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8专题突破练25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图文转换题)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件: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B的.从细容小不而迫无关紧繁要文的部缛分节。根据消后耗面的“陷琐阱屑”,选用“繁文缛节” C更生.安恰产之当生若。活素“需消要耗而细”消枝多耗指 财末因 物节。使由用语或消境受费看自然,应力用深侵“渊蚀消而耗损”耗。;““陷消阱费””比指喻因 D害.从人容的不圈迫套;“深细渊枝”末比节喻无法摆消脱耗的困境深。渊由语境中“误入”可知,
要。
相同点:
不同点: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6-
答案:(1)选“申述”。相同点:都有说明的意思。不同点:“申诉”的词 义使用范围较“申述”的词义范围小,它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 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 重新审理的要求;“申述”指详细说明(理由、来意等)。 (2)选“咄咄逼人”。相同点:都有气势汹汹,使人难以接受的意思。 不同点: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只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 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相同点:
不同点: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8-
答案:(1)选“操纵”。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掌控”的意思。不同 点:“操纵”,一般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 大的事物。“控制”,中性词,不让任意活动或事物超出范围。对象常 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2)选“如虎添翼”。相同点:都表示增添了力量。不同点:前者指使 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 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23-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梭罗去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在那儿,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7语言文字表达应用课时作业20(含解析)

课时作业20(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
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_______。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
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_______,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
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
与其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无可厚非鱼目混珠拾人牙慧B.一蹴而就无可非议鱼龙混杂亦步亦趋C.一挥而就无可厚非鱼目混珠亦步亦趋D.一挥而就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拾人牙慧解析: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第一处强调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应该用“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第二处强调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不可过分责难,应该用“无可厚非”。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第三处强调用“赝品”充当真的状元笔记,应该用“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专题突破练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

解析
所给的例句描述的对象是“友谊”,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将所给材料分组重组,重组的句子应与示例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且
合乎逻辑,最后一句升华主旨。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再写两组结构相同、句式相近的句子,使 之与上文连贯。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须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 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大山的雄奇、天空的高远。 材料:
14.答案示例 (1)世上固然有许多虚假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因此怀疑否定一切,对于这个世 界,我们是否应多几份信心? (2)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面对那些浅显的
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
(3)谁知道这一别对方都干了些什么,有时时间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 变,又怎知一定是往好的方向改变呢?
聆听
歌唱
你的华丽 空洞的大话 胡乱的空想 林涛的喧响
你的深刻 海洋的呼喊
泥土的芬芳
晨曦的灿烂
答案示例 ①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须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便我聆听什么,要听 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话,而是林涛的喧响、海洋的呼喊。②是的,我 平凡,但却无须以你的华丽揶揄我,即便我歌唱什么,赞美的也不是你 胡乱的空想,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一种境界
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笑
这是一种大气
• 解析 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我们要笑对生
活中的坎坷,仿写的三个句子句意上要与之保持一致。使用“……的时候 能……,这是一种……”的句式,与前文保持一致。
• 14.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理解,让人耳目一新。请依 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三句中任选两句) •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 另一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怎能消极等 待一个偶然过客来发现? • (1)假作真时真亦假 • 另一看法: •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另一看法: •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另一看法: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专项突破卷一语言文字运用专题(90分钟 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
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 ),这些博物书写,有的长于咏物抒怀,饱含人文情愫;有的则长于科普,充满理性哲思。
咏物抒怀类博物书写的作者一般是作家,作品的文学性强。
一方面,这类作者本身拥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写作经验,善于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的描写,用通感、拟人等手法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
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拓宽视野,钻研博物学经典著作,在写作对象、创作手法上吸收博物学记录描摹、对比说明、汇总整理自然万物的方式,为作品增添知识含量。
不同于既往生态文学“代自然立言”,博物书写更强调让大自然“说话”,让读者由衷发自内心地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同的专业背景、关注对象和写作风格B.作家的不同专业背景、关注对象和写作风格C.由于作家的专业背景、关注对象和写作风格不同D.专业背景、关注对象和写作风格的不同2.请结合材料,用一句话给“博物书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4分)答: 60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1分)走进田里,这些麦子高低不一, ① ,每一株麦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到人的腰际的是高的麦子,矮的才没过小腿。
几株稗子、燕麦和蒿草还夹杂在稠密的麦子里。
而麦穗也不一样,有些穗子细长,显得② ;有的穗子短小,长着蓬咋咋的壳子,麦粒圆润如玉。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读着海,海是古老的书最,古老得,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沧桑浮沉?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的生存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有过怎样的革命的飞跃?A.不可理喻动入心弦波澜壮阔B.不可理喻动人心魄波诡云谲C.不可思议动人心弦波谲云诡D.不可思议动人心魄波澜壮阔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
为此,它们才有着知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①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②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③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④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枝肥叶鲜,慵懒而富态。
⑤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
⑥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②③⑥C. ⑥②③⑤④①D.⑥⑤③④①②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B.即今江表..尚恬熙,忘却前回饮马时。
C.江左..风流今有几,逢春不要人憔悴。
D.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4.对下面一段文字寓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群虱子寄生在猪身上,它们认为生活在又硬又长的猪毛中间就像生活在宽广的宫延和园林里,猪胯、猪乳、猪股等隐蔽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温暖的房屋。
没想到,一天杀猪的来了,铺开茅草,点火燎毛,很快,它们就和猪同归于尽了。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安危相易,祸福相生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D 2.A 3.D 4.B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对于已被广泛运用的智能客服,消费者有诸多“吐槽”:或技术不成熟,对具体问题▲ ;或语气冰冷,成为商家的“挡箭牌”。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
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
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
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C.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D.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
B.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动。
C.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人教版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4)

2020届二轮复习人教版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的柔性人造触觉神经,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出现。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
( )。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的新技能,进而实现的目标。
据介绍,这种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实现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
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其与蟑螂腿实现的连接以及运动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
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相关产品便会,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
同时,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冠绝一时指日可待随心所欲锦上添花B.首当其冲唾手可得随心所欲画龙点睛C.冠绝一时唾手可得为所欲为画龙点睛D.首当其冲指日可待为所欲为锦上添花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经信号由这些信息转化而成,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B.这些信息转化成了神经信号,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C.神经信号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转化,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D.这些信息被转化成神经信号,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因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B.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的作用,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C.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的作用,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8 语言文字运用主观简答题(图文转换题)Word版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28语言文字运用主观简答题(图文转换题)(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面是高三某同学陪同爷爷到市中心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
(5分)2.下面是教师网上阅卷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5分)3.下面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阐述的关于“美”的来源的框架图,请把该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5分)4.下图是某市高考网上报名的流程图,请把该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5分)5.下面是某校开展“诗词比赛”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5分)6.下面是2018年10月底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字。
(5分)7.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将于2020年在南京举行。
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简称为“二梅展”,是一项国家级花事盛会。
下图是展览会的会标,请写出该会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5分)8.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植树节设立四十周年发行了一枚邮票,下面是邮票中的主体图形。
请写出图形中的构图要素(除数字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5分)9.下面是题为《拖后腿》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存在着什么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请您结合漫画,写一段文字。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5分)拖后腿10.描绘漫画《鱼缸里的鱼》,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5分)11.请简要概括下面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5分)(《相马》作者:方成)12.下面是简书热门文章类型词云图,请根据云图,简要概括简书近期刊登的文章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25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图文转换题)
1.下面是参与某公司网上活动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示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2.下面是某市驾驶证科目二考试的考试流程图,请用简要的语言完成对该流程的表述。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3.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4.下面是某公司组织结构图,请把这个结构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5.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6.下面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纪念邮票(整体色调为蓝色),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7.下面是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用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60字),并指出漫画寓意(不超过20字)。
9.下面是中国新闻网刊发的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注意细节描写),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10.阅读下面的“城镇化”词云图,简要概括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在提案中关注的话题。
专题突破练25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图文转换题)
1.参考答案首先登录企业注册页面,然后填写报名信息,如果注册不成功,需要重新填写报名信息。
如果注册成功,即可登录,然后参与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个网上活动的流程节点就是填写报名信息,如果填写后注册成功,则登录参与活动;如果填写后注册不成功,则需要重新填写,直至注册成功。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参考答案学员驾车从考试起始点出发,先在坡道起步考试区域进行考试,完成后转入倒库考试区域,接着进行曲线行驶及直角弯考试,最后在完成侧方停车考试后,回到考试起始点。
解析从整个图示看,由“考试起始点”进行一圈考试后,再回到“考试起始点”。
图中的箭头指示考试的流程,据图所示的先后顺序说明即可。
3.参考答案本网站对用户行为可从黏性、活跃、产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其中黏性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关注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关注用户访问网站所产生的订单数和客单价。
解析这是一个横向的三层级示意图,按照图示的三层内容逐层概括即可。
4.参考答案公司最高领导是董事会,下设总经理,总经理下设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管理市场、采购二部,总工程师管理技术、开发、工程三部,行政办和财务部直属总经理管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框架图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注意结合框架图的构成,准确组织语言。
5.参考答案“一分钟试卷”是由美国帕曲卡·克罗斯提出的,以课堂重点、难点、疑点为测试内容,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在课堂结束前进行的一种测试形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道下定义试题,应采用“一分钟试卷是……的形式”这种句式;然后比对图示结构,明确“一分钟试卷”的先后组成要素,即按照提出、内容、目的、时间的顺序,顺次整合有关信息。
6.参考答案构图要素:女性头像剪影、展翅高飞的白鸽。
寓意:彰显新时期妇女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象征劳动妇女的辛勤耕耘使世界更加美好,也象征了和平、平等、生命、希望等。
解析从图中看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女性的头像,二是展翅高飞的白鸽。
结合图形的形状和邮票使用的场合以及题干对邮票的介绍来分析,女性高昂的头像和白鸽振翅高飞的形象彰显了新时代女性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风采。
7.参考答案标志整体是诸葛亮的纶巾造型,左右融合了汉字“川”与字母“C”,并融入水的动态形象。
说明了武侯祠的地域特点,勾起人们对诸葛亮、三国文化的记忆与联想,寓示三国文化如滚滚长江水,源远流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头饰(帽子)的形体特点,这个头饰是诸葛亮的纶巾造型,诸葛亮在蜀地,据此可联想到“川”及其读音的第一个字母“C”;还可联想到词语“川流不息”,据此思考作答即可。
8.参考答案漫画内容:画面右边是狭窄的电梯,人流拥挤,还有许多人随着人流往电梯挪动。
画面左边是宽阔的步梯,只有一人提着行李沿着步梯走在前面。
寓意:不盲从,善于选择,舍得付出的人方可胜出。
解析说明漫画的内容时要注意左右楼梯的宽度、人数以及人物的动作形态,然后从“善于选择”的角度概括漫画寓意。
无论是描述漫画内容,还是概括寓意,都要注意语言简明,注意字数的要求。
9.参考答案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张开大口的鳄鱼。
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此题注意分析鸭妈妈领着小鸭不知不觉地走进鳄鱼的嘴里,原因是“看手机”,由此分析寓意是“手机的危害”。
10.参考答案从词云图可以看出,政协委员们围绕城镇化问题,重点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建设规划、经济与人口发展、城乡产业文化生活等问题。
解析根据词云图的生成原理,词语出现频率越高,显示规格越突出,离图中心越近,就越是关注的焦点。
将图中关键词提取整合,注意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