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树脂镜片(CR-39)基片的生产

合集下载

光学树脂材料

光学树脂材料

(一)光学树脂概述用于制造眼镜片的树脂材料是由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经模压浇铸成型或注塑成型制成的光学树脂。

也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两种。

常用的光学树脂材料有丙烯基二甘醇碳酸酯(CR-3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三大类。

(二)CR-39树脂镜片:CR-39材料属热固性树脂,采用模压浇铸成型法制造,目前,矫正视力用树脂镜片大都采用CR-39树脂材料,该材料是1942年由美国PPG公司哥伦比亚研究所研制开发,故称“哥伦比亚树脂”。

普通的CR-39镜片的折射率为1.5。

而今天大部分的中折射率(n=1.56)和高折射率(n>1.56)材料都是热固性树脂,其发展非常迅速。

它们的折射率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来增加:改变原子分子中电子的结构,例如:引入苯环结构;在原分子中加入重原子,诸如卤素(氯、溴等)或硫。

与传统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制造片更轻、更薄。

它们的比重与CR-39大体一致(在1.20到1.40之间),但色散较大(阿贝数45),抗热性能较差,然而抗紫外线较佳,同时也可以染色和进行各种系统的表面镀膜处理。

使用这些材料的镜片制造工艺与CR-39的制造原理大体一致。

现在1.67的树脂材料已广泛流行,而且象1.7的树脂材料也已在市场上有销售。

视光业务的专业人员正不断研制开发新材料,改良原有材料,以期树脂材料在将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三)热塑性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热塑性材料如PMMA早在五十年代就被首次用于制造镜片,但是由于受热易变形及耐磨性较差的缺点,很快就被CR-39所替代。

然而今天,聚碳酸酯的发展将热塑性材料带回了镜片领域,并被视光专业人士认可为21世纪的主导镜片材料。

实际上,聚碳酸酯也不是一种新材料,它大约在1995就被发现了,但真正在视光领域的使用仅仅是近几年,它在历经了数年的研制和多次的改进之后,尤其是应用于CD产业,其光学质量已与其它镜片材料媲美。

眼镜材料

眼镜材料
眼镜材料
镜片材料
眼镜片是树脂材料。是由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经模压浇筑成型或注塑成型制成的光学树脂材料。 树脂材料可以分为热固性材料和热塑性材料
热固性材料具有加热后硬化的性质,受热丌会 变形,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眼镜片使用这种材料 制造。主要代表CR-39
镜片材料
树脂光学材料
CR-39
PMMA
PC
镜架材料
钛材镜架: 钛是一种纯性金属,比重4.5,韧度高, 无磁性反应,对皮肤丌过敏,广泛使用 于太空技术、珠宝饰品、手术用具等领 域,是眼镜行业最高端的材料; 重量较一般金属轻48%,解除鼻梁负担, 高强度,丌易刮伤磨损,有良好的耐腐 蚀性和可塑性 相对于其它金属材料丌易变形不褪色, 稳定性强
CR-39 1.498
53.6
92%
1.32g/c 140℃ 2 m
PMMA
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 成。平均分子量50-l00万。根据聚合机理的丌同, PMMA有四种丌同的构型:无规立构、全同立构、间 同立构、立构规整,性能也有所丌同。
PC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缩写为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热塑 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 团。主要生产原料为2,2-二(4-羟基苯 基)丙烷(也称双酚A)。
PC
近几年被用于眼镜片的制作上,是 21世纪眼镜的主导材料
性质 折射率 阿贝数 透光率 密度 材料 PC 耐磨性 耐冲击 耐热性 性 B 92 153
1.586
29.9Ve 8591%
1.20
CR-39、PMMA、PC比较
比较 性质 比较
折射率 阿贝数
透光率 密度 耐磨性

树脂镜片生产异与处理方法PPT课件

树脂镜片生产异与处理方法PPT课件

其他常见问题
其他常见问题包括材料变色、镜片翘曲、脱模困难等。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例如,对于材料变色问 题,可以选用稳定性更好的材料;对于镜片翘曲问题,可以优化模具设计和生产 工艺;对于脱模困难问题,可以调整脱模剂的种类和用量,提高脱模效果。
03
树脂镜片生产异常的处理 方法
表面质量不佳
表面质量不佳原因
树脂镜片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温 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导致镜片表面 出现颗粒、划痕、光泽不均等问题。
表面质量处理方法
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控制温度和压 力,优化固化工艺,确保镜片表面光 滑、无瑕疵。
应力裂纹问题
应力裂纹产生原因
树脂镜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内应力作用,或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镜片出现裂纹。
增加后处理工序
进行适当的后处理,如热处理、回火等,以消除或减轻应力裂纹。
变形问题的处理方法
提高模具精度
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使生产出的树脂镜片更加 规整。
控制加工温度
在加工过程中,要保持恒定的温度,避免因温度波动 导致镜片变形。
加强后处理控制
通过加强后处理工序的控制,如调整加热、加压等工 艺参数,以减小镜片变形。
美观
树脂镜片可以做成各种颜色和款式,具有 较强的装饰性。
轻便
树脂镜片比玻璃镜片更轻,方便携带和使 用。
抗紫外线
部分树脂镜片能够滤除紫外线,有效保护 眼睛不受伤害。
不易碎
树脂镜片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不易破 碎,安全性较高。
树脂镜片的生产流程
配料与混合
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 混合,加入添加剂和引
发剂等。
其他异常的处理方法
• 对于其他异常情况,如色差、透明度 不佳等,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可能涉及调整 配方、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检测 等措施。同时,持续关注生产过程中 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管理体系。

树脂镜片四大豪门发展史

树脂镜片四大豪门发展史

树脂镜片四大豪门开展史依视路依视路是由法国两家光学公司依视〔Essel〕和视路〔Sillor〕1972年合并而成的光学集团,而依视与视路的历史那么可以追溯到150年前。

1849年,三位雄心勃勃的眼镜制造商在法国巴黎的东郊成立了一家名为兄弟合作社的企业,不长时间,兄弟合作社通过入会与兼并开展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眼镜生产联合会,到1964年,联合会正式定名为依视光学公司。

其间,依视光学公司曾推出无框、半框镜架和双光、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多项革命性的产品。

而视路的创始人Georges Lissac,1938年,在巴黎开了一家眼镜店,这家眼镜店不同凡响地首创了镜架挑选、验光、割边和装配一条龙,不久还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验光仪器,从而一改正去顾客试戴眼镜舒适就成的落前方式。

此举使Lissac的眼镜店很快便扩为法国工业协会SIL,尤其是在1959年,Lissac向全球推出轻巧不碎的树脂镜片后,他的企业开展速度如高速快车。

1969年,Lissac的企业重组并更名为视路。

1972年,依视与视路两强联手,依视路集团展开了它的全球开展与推广攻势。

1996年,依视路进入中国。

依视路成立之初,便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让客户认识依视路,了解依视路"的大目标,并誓言要将这一国际知名光学品牌全面推向中国镜片市场。

5年之后,依视路实现了这一目标。

从1996年到今天,依视路仅销售公司局部就已拥有150余人,在、均成立了分公司和加工车房,年生产树脂镜片达一千万片,产品遍与全国20多个省市。

豪雅HOYA〔豪雅〕集团在1941年创立于日本东京。

豪雅株式会社创立之初,是一家生产特种光学玻璃的工厂。

时光荏苒,豪雅依托自身光电技术潜力与成功通过资本化营运,且不断进展屡次技术革新与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已开展成为具有电子光学、视力保护、水晶制造三大部门的多元化集团企业。

豪雅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其中脱颖而出的视力保护部那么属公司的中坚。

眼镜片基片的生产工序

眼镜片基片的生产工序

眼镜片基片的生产工序眼镜片基片是制作眼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眼镜片基片的生产工序。

第一道工序:原料准备制作眼镜片基片的原料主要是光学玻璃,这种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学特性。

在生产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道工序:玻璃熔化将筛选好的光学玻璃放入玻璃熔化炉中,加热至高温状态。

在高温下,玻璃逐渐熔化成液态,形成玻璃熔液。

第三道工序:玻璃成型将熔化的玻璃熔液倒入玻璃成型机中,通过合适的模具将熔液成型为片状。

成型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成型的玻璃片具有正确的形状和尺寸。

第四道工序:玻璃退火成型后的玻璃片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并提高其物理性能。

退火过程中,玻璃片被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使玻璃逐渐恢复稳定状态。

第五道工序:玻璃抛光退火后的玻璃片表面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和粗糙度。

为了使玻璃片表面光滑,需要进行抛光处理。

抛光时,使用研磨液和研磨机械将玻璃片表面磨光,使其达到光学要求。

第六道工序:玻璃涂层为了改善眼镜片的光学性能,常常需要在玻璃片表面进行涂层处理。

涂层可以增加玻璃片的透光性、耐磨性和防反射性能。

涂层工序通常包括蒸发、溅射等技术,将涂层材料均匀覆盖在玻璃片表面。

第七道工序:玻璃切割根据眼镜的设计要求,将涂层好的玻璃片进行切割。

切割时需要精确控制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眼镜框架。

第八道工序:玻璃打磨切割后的玻璃片需要进行打磨,以消除边缘的锐利和毛刺。

打磨时使用研磨液和研磨机械,使玻璃片边缘光滑,不伤人。

第九道工序:玻璃清洗打磨后的玻璃片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清洗工序通常包括浸泡、冲洗和干燥等步骤,确保玻璃片表面干净无污染。

第十道工序:质量检验生产完成后的眼镜片基片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光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眼镜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眼镜片基片的生产工序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每个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精确操作。

眼镜片的生产工艺—树脂镜片的成型工艺

眼镜片的生产工艺—树脂镜片的成型工艺
复习内容
树脂眼镜片的分类 树脂眼镜片有哪几种 树脂眼镜片材料的性能 树脂眼镜片的优缺点及改善措施
热固性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热塑性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镜片的二次加工工艺
所有的加工工艺过程都伴随着很多工序,过程复杂且 繁琐,所以要求同学们耐心细致,认真仔细。
热固性树脂镜片常用浇铸法来制造。
浇铸法的制造工艺可以制成成品, 也可以制成半成品,然后用与做光 学玻璃片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磨抛光 完成
洁净厂房标准:0.5微米的异物 10000级以下/立方英尺
组立机内: 0.5微米的异物 100级以下/立方英尺
MOLD检查根据基准进行,但洁净厂房内一定要达到洁 净厂房的标准,确保组立的MOLD达到良品标准。
4.合模
1片CV模具
垫圈
模具
清洗后的模具经过组立员工的检查和
操作, 成功的把2片模具和胶带组合 在一起,送入注入室进行树脂灌注。
模具清洗检验














将镜片的单体材料和聚合催发剂(介质)一起,放入防止镜片劣化和 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照射的紫外线吸收剂、添加剂进行调配。
CR39\7NG,单体,原材料 UV ,防紫外线 IPP,引发剂,用于单体聚合 颜料 衬圈 胶带
单体的检测 衬圈的检测 胶带的检测 IPP的检测 镜片透过率、抗UV能力检测 镜片落球试验
CC
注 入 树 脂
CV
CC
注入
5.镜片浇注
本工序控制点: 1.注入的树脂温度必须控制在22-25度,确保整个树脂在注入
前不能进行反应 ,配比人员每隔十分钟确认树脂罐的反应温 度,控制好温度的变化。 2.注入好树脂的mold,必须确认胶带是否密封良好,避免在 预反应的过程中,胶带收缩产生气泡。 3.重合炉的温度定期进行确认,确保按照我们设计的重合曲 线进行反应。 4.树脂的聚合的好坏直接决定我们的生产收率,各种不良在 树脂由液态-粘稠状-胶状-固态,这几个中间变化过程产生的 较多,所以重合程序的设计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树脂镜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树脂镜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树脂镜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树脂镜片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呢,今天就来唠唠它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树脂镜片的原料那可是很关键的。

一般会用到光学树脂,这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

这些树脂原料得是高质量的,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就好比选演员,得挑那些有潜力、条件好的。

而且不同类型的树脂会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可能更耐磨,有的可能光学性能更好,所以得根据镜片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原料。

这一步要是没做好,后面的工序可就白搭啦。

二、镜片成型。

1. 注塑成型。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哦。

把选好的树脂原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让它变成那种软软的、可以流动的状态,就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

然后把这种液态的树脂注入到提前做好的模具里面。

模具的形状那就是镜片的形状啦。

这个过程可得小心翼翼的,就像给蛋糕裱花一样,稍微手抖一下,镜片的形状或者厚度可能就不对了。

而且注入的速度、压力都得控制好,不然做出来的镜片就会有瑕疵。

2. 铸模成型。

这个方法也挺有趣的。

先把树脂原料放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面,然后通过旋转或者其他方式让树脂均匀地分布在容器的内壁上。

这就像是在做糖画,要把糖浆均匀地铺在板子上。

之后再经过加热、固化等一系列操作,把这个树脂的形状固定下来,就得到了镜片的毛坯。

三、镜片加工。

1. 研磨。

镜片毛坯出来了,但是表面还不够光滑呢。

这时候就需要研磨啦。

就像咱们磨豆腐一样,把镜片放在研磨机上,用专门的研磨工具和研磨液,一点一点地把镜片表面磨得平滑。

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因为稍微磨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镜片的度数就可能不准确了。

而且研磨的角度也很重要,就像给模特拍照,角度不对,拍出来的效果就不好。

2. 抛光。

研磨完了之后,镜片表面虽然平了,但是还不够亮。

抛光就像是给镜片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用抛光布和抛光剂,在镜片表面快速地摩擦,让镜片变得亮晶晶的。

这个过程有点像擦皮鞋,擦得好的话,皮鞋就会闪闪发亮。

四、镀膜。

这可是让镜片变得更厉害的一步哦。

镀膜就像是给镜片涂防晒霜一样。

镜片生产加工工艺 树脂镜片及其膜层

镜片生产加工工艺 树脂镜片及其膜层

1. 树脂镜片材料
1.4 九十年代以来,树脂镜片飞速发展,逐步成为主流
优点
1、轻: 一般树脂镜片的密度是0.83-1.5,而光学玻璃2.27~5.95。 2、抗冲击力强: 树脂镜片的抗冲击力一般是8~10kg/cm²,是玻璃的好几倍,故而不易破碎,
安全耐用。
3、透光性好: 在可见光区,树脂镜片透光率接近玻璃;红外光区,比玻璃稍高;紫外区,以 0.4um开始随着波长的减小透光率降低,波长小于0.3um的光几乎全部吸收,因此透紫外线较差。
防红外和防紫外: 防紫外通常通过基片吸收 防红外通过膜层干涉
3.3 膜层的颜色

橙黄 绿 青 兰紫
人眼对可见光各颜色的光感受能力 不一样,550nm最为灵敏, <380nm,>780nm 完全丧失感受能力。
3.3 膜层的颜色
Light Source 光源
► Day Light: Sun D65, Cloudy Day light C ► 白天的光源:太阳光D65和多云天空C
模具仓库根据生产计划单,将CC和CV 模 具按量配好,送入清洗机清洗,把模具表面 附带的灰层洗掉后烘干送入组立室进行模 具组合。
2. 树脂镜片制造流程: (2)模具组合
清洗后的模具经过合模 员工的检查和操作, 成功 的把2片模具和胶带组合 在一起,送入注入室进行 树脂灌注。
2. 树脂镜片制造流程: (3)单体配置和浇注
1. 树脂镜片材料
1.5 树脂镜片的主要特点
A.密度低:因分子链间的间隙,因此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量少,决定了树脂镜片的优点: 比重低,质地轻,是玻璃镜片的1/3-1/2;
B.折射率适中:普通CR-39丙烯基二甘醇碳酸酯,普通折射率为1.497-1.504,目前眼镜 市场上销售的树脂镜片折射率最高的是非球面超薄加硬加膜树脂镜片,折射率可达到 1.74折射率的树脂镜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树脂镜片(C R-39)
基片的生产
------------------------------------------作者xxxx
------------------------------------------日期xxxx
光学树脂镜片(CR-39)基片的生产1
一、学习目标
了解光学树脂镜片(CR-39)基片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二、工作程序(生产流程)
(一)光学树脂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树脂镜片按性能和加工方法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后面详述),其生产工艺截然不同。

热塑性光学树脂镜片可采用注射成型机加工,而热固性光学树脂镜片则采用浇铸法进行热固化或光固化过程实施加工。

(二)CR-39生产工艺
光学树脂镜片(CR-39)基片的生产,按其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CR-39太阳镜镜片的生产工艺为基础的欧美国家生产工艺,其特点是玻璃模具原则上不清洗而反复使用;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生产工
艺,其特点是非常重视玻璃模具的清洗且要求严格。

前者的优点是生产设备相对而言简单,工艺条件要求不严,不需要大量溶剂清洗模具,生产成本较低,其缺点是产品质量相对于亚洲工艺要差一些,后者的忧点是产品质量好,其缺点是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较高。

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多数采用欧美工艺的生产厂家,除少数以生产CR-39太阳镜镜片为主的厂家继续采用原工艺外,都已经或正在部分或全部改为亚洲工艺。

因此,下面只重点介绍亚洲生产工艺。

(三)CR-39树脂镜片生产工艺流程
1.CR-39树脂镜片生产工艺流程框图如图2-5-1所示。

(1)模具清洗
需要清洗的玻璃模具包括库存中准备上生产线的模具(新模具和旧模具)、正在生产线上使用的模具和经装配工检查需要重洗的模具。

清洗的重点和难点是清洗库存旧模具和在线模具中已固化和尚末完全固化的CR-39。

一般需使用15槽以上的超声波清洗机。

(2)装配
装配是指按生产计划和模具配伍表,将清洗合格的模具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

组合方法有两种,一是胶带法,二是密封圈法。

胶带法是采用胶带模具组合机实施,先将清洗合格的配伍模具自动定位,然后在模具边缘用聚酯胶带自动环绕一周即可。

密封圈法则是手工将一对洗净合格的配伍模具,分别安装在与之对应尺寸和规格的、并且已经处理好的密封圈两
侧,密封圈则是采用可塑的、弹性较好的耐温高分子材料进行注塑成型,一般选用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PVC(高分子量聚氯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即高压聚乙烯) LDPE-EVA(混合料)。

(3)充填
充填是将按一定配方(CR-39单体、引发剂、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剂、添加剂)经过预聚合达到一定粘度,并经过真空脱气之后的预聚体,采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将其从密封圈注入孔注入到已装配好的玻璃模具中,并以充满、不溢出和无气泡为准,然后在注入孔塞上密封塞。

如果是胶带密封模具,则在胶带搭界处掀起胶带露出一定空隙,注满预聚体后重新密封好胶带即可。

(4)一次固化
将充填好的模具送到固化炉(加热炉)中,同时要根据不同规格的产品,设定不同的固化曲线(时间-温度曲线),并输入升温控制程序,经过一定时间和加热,CR-39预聚体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最终由粘稠的液体聚合为透明的固体。

(5)离型
一次固化后的半制品形态像“三明治”,两侧是玻璃模具,中间为透明的 CR-39树脂镜片。

将出炉后的“三明治”送到离型台。

首先,把胶带或密封圈扒掉;其次,用离型器把一侧的玻璃模具和镜片分离开;再次,用吹枪的压缩空气把镜片和另一玻璃模具分离;最后,分别把镜片和玻璃模具送去磨边和清洗(或入库)。

扒下的密封圈回收处理、循环使用,胶带则只能使用一次。

(6)磨边
将离型后的树脂镜片在自动磨边机上进行磨边处理,使镜片的边缘变得光滑、美观。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人进行抛光处理。

这对于进行加硬和镀膜深加工十分必要。

但是也有的生产厂不进行磨边处理,一种情况是老花片由于边缘厚度只有1mm左右,对镜片外观影响不大,若固化程度较高时,进行磨边处理时易产生崩边现象,反而影响镜片的外观质量。

因此,对老花片不进行磨边处理。

另一种情况是有的生产厂非常重视密封圈注塑模具的精度,由于加工精度高,注塑出来的密封圈精度也比较高,从而加工出来的树脂镜片的边缘尺寸也较理想,没有必要再进行磨边处理。

(7)镜片清洗
磨边后的镜片表面由于存在未反应的CR-39和磨削下来的固体粉末,必须进行清洗。

一般情况都是采用清洗剂和溶剂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多次清洗,通常使用7槽以上的超声波清洗机。

(8)二次固化
树脂镜片清洗干净后,还要进行热固化,通常称为二次固化,二次固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内应力,二是进行表面修整(早期脱模较轻的树脂镜片,二次固化后表面凹痕可以“流平”)。

(9)检查
将二次固化后的镜片,按企业执行的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分类。

(10)包装对质量检查和分类的镜片,按要求进行分类包装、入库。

三、注意事项
(一)模具清洗
1.检查清洗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各清洗槽的清洗剂温度、浓度是否达到要求?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补充或更换?
3.检查超声波发生器是否正常?功率是否达到工作要求?
4.各过滤系统是否正常?过滤芯是否需要更换?
5.随时检查清洗效果,及时调整清洗条件,经常和上、下工位保持联系。

(二)装配
1.装配室的卫生条件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室内的空气洁净度应达至
万级,超净装配台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百级。

2.净化的压缩空气应符合无水、无油和无尘的质量要求。

3.严格检查密封圈和清洗后的玻璃模具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合格者按
配伍表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装配。

4.装配好的模具及时送到充填工位备用。

(三)充填
1.根据不同规格的镜片选用相应的充填针,要避免针头和模具的工作
面相碰,以免划伤模具。

2.充填后要认真检查是否有气泡存在,若有则应采取技术措施予以消除。

3.充填室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影响产品质量。

压缩空气应达到无
油,无水、无尘要求。

4.流溢到料盘的CR-39必须经过重新处理之后方可使用。

(四)一次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