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奉节白帝城

合集下载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导游词(2篇)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导游词(2篇)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导游词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汉居摄三年(公元____年)。

大将公孙述见此地易守难攻便加固城池、后以城内井中有白雾升腾,视为‘白龙献瑞’,使自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

公孙述据蜀称帝____年,后被刘秀所灭。

公孙述被灭后蜀人念及他统治巴蜀期间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庙以示纪念。

公元2____年,刘备伐吴战败,退守白帝城,遂发生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刘备亦死于白帝城永安宫。

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____年),四川巡抚林浚认为公孙述称帝属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将公孙述塑像毁掉,改把曾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为“三功饲”。

明嘉靖十二年,巡抚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张俭等崇敬三国时代的刘备、诸葛亮,便改为祭祀刘备、诸葛亮,改词名为“义正词”、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抚段锦又在祠中加把张飞、关羽及诸葛瞻、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庙成为祭扫蜀国君臣的祠庙。

白帝城现在建筑有____多平方米,大门依然书题“白帝庙”、“白帝城”。

主体建筑明良殿,庄严雄伟,内塑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塑像;西侧武侯祠内则是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塑像、新塑《刘备托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画,更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内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观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风格,传说是诸葛亮夜视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内收藏的文物书画极为丰富。

《诗史堂》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诗作版本。

书画室”内陈列有周恩来____年书写的《早发白帝城》和现代名家书画作品。

“文物室”内有本地出土文物数百件。

明良殿东西两侧碑林内,陈列有各种书画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龙山公墓志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两派书法之精华。

清康熙皇帝的《六言诗碑》亦很有特色。

《凤凰碑》和《竹叶碑》则是别具一格的艺术珍品。

白帝城自古为名胜之地,唐宋以来,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武、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到此游览题咏。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

重庆奉节白帝城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朋友们,欢迎来到重庆奉节白帝城,我是导游小李,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一、白帝城的历史白帝城又称白帝坝,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

相传白帝是汉初巫师之一,他为人正直善良,一心向善。

因此,被后人称为“白帝星君”,并建有白帝庙。

白帝城最初是为了抵御南方少数民族的侵袭而建立的。

唐朝时,白帝城成为了底楼州和巴州之间的屏障。

到宋代时期,白帝城的地位有所提升,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据史料记载,公元785年,当时的川东节度使李思欣在白帝城镇下城守卫,抵御了南诏军队的入侵。

从此,白帝城的名气渐渐传开,在历史上留存了下来。

二、白帝城的特色白帝城位于巫山之巅,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加之历史沉淀,白帝城深受游客青睐。

进入城内,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值得我们逐一探寻。

首先,我们可以来到城内的白帝庙,这座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相传是为了祭祀白帝而建。

庙里保存有多幅明代画像,描绘着白帝星君神态,画作很有特色,值得赞赏。

其次,白帝城还有一座古代城楼,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楼高三层,由木结构和砖块堆砌而成,结构精巧、雄伟壮观。

登上城楼,俯瞰城市全貌,你会感到古城与自然融为一体,景色一览无余。

此外,还有许多古树名木和舍利塔等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白帝城的民俗文化白帝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每年的三月三日,当地会举办传统的巫山蒙苍节,节日期间,群众以清早出发、行山爬崖、赛龙舟、猜谜语、观灯会、打舞龙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而闻名。

这个节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奉节人民世世代代秉承的民俗文化。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艺术表演,如巫剧、民歌、龙船竞渡、打马球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巴渝地方文化氛围。

四、白帝城的交通和住宿白帝城距离重庆主城区约180公里,交通便利。

可乘坐长途汽车或者包车前往。

此外,也可以在县城住宿,县城有各类酒店及宾馆提供住宿服务。

五、结语白帝城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池,它凭借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白帝城 诗词

白帝城 诗词

白帝城诗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白帝城的历史背景
二、白帝城的诗词文化
三、白帝城的当代意义
正文
白帝城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三峡地区的著名景点。

这里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白帝城的名字来源于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故事,寓意着忠贞和忠诚。

本文将从白帝城的历史背景、诗词文化以及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白帝城的历史背景
白帝城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争的舞台。

三国时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使这里成为了忠诚的象征。

南宋时期,陆游曾在此地为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此外,白帝城还曾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二、白帝城的诗词文化
白帝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描绘的风景名胜。

许多著名诗人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甫的《登高》,诗中描绘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使这里成为了诗词文化的象征。

除此之外,陆游、苏轼等诗人也都有描绘白帝城的佳作传世。

三、白帝城的当代意义
如今,白帝城已成为了一处历史文化名胜,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景色,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白帝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一处承载着中华民族忠诚、奋发向上精神
的重要象征。

综上所述,白帝城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诗词文化,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忠诚精神。

白帝城旅游景点

白帝城旅游景点

白帝城旅游景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从唐朝杜甫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白帝城在当时是多么的雄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白帝城,白帝城位于奉节县城东北5公里处,它是长江北岸的一座江岸古城。

它的名字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白帝托生于江神,其生时江神用尾为钩,把他拖到江边,江神用力将他甩上岸去。

”这就是“白帝托生”的故事,这个美丽的传说将白帝城与“三国文化”、“诗乡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先来到了一座石拱桥上。

桥上有一个牌楼,上面写着“白帝城”三个大字。

牌楼左边是一个古老的码头,在它旁边有一条石板路,路的旁边有一个亭子,叫“观鱼亭”。

这个亭子是用来观鱼的。

爸爸告诉我:“古时候人们把鱼比作龙,所以鱼又被叫做龙的儿子。

因此可以说,白帝城是一个具有龙文化的地方。

”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白那首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我还想到了古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1 —1 —。

奉节白帝城发展现状及分析

奉节白帝城发展现状及分析

奉节白帝城发展现状及分析白帝城景区位于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它是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上重要的景区,紧邻夔门,同时还因刘备托孤于此承载了一段三国文化,但是因营销意识淡薄,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白帝城景区营销状况不甚良好。

因此景区的营销工作依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标识不清,导致散客进入困难。

从奉节至白帝城景区的车辆没有明确的停车地点、固定的班次,及明确的相关标识,甚至在前往白帝城景区的车辆上也只写有“奉节——石马”(白帝城景区是该路线上的一个停靠点),旅游团可跟随旅游大巴进入景区,而散客进入景区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影响了这部分旅游者对白帝城景区的整体印象,降低了白帝城景区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

2、缺乏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白帝城景区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地方特色,对吸引旅游者及扩大白帝城知名度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帝城景区以三国文化为基点,以长江三峡为依托,结合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优势,明确发展方向,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3、加强同本县其他旅游景点的合作。

如世界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国家2A级景区县城后花园——天鹅湖、俗称“川武当”的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等,将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可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白帝城景区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浑厚的历史积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有其他景点不能与之抗衡的优势。

但由于开发不足、科技运用落后、产品单一、缺乏新意等导致重游旅游者少之又少,同时白帝城景区的旅游者多为观光型旅游者,他们具有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较少等特点。

景区内重现公孙述割四川、称蜀王、建城郭,刘备托孤白帝,诸葛亮一片赤胆忠心等历史场景。

它们与单调的雕塑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旅游者身临其境,留下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性认知,更有说服力、感染力,从而让旅游者进一步了解白帝城景区的历史,了解三国文化。

重庆白帝城古墓群三峡文化的瑰宝

重庆白帝城古墓群三峡文化的瑰宝

重庆白帝城古墓群三峡文化的瑰宝重庆白帝城古墓群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墓群。

这座古墓群是三峡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和了解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白帝城古墓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左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白帝城是秦朝时期巫山县的县城,也是巫山夔门的重要关口。

古墓群位于白帝城的山腰和山顶,分布密集,规模宏大。

这些古墓群中葬有各个时期的统治者、贵族和士人,他们的墓葬形式各异,融合了巫山地区的风格和特色。

白帝城古墓群的墓葬形式多样,包括竖穴墓、横穴墓、石室墓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竖穴墓,这种墓葬形式在中国古代墓葬中较为罕见。

竖穴墓是将墓穴直接挖掘在山体中,墓道通向墓室,墓室内设有石棺和陪葬品。

这种墓葬形式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墓室内的陪葬品丰富多样,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等,展示了古代巫山地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水平。

白帝城古墓群中最为著名的墓葬是白帝陵,也是整个古墓群的核心。

白帝陵是秦朝时期巫山县的县城,是巫山夔门的重要关口。

白帝陵的墓室内保存有大量的陪葬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件青铜剑。

这把青铜剑造型精美,刀身上刻有精细的纹饰,展示了古代巫山地区的冶铸技术和艺术水平。

白帝城古墓群不仅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也是研究三峡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古墓群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巫山地区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古墓群中的陪葬品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和了解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传承白帝城古墓群的文化遗产,重庆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古墓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古墓群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加强对古墓群的管理和监督,严禁破坏和盗掘行为。

同时,加强对古墓群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古墓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白帝城的历史典故

白帝城的历史典故

白帝城的历史典故
白帝城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是三峡的著名旅游胜地。

白帝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关于白帝城的历史典故:
1. 白帝城的由来:据《史记》记载,西汉时期,巴郡太守公孙述在此筑城,因其城楼高峻,形似白帝,故称为白帝城。

2. 刘备托孤: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东吴,后病重回到白帝城。

临终前,刘备将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辅佐。

这就是著名的“刘备托孤”典故。

3.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奉节任职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绘了白帝城的美丽景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4.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白帝城创作了《秋兴八首·其五》,诗中描绘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5. 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在白帝城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表达了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6. 杜甫的《登高》:唐朝诗人杜甫在白帝城创作了著名的《登高》,诗中描绘了白帝城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以上是关于白帝城的一些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使得白帝城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白帝城景区详细介绍

白帝城景区详细介绍

白帝城景区详细介绍
白帝城又名白帝城、瞿塘峡,位于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约40
公里处的瞿塘峡口。

瞿塘峡口狭窄,两岸峭壁直立,江流奔腾咆哮,江面最宽处有一千多米。

由于江流湍急,两岸危崖高出江面数千尺,故名“瞿塘峡”。

白帝城是奉节县的县治,位于县城的东北方。

白帝山上有一座古城墙,相传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抵抗刘备的进攻而修建的。

此城与瞿塘峡两岸的绝壁相对峙,成为奉节古八景之一的“白帝横江”。

白帝城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峡博物馆、白帝城公园、龙桥河(龙桥河是指长江在奉节境内所形成的一个大湾)、杜甫江阁、
瞿塘峡口遗址等。

一、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是利用三峡现有的文物和建筑而建。

现展出有长江三峡及宜昌地区的地质地貌、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等文物千余件,其中最大的展品是“三峡厅”内陈列有世界上最大的“三峡石”,其体积之大、造型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在馆内还能看到
“中华第一龙”化石和三国时青铜剑等珍贵文物。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奉节白帝城
摘要: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

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

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不敌,战死。

蜀人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白帝庙以作纪念。

因历史变故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帝城则是“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的场景。

其实这座“白帝城”只是原来的白帝山上的一座“白帝庙”。

真正的白帝城,其实就是整座白帝山。

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而在这座遗址底下,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其实还藏着三座更古老年代的白帝城的城墙……
关键词:白帝城、公孙述、刘备托孤、诗城、三峡工水利工程
引言: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脍炙人口,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

因三峡工水利工程竣工,滚滚东流的长江在此形成一片高湖,白帝城也失去了几分雄壮。

为缅怀这一壮景,书此一文。

一、白帝城的由来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

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

据《华阳国志》记载:“鱼复县郡治。

公孙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咸熙初复。

有橘官。

又有泽水神,天旱鸣鼓于傍即雨也。

”鱼复县本春秋时庸国的鱼邑。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师伐庸,裨、鯈、鱼人逐楚师。

”杜预注:“裨、鯈、鱼,庸三邑。

鱼,鱼复县”。

是也。

后属巴。

可能秦时已置县(《逸周书·王会》):“其西鱼复<献>鼓钟、钟牛”。

一般认为此书为战国至秦、汉间集成)。

西汉为县,属巴郡,江关都尉治此(见《汉志》),东汉因。

刘璋时改属巴东郡,蜀、晋因。

鱼复县故城在今奉节东三十里白帝山上,公孙述改名白帝城。

《元和志》:“白帝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面因江为池,东临瀼溪(今名草堂河),唯北一面小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引)遗址今仍可见。

宋以前,县皆治此,宋真宗时乃移于今奉节县治。

白帝城东北二里古又有赤甲城,在赤甲山上。

据《水经注》,公孙述所筑。

但《后汉书·张堪传》李贤注、《旧唐书·地理志》等谓赤甲城即西汉鱼复县故城,至公孙述乃筑白帝城,移县于此。

汉晋鱼复县大体上辖今奉节县地。

[1]公孙述更名白帝有两种说法,一说:据《华阳国志》载:“以莽尚黄,乃服色尚白,自以兴西方,为金行也。

”汉代五行家与儒家说汉得火德。

按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土当代火,故王莽诡称得土德;与土相配,颜色尚黄。

公孙述又自认为当取代王莽,且起于西方,五方配五行,西方属金,故诡称得金德;与金相配的颜色为白色,故服色尚白,自称“白帝”(改鱼复县为白帝城即因此)。

一说:《元和志》云:“初,公孙述殿前有井,白龙出焉,因号白帝城。

”[2]
二、白帝城的演变
公元25年4月公孙述称帝,将子阳城改为白帝城。

至此,白帝城得名,公元37年,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不敌,战死。

蜀人为记念这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并供奉“白帝像”。

就是白帝庙。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帝城则是“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的场景。

“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的由来则是因历史上有名的刘备托孤。

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兵退夔门之外。

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于公元223年2月夜召诸葛亮、李严等往永安宫听受遗命。

诸葛亮等与刘备之子刘永、刘理往永安宫见刘备,留太子刘禅守成都。

刘备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与丞相诸葛亮。

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三国志》有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

”蜀汉改鱼复县曰永安,故城址在今奉节白帝城。

[3]明正德七年,夔州巡抚林俊认为公孙述是乱臣贼子,僭号称帝,于是毁掉公孙
述的像,改塑马援、江神、土神,并取名“三功祠”。

明嘉靖十一年,夔州巡抚朱迁立改“三功祠”为“义正祠”,祭祀刘备、关羽、张飞。

25年后,巡抚段锦又将“义正祠”改为“明良殿”。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明良殿已经破烂不堪,蔡毓荣带头捐资,重新修复。

后又经清咸丰二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明良殿得以完好保存下来。

从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三、真正的白帝城
其实这座“白帝城”只是原来的白帝山上的一座“白帝庙”。

真正的白帝城,其实就是整座白帝山。

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而在这座遗址底下,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其实还藏着三座更古老年代的白帝城的城墙。

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是沟通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通道上的一把巨锁,也是险要的瞿塘峡口第一个开阔地所在,因此从古至今白帝山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发掘出的三座城池,就是各朝代战争的产物,因此,从真正意义上说,三座白帝城的军事地位,远远超过它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在发掘的5000多平方米范围内,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部分,一座建于三国至唐代,当时,人们都是将白色的石灰涂满整个城墙,因此远远看去,全白色的城墙随山势起伏,非常壮观。

第二段被发现的城墙修建于南宋时期,是南宋白帝城的内城城墙及马面,位于白帝山东坡的城墙拐弯处。

在南宋白帝城城墙下,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段修建于汉代以前的夯土城墙。

据悉,在南宋时,整个白帝城包括了鸡公山、擂鼓台、白帝山三个山头和其中的凹地。

这个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是白帝城最辉煌的时代,而如今所发现的城墙,只是这座城池的内城部分,它保护着白帝城的核心所在。

同时,考古队员们还在附近发现了南宋钓鱼城的内城城门,虽然城门已经荡然无存,但门内的抵门石和门下的排水系统却保留至今。

[4]
四、白帝城现状
到了现在,白帝城的军事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取而代之的则是由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碑林组成的国家4A级风景区。

由于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三峡工水利工程竣工后,水位抬高。

白帝城将四面为湖水环绕,成为天然的小岛,游船可直驶城中,完全改变了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的气势和风貌。

结语:白帝城历经岁月,一改军事要塞的风貌,形成了如今的国家4A级风景区。

历史就如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返。

注释:《华阳国志·巴志》/《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三国志·诸葛亮传》/《重庆晨报·游人所见是白帝庙白帝城下暗藏三座古白帝城》
参考文献:[1]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2]郑天挺主编.《三国志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第7次印刷
[3]《重庆晨报》.[N].2005年12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