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单位代码:83201联系人:刘丹联系电话:(010)68198919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万源南里甲43号邮政编码:100076E-mail : liudanczxy@一、单位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是中国航天的发祥地。
下属10个国家在编科研事业单位、3个预算内企业单位、1个职工医院、3个全资公司、2个院本级实体单位和3个控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航天型号工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领域,覆盖系统总体、空间飞行、结构与强度、自动控制、地面发控、伺服机电、计量测试、强度与环境、新材料、特种制造、总装总测、新能源、煤化工等多方面专业技术,具有先进雄厚的生产制造能力。
目前拥有资产总额约443亿元,从业人员约2.6万人,其中包括8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级专家、1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3名全国技术能手、314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
共获得3573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特等奖。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成功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
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承载了中国航天五十多年的发展,使中国航天发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一院民用产业发展迅速,截止 2005年底,一批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较 强竞争优势的公司已经形成。全院 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13家。销售收入
民 用 产 业
超1000万元的民用产品15项。民用产
品正在由小规模、分散化逐渐向大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一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CZ-1 CZ-1D
CZ-2
CZ-2C
CZ-2E
CZ-2F
CZ-3
CZ-3A
CZ-3B
CZ-3C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模、集中化过渡。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民 用 业领域不断拓展。风力发电已成功实现与 产 西班牙公司的合作,稀土电机、秸秆发电、 业
以集团公司五大板块为主导的民用产
海水淡化、新材料及应用等项目,具有良
好发展前景。万源工业公司和万源实业公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研究院的使命
=引领航天,追求卓越
企 业 文 化
研究院的战略目标
=国际一流宇航公司
研究院的发展方略
=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
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
热爱祖国、以人为本、以质取胜、 = 以诚取信、携手合作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是中国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一下简称一部),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中心。
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的系统集成研制开发单位,一部拥有总体设计、遥测外测、箭体结构、增压输送、电子化指挥、载荷、环境、弹(轨)道等几十个研究设计专业,拥有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运送“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梦想。
五十多年来,一部以其雄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实力,赢得了用户的赞誉和世人的瞩目。
在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一部不仅创造了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代表的千余项科技成果,而且走出了十二位两院院士,培养了三十七位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以及众多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被外界亲切地誉为航天人才的“黄埔军校”和“总设计师的摇篮”!
希望广大优秀学子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一部将是您梦想起航的做好基石。
航天集团最初的编制

航天集团最初的编制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长峰集团)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海鹰集团)航天四院:航天化学动力研究院(固体)西安航天五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内蒙古)航天七院: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航天九院:航天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航天十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五个研究院,两个基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067基地)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13个所,6个厂一部导弹、火箭总体11所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12所导航,控制13所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14所导弹再入飞行器设计15所兵器发射,低温加注18所航天伺服系统,CAD19所导弹及运载火箭技术情报和档案702所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703所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及工艺,特种焊接102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04所航天跟踪,测量200厂航天飞行器和导弹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北京海淀区永定路50号211厂运载火箭研制、生产总装,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811厂(长征航天控制工程公司)伺服控制产品、智能机电、液压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1号,下设12个研究所、2个工厂/gycast/jg.htm50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50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16号503,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1号504,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8,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510,兰州物理研究所511,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51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514,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513,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518,山西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515,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529,北京卫星制造厂539,上海科学仪器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下属16个研究所、13家工厂、10家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八部,509所,800所,801所,802所,803所,804所,805所,807所,808所,809所,812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四营门北路2号院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专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测控系统九院的下属单位共有四个,分别座落在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四个风景名胜地区。
航空航天系统各单位(详细介绍)

航天系统原来航天系统是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国防科工委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的机构,既带有军队性质,又是政府部分,1998- 1999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的军队职能划给了解放军总装备部,成为了一个纯政府部门。
这样,航天系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军队系统和非军队系统。
军队部分的航天系统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和各航天测控中心(北京、西安、远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业和航天工程的领导机构,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等。
各单位的职能从名称上就一目了然,比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是负责卫星发射的,如此等等。
非军队系统包括政府部分的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一个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业、对外代表国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体系已经改组为了企业体制,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两个集团下属的各研究院/所/事业部,是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
也就是说,航天大部分型号产品都是他们研制的。
航天科技集团实行母子公司体制,下设7个大型研制实体: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卫星与飞船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5)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运载火箭、导弹、卫星、飞船6)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十院合并重组而成电子技术、导航技术7)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实行事业部体制,下设四个事业部和六个研究院,在六个研究院中,有四个研究院与四个事业部是一体的,还有两个研究院没有编入事业部体制1)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一事业部(航天科工一院)宇航与信息技术2)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二事业部(航天科工二院)防空、防天技术3)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三事业部(航天科工三院) 飞航导弹技术4)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四事业部(航天科工四院)运载技术与特种地面车辆5)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6)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北京建筑设计补充:1)航天科技集团和科工集团在研究院编号上已经有了重复,科工集团一院的说法还很少出现,所以现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2)科技集团没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团的二、三事业部(二、三院)是以原来的二院、三院为主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还是原来的二院和三院。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硕博士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辖研究机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布局表注:上表中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批次”,系指经国务院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布的名单批次,具体为:“1批”,第一批名单---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2批”,第二批名单---1981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T批”,特批名单---1985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批”,第三批名单---1986年7月2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4批”,第四批名单---1990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5批”,第五批名单---1993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6批”,第六批名单---1996年9月2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7批”,第七批名单---199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8批”,第八批名单---2000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9批”,第九批名单---2003年9月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0批”,第十批名单---2006年1月25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1批”,第十一批名单---201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辖研究机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布局表注:上表中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批次”,系指经国务院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布的名单批次,具体为:“1批”,第一批名单---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2批”,第二批名单---1981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T批”,特批名单---1985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批”,第三批名单---1986年7月2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4批”,第四批名单---1990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5批”,第五批名单---1993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6批”,第六批名单---1996年9月2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7批”,第七批名单---199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8批”,第八批名单---2000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9批”,第九批名单---2003年9月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0批”,第十批名单---2006年1月25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1批”,第十一批名单---201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航空航天系统各单位(详细介绍)

具体单位如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13个所,6个厂一部导弹、火箭总体11所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12所导航,控制13所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14所导弹再入飞行器设计15所兵器发射,低温加注18所航天伺服系统,CAD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各种试验拥有6个研究所,5个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总部位于西安市东郊田王41所,42所(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市春园路1号43所,复合材料,西安市44所,传感器及配套仪表的研制生产,西安市47所,401所,7414厂,50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16号(现为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503,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现为卫星应用系统部,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4,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8,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510,兰州空间物理研究所,511,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现为院本部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八部,509所,800所,801所,802所,803所,804所,805所,807所,808所,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西三环航天桥)下属3个企业和多个民品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拥有4个大型研究院,8个大型科研生产基地、7个直属大型企业和若干直属研究所、外贸公司、投资公司、控股与参股公司等。
十二、直属单位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长峰机电技术研究设计院(航天二院)下属1个工程总体设计部,10个专业研究所,9个技工贸结合的公司,1所学校,1所职工医院,员工1.3万人。
北京新风机械厂北京长峰机械动力厂北京仿真中心北京市新立技工学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心医院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办事处北京长峰工业公司北京航天机床数控系统集团公司北京精华工业公司山西航天工业发展总公司17所,8257所,天津市河北区黄纬路69号8359所,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路61号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第六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蒙古下属三所两厂另外订正: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是后来科技和科工分家之后,航天科技集团把十院(导航研究院),九院(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和一院的13所等等合并之后组成的。
中国航天科技-科工集团机构概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2007年06月25日星期一19:2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forum/forum_posts.asp?TID=329下属机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七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工程咨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n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直接管理。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航天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七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及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
共有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有职工9.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包括6800多名高级工程师,1200多名研究员,3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以及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决算目录第一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二、机构设置第二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概况一、主要职能中国致公党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
二、机构设置根据上述职责,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单位设1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
第二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决算表2017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单位:万元2017年度收入决算表单位:万元2017年度支出决算表单位:万元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单位,在决算公开中仍保留该表格式,并在本表下方作下述说明:注: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决算情况说明一、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收入总计为136.86万元、支出总计为135.09万元。
与2016年度相比,收入减少22.08万元,主要原因:2017年财政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以单位实际支出数为财政拨款核定数。
项目支出收入比2016年核定减少。
与2016年度相比,支出增加30.36万元。
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增加20.03万元,是因为2017年调进1人工资福利支出增加14.2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增加2.4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4.42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减少1.11万元。
项目支出提高了预算执行率,同比增加10.33万元。
二、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本年收入合计136.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36.86万元,占10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不涉及的不列)。
三、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本年支出合计135.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3.12万元,占68.93%;项目支出41.97万元,占31.07%;经营支出0万元,占0%。
四、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决算为136.86万元,与2016年度相比,收入减少22.08万元,减少13.89%。
主要原因:2017年财政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以单位实际支出数为财政拨款核定数。
项目支出收入比2016年核定减少。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总决算为135.09万元,与2016年支出增加30.36万元,增28.99%。
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增加20.03万元,是因为2017年调进1人工资福利支出增加14.2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增加2.4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4.42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减少1.11万元。
项目支出提高了预算执行率,同比增加10.33万元。
五、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5.0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
与2016年度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30.36万元,增长28.99%。
主要原因:基本支出增加20.23万元,是因为2017年调进1人工资福利支出增加14.2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增加2.4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4.42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减少1.11万元。
项目支出提高了预算执行率,同比增加10.33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5.0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109.28万元,占80.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6.62万元,占4.9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3.21万元,占2.38%;住房保障支出(类)15.98万元,占11.83%。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164.87万元,支出决算为135.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1.94%。
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执行支出。
其中: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主要用于:致公党静安区委机关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支出。
年初预算为68.70万元,支出决算为67.31万元。
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执行支出。
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
主要用于:致公党静安区委履行职责,开展参政议政、民主党派建设、社会服务工作的经费开支。
年初预算为69.39万元,支出决算为41.97万元。
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执行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主要用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年初预算为6.62万元,支出决算为6.62万元。
决算数与预算数持平。
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
主要用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
年初预算为3.31万元,支出决算为3.21万元。
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执行支出。
5、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
主要用于: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由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年初预算为5.93万元,支出决算为万元。
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2017年比2016年上调,经财政批准后调整预算收入和支出。
6、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
主要用于:按房改政策规定,单位向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年初预算为10.92万元,支出决算为9.99万元。
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按照年初财政批准的预算执行支出。
六、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3.21万元,包括人员经费82.52万元,公用经费10.60万元。
基本支出中:1、工资福利支出66.54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其他工作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10.60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交通费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5.98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
七、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1万元,支出决算为0.9万元,完成预算的90%,2017年接待致公党合肥市委9人、致公党中央组织部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党员19人,共二批28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决算为0万元,主要原因是因公出国(境)费用由区外事办统一列支,故本单位无该项费用产生。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无公务用车。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90万元,完成预算的90%。
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本单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度增加0.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与2016年持平,主要原因是因公出国(境)费用由区外事办统一列支,故本单位无该项费用产生。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与2016年持平,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无公务用车。
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90万元。
公务接待费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接待致公党合肥市委9人、致公党中央组织部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党员19人,共二批28人。
2016年无接公务接待任务,公务接待的批次与人数都增加。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90万元,占100%。
具体情况如下: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
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为0万元。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0万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0.90万元。
其中: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90万(含外宾接待支出0万元)。
主要用于:致公党合肥市委9人、致公党中央组织部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党员19人,共二批28人。
八、关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中国致公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2017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0.60万元,比2016年度增加4.42万元,增长71.52%。
主要原因是新增水电费支出0.70万元;增加支出办公费1.60万元、增加支出维护(修)费0.79万元,增加支出公务接待费0.90万元,增加支出福利费0.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