 上 . 完 成 供热 计量 改造 的项 目必 须 同步 实行 按用 热
耗水 平将 为今 后 进行 的既有 居住 建 筑 热计 量 改 造 实 施 以 及 热 计 量 收 费 提 供 重 要 参 考 依
据。 本 文 针对 北 京 市老 旧小 区非节 能 建筑 热 计量 改造 工程 进 行分 析 , 通 过调 研其 中 4 9栋 楼宇 ,收集其 在 2 0 1 2 — 2 0 1 3供 暖季 的 热计 量 表数据 ,研究 楼 宇 的室 内温 度 与楼 字 实际 能 耗 水平 。 2 老 旧 小 区非 节 能 建 筑 热 计 量 改 造 工
可初 步判 断产 生楼 宇之 间单位 面积耗 热 量差 异 的原 因主要 在 于 用户末 端 的调 节与控
制方 式不 同 , 即用户末 端调 节将会 对耗 热 量产 生较 大的影 响 。
【 关键词 】 老 旧 小区居住 建 筑 热 计量 改造 室 内温度 实测耗 热量 能耗 指标
1 引 言
量 分户 计价 收费 …。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1项 目背 景
我 国 目前 建 筑 能 耗 约 占社 会 总 能 耗 的 1 / 3 , 随着 生 活 水 平 的
提高 , 建筑 能耗有继续增 长的趋势 。我 国北方采 暖城 市居住 面积 只有全 国城市居住 面积的 1 0 %, 建筑 能耗却 占到 4 0 %, 因此我 国 北方采暖地 区既有居住建 筑节能改造 的费效 比高_ 1 _ , 组织 和推 动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 , 成为从 中央到地方 各 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 的《 关于做好 2 0 1 1 年既有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 的通知》 ( 陕建发 [ 2 0 1 3 1 3 9 4号) 精神 , 2 0 1 1 年西安市确定了西 安市高新 区热力有限公司的枫林绿 洲小 区、 西安市临潼 区机关供热服务 中心共计 4 3 . 3×1 0 4 m 的既有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计划 。 2项 目概 况
既 有居 住 建筑 供 热计 量 及 节 能 改造 案例 分 析
张 晓清
( 西安市燃气监督管理 中心
陕西西安
7 1 0 0 8 2 )
4 改 造 内 容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 和节能改造 , 其 中分户热计量是住宅 节 能所采取 的关键措施之一 。枫林绿洲小 区一期节能改造最终 目的是实现“ 以需定供 ” 、 以量调节 为主 、 质调节为辅 的小流量 大 温 差经 济 循 环 模 式 。 改 造 是 不 以牺牲 用户 的舒 适 性 为 代 价 而 换 取 节能量 , 而是 “ 当用则用 、 可节必节 ” 的主导思想 , 把 浪 费 的 能 源 节 约 下来 , 具 体 改造 内容 包 括 : 4 . 1 在每栋楼管道井 内安装分户计量热量表 ,各业主 的户 内散热 器加装手动温度控制阀 , 并采取安全 、 保温措施。 4 . 2对室外供热管 网及其保温质量进行检修 ,及时更换损坏 的管 道、 阀 门等 部 件 。 4 . 3 供热管 网 、 换热站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 各 单 元 入 口处 加 装 压 差平衡阀。 4 _ 4 安装调试集 中抄表平 台及综合管理 系统 。该 系统有无人 自动 抄表功能 , 具有很强的灵’ 活l I 生 和可扩充性 。 4 . 5 分 户计 量 的 实施 , 必然把原有定流量系统变为变流量系统 , 那 么变流量调节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现变流量调节 中, 以楼栋为 单元 , 安装 自力 式压力平衡 阀 , 把 每一栋楼宇 通过室 内温控节约 的流量节流到系统总管 。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一、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以下将详细分析几个建筑工程节能案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启示。
案例一:某城市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住宅小区,包含多栋高层住宅楼、商业楼及配套设施。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
(1)外墙保温技术:外墙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减少室内热量散失,降低取暖能耗。
(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小区提供清洁能源。
(3)绿色植被:在小区内种植大量绿色植被,提高绿化率,降低地表温度,减少空调使用。
案例二:某公共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办公、会议、展览等功能。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注重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以降低能耗。
(1)自然采光:设计合理的窗户尺寸和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亮室内空间,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2)通风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导风装置,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空调使用频率。
(3)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高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案例三:某工业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大型工业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
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们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1)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为厂房提供供暖和热水。
(2)热泵技术: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回收室内热量,降低空调能耗。
(3)高效节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二、经验分享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1.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要求,选用合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3.自然光与通风的利用: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窗户尺寸、朝向以及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4.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建筑项目中,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旧建筑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实例分析

张赛 Z H A N G S a i ; 万元林 WA N Y u a n — l i n ; 王文德 WA N G We n - d e ; 李波 L I B o
(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北京 ) 力学与建筑3 - 程学 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s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
o l d b u i l d i n g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t o t h e s o c i o -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a n d h e a t me t e in r g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p r o c e d u r e s a n d s p e c i i f c me t h o d s o f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 a n d s e t s o u t t h e r e n o v a t i o n o f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正逐渐转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建筑节能设计的案例来评述这些设计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的显著性。
1. 案例一:绿屋工程绿屋工程位于某个城市的市中心,是一个由多层住宅楼组成的住宅小区。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如太阳能板、双层窗户和屋顶绿化等。
太阳能板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小区提供热水和电力;双层窗户有效地隔绝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屋顶绿化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的温度升高。
通过这些节能设计手段的应用,绿屋工程成功地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
2. 案例二:太阳能办公楼太阳能办公楼位于某个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多个办公楼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太阳能的利用。
整个办公楼的屋顶都被安装上了太阳能板,它们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办公楼提供照明和空调等电力设施所需的能源。
此外,在建筑的朝向和窗户的布置上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这一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不仅为办公楼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开支,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3. 案例三: 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通过设计和建筑材料来实现房屋能源节约的理念。
这种房屋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能和严密的结构,几乎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加热和冷却设备。
passivhaus的墙壁、窗户和屋顶都采用了合适的隔热材料,以防止热量的流失。
此外,该房屋还配备了一个高效的通风系统,能够将室内的新鲜空气循环进来,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状态。
这种被动式房屋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节约居住者的能源开支。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设计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创新的设计方法不仅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为用户创造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项目分析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项目分析文章以陕重厂家属区节能改造项目为例,介绍西安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作的起步和实施情况。
标签:居住建筑;热计量;技术;改造1 项目背景我国北方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更高,节能潜力更大[1]。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十一五”期间推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任务要求,中央财政设立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对实施改造的项目给予资金奖励支持,财政部制定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957号)。
2008年为进一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设部、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下达陕西省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
2 项目申报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是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内容。
首先,西安市对全市的建筑及集中供热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城镇建筑面积为190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33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5700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按区域划分为5大供热区域。
分别为城东区域、城西区域、城南区域、城北区域、城中区域。
初步形成了以12家热力公司为主要热源厂的供热体系,集中供热面积4698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能耗总量155.16万吨标煤,占城市社会总能耗15%,供热能力4755吨/小时。
第二,以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为基础,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供热质量及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以及试点区域代表性。
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的申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2007年以前竣工的建筑,房屋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结构完好,符合安全要求的既有居住建筑;二是供热质量相对稳定,供热企业信誉好,参与改造积极性较高,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的既有居住建筑;三是群众认知程度高,节能改造愿望迫切,参与意识较强的区域;四是城区范围,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既有居住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建筑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实例分析摘要:文章根据对北京市房山区某居民楼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实例的剖析,介绍了改造的实施步骤及具体方法,阐明了旧建筑改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居民楼的综合改造,节省了社会财富,减短了工期,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同时,旧建筑综合改造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通过现有资源再利用使其可以重获新生。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and specific methods of transformation, and sets out the renovation of old buil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saving and heat metering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we will save the social wealth, shorten the duration,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mote the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it embodies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old buildings can be reused by effectively utilizing the existing resources.关键词:旧建筑;改造;节能;热计量key words: old building;transformation;energy saving;heat metering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54-02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满足了人们在城市居住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建筑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居住层面,而对楼房的舒适性及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旧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旧建筑节能改造被提上日程。
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减排任务中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改善室内的热环境,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能源[1]。
然而,旧建筑改造不是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城市或城区层面统筹协调[2]。
改造项目在当今社会中凸显的作用日益重要,高效节能的生活方式正在走入千家万户。
1 旧建筑改造的现状我国的旧建筑改造项目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由于经济、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在城市更新中,多数还是采取拆掉重建的方式。
旧建筑改造,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房改后房屋产权已归个人所有,必须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才能推动[3]。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界和理论界对此也有了一定的重视,我国各地的旧建筑改造项目也在逐年增多。
截至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部分旧建筑将完成节能改造[2]。
2 工程实例介绍2.1 工程概况此建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为2481m2,楼高14.85m,地上5层,层高2.7m,屋面为平屋面,共分四个单元,一梯两户,户型为三居室和两居室,1,2单元与3,4单元的结构相同,但是为不同时期建设。
因该建筑为八九十年代的旧楼房,图纸缺失严重,并无可以参考的资料,需联系当地居委会,协助进入住户家中进行测量及收集数据,取得相关资料后利用制图软件绘制出平、立面图。
2.2 综合改造的主要内容①外墙外保温。
②屋顶剔除到结构面重新做屋面面层、并拆除重新做雨落管。
③更换节能门窗。
④原有一层小院改建为木围栏开敞庭院。
⑤热计量改造。
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约占70%~80%,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约占20%~30%。
此次改造以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门窗的保温及气密性为主要目的[4],保有原结构体系并尽量减少墙体和屋面增加的荷重,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5]。
2.3 综合改造的具体步骤2.3.1 测量旧建筑的数据,绘制出建筑物现有及改造后的平、立面图测量工具为激光测距仪、照相机、盒尺、白纸、铅笔、橡皮等。
测量步骤如下:①测量该楼外围结构的长、宽、高,因该楼不是规范的长方形,需分段测量数据;②测量该楼的单元门、楼梯、室内外地坪等数据;③进入住户家中,测量卧室、客厅、厨房、厕所、阳台等数据;④由于旧建筑管理的不规范,需测量外围搭建的临时建筑物,保证此楼现貌的完整。
搜集数据完毕之后,绘制出建筑物现有及改造后的平、立面图。
2.3.2 对此旧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外围维护结构和门窗等此工程为民居建筑,主朝向南偏西,体形系数s=0.32,s <0.35,所处气候区为“寒冷a区”,寒冷地区外墙(窗墙面积比在0.3~0.4)的传热系数要求低于0.6w/(m2·k),外窗的传热系数不超过2.7w/(m2·k)[6]。
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墙、檐口板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外墙墙体保温至地墙下800cm。
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206-2006),确保北京地区总体上实现1980年基准水平上节能65%的任务,改变旧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的现状[5]。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如表1。
外门窗节能设计如下:①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单一朝向外窗(门)面积和墙面积(含窗面积)的比值)。
②外门窗框料选型为塑钢双玻窗户,玻璃种类为普通中空,间隔层厚度为12mm,传热系数为2.7w/(m2·k)(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的有关规定)。
③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6级水平,外门窗立口均与外墙齐平,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厂家提供门窗节点做法。
2.3.3 对此建筑进行施工操作,以外墙保温及热计量改造为例①外墙保温改造。
1)检查施工材料,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2)检查施工条件,确保基层满足施工的要求。
3)在外墙的阴、阳角、洞口等部位设立控制线,细部节点做法符合相关规定。
4)外墙表面涂抹专用界面剂,增加保温板对外墙面的粘合力。
5)保温板侧边外露处应做网格布反包处理。
6)现场裁切保温板时,切口与板面应垂直,墙面的边角处应用不小于300mm的保温板粘贴。
7)保温板缝需用聚氨酯嵌填,并抹平。
②热计量改造。
每户加装热量分摊装置,温控装置,计量上传装置;楼栋热力入口加装楼栋热计量表;小区外网进行水力平衡改造;热源加装热计量总表并进行节能改造。
通过此方法供热计量实现“楼栋计量,按户分摊”的模式,先计量整栋楼消耗的热能再按户分摊,不直接按每户实际使用的热量计费;户内、楼栋供热系统做到“可调、可控、可计量”;计量结果能够上传用于统计分析[5]。
2.3.4 综合改造的优势改造后的优势如下:①在建筑的保温性能上效果显著,改造前后的传热系数分别是:外墙从1.58w/(m2·k)降至0.54w/(m2·k),窗户从6.4w/(m2·k)降至2.7w/(m2·k),屋顶从1.0w/(m2·k)降至0.53w/(m2·k),直接减少了能量的大量流失[3];②在外观上比改造前更规范,并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为保存建筑的历史文化有重大作用;③在供热系统上对暖气加以改造,使得供热计量能够满足现代化需求;④在能源使用效率上有了大幅提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3.5 相关建议旧建筑综合改造不能仅局限在外围结构和采暖方面,而应结合多方面因素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①此类建筑屋顶应采用推平改坡的方式,增大屋顶的隔热保温效果,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7]。
②在综合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维护,使其满足现行规范抗震要求,延长旧建筑的使用寿命。
③尝试运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运用到建筑领域。
④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材料,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节能的有效性。
3 结语本文以旧建筑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为重点,以房山区某建筑为实例研究了改造过程的方法及旧建筑改造的意义。
得出以下结论:旧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差,居民冬季取暖难度较大。
旧建筑节能及热计量综合改造为此提供了新途径,一方面费用低,改造成本远远低于推倒重建的成本,减少损失、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另一方面工期短,原住居民不用再租住房屋,等待新房竣工后再行入住。
通过此次改造后,达到了本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8]。
旧建筑综合改造的积极性和前瞻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产生的社会价值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利用这些旧建筑,既保存了原有历史文化风韵,又满足现代人民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1]方晓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2,(15):68-69.[2]范蕊,梁浩.城市节能[j].暖通空调,2012,42(2):1-8.[3]杨昭,翟炳贤.华北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全年能耗分析[j].建筑节能,2005,(2):87-88.[4]胡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综述[j].节能科技,2012,(3):42-43.[5]王庆生.北京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解析[j].建筑技术,2007,38(10):743-746.[6]江勇,王洪涛,赵建平.严寒及寒冷地区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的节能技术研究与设计优化[j].建筑科学,2008,24(4):91-96.[7]白胜芳.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2,(4):34-36.[8]吴邦本,方廷勇,黄锋,喻菊芬.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j].节能改造与节能技术,2011,(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