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错误大全
病句修改大全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等。
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应改为“很多”。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
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初一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及解析

初一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及解析初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病句是指句子在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需要通过修改来使其表达清晰、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和解析: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不完整。
- 错误示例:我们去公园玩。
- 修改后:我们周末去公园玩。
- 解析:原句缺少时间状语,添加“周末”后,句子意思完整。
2. 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 错误示例: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修改后: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解析:原句中的“提高”与“成绩”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了学习成绩”。
3.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顺序不符合逻辑或语法规则。
-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学习。
- 修改后:他昨天去图书馆学习了。
- 解析:原句中“去了”和“学习”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去图书馆学习了”。
4. 前后矛盾:句子中的信息自相矛盾。
- 错误示例:他既聪明又笨拙。
- 修改后:他既聪明又勤奋。
- 解析:原句中的“聪明”与“笨拙”是矛盾的,应改为“聪明又勤奋”。
5. 逻辑错误:句子表达的意思在逻辑上不合理。
- 错误示例: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
- 修改后: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
- 解析:原句过于绝对,应改为“有些学生”,以符合实际情况。
6. 重复累赘:句子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 错误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 修改后:他非常高兴。
- 解析:“非常”和“地”重复,去掉“地”即可。
7.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 错误示例:学生们是一群好学生。
- 修改后:学生们是一群好孩子。
- 解析:原句中的“学生”与“孩子”在逻辑上不一致,应统一使用“孩子”。
8. 用词不当: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 错误示例:他的行为令人发指。
- 修改后:他的行为令人愤怒。
- 解析:“发指”一词过于强烈,不符合语境,应使用“愤怒”。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对句子的结构、用词、逻辑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整。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一、逻辑混乱逻辑混乱是指文章中表达的思路不清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导致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观点或论述。
下面是一些逻辑混乱的病句及修正例句:1. 病句:我喜欢吃苹果,因为它味道好又营养,适合吃水果。
修正句:我喜欢吃苹果,因为它既有好味道又富含营养,非常适合作为水果的选择。
2. 病句: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参加社团活动。
修正句:大学生要努力学习,课堂上应当专心听讲,同时也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二、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匹配。
下面是一些主谓不一致的病句及修正例句:1. 病句:小猫狗是宠物,它们非常可爱。
修正句:小猫和小狗是宠物,它们非常可爱。
2. 病句:我每天早上都吃了早饭才上学。
修正句: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饭才上学。
三、主谓宾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是指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下面是一些主谓宾不一致的病句及修正例句:1. 病句:我喜欢读书,它使我得到了许多乐趣。
修正句:我喜欢读书,读书使我得到了许多乐趣。
2. 病句:我给了弟弟一本漫画书,他很喜欢。
修正句:我给了弟弟一本漫画书,他非常喜欢。
四、标点错误标点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不当或遗漏标点符号,导致句子结构、意思难以理解。
下面是一些标点错误的病句及修正例句:1. 病句:我喜欢看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和《阿凡达》。
修正句:我喜欢看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和《阿凡达》。
2. 病句:昨天我和朋友去了电影院,然后我们看了《复仇者联盟》。
修正句:昨天我和朋友去了电影院,然后我们看了《复仇者联盟》。
五、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的词语与上下文不协调,或者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搭配,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
下面是一些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及修正例句:1. 病句:他考试成绩很好,因为他一直很专心看教材。
修正句:他考试成绩很好,因为他一直很专心听讲。
作文写作错误大全

作文写作错误大全作文是学生常见的学习任务之一,但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作文写作错误,并提供相应的改正方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
一、语法错误1. 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的形式不一致。
例如:“My friend like swimming.”应改为“My friend likes swimming.”改正方法:仔细检查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是否一致,对于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应加“s”。
2. 定冠词误用:使用不正确的定冠词。
例如:“I am the teacher of English.”应改为“I am a teacher of English.”改正方法:区分英语中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即特指某一个人或事物使用“the”,表示泛指使用“a/an”。
3. 时态混乱:在句子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时态。
例如:“Yesterday Iwill go to the park.”应改为“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改正方法: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时态,如过去、现在或将来时。
二、拼写错误1. 单词拼写错误:在文章中出现单词拼写错误。
例如:“beutiful”应改为“beautiful”。
改正方法:使用正确的拼写,可以通过参考词典或单词拼写检查工具来避免拼写错误。
2. 同音异义词误用:使用了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汇。
例如:“I need to buy some flower.”应改为“I need to buy some flowers.”改正方法:确保选用的单词与句子的语境相符,避免同音异义词的误用。
三、逻辑错误1. 句子结构不一致: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不一致的结构形式。
例如:“He likes swimming, tennis and to dance.”应改为“He likes swimming, playing tennis and dancing.”改正方法:保持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使用相同的形式表达连续动作或行为。
悖论大全

老虎悖论是博弈论中一个著名的逻辑悖论。
故事国王要处决一个囚犯,但给他一个生还的机会。
囚犯被带到5扇紧闭的门前,其中一扇后面关着一只老虎。
国王对囚犯说:“你必须依次打开这些门。
我可以肯定的是,在你没有打开关着老虎的那扇门之前,你是无法知道老虎是在那扇门后。
”显然,如果囚犯有可能在打开有老虎的那扇门前知道,就证明国王在撒谎,那么就可以活命。
开门之前,囚犯进行了如下分析:假如老虎在第五扇门,那当他把前四扇门打开后都没发现老虎,那他肯定猜到老虎在第五扇门中,因国王说过不论何时他也料不到老虎在哪扇门后,那国王的说话就错了。
因此,老虎肯定不在第五扇门中。
同样道理,老虎也不在第四道门中,否则囚犯打开三道门后,只剩两道门,老虎既不在第五扇门后,那就会给他料到在第四扇门后;依次类推,老虎不存在任何一道门后;囚犯这时就不再多想,冒冒失失依次推门,结果老虎从第二扇门中跳了出来,把囚犯咬死了。
国王看见了说:“不是跟你说了老虎在哪扇门后总是出乎你的意料了吗?现在你就是万料不到了。
”悖论分析如果囚犯的推理成立,那么就算国王把老虎放在第五扇门后,也是“料想不到”,学者们争论的重点在于:这个推理究竟错在第几步?1.主张错在第一步如果第一步是正确的,那么后面几步为什么是错的?所以第一步就错了。
错在囚犯把国王的思路作为论据。
首先必须定义怎样算国王所谓的“知道”(或“意料”),如果投机猜测算的话,那国王不论怎样放都不能保证不被猜中,所以带投机成分的猜测不能算“知道”(国王为了自身利益也会这么定义),设“知道”定义为“在即有事实下的逻辑推理”,那么囚犯不仅要正确预测老虎,还要对其预测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才行。
本例中不考虑没有老虎的情况,即囚犯已知必有1老虎。
作为囚犯,他在每次打开一个门前都会进行逻辑推理,如果能推出老虎是在即将打开的门里就赢了,如果不能推出,他就只能打开这个门,如果打开后没有老虎就继续推理下一个门是否有老虎,依此类推。
然后,把问题从5个门简化为只有2个门,囚犯会在打开第一个门之前,对第一个门里是否有老虎做逻辑推理:由于囚犯要引用国王的思路,故须先考虑国王思路是否是会错。
初中通用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初中通用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由于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或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相应的修改方法和答案。
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使得句子不完整。
- 错误示例:他认真学习,成绩提高。
- 修改方法:添加主语。
- 正确答案:他通过认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2.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
- 错误示例:我昨天去了书店买了一本书。
- 修改方法:调整语序,使之符合逻辑。
- 正确答案:我昨天去了书店,买了一本书。
3.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 错误示例:他的心情非常愉快。
- 修改方法:使用合适的词语搭配。
- 正确答案:他的心情非常愉悦。
4. 前后矛盾:句子前后意思相矛盾。
- 错误示例:他可能去了图书馆,也可能没有去。
- 修改方法:去除矛盾的部分。
- 正确答案:他可能去了图书馆。
5. 重复累赘:句子中使用了不必要的重复词语。
- 错误示例:他反复多次地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 修改方法:去除重复的词语。
- 正确答案:他多次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6. 逻辑混乱:句子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或错误。
- 错误示例: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带伞。
- 修改方法:调整逻辑关系。
- 正确答案:因为没带伞,所以下雨时我被淋湿了。
7. 用词不当:使用不恰当的词语,影响句子表达。
- 错误示例:他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高兴。
- 修改方法:使用更准确的词语。
- 正确答案:他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兴奋。
8.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 错误示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 修改方法:使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保持一致。
- 正确答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9. 时态错误:句子中的时态使用不当。
-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了图书馆,他正在那里。
- 修改方法:调整时态,使之一致。
逻辑错误大全

*当你与别人讨论,尝试获得答案或解释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人犯上逻辑谬误。
这样的讨论是无意义的.你可能尝试向对手要求证据或提供其他假设,令你获得更好或更简单的解释。
如果都失败,可以尝试指出你讨论对手的问题。
你可辨认他的逻辑问题以免深究,以及可告知讨论对手关於他的谬误.以下是简单介绍其中最常见的谬误:人身攻击(ad hominem)o 拉丁语「向着人」的意思。
辩者用人身攻击来攻击对手,而不是在讨论议题。
当辩者不能用证据、事实或理由去维护他的立场,他可能透过标签、稻草人、骂人、挑衅及愤怒的人身攻击方式来攻击对手。
诉诸无知(appeal to ignorance / argumentum ex silentio)o 以诉诸无知作为某些证据。
(例如:我们没有证据说神不存在,所以祂一定存在。
又例如:由於我们没有关於外星人的知识,这表示他们并不存在。
)对某些东西的无知,是与它的存在与否无关.全知论据(argument from omniscience)o (例如:所有人都相信某些东西,每个人都知道的。
)辩者需要有全知能力以清楚每个人的信仰、怀疑或他们的知识。
小心如「所有」、「每个人」、「每种东西」、「绝对」等词语。
诉诸信心(appeal to faith)(例如:如果你不相信,是不能清楚明白的。
)如果辩者倚仗信心作为他论据的根基,那麽你在以後的讨论所能得到的将不多。
根据定义,「信心」是倚靠相信,并非靠逻辑或证据支持。
信心倚赖非理性的思想,并会产生不妥协.诉诸传统(appeal to tradition)(类似主流思想谬误)(例如:占星、宗教、奴隶)只因为人们以此为传统,与它本身的存活能力无关。
诉诸权威(argument from authority / 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以「专家」或权威的说话作论据的根基,而不是用逻辑或证据来支持该论据。
(例如:某某教授相信创造科学。
)只由於某个权威的声称,不足以代表他已令这声称正确。
修改病句初一大全及答案

修改病句初一大全及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结构混乱等问题的句子。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以及相应的练习和答案。
#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 主谓不一致:确保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保持一致。
- 错误:孩子们是去公园玩。
- 修改:孩子们去公园玩。
2. 语序不当:调整词语的顺序,使之符合逻辑和语法规则。
- 错误: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和书店。
- 修改:我昨天去了书店和图书馆。
3. 成分残缺:补充句子中缺少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 错误:我们热爱祖国。
- 修改:我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4. 搭配不当:确保词语之间的搭配合理。
- 错误:他的心情非常高兴。
- 修改:他的心情非常愉快。
5. 逻辑错误:修正句子中的逻辑矛盾。
- 错误:他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老师。
- 修改:他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学长。
6. 重复累赘:删除句子中不必要的重复部分。
- 错误:他小心翼翼地慢慢地走着。
- 修改:他小心翼翼地走着。
# 练习题及答案1. 原句: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课。
- 修改:他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课。
2.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 修改:这本书内容丰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3. 原句: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去跑步。
- 修改:尽管天气很冷,他还是每天坚持跑步。
4. 原句:这篇文章的语法错误很多,需要我们认真地修改。
- 修改:这篇文章有很多语法错误,需要我们认真修改。
5. 原句:她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很好。
- 修改:她不仅学习好,性格也很好。
# 结语通过上述的练习和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希望初一的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在写作和口语中出现病句。
记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你与别人讨论,尝试获得答案或解释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人犯上逻辑谬误。
这样的讨论是无意义的。
你可能尝试向对手要求证据或提供其他假设,令你获得更好或更简单的解释。
如果都失败,可以尝试指出你讨论对手的问题。
你可辨认他的逻辑问题以免深究,以及可告知讨论对手关於他的谬误。
以下是简单介绍其中最常见的谬误:人身攻击(ad hominem)o 拉丁语「向着人」的意思。
辩者用人身攻击来攻击对手,而不是在讨论议题。
当辩者不能用证据、事实或理由去维护他的立场,他可能透过标签、稻草人、骂人、挑衅及愤怒的人身攻击方式来攻击对手。
诉诸无知(appeal to ignorance / argumentum ex silentio)o 以诉诸无知作为某些证据。
(例如:我们没有证据说神不存在,所以祂一定存在。
又例如:由於我们没有关於外星人的知识,这表示他们并不存在。
)对某些东西的无知,是与它的存在与否无关。
全知论据(argument from omniscience)o (例如:所有人都相信某些东西,每个人都知道的。
)辩者需要有全知能力以清楚每个人的信仰、怀疑或他们的知识。
小心如「所有」、「每个人」、「每种东西」、「绝对」等词语。
诉诸信心(appeal to faith)(例如:如果你不相信,是不能清楚明白的。
)如果辩者倚仗信心作为他论据的根基,那麽你在以後的讨论所能得到的将不多。
根据定义,「信心」是倚靠相信,并非靠逻辑或证据支持。
信心倚赖非理性的思想,并会产生不妥协。
诉诸传统(appeal to tradition)(类似主流思想谬误)(例如:占星、宗教、奴隶)只因为人们以此为传统,与它本身的存活能力无关。
诉诸权威(argument from authority / 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 以「专家」或权威的说话作论据的根基,而不是用逻辑或证据来支持该论据。
(例如:某某教授相信创造科学。
)只由於某个权威的声称,不足以代表他已令这声称正确。
假如辩者展示某专家的论据,那麽看看它有否伴随着原因,以及它背後证据的来源。
不良後果论据(argument from adverse consequences)* (例如:我们应判被告有罪,否则其他人会仿效而犯上类似的罪行。
)只因为讨厌的罪行或行为出现,并不足以代表被告犯了该罪,或代表我们应判他有罪。
(又例如:灾难的出现是因为神惩罚不信者,所以我们都应该信神。
)只因灾害或惨剧发生,与神是否存在、或我们该信甚麽并无关系。
恐吓论据(argumentum ad baculum)* 论据根基於恐惧或威胁。
(例如:如果你不信神,你将会下地狱被火烧。
)无知论据(argumentum ad ignorantiam)* 误导性的论据,倚仗於人们的无知。
群众论据(argumentum ad populum)* 论据诉诸感性的弱点,而非事实和原因,旨在煽动群众的支持。
主流思想谬误(bandwagon fallacy)* 只因为很多人相信或实践,便认为一个思想有价值。
(例如:大多数人相信神,所以它一定是真的。
)只因为很多人相信某些东西,与那是事实与否并无关系。
如很多人在黑死病时期都相信疫症是由於魔鬼引起,有多少人相信跟疫症的起因全无关系。
窃取论点(begging the question)(例如:我们必须鼓励年青人去崇拜神,以灌输道德行为。
)可是宗教与崇拜真的产生道德行为吗?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ing)* 陈述某命题,而其实那正是需要被证实的。
(例如:神存在是因为圣经有记载,圣经存在是因为神所默示的。
)构成谬误(composition fallacy)* 当某论据的结论,是倚靠由某东西从部份至整体、或从整体至部份的错误特性。
(例如:人类有意识,而人体和人脑都是由原子组成,所以原子都有意识。
又例如:文书处理软件由佷多原位组(byte)组成,所以一个原位组是组成文书处理软件的一部份。
)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类似监视下的选择)这是指一种选择性的思想,集中於支持相信的人已相信的证据,而忽略反驳他们信念的证据。
确认性偏见常见於人们以信心、传统及成见为根据的信念。
例如,如果有些人相信祈祷的力量,相信的人只会注意到少量「有回应」的祈祷,而忽略大多数无回应的祈祷。
(这表示祈祷的价值最差只是随机,最好也只有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混淆相关及起因(confusion of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例如:玩象棋的人男性比女性多,所以男性棋艺也比女性高。
又例如:儿童观看电视的暴力场面,成长後会有暴力倾向。
)但是,那是由於电视节目引致暴力,还是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喜欢观看暴力节目?真正引致暴力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与电视无关。
Stephen Jay Gould 把相关引致的无效假设称为「可能是人类推理上两三种最严重和最普遍的错误」。
错误二分法/排中(excluded middle / false dichotomy)* 只考虑极端。
很多人用亚理士多德式(Aristotelian)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去解释上下、黑白、对错、爱恶等。
(例如:你若非喜欢它,就是不喜欢它。
他如不是有罪,就是无罪。
)很多时人们没有看到在两个极端之间出现的连续,这个宇宙也包含很多「可能」的。
隐藏证据(half truths / suppressed evidence)* 故意欺骗的陈述,通常隐藏一些事实,而那是构成准确描述所必需的。
暗示/诱导性问题(loaded questions)* 问题加入假设,一旦回答便显示了一个暗示性的同意。
(例如:你停止了打你的妻子吗?)无意义的问题(meaningless question)* (例如「上面有多高?」「一切皆可能吗?」)「上面」描述方向,不是可衡量的单位。
假如一切都证实可能,那麽「不可能」都可能出现,矛盾便出现。
尽管一切不一定证实可能,亦可以有无数的可能和无数的不可能。
很多无意思的问题都包含了空废的词语,如"is," "are," "were," "was," "am," "be," 或"been."统计性质的误解(mi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statistics)* (例如:大多数美国人都死在医院内,所以应尽量远离医院。
)「统计显示,通常染上进食习惯的人,很少能生存。
」-- Wallace Irwin不当结论(non sequitur)* 拉丁语「它没有跟随」的意思。
推断或结论没有跟随已建立的前提或证据。
(例如:在月圆时出生的人较多。
结论:月圆引致出生率上升。
)可是,是月圆引致较多出生,还是由於其他原因(可能是统计上的期望差异)?监视下的选择(observational selection)* (类似确认性偏见)指出有利的,却忽略不利的事实。
谁去过拉斯维加斯(Las Vegas)赌场会见到人们在赌桌上和老虎机上赢钱,赌场经理会响钟及鸣笛以公告胜利者,却永不会提及失败者。
这可令人觉得胜出的机会看来颇大,但是事实却刚刚相反。
错误因果(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拉丁语「它发生在之後,所以它是结果。
」与不当结论类似,不过与时间有关。
(例如:她去了中国之後病了,所以中国有些东西令到她病。
)可能她的病是由於其他原因,与中国完全无关。
证明不存在(proving non-existence)* 当辩者无法为他的声称提供证据,他可能会挑战他的对手,叫对手证明他的声称不存在。
(例如:证明神不存在;证明不明飞行物体未曾到过地球;等等)尽管有人可以在特定的限制中证明不存在,如在盒中没有某些东西,可是却无法证明普遍性、绝对性或认知性的不存在。
无人能证明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提出声称的人必需自己证明那声称的存在。
扯开话题(red herring)* 辩者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
实体化谬误(reification fallacy)* 当人们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设性的构想,当作是实在的事物。
如以IQ题作为真实衡量智慧的方法;由抽象的社会构想而来的种族概念(尽管基因属性的存在),源自经拣选的属性组合,或者标签某一组人;占星;耶稣;圣诞老人;等等。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一个步骤、法律、或行动的改变,可引致不良的後果。
(例如:如果我们容许医生帮助安乐死,那麽去到最後,政府会控制我们如何死。
)不一定只因为我们的改变,出现了滑坡,便会使预计的後果实现。
片面辩护(special pleading)* 以新鲜或特别的声称,抗衡对手的陈述;展示论据时只着重主题中有利或单一的范畴。
(例如:神为何在世上创造这麽多苦难?答案是:你必须明白,神自有祂神奇的安排,我们没有特权去知道的。
又例如:星座是准确的,但你必须先了解背後的理论。
)小众统计(statistics of small numbers)* 类似监视下的选择。
(例如:我的父母吸了一世烟,但他们从未患过癌症。
又例如:我不管其他人如何讲Toyota,我的Toyota 却从未发生过问题。
)只指出少量有利数据,与整体机会并无关系。
〔译注:把Yugo 改成Toyota 使更易明白〕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创造一个虚假的情况,然後去攻击它。
(例如:进化论者认为所有事物都是随机的。
)大部份进化论者认为,在自然选择的解释下,可能包括偶发的成份,但并非全然依靠随机。
抹黑你的对手只会令讨论的功能偏离。
你我皆错(two wrongs make a right)指控其他人跟我们所做的同样事情,为我们所作所为辩护。
(例如:你有甚麽资格批评我?你也跟我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控方的所犯的罪与讨论本身并无关连。
分散注意力的谬误(Fallacies of Distraction)* 两难推理(False Dilemma)错谬:为多於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是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观点。
o 例子: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o 解释: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诉诸无知(From Ignorance)错谬:因为不能否定,所以必然肯定,反之亦然。
o 例子:没有人能证明鬼不存在,那麽鬼肯定存在。
o 解释:总有些事是既不能否定,亦不能肯定的。
除了肯定和否定,我们还可以存疑吧!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错谬:不合理使用连串因果关系。
o 例子:迟到的学生要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