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名言
教育教学名言警句

教育教学名言警句1、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这句话精辟地对教材意义做了准确的定位,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而且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我们的数学课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等实际生活环境,拓展教材空间。
2、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第斯多惠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的观察、并发现问题,尽量展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有意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这样的形式,学生乐学,学得也扎实。
3、观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
-----苏霍姆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发现事物间的联系,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脑手双全,是创造教育的。
----------陶行知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低年级的学生对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很难形成空间观念,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对图形形成感性认识的最佳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操作能力。
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在教学中的运用体会:在教学中若想让学生乐于尝试、善于去发现,我们教师就要创设合适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疑是思维的开端,教师要从正、侧面或反面等不同的视角来质疑,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提出,因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6、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课堂教学名言好句摘抄_教育的经典名人名言

课堂教学名言好句摘抄_教育的经典名人名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一些名言句子来加强教学,那有什么好的句子可以让我们使用呢?下面是分享的课堂教学名言好句摘抄,一起来看看吧。
1. 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2.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3.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士4.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5.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颜元6. 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格言对联》7. 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
我们需要理念和实践的高位结合。
8. 精美的课,有的是经过了千雕万琢,而有的是浑然天成。
千雕万琢让人敬佩,浑然天成的更充满魅力。
9. 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10. 教学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
11. 课,可以预习预设,但不要预演。
不提倡试上,反对反复试上,坚决反对在同一个班级反复试上。
12. 先说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请你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
13. 明确开卷未必有益,拒绝没有力量的知识,追求科学全面的发展。
14. 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
15. 你能看到学生吗?你能看清学生吗?你能看懂学生吗?教学千万不能以“我”为本。
16. 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样天上不会掉知识。
学习有捷径,但没有点石成金的仙境。
17.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
18. 教学民主,不是替学生做主,而是让学生做主。
19.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0.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课堂教学名人名言【精选篇】1. 要善于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模式可成为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
语文教学的名言

1.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2.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教海无边,也找不到适用与每一节课的途径与方法。
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4.叫以学为本,育衣品为上,师需德为先。
5.马国山我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让理性之光照耀语文。
6.语文教学的重心不是让学生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学习写作供后人记忆的东西。
7.语文教学有了活水、活力、活气,就有了活效,为此,我主张语文活动式教学——肖家芸8.让教学因爱而充满生命力。
9.只有学而不厌老师,才能教育出学而不厌学生。
10.教师应该是语言的巨人,更要是行动的巨人。
11.各科教师都要善于向语文教师学习。
要使教学过程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
12.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13.语文教学名言名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15.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精辟的教书育人名言

精辟的教书育人名言教书要育人,育人要人心。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处处留心皆学问,肯学终为人上人。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授人以渔,终身受益。
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诲而不倦,与国育才,教必有方。
对学生而言,为人学生,学而谦逊,为国致学,学而有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生为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以书为伴,思接千载,天长地久。
为人师者,必以知识传递知识,以心灵浇灌心灵,以情感唤醒情感,以德行感染德行。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精心教,总有收获;专心学,必成大器。
一心教书传知识,不忘育人明事理。
要想得到一年的收获,就种谷子;希望得到十年的。
收获,就去栽树;要想得到一生的收获,就去育人。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长。
勤于学习,敏于育人。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用宽容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成长。
————陈玉青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关注成长。
传承智慧,启迪未来。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用知识点燃希望的火炬,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立师之德,树育人大计;正师之风,扬浩然正气;铸师之魂,洒无悔人生。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为师者之本。
言传身教,正已正人;求索创新,育已育人。
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生长。
教育若能陶冶人格而推动社会生长,便算尽了能事,此外实在别无捷径。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授知识。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们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使命,用心呵护每一颗智慧的种子,让其在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一)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课堂教学三大体现:体现导学功能、体现主体地位、体现课堂评价(一)1、学校的核心是课堂,课堂的核心是展示,展示的要求是精彩。
2、课堂教学要对人不对书。
4、学生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教学的悲哀是包办。
5、在课堂教学中,最差的教师是叙述,一般的教师是讲解,良好的教师是提问,优秀的教师是启发,伟大的教师是开放。
6、评价课堂主要看学生的精神面貌。
要诱发、引发、开发、激活,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锻炼、训练、磨练学生,让他们表达、表现、表演,让他们激动、振奋、期待,让他们开口、开心、开窍。
7、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学一学、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议一议、验一验、做一做、用一用、唱一唱、演一演、比一比等等手法,把展示做到极致。
8、课堂评价标准:(1)学生参与性。
参与人数有多少?形式是否多样?让学生有兴趣。
要求学生情绪高涨,眼中放光,热烈,期待。
(2)对教材挖掘的深刻性。
这一点没有极限。
(3)课堂生成情况。
这是课堂高度的标志,是学生知能、知智转换的关键。
(4)学生表达的精彩性。
语言流畅,气质、仪表、形象好。
(5)当堂达标情况。
不仅建立在最后几分钟,整个教学过程都看作考试、实验、验收。
9、在课堂上,要想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参与无错”的氛围很重要,要善待、尊重、赏识、鼓励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尊严所在,有了尊严才会有自信。
10、最理想的导学案是学生可以脱离教师而借助其完成学习任务。
12、杜郎口中学的反思文化:严格就是最大的关爱,否定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
13、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彩;我自信,我成功。
(二)1、今天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原本应当“学生的事,学生来做”,却成了“学生的事,外界来做”。
外部帮助者成了主人,而主人做不了主,教育的控制性被强烈夸大。
我们把教育——一个非常生命化的过程,极其表面化的看成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互授受。
这种错位成为教育问题的核心。
2、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在课堂。
关于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

关于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关于课堂教学的名言名句1.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2. 叶圣陶先生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根底极关重要。
3.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4.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是劝诫我们要进展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
5.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年第期)。
6.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适宜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英国教育家洛克7. 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8.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9.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10.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1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关教学的名人名言

有关教学的名人名言有关教学的名人名言1、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2、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3、慈父+慈母=教师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5、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
——《增广贤文》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7、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8、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9、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10、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11、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12、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13、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14、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15、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16、教师要用心去爱,去教育学生。
17、劳动受人推崇。
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杜威1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R.M.H.19、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关汉卿20、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2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22、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苏霍姆林斯基2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2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5、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27、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28、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马卡连柯29、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30、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教育理念名言简短

1.全心全意教书,一点一滴育人。
2.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特色教育,喜报频传。
3.教育孩子以生活为课堂。
教育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生活的细节。
4.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5.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充分开发孩子潜能!
6.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7.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
幸福地成长。
8.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9.教育教学不仅要晓之以理,以理喻人,而且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10.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学和教学者的新的要求。
11.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
长。
12.教育是属于未来的艺术。
它必须使教育对象在爱与美的享受中,从今天走向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名言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
——英国教育家洛克
3、"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4、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
5、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6、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7、"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著名作家萧伯纳
8、"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9、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
10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
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11、"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12、"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13、"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
这种同化,并不完全是"顺应",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敢于给课文挑刺,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14、"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15、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
--—著名作家巴金
16、"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7、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吕叔湘
18、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19、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
——刘国正
20、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1、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
"
22、语感专家王尚文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
23、"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24、叶圣陶先生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
25、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
26、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
27、古代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这充分说明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是无穷的乐趣。
28、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9、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
"
30、乌申斯基说,一个教师"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学实践者"
31、明代王守仁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
32、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
33、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