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二篇第三章
8楼地层

楼地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八章 楼地层》8.2钢筋混凝土楼板》8.2.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楼板
图8-17
楼地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八章 楼地层》8.2钢筋混凝土楼板》8.2.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楼板
图8-18
楼地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八章 楼地层》8.2钢筋混凝土楼板》8.2.2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 板
8.2.2现浇式钢筋混土楼板 现浇式钢筋混土楼板
⑴现浇板式楼板
板式楼板当房间尺寸较小时,楼板的荷载直接靠楼板来承受并传给墙体, 这种楼板被称为板式楼板。它适用于跨度较小的房间或走廊。 ①单向板 当楼板为四边支承时,楼板长边l2与短边尺寸l1的比例对其受 力状态影响较大。当l2/l1>2时,在荷载作用下,板基本上只在l1方向上挠 曲。而l2方向上的挠曲很小 (图8-2-1(a)),这表明荷载主要沿l1方向传递,故称单向板。 ②双向板 当l2/l1≤2时,两个方向都有挠曲(图8-2-1b),这表明板在两 个方向均传递荷载,故称为双向板。双向板受力较单向板更加合理,更能 充分发挥构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③板的厚度取值 单向板的厚度取(1/30~1/35)l1,最小厚度70mm;双向 板厚取(1/40~1/50)l1,最小厚度80mm,民用建筑中板厚常用80~100mm
楼地层》 概述 第八章 楼地层》8.1概述 楼板层的作用: 楼板层的作用:楼板层是多层建筑中的水平分隔构件,它首先起分隔竖向空间作 用,并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平面。另外,它一方面承受着楼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 将这些荷载传给承重墙或柱;另一方面还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增强建筑物 的整体刚度。 (图8-1) 图 )
建筑构造3-3

建筑构造3-31. 引言本文档将介绍建筑构造中的3-3部分。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之一,它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和构造细节,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构造3-3的相关知识,包括构造设计原则、常用构造方法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2. 构造设计原则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结构合理性:建筑物的结构应该是合理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施工可行性:构造设计应该考虑施工的可行性,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导致施工难度大。
•经济性:构造设计应该具备经济性,尽量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环境友好性:构造设计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常用构造方法建筑构造中常用的构造方法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构造方法,通过将柱子和梁相互连接构成框架,使整个建筑物具有稳定性。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用于抵抗水平荷载的构造方法,通过在建筑物的墙体中设置剪力墙来增加抗震性能。
•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一种将柱子悬挑在某一支点上的构造方法,可以实现较大空间的无柱设计。
•斜拉桥结构:斜拉桥结构是一种通过斜拉索将主梁悬挑在两侧桥塔上的构造方法,常见于桥梁工程中。
4. 材料选择在建筑构造中,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钢材: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常用于构造中承担大荷载的部分。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常用于框架结构中。
•砖石:砖石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建造。
•木材: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吸震能力,常用于建筑物的梁柱结构。
5. 结论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合理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构造3-3的相关知识,包括构造设计原则、常用构造方法和材料选择。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同时,读者也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决策,以确保所选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课题组:《房屋建筑学》课题组参考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山东英才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64课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较为系统全面介绍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构成、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技术课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也是该类专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最早全面而系统接触到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教材分为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三大部分。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构造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满足本专业相应岗位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第一篇建筑概论第一章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建筑的概念、建筑构成的基本因素,了解建筑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建筑的类别和统一模数制掌握民用建筑的分类和分级:使用性质、规模、和数量、层数、结构类型分类;民用建熟悉建筑统一模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对于实践的意义,认识建筑工业化及其特征,了解工业化体系的类别第二篇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章建筑设计概述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程序和阶段划分,熟悉各阶段所需达到的设计深度和要提交的图纸文件,掌握影响设计的几方面因素和需要满足的设计要求第四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了解建筑火灾的概念、火灾的发展过程与蔓延途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及高层建筑的防排烟问题,掌握有关建筑防火的基本知识及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点第五章建筑的平面设计掌握主要使用房间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以及建筑平面图的表达。
第六章建筑剖面、立面及体形设计了解建筑的剖面设计,熟悉剖面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和层数,建筑的空间组合利用,以及剖面图中结构和构造关系。
第七章工业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工业建筑设计要求和构件的组成,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及柱网选择。
工程造价教材大纲

工程造价教材大纲本门课程第一篇“建筑工程概论”为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篇“工程造价”在教学中向学生提示有关知识的参考书目,同时应灵活运用预算定额,尽量采用现行的图纸和定额作为实例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三篇是“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合同”。
由于本大纲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也比较仓促,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门课程34学时,2学分教学课时安排第一篇:建筑工程概论8课时第一章:建筑材料2课时第二章:建筑构造2课时第三章:建筑工程图识读4课时第二篇:工程造价20课时第四章:工程概预算概论1课时第五章:建筑工程预算定额4课时第六章:人工、材料、设备、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6课时第七章: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一般原理1课时第八章:一般土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6课时第九章:工程造价的管理2课时第三篇:工程招投标与工程合同6课时第十章:工程招投标3课时第十一章:工程合同3课时第一篇建筑工程概论教学目的:第一篇的内容是为工程造价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了解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建筑物的构造及其能够识读施工图的图纸。
教学要求:1、学生必须了解建材的种类及作用。
2、掌握建筑构成的每一部分。
3、掌握识读图纸的方法,明确图例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重点:1、钢号的图示表示法,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材。
2、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3、识图的方法及图例。
教学难点:识图授课方式:1、课堂讲授基础知识,简介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及其构造。
2、到建材市场、施工工地去感受实物,实施实践教学。
2、《基本建设工程与预算》巫步青主编中国财经出版。
3、《民用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查》方振慰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
第二至第三章内容。
4、《建筑制图与识图》宋莲琴等清华大学出版社5、《房屋构造》杨金铎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建筑材料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建筑材料的分类1、按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可分为:承重构件材料、地面材料、墙面材料、屋面材料。
建筑房屋学 - 答案

《房屋建筑学》第一篇~第三篇作业题第一篇概论第一章建筑设计的内容1.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P1答: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的分类P3答: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3.建筑物的构成系统P5答:建筑物通常由楼底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建筑设计的程序P7答: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要求P9答:(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营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第二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一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建筑平面面积主要包括(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P11答:(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
3.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P18答:(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3.交通联系部分的组成及每部分的设计要求。
P19-P23答:(1)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2)…………4.什么是”功能分区”.P23答:对建筑物的使用部分而言,它们相互间往往会因为使用性质的不同或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需要根据其关系的疏密进行功能区分。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功能分析图,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5.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包扩哪几种?P27答:串连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第二章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1.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P30答:(1)层高:建筑物内某一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课件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22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23
2.从外形分:水平横梁式、折线横梁式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24
3.从跨数分: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25
构造
纵向柱距:6米 横向跨度:3米的倍数,如24米、27米 h/L:h减小将使推力增大, 三铰刚架: h>L 两铰刚架: L稍大于h
•66
第四节 拱结构的建筑实例
湖南一散装盐库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67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68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69
风雨操场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70
室内采光效果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71
农贸市场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72
飞机库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73
第五章 网架结构
第一节 网架结构的特点、优点与适用范 围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63
第三节 拱结构的形式与主要尺寸
拱结构的形式
按力学结构分: 三铰拱、两铰 拱和无铰拱
按建筑外形分: 半圆拱和抛物 线拱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64
拱轴形式的选择:
合理的拱轴线,只有轴力,没有弯矩
和荷载有关
均布荷载:二次抛物线
y
4f l2
x(l x)
矢高f的影响: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37
第三章 桁架结构
第一节 桁架的结构特点与优缺点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38
受力特点
•大跨度建筑屋盖结构
•39
开封县温泉游泳馆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是建筑经济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 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3.教学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 教学中应讲练结合, 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 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以便学生理解, 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 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 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应结合施工图讲解, 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 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即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在学习建筑力学时, 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 建筑力学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建筑结构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若前部分力学知识学不好, 将会给后部分的学习带来困难。
另外, 本课程又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基础, 并与之相配合, 利用识图和构造知识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同时又为《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 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建筑幕墙的种类和构造特点

第二篇!幕墙的种类和构造特点第一章!概!述幕墙是一种悬挂在建筑物结构框架外侧的外墙围护构件。
它的自重和所承受的风荷载、地震作用等,通过锚接点以点传递方式传至建筑物主框架。
幕墙构件之间的接缝和连接用现代建筑技术处理,使幕墙形成连续的墙面(图"#")。
图"#"!幕墙外墙围护构件幕墙与窗墙的区别在于窗墙的四周嵌入框架并固定在框架上,或固定在两相对侧面上,其自重和承受的作用通过连续的接缝传到建筑结构框架上,使建筑物整个结构框架直接暴露在建筑物立面上(图"#$%);或窗坎墙、窗间墙(立柱)直接暴露在建筑物立面上(图"#$&、图"#$’)。
采用透明玻璃幕墙的建筑物,结构框架处于幕墙立面的背后,位于幕墙内侧的柱(梁)仍可通过透明玻璃让人看到,但不属于外露件。
幕墙一般由各种元件组合而成,可以采用特殊的组件,间接表示窗坎墙、窗间墙(立梃)或整个框格。
幕墙的采用始于$(世纪初,当时只用于建筑的局部,且规模较小。
到$(世纪)(年代,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玻璃幕墙的若干技术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玻璃幕墙有了很大发展。
*(年代以来,硅酮密封胶的质量有了突破性提高,结构玻璃装配技术应用于玻璃幕墙,诞生了隐框玻璃幕墙。
+(年代玻璃生产工艺及二次加工工艺有了很大进步,进一步推动了玻璃幕墙的采用。
幕墙发展到今天,镶板除了玻璃外,还采用铝板、不锈钢板、搪瓷钢板、花岗石板等。
它标志着建筑装饰饰面板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使建筑装饰饰面板施工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用幕墙形式来进行建筑装饰饰面板安装,这样就打破了高层建筑不能使用饰面板进行建筑物外装修的限制,使高层建筑能以幕墙形式采用建筑装饰饰面板进行外墙装修。
幕墙几乎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志。
··""图!"#$幕墙的构造特点(%)全部框架外露;(&)窗坎墙外露;(’)柱子外露关于幕墙产品的分类方法,《建筑幕墙》()*+*,规定:(!)按面板材料可分为: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石材幕墙、组合幕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尺度
(1)尺度的概念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 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 系。 (2)在建筑设计中,常以人或与人体活 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门、台阶、栏杆 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 得一定的尺度感。
(3)尺度的处理通常有 三种方法
A 自然的尺度
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从而 给人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 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B 以低衬高突出主体
在建筑外形设计中,充分利用建筑功能 要求上所形成的高低不同,采取以低衬高, 以高控制整体的处理手法是取得完整统一 的有效措施。
C 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在建筑造型上运用圆形、折线形或比较 复杂的轮廊线都可取得突出主体、控制全 局的效果。
圣马可教堂与钟塔:意大
利文艺复兴时期拜占廷建筑风格 的经典建筑。有五个穹窿,中央 和前面的穹窿较大,在它前面的 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广场曲尺 形相接处的钟塔,以其高耸的形 象起着统一整个广场建筑群的作 用,既是广场的标志,亦是威尼 斯市的标志。教堂与钟塔形成对 比统一,相得益彰。
北京民族文 化宫:建筑东西
两翼为二层至三 层,中部塔楼地 上十三层,高达 67 m,挺拔高耸, 全部墙面用白色 面砖饰面,孔雀 蓝色琉璃瓦屋顶, 方整石墙脚,融 现代建筑与传统 民族风格于一体, 造型优美,色彩 明快,充分体现 了建筑的主题。
A 高体量与低体量 的对比
B玻璃与实墙的对比
肯尼迪图书 馆:是多个基本几
5 比例
(1)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 系。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 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 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 法使人产生美感。 (2)建筑物的各部份一般是由一定的几何形 体所构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 几何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和谐的比例是有 帮助的。
十一 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1 统一与变化 建筑物在客观上普遍存在着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应巧妙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取得整齐、 简洁、有秩序而又不致于单调、呆板、体型丰富 而又不致杂乱无章的建筑形象。 统一与变化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具有 广泛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1)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 等形体由于它们的形状简单、明确与肯定,很自 然取得统一。
(3)可通过对称均衡的形式体现出 不同建筑的特征,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
东京都新市政 厅大厦:对称均衡的形式
的典型代表,由日本建筑大 师丹下健三设计。大厦包括 一号楼二号楼和议会楼三部 分,总建筑面积35万 m2,48 层一号楼是主楼,高243 m。 该建筑是日本战后最引人注 目的工程之一。丹下说“从 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 变时,方盒子似的建筑不适 用了。”“我的心愿是想探 索能够开创今后历史的新东 西,要向世界表示建筑表现 上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C 亲切的尺度
以较小的尺度获得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 给人以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常用来创造小巧、亲 切、舒适的气氛,如庭园建筑。
十二 建筑体型的组合
1 对称式组合 对称式体型有明显的中轴线,组合时容易取得统 一、稳定的效果,主要用于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如 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建筑。
4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体系的特 点及技术的可能性
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固有的力学特征, 而且选用的建筑材料也各不相同。建筑体型及立 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 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并且不 同的施工方法对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影响。
大阪万国博览会 富士馆:采用了充气式
膜结构,依靠空气的超压 升起作为屋盖的支撑,跨 度达到50 米,由日本建筑 师村田丰设计。一般认为 大阪博览会出现的充气膜 结构,标志着膜结构时代 的开始。
多伦多汤姆逊音乐厅
这座造型独特的音乐厅 坐落在多伦多市中心区,它 的建成,丰富了以矩形高层 建筑为基调的城市景观。音 乐厅的主体布置在中间的一 个简单体型内,其音质设计 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在大 厅顶篷设置了可控制升降、 用以调节音质的各种颜色的 吊挂;环绕大厅内壁布置了 多种角度的声反射板。外壁 为两层,达到了良好的隔音 效果。在钢筋混凝土网架结 构的外面又是一层镶嵌了褐 色玻璃的钢网架。
4 对比
(1)对比的概念
在两物之间彼此相互衬托作用下,使其形、 色更加鲜明、如大者更觉其大、小者更觉其小、 深者更觉其深、浅者更觉其浅,给人以强烈的感 受,深刻的印象称为对比。
(2)在建筑造型同一要素之间通过对比, 相互衬托,就能产生不同的形象效果。在 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是。 韵律是任何物体各 要素重复或渐变出现所 形成的一种特性,这种 有规律的变化和有秩序 的重复所形成的节奏, 能产生具有条理性、重 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 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 受。如富有韵律感的开 封祐国寺铁塔(见图)。
(2)利用建筑物存 在的很多重复的因素, 有意识地对这些构图 因素进行重复或渐变 的处理,能使建筑形 体以至细部给人以更 加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A 渐变的韵律 如上海金茂大厦渐 变的立面形状。 B 交错的韵律 如以色列巴特雅 姆市政厅
中银舱体大楼:
承继和实践的是黑川60年 代形成的新陈代谢的思想, 追求随时变化的建筑的可 能性。黑川舱体建筑造型 的冲击性,在当今看来仍 是新颖并富有启发性的。
5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
设计人员应该掌握适度设计的原则,在满足 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智慧和创造 力,争取投资和建筑效果的最佳结合。
第三章建筑体型组合及立面设计
学习目标:
本章应着重掌握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以及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如统一与变化、均衡 与稳定、韵律与对比、比例与尺度等。并能了解 其在建筑造型中是如何应用的。应掌握建筑体型 组合的方式,含对称式、不对称式、单一体型、 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应了解立面处理的方 法,如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的线条处理和立面 的色彩与质感及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十 建筑物体型和立面 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建筑单体是基地建筑群体中的一个局部, 其体量、风格、形式等都应该顾及周围的 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总体规划所策划 的范围内做文章。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 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小、道路、 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 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
(2)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复杂体量的建筑在外形设计中,应恰当 地处理好主要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使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主,以取得 完整统一的效果。
A 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
采用对称的手法在建筑中运用可以创造 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外观形象。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59年国庆“十大建筑”之一。为了与人民大会堂的巨大体量相 均衡,采用内院式布局,与人民大会堂一实一虚遥相呼应。在解 决采光、照明、参观流线、交通、陈列等一系列的复杂功能方面 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在门廊等重要部位进行了民族形式的探讨。
上海大剧院:整幢建筑
物晶莹、透明、典雅、壮观, 其屋顶的天空展开,犹如中 华民族的聚宝盆,承接来自 宇宙对人类的思则与智慧, 象征着上海对世界文化艺术 的热情追求,反映了几个世 纪以来的剧院建设,并充分 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新材 料来充实营造自身的形象, 上海大剧院已成为上海新的 标志性建筑。
2 均衡与稳定
(1)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要 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起状变化使建 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 融为一体。
流水别墅:充分 利用现代建筑材料与 技术,以一种非常独 特的方式实现了古老 的建筑与自然高度结 合的建筑梦想,是20 世纪建筑园地中一株 十分突出的奇葩。
(2)位于城市街道和广场的建筑物,建筑造型设计要 密切结合城市道路、基地环境、周围原有建筑物的风格及 城市规划部门的总体要求等。
何形体的构成:三棱 柱体、立方体、圆形 的剧场、方形的展厅、 平行四边形的过渡空 间。这些与其内容完 美结合的几何形体被 建筑师巧妙地组织在 一起,最终给参观者 的印象则是一个庄严 的、但又很具人情味 的纪念碑。在外观上 图书馆体现了鲜明的 雕塑性,白色的实墙 与深灰色的玻璃形成 了强烈的对比,更为 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增 添了戏剧性。
美国国家美术馆 东馆:是在原有国家美
术馆东边新添的一座建筑。 建筑体形由许多棱柱体和 三角形合成,造型清新简 洁而庄重典雅,具有现代 风格,与邻近的美国国会 大厦等古典建筑在对比中 有配合。馆内中央大厅上 为玻璃井,天光自上泻下, 中间有纵横跨越的栈桥, 挑出或凹进的廊子,共参 观者其中走动,步移景异, 空间景象变化万端。
B 夸张的尺度
运用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超过真实大小的尺度 感。常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 庄严、雄伟的气氛。
南京中山陵
吕彦直设计:是中 国近代建筑史上首次国 际公开设计竞赛的获奖 作品,设计思想是把建 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墓布 局的特点,采取中轴线 对称的布置方式,按行 进序列依次建有牌坊、 甬道、陵门、碑亭、祭 堂和墓室,与古代帝王 陵墓不同的是打破了传 统神秘、压抑的气氛, 代之以严肃、开朗、平 易近人的环境氛围。建 筑的色彩,采用蓝色琉 璃瓦顶,灰白色花岗石 墙身,这些都反映了孙 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 的愿望。
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馆
这个在阳光下熠熠 生辉的巨大穹窿是一个 多面体的张力杆件建筑 物,直径76 m,高60 m, 足可以包容下北京天坛 的祈年殿。里面还有一 条38 m长的自动扶梯和 一条架在空中的高11 m、 贯穿大弯窿的火车道。 这座穹窿是当时博览会 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也成为富勒发明的张力 杆件穹窿的代表。这种 穹窿没有尺度上的限制, 被称作是迄今人类最强、 最轻、最高效的围合空
(1)均衡与稳定的概念 :均衡
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 关系,并使其组合起来给人以安定、平稳 的感觉;稳定指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 关系,给人以安全可靠,坚如磐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