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B答案新编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环境监测与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与技术D. 所有选项答案:D2. 环境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A. 自然环境问题B. 人为环境问题C. 社会环境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3. 环境科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
A.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B. 只关注经济增长C. 只关注环境保护D. 只关注社会公平答案:A4. 环境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所有选项答案:D5.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来源B. 人为来源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没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指标?()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7.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
A. 法律手段B. 经济手段C. 行政手段D. 技术手段答案:ABCD8. 环境科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A. 环境影响矩阵法B. 环境风险评估法C.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D. 环境系统分析法答案:ABCD10.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质量目标的确定B. 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C. 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D. 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12. 环境问题只与经济发展有关,与社会文化无关。
()答案:错误13.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错误14.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15.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伦理主要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2、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 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处,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3、BOD5: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环境: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5、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6、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7、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以及有机物质的作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水中溶解氧不断消耗,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8、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9、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1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A20120505

答案请搜索《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试题A 答案2012050508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1. 以下不属于化学性水质指标的为 A.COD B.TNC.硬度D.SS2. 常通过BOD/COD 值的大小判断废水可生化性能。
当B/C> ,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值越大可生化性越强。
A.0.1B.0.3C.0.5D.13. 活性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的操作不当时常出现的现象,下列指标常用来表示衡量活性污泥膨胀指标的为A.SVB.MLSSC.θcD. MLVSS4. 根据颗粒污染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将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 的所有固体颗粒称为 A.PM 10 B.PM 100 C.TSP D.粉尘5.大气稳定度常采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递减率(γd )对比获得。
下面不同的条件下,大气层结是稳定的为A. γ=γdB. γ<γdC. γ>γdD. γ/γd =26.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过程要保持最佳的燃烧水平,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不包括 。
A.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B.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 C.温度 D.有机物的含量1. 在众多的除尘器中,对大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小粒径除尘效率不高,常用来作为预处理的除尘器主要有 和 。
2. 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和电磁噪声 。
3. 烟囱排烟时,烟气所能达到的高度称为有效源高,其数值等于 和 之和。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三化”原则指 、 和无害化。
5. 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考虑采用 和厌氧生物发酵技术为主的生物转化工艺。
6. 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特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体基质内,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试列举两种固化技术 、 。
7.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工艺的区别有,物理吸附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引起的 (填多或单)分子层的吸附。
环境工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环境工程考试题库含答案本文档为环境工程领域的考试题库,包含了相关题目及其答案。
希望对环境工程研究和考试有所帮助。
选择题1. 环境工程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环境保护- B. 环境污染- C. 环境改善- D.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答案:D2. 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工业排放- B. 农业活动- C. 交通尾气排放- D. 医疗废物处理- E. 生活垃圾处理- 答案:A、B、C、D、E3. 环境工程的目标是什么?- A. 预防环境污染- B. 减少环境污染- C. 控制环境污染- D. 修复被污染的环境- E. 使用清洁能源- 答案:A、B、C、D、E判断题1. 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答案:正确2. 环境工程只涉及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 答案:错误3. 环境工程只与工业企业有关,与其他行业无关。
- 答案:错误简答题1. 请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预测和评估特定项目或计划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便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和相关方了解项目的环境风险,提供必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方法。
2. 简述环境工程领域的主要挑战和应对措施。
- 答案:环境工程领域的主要挑战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等。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推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教育。
以上为部分考试题目及答案,希望有助于您的学习和考试备考。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4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6分)1、热岛效应2、活性污泥3、清洁生产4、生态平衡5、水资源6、BOD57、DO8、生态系统9、粒状介质过滤10、沉淀法11、生物膜法12、大气污染13、COD14、光化学污染15、温室效应16、电磁辐射17、环境质量18、环境质量评价19、大气质量指数20、空气污染指数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21、A声级22、混响声二、填空题(每空0.5分,此题共28分)1、1974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生态系统是有、、、四部分组成。
3、水体污染按人类活动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4、废水及乳污水处理厂时首先经过格珊或过滤,这是污水处理的设施,此步骤属于废水的。
5、自然沉淀池可分为、、、四种。
6、生物处理法根据微生物在生化反应中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处理和处理。
7、废水中的好氧菌在有机物和氧气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和过程。
8、处理污泥的常用方法有、、、、等。
9、大气层按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层。
10、大气污染的三大要素是、、。
11、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和。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1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
13、依照除尘器除尘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分为、、、四大类。
14、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三种基本类型。
15、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两种。
16、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三种。
17、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身分为,白云石的主要身分为和。
18、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如活性炭。
19、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和两种,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
20、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本来干净的状态。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经济环境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变化的规律B. 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C. 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研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答案:D4.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和人为源B. 工业源和农业源C. 城市源和农村源D. 陆地源和海洋源答案:A5.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环境质量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D. 环境教育答案:ABCD2.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放射性污染物答案:ABC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风险评估D. 环境管理措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答案:错误2. 环境问题只与工业发展有关,与农业和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错误3.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
2. 描述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答案: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的、制定监测计划、选择监测项目和方法、采样、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
五、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环境工程概论题库

选择题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能源消耗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A. 水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B.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C.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D. 土木工程(正确答案)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铝(正确答案)C. 氯化钠D. 碳酸钙大气污染中,常说的“PM2.5”指的是: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答案)B.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A. 焚烧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B. 填埋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C. 堆肥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D. 电解法(正确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哪个阶段进行的?A. 项目建设前(正确答案)B. 项目建设中C. 项目建设后D. 项目运营期下列哪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煤炭(正确答案)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常用的降噪措施是:A. 增加噪声源B. 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正确答案)C. 提高接收者的敏感度D. 无视噪声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正确答案)D. 城市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B)一、选择题(6分,每小题1分)
BDBDBA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竖流式、斜流式(或斜板(管)沉淀);
2.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
3.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5.风玫瑰图;6.水体浸泡、雨水淋溶;7.最终处置或无害化处置;8.常压或低压下的稀溶液、溶液中末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9.电晕电极、集尘极;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本题评分主体意思2~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1.亏氧量是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即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量)与实际浓度(即实际溶解氧量)之差。
2.投配率指每日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或高浓度污水容积与消化池客积的比率
3.气体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其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
4.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5.固体废物与垃圾: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评分依据详见各题)
1.简述分析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过程的区别。
答:根据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特性可将其在水中的沉降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①自由沉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为此类型。
②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相互粘结,其尺寸、质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
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以及二次沉淀池的初期为此类型。
(每部分3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分)
2.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答:可分为丝状菌大量繁殖和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
丝状菌膨胀原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较低;营养物质、溶解氧不足等;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
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
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
(3分)
措施:①可调整、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次沉淀池的负荷等。
②营养物质等不足时采用投加营养物质等方法。
(3分)
3.简述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答:当污水与滤料等载体长期流动接触,在载体的表面上就会逐渐形成生物膜。
阐述有机物、氧气向附着水层传递,经生物膜消耗,放出二氧化碳等。
随着生物膜的厚度的增加,内部厌氧,活性降低脱落。
(大意对可给5~6分)
4.简述布袋除尘机理及优缺点。
答:(1)分为两阶段:①含尘气体通过清洁滤布,开始除尘效率不高;②由于筛滤、截留等作用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层,含尘气体的过滤通过粉尘层进行,去除效率得到提高。
③除尘过程持续,粉尘层变厚,效率增加,到压力损失逐渐增大,考虑清灰。
(2)优点: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灵活;缺点:应用受滤布的耐温、耐腐等性能的限制;不适合去除粘结性强和吸湿性大的粉尘。
(机理4分,优缺点2分)
5.简述生物脱氮过程机理
答:(1)氨化反应:主要是有机氮和氨氮,被氨化细菌分解、转化为氨氮。
(2分)
(2)硝化反应。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等硝化菌将氨氮转化成硝酸盐。
(2分)
(3)反硝化反应。
硝酸还原菌和亚硝酸还原菌等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而脱氮。
(2分)
五、计算(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现有一理想沉降室长,高为,入口气速25cm/s ,空气温度303K ,尘粒密度cm 3。
(1)求该沉降室能100%捕集的最小粒径(30℃下空气粘度系数为×10-5Pa?S )。
(5分)
(2)该除尘器对粒径为50μm 的粉尘的去除效率为多少?(5分)
解: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20 ()18p c s i p c g h u L LW d h H H v H Q
ρημ===< 则能100%去除的粉尘的最小粒径为(η=1
):min
d =3分),代入数据有 50um 粉尘的最终下沉速度为()263255010 2.5109.81
0.182/1818 1.8710p s s d g
u m s
ρμ--⨯⨯⨯⨯===⨯⨯(3分) 除尘效率为00.182643.7%100.25c s s h u t u L H H Hv η⨯=====⨯(2分)
2.某城市拟建设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为10000m 3/d ,经初沉池后,进曝气池污水的BOD 5浓度为200mg/L ,要求出水BOD 5浓度小于10mg/L 。
(1)绘出常见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图。
(3分)
(2)试确定曝气池体积、每天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和污泥回流比。
(设曝气池污泥浓度X=3000mg/L ,污泥负荷F w =(BOD 5)/[kg[MLSS]·d],污泥龄θc=4d ,二沉池污泥排出污泥浓度为10000mg/L )
解:(1)流程图(3分)
(2)曝气池体积:可利用污泥负荷计算:
301000015012500.43000
M QS V m F X ⨯===⨯(2分) 由污泥龄有:12503000410000c W W W VX d Q X Q θ⨯=
==⨯得393.75/W Q m d =(2分) 污泥回流比:通过系统的物质守恒有,e e W W S W QX Q X Q X Q X -=+
出水污泥量Xe 比较小忽略,()R W W R W Q Q X Q X Q X +=+
375037.510000R Q R Q ===(3)
六、论述(每小题9分,共9分)
近年来,国内“三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频发,水污染防治形式日益严峻。
请论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并从防治技术和流域治理等角度对现状提出建议。
原因:氮磷的排放;(3分)
防治措施可以从采用提高污水处理普及率;提高脱氮除磷性能;开展流域治理等;从蓝藻的治理技术加强利用等方面开展。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