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2011年哈城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一、分析对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412名在校学生进行测试,将所测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测试方法: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一、二年级: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50米跑。

三、四年级: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50米跑。

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8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七-九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米、80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1)所得数据,通过《学生健康标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处理;(2)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所有数据分类统计进行分析比较,并绘制统计表格;(3)使用平均数、百分比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4)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率对2011年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1、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学生体质测试的总成绩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多处于“良好”和“及格” 水平,总的合格率为99.8%,优秀率为7.76%。

在测试的对象中有将近1名学生还处于不合格状态。

2、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从统计分析看,各年级学生的平均值不是很理想,正常体重基本集中在40%至60%之间。

其中各年级女生体重偏轻比例均高于男生,男生体重偏胖比例均高于女生。

这些现象都与学生饮食习惯、体育活动时间不足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

3、肺活量主要测试肺通气功能,能有效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

在小学阶段是必测项目。

从统计情况看,学生肺功能水平处于良好状态。

其中女生肺功能水平明显好于男生。

五、改进措施:1、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管理: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措施,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中小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通辽市直中小学生2011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文)有关规定,通辽市疾控中心,于2011年3月~12月对市直中小学在校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现将体检结果汇报如下:—、基本情况本次健康体检由通辽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组织(经统一培训)专业人员完成。

体检对象为通辽市一中(南区)、通辽市一中(北区)、通辽市五中、通辽市实验中学、通辽市蒙中、通辽市蒙古族学校、通辽市实验小学、通辽市新世纪学校、通辽市英语学校、通辽市高级技工学校、内煤技校、紫屋夫人技工学校、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等十三所学校在校生。

体检项目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项目(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口腔科检查:牙齿、牙周;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形体指标检查:身高、体重;生理功能指标检查:血压等19项指标)。

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录入微机,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采用“通辽市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软件,对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学生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标准依据《通辽市学生生长发育评价参考值标准(2011年)》,针对个体和群体提出预防保健对策,结果及时反馈到了学校及学生家长。

二、体检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体检共37233人次,其中中学生27211人,小学生8280人,体检率已达95%,体检建档率100%,体检结果个体反馈37233人次,反馈率100%,针对学校综合分析报告十三份。

2、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身高体重是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我们采用《通辽市学生生长发育评价参考值标准(2011年)》,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结果为:(1)身高上等学生:中学1636人、检出率为6.0%,较上年下降34.8%;小学624人,检出率为7.5%,较上年上升15.0%;(2)身高下等学生:中学1385人,检出率为5.1%,较上年下降49.0%;小学931人,检出率为11.2%,较上年下降11.8%;(3)体重上等学生:中学3788人,检出率为13.9%,较上年下降29.5%;小学1368人,检出率为16.5%,较上年下降4.1%;(4)体重下等学生:中学502人,检出率为1.8%,较上年下降41.9%;小学400人,检出率为4.8%,较上年上升2.1%;3、学生营养状况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引言体质健康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体质健康概述体质健康是指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总体表现。

身体素质包括体力素质和生理素质,如耐力、力量、速度等;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力等。

良好的体质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二、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1.体质测试结果针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体质整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1)体力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缺乏运动锻炼,体能水平相对较低,耐力和力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2)心理素质不稳定: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时常出现情绪波动和焦虑等问题。

2.体质健康问题分析(1)缺乏运动:学生普遍缺乏运动锻炼,长时间久坐不动,导致体力水平下降,容易出现肥胖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2)饮食不均衡: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缺乏蔬菜水果的摄入,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易引发肥胖和代谢性疾病。

(3)心理压力过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种心理压力,缺乏有效的应对和释放方式,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波动。

三、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对策1.加强体育课程设置和运动锻炼(1)加强体育课程: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识,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2)丰富体育活动: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游泳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推行健康饮食教育(1)加强饮食指导:开展饮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向学生普及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教导学生合理配置膳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2)提供营养餐饮:学校食堂提供多样化的营养餐饮,保证学生获得平衡的营养摄入,减少油炸和高糖分食品的供应。

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

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

十堰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白皮书出炉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唐晓玮通讯员徐建兵报道:今年5至6月,十堰市对39所中小学校的42444名学生进行了内科、眼科、口腔科、外科、形体指标、生理功能指标、肺活量7个项目的检查。

今年7月,十堰市构建了统一的、标准化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体检数据库,分别从视力、牙齿、营养、体重、胸围、肺活量几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最终出炉《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作出整体评价。

根据报告书统计,十堰市中小学生心、肺、肝、脾、四肢、五官,身高、高中生肺活量发育情况良好。

与湖北省平均水平相比,身高在中等、中上等和上等人数约占90%左右;高中生肺活量达到并高于湖北省中等水平的占90%左右。

但值得关注的是,十堰市中小学生视力、牙齿、体重情况不容乐观,视力整体呈下降趋势,高中生近视率达85%,小学生体重发育有近20%处于中低下水平,并且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男女比例略有失调十堰市中小学生总体实检人数42444人,其中男生22240人,女生20204人。

男女比例为约为110:100,性别比例略有失衡。

与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年度颁布的数据相比,比全国人口性别比例(119.45:100)略好,与武汉市人口性别比例(111:100)相近。

一半以上学生近视从表格分析来看,十堰市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不容乐观,小学近视率43.85%,初中近视率78.06%,高中近视率85.58%,总体近视率57.54%。

超过一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近视。

从近视学生的分布来看,高中生最多,已经达到85%,其次是初中和小学。

数据说明随着年级增高,相应的学习时间延长,近视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注:因当时中考、高考临近,本次体检高三没有参加,初三部分参加,否则近视比例会更高),这已经反映出十堰市学生视力不良情况非常严重,建议主管部门重视。

十堰市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心提醒,保护学生视力教育迫在眉睫,社会、学校、家庭应该一起努力,在保证学生学业的同时,要加强爱眼知识宣传,注意用眼卫生,对已经患有近视的学生尽早治疗,提高学生视力。

2011—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及研究

2011—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及研究

2011—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析及研究作者:李远一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8期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近几年全面推广、实施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象、测评项目1.测试对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我校2011~2012年度在籍在校学生七年级116人、八年级127人、九年级141人,共376人所测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测试项目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男1000米、女800米,坐位体前屈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跳绳和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

二、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平均数、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三、测试结果分析(一)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从我校学生体质测试的总成绩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 水平,总的合格率为94.95%,有1.06%的学生进入优秀成绩段。

在测试的对象中尚有19个学生还处于不合格状态。

其中男生的合格率要稍好于女生,但从优秀率来看女生要略高些。

从各年级统计来看,各年级的合格率都很高:七年级平均合格率是93.91%,八年级96%,九年级94.85%。

各年级的优秀率分别为:七年级0.86%,八年级0%,九年级2.21%。

从统计分析看,八年级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它年级。

这表明八年级在体育课和阳光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锻炼起到的效果。

(二)学生体质测试分项成绩分析1.身高标准体重成绩分析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从统计分析看,各年级学生的肥胖百分比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九年级肥胖的比例最高。

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 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汇编

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 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汇编

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十堰市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心二○一一年八月2011年春季十堰市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书目录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3)1.1编制依据与原则 (3)1.2报告书背景及意义 (3)二、基本情况 (4)2.1 体检时间 (4)2.2 体检项目 (4)2.3体检机构 (5)2.4体检学校 (5)三、参检群体分析 (7)3.1总体受检率分析 (7)3.2性别群体分析 (7)四、健康状况分析 (8)4.1 视力分析 (8)4.2 牙齿患病分析 (9)4.3营养分析 (10)4.4身高分析 (11)4.5体重分析 (12)4.6 胸围分析 (14)4.7 心、肺、肝、脾、四肢、五官 (15)4.8 肺活量 (15)4.9 其它疾病 (16)五、总结 (17)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与原则✧依据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依据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依据《湖北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十堰市教育局(十教字[2011]6号)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的通知✧依据十堰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际1.2报告书背景及意义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学生部分体质指标持续20年下降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公众、教育、卫生乃至中央的高度关注,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两次重要批示。

2007年5月7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称“中央7号文件”)。

中央7号文件向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提出了总要求,并明确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具体提出了对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措施和实施方法。

2011年体质健康报告

2011年体质健康报告

2010~2011学年度鸿仙中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报告测试结果分析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从鸿仙中学生体质测试的总成绩分析(见表1),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水平(76—85分为良好,此结果不算加分因素),总的合格率为100%,有7.4%的学生进入优秀成绩段。

表1 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统计从各年级统计来看(表2),各年级的合格率都很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和小学部平均合格率都为100%。

从统计分析看,小学高年级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的体质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年级。

各年级无论男女优秀率偏低,良好率都比较高。

仅仅达到及格的人在初三男生及初小学生居多。

这些学生有加强锻炼的必要。

表2 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年级统计年级性别测试人数合格人数百分比优秀百分比良好百分比及格百分比七男61 61 100% 2 3% 55 90% 4 7% 女63 63 100% 1 2% 51 81% 11 17%八男61 61 100% 0 0% 47 77% 14 23% 女74 74 100% 2 3% 63 85% 9 12%九男61 61 100% 0 0% 21 34% 40 66% 女52 52 100% 3 6% 41 79% 8 15%高小男59 59 100% 3 5% 43 73% 13 22% 女47 47 100% 4 9% 32 68% 11 23%初小男130 130 100% 3 2% 65 50% 62 48% 女129 129 100% 9 7% 60 47% 60 47% 测试人数合格人数百分比优秀百分比良好百分比及格百分比合计737 737 100% 27 3.70% 477 64.70% 233 31.60% 男372 370 100% 8 2.20% 231 62.10% 133 35.80% 女365 365 100% 19 5.20% 246 67.10% 100 27.40%2.问题与思考2.1.测试中的问题2.1.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以年级段为单位进行,对农村学校中小年龄早上学学生的评价不太客观。

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2011年度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一直在思考。

今天,我们以“阳光校园”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一、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通过大课间活动,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4.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6.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同伴交际、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

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

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

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

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除了广播体操,还融进了校园舞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二、实施措施(一)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1.时间保障。

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50——10:20,每天下午第三节下课,时间为30分钟。

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大课间活动时进行集体和分散两个阶段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东峪联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根据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的安排,学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达标测试,现将统计分析结果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测试全校达标率90%,及格率为85.5%,良好率90.2%,优秀率为81%,总的情况来看,良好率有较大的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较好,尤其在力量素质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此外,从测试中来看,学生的运动能力普遍较差。

二、具体分析
(一)各年级段情况分析
1、一二年级的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投沙包四项,从结果看,身高体重指标,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正常指标,坐位体前屈、投沙包的整体合格率达到89%以上,通过统计可以看出该年级段的学生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2、三四年级的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实心球、50米跑四项,从结果看,身高、体重指标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正常指标,代表速度素质的50米跑,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15%,但实心球的成绩不很理想,合格率为79%,这表明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标及运动能力指标均达到学校要求。

3、五六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仰卧起坐、400米跑和
跳绳,总体来看身高、体重都能达到正常指标,运动能力400米跑成绩也很理想,较差的项目是仰卧起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坐位体前屈:因水平一学生年龄小,有着本身柔韧性较好的优势,课堂练习积极性较高,故总体测试情况很好,优秀率也较高。

2、立定跳远:此项目是每年体育考核必测内容,课堂练习安排较多,对于水平二学生来说已有一定基础,故测试情况以良好居多,同时冒出少数体育苗子,可择优为业余训练培养对象。

3、身高、体重指标:测试情况呈现出肥胖、超重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可见学生存在着营养过剩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总成绩。

因此,教师应利用室内课进一步加强健康饮食的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饮食,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肺活量指标:部分学生受体重影响及没能很好地掌握正确呼吸方法与吹气方法,造成此项目测试成绩以及格、良好为主。

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需加强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及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从而促使学生健康锻炼提高肺活量指标。

5、50米跑:此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同时跑的单一、枯燥形式造成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厌跑、怕跑心理成为学生影响测试成绩的拦路虎。

同时不及格全是体重肥胖或营养不良、体弱矮小的学生。

因此,教师需进一步改进耐久跑的练习形式,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化“厌跑”为“乐跑”。

三、建议措施
1、全面、扎实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2、针对本校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力度,保证学生每天能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确保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3、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实践环节,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评价要始终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知识的教育、营养知识教育、健身知识和正确审美观等知识的教育。

4、继续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5、改革学校体育效果评价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促进学生身体均匀发展。

6、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要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要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发挥作用。

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
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7、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继续落实各项“减负”措施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8、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上新台阶。

东峪联小
2011年11月
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东峪联小
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