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故事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红色故事微课教案

红色故事微课教案

红色故事微课教案教案标题:红色故事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红色故事,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红色故事的背景介绍: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红色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3. 红色故事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对红色故事的兴趣。

主体活动:2. 分发红色故事的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讨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细节。

5. 学生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活动:6. 学生根据自己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短文或演讲稿,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和爱国情怀的理解。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学生展示和总结的质量和深度。

3. 学生创作的短文或演讲稿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红色故事的相关材料。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指导问题。

3. 学生创作短文或演讲稿的指导要点。

教学反思:1. 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红色故事的情节和教育意义。

2.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估方式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讲红色故事教案模板及范文

讲红色故事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红色故事的主要内容。

2. 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红色故事的概念和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红色故事。

二、阅读红色故事1. 教师分发红色故事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分析红色故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炼故事中的精神内涵。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

五、总结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色故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阅读红色故事,让学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范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红色故事的概念和背景,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红色故事,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红色故事,如:“我听说过《小兵张嘎》,他是一个勇敢的小英雄。

中班语言红色故事小萝卜头教案

中班语言红色故事小萝卜头教案

中班语言红色故事小萝卜头教案教案标题:中班语言红色故事《小萝卜头》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具: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绘本或图片。

2. 道具:小萝卜头的人物面具、红色布条、小萝卜头的玩具模型等。

3. 录音设备:录制故事的音频。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红色故事的印象。

- 准备一些红色的物品,如红色的花朵、红色的苹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 展示绘本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逐页讲解故事内容,让学生跟随故事情节理解故事。

3. 听故事(10分钟):- 播放录制好的故事音频,让学生仔细听故事。

- 在播放过程中,适时停顿,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描述故事中的场景。

4. 情景表演(15分钟):- 分发小萝卜头的人物面具,让学生自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情景表演,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创作活动(15分钟):- 提供红色布条、小萝卜头的玩具模型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萝卜头故事。

- 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可以辅助绘画或展示其他创作形式。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喜好,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延伸:1. 提供绘本或图片,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观看红色故事《小萝卜头》。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故事,并邀请家人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或故事创作的活动。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红色教育教案:红军长征小故事

幼儿园红色教育教案:红军长征小故事

幼儿园红色教育教案:红军长征小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2.培养幼儿对红色教育的兴趣和理解;3.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关心他人,乐于助人;4.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红军长征小故事的教材或素材;2.幼儿园地图或图片,以便说明红军长征的路线;3.纸和彩色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幼儿园地图或图片,引入红军长征的话题。

向幼儿简单介绍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为了躲避追击,长时间行军穿越了很长的路程。

步骤二:讲故事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述红军长征的小故事,具体内容如下:从前有一支勇敢的红军,他们为了革命胜利,躲避了敌人的追击,开始了艰难的长征。

他们翻山越岭,穿越茫茫大草原,经过了大雪山和草地,还过了很多的河流。

他们要经历饥饿和寒冷,可是他们一直坚持着,毫不退缩。

他们用勇敢的胸膛撑起了一片红色的天空!最后,他们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成为了英雄!步骤三: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例如: 1. 你觉得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 红军为什么要坚持走下去? 3. 你知道红军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吗? 4. 你觉得红军为什么是英雄?步骤四:绘画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一幅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图画,可以是红军士兵的画面、雪山草地的景色等。

步骤五:分享和总结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将自己的图画展示给大家,并请他们分享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红军长征中的勇敢和坚持精神,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目标。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 观察幼儿参与讨论和绘画的情况,评估他们对红军长征的理解程度; 2. 对幼儿的表达和思维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表达出对红军长征的倾佩和敬仰之情; 3. 考察幼儿的合作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在讨论和绘画中与他人进行合作。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教案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教案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朱德的扁担》这个革命故事,让学生了解朱德元帅的革命事迹,感受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激发他们学习朱德元帅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朱德元帅的革命事迹,感受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朱德元帅的革命事迹,体会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采用分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朱德的扁担》。

2. 相关朱德元帅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朱德元帅的革命事迹。

2. 讲解本节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故事。

3. 分组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4. 讨论故事中朱德元帅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朱德元帅的革命事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学生对故事中朱德元帅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理解程度如何?八、课后作业:1. 复习故事内容,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朱德元帅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朗读能力。

4. 学生对朱德元帅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理解程度。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朱德元帅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红色故事讲课教案模板

小学红色故事讲课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色故事的基本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红色故事的基本内容。

2. 英雄人物的事迹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红色故事的兴趣培养。

2. 学生对英雄人物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1. 红色故事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

3. 学生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红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红色故事吗?红色故事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教师介绍红色故事的起源和意义。

2. 通过课件展示几个著名的红色故事,如《小英雄雨来》、《红岩》等。

3.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

三、互动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品质?你是从哪里感受到革命精神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故事表演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红色故事进行表演。

2. 学生准备道具和服装,进行排练。

3. 在全班面前进行故事表演,其他学生观摩。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红色故事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故事表演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红色故事,深入了解革命历史。

2. 家长与孩子共同观看红色电影,感受革命精神。

3. 学校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演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和测试,了解学生对红色故事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达,了解他们对红色故事的兴趣和认同。

讲述红色经典故事教案大班

讲述红色经典故事教案大班

讲述红色经典故事教案大班教案标题:《红色经典故事》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通过讲述红色经典故事,培养大班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1. 故事选择:选择一些与中国革命历史相关的红色经典故事,如《红色娘子军》、《红岩》等。

2. 故事讲述: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演绎。

4.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行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制作展板: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制作展板展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到的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知识。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红色经典故事吗?你们听说过哪些红色经典故事?2. 故事讲述(15分钟):- 选择一部红色经典故事进行讲述,介绍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 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 指导学生理解和模仿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角色扮演演绎。

4. 小组讨论(10分钟):- 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行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5. 制作展板(15分钟):-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制作展板展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图片、文字等方式呈现。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红色经典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教学资源:1. 选择的红色经典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分组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和道具。

3. 制作展板所需的纸张、彩色笔、剪刀等。

讲红色故事教案模板及范文

讲红色故事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红色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的基本内涵,感受红色故事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红色故事的基本内涵2. 红色故事的魅力教学难点:1. 红色故事的阅读与理解2. 红色故事的分享与表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红色故事的概念和背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红色故事吗?你们想了解哪些红色故事?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红色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事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感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色故事的重要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红色故事,准备在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红色故事?你们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故事分享1. 学生按照课后作业,分享自己喜欢的红色故事。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事件,分析他们的品质和影响。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红色故事的感悟。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色故事的教育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篇红色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红色故事的基本内涵,感受了红色故事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故事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红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

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

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

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

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

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

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

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

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

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

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

他再也听不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

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

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

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

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

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

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

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

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

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

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

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

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

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

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

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

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日军要来扫荡了,村里的人都慌慌忙忙赶着牛、驴和猪,肩扛手提着东西往沟里跑。

民兵也都集合了起来,武装班长申俊福领着十五六个民兵,个个扛着地雷,拿着铁锹,急急忙忙奔向村外的大道上去埋地雷。

任务很快完成了,民兵和雨来以及小伙伴们都迅速躲了起来。

雨来和小伙伴们跳下一个土坎,等了半天也不见日军的影子,决定去侦察一下。

雨来想从草垛上跳到院子里,他的脚刚伸下去,觉得不对劲,踩着一个人脑袋,是一个日军在那儿藏着呢!雨来赶紧喊:“里边有敌人,快跑!”小伙伴们跑了,雨来的双脚被那特务一拽,摔了下去,落到了敌人手里。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眼睛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到了村东大道上,日军问雨来:“这儿真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日军没一个敢踩。

雨来领着200多个日军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

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

雨来琢磨着想个办法逃走,于是领着日军走上了河堤,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没有地雷!”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

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

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

日军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

没走几步,地雷响了。

轰!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个日军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不少做了俘虏。

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混身是水,抱着湿衣裳的他笑了。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小英雄林浩的事迹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

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

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

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

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

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

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

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

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

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

内容大致如下: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

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

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

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

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

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

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

193 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东子的父亲前来迎接。

东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戴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八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

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

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

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

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