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莲花镇红岩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6广西莲花镇红岩村的“富裕生态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编辑/吕天骄别墅绿树掩映,清溪盈盈绕村,柿子金黄压枝,400多人的小村庄,每年涌进20万观光客,昔日贫困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如今景色和土货都“变出钱”,游人品月柿、逛柿园、打油茶,村民年人均进账超万元,家家盖楼,户户买车。
这种变化源自两年前启动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
2015年,广西提出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建设,以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打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
广西各地基础条件不一,政府“引导不主导”,活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新技术、土办法齐上阵。
目前,广西已建立起县城周边20公里范围内“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基本覆盖。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委会所辖的门等村、矮寨村,路边能看到不少村里环境整治小组立的清洁区指示牌。
门等村党支部书记苏开德介绍,村里参照城市社区管理的方式,对每户进行划片,3户人家算一个“小区”,每个“小区”两到三个垃圾桶,基本分类,并且拟定了小区村民工作责任:每天打扫公共村道卫生,各户垃圾每天早上8时前放于小区垃圾桶 恭城县黄岭村、莲花镇红岩村、平安乡社山村的村民都说:“村里干干净净,不仅自己住得舒心,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
”“美丽广西”有面子,更有里子。
越来越多的村寨,像红岩村一样走上生态致富路。
观光农业、有机农业、清洁能源、农家乐等农村新业态还在不断涌现广西红岩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在2012年以前还是自治区贫困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这里成为了备受欢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红岩村进行“清洁乡村”开发建设,首先就是考虑到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布局,沼气池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用户主要的生活能源。
案 例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红岩村论文

红岩村“养殖-沼气-种植+灯”生态农业模式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红岩村生态旅游及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探讨了"种植-沼气-养殖+灯"模式的概念、生产流程与循环路径。
该模式以种养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建立沼气肥全程利用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生产流程包括养猪、沼气、果树、诱虫灯、养鱼等5个环节,循环路径体现了生物链间的联动协调,五位一体,每个环节在空间上互相链接。
剖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与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循环红岩村生物链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位于恭城县南面,属莲花镇所辖,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交通良好,通信方便,村内农户95户,390余人。
因其壮观的万亩月柿园的天然的秀丽景色,得天独厚的旅游基础条件,于2005年11月通过市、区、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红岩村在未开发旅游前,住房破旧不堪,经济结构单一。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其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富余劳动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农户住上了统一规划的新型乡村别墅,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红岩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共建有独立别墅小洋楼50幢、开办旅游餐馆23家,有客房300多间,床位600多张,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5500多万元。
并争取资金,建成我区第一个村级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红岩村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引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红岩村之所以逐步走向富裕,是因为当地农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猪-沼-果”三位一体模式就是当地成效较明显的一个农业生产模式。
在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殖的过程中,自己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为村里种植农户带来福音,推动当地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
在1000亩无公害柿子园沼气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养猪户将自己养殖场内每天产生猪粪和基地的烂菜叶、瓜果等投进沼气池,在解决了养殖粪尿污染的同时,利用沼渣、沼液种植柿子,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灯”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游恭城红岩村作文

游恭城红岩村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个四季如春、瓜果飘香的生态净地,一个山奇、水秀、茶香、情浓的人间仙境,这就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恭城县红岩生态旅游新村。
红岩村是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15公里,距桂林市123公里,交通良好,通信方便,因其壮观的万亩月柿园的天然的秀丽景色,得天独厚的旅游基础条件,于2005年11月通过市、区、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在红岩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当地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对该村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对景区基础设施的交通公路、旅游观光小道,瑶族风雨桥,观景亭等进行实施,形成吃、住、游、乐、购等一条龙的旅游服务。
使其成为近年来桂北大地上悄然兴起而又魅力四射的生态旅游胜地。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们自2003年秋季开始,以红岩村的万亩月柿基地为主会场,举办了三届金秋月柿节,极大地提高了红岩村的旅游知名度,有力地促进了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在3年多的时间内,已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社会旅游收入达2千多万元。
增加了纳税额28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天的红岩村,山奇水秀,佳景荟萃,远离都市的喧嚣与繁杂,沉浸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一座座屹立在果海中的乡村别墅,让耳目一新。
在这幽静而清新的乡土气息中,你可以去河边垂钓,田间耕耘,树下对歌,山上观景,水中娱乐;或亲手制作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或与友人款步于湖光山色中,独享漫天情调;或与家人参与到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有中,其乐融融,趣味无穷。
真乃泛舟休闲之佳处。
渡假观光之胜地。
明天的红岩村,将会出落得更加青春靓丽,更加光彩夺目。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桂林市恭城县红岩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

的土 地 以黄土 为主 , 柿 子 树 的生长正 好适 于在黄 土上 种 植 。恰巧 2 O世纪 8 O年 代 恭 城 县抢 占 了农业 产 业 结 构 调整 的先机 , 在桂 林 市率先 进行农 业产 业结 构调
调 整农业 产 业结构 。红岩村 旱地 多 , 水 田少 。早
持下 , 村里还 举 办 了“ 月柿节” , 为 红 岩村 作 了很 好 的 宣传 , 并打 响 了 品牌 。开 展 建 设 “ 富裕生态家 园” 工
[ 收稿 日期] 2 0 1 3 一O 2 —1 0 [ 基金项 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 题《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广西 山区少数 民族农村妇女素质提高的方式 与途径研究 》 , 课题编号 : 0 6 F S H0 0 3 。
植 中获得 的人 均年纯 收入 超过 8 0 0 0元 。在政府 的支
达 6 7 5 0元 , 其 中人 均 非农 收 入 达 1 6 5 0元 , 转 移 劳 动
力 3 0 2人 。从 红岩村 获得 的这 些荣誉 中 , 凸显 出了它
在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建设 中取得 的重 大成就 。 ( 一) 生产 发展 、 农 民收入有 明 显提高
在 2 O世 纪 8 O年代 改革 开放 以前 , 红岩村 主要 种植 水
一
、
红 岩 村 基 本 情 况 及 其新 农 村 建 设成 就
稻, 旱 地 种植花 生 、 黄豆、 木薯 、 玉 米 等 经 济效 益 较 低
的作 物 。当时 农 民 的收 入 每 户 一 年 到 头也 只 有 3 0 0
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调查实习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组长:黎琼成员:方芳、张怡、周素妃年级班别:旅游管理11-3班指导教师:**实习时间: 2014年6月23日-7月4日目录一、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计划···········2~3二、桂林恭城县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访谈提纲(一)访谈基本情况 (4)(二)访谈提纲··································4~6三、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问卷 (7)四、桂林恭城县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笔记(一)调查基本情况 (8)(二)访谈笔录一 (8)(三)访谈笔录二 (9)(四)访谈笔录三 (10)(五)访谈笔录四 (11)五、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报告(一)实习基本情况概述 (12)(三)调查目的地概况···························12~13 (二)实地调查·································13~16 (三)调查感想·································16~17恭城红岩村农业生态旅游现状调查计划恭城红岩村自2003年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以来,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生态反响,成为示范性农业生态旅游点。
恭城红岩村景区景点

恭城红岩村景区景点
恭城红岩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县,是一座以红岩为主题的景区。
这里的景点丰富多样,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红岩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村庄依山傍水,被青山环抱,河流潺潺流过,美景令人陶醉。
村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景点是著名的红岩瀑布。
这是一座高约50米的大型瀑布,水流如玉,从山上奔腾而下,落入清澈的溪水中。
站在瀑布下,能感受到瀑布水花飞溅的清凉,仿佛身处仙境。
此外,红岩村还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毛泽东红军战略指挥部旧址。
这是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主席曾经驻扎的地方,现已修复成纪念馆,供游客参观。
在纪念馆中,游客可以了解到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感受到红军英勇抗敌的精神。
此外,红岩村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红岩寺。
这是一座修建于明代的寺庙,历史悠久。
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和众多神灵,是当地信
众们祈福的圣地。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宁静与祥和的氛围,放松心情。
游客来到红岩村,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这里的农家菜以新鲜的山珍野味为主,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尝一口红岩村的农家菜,仿佛品味到了土地的滋味,真实而鲜美。
总的来说,恭城红岩村景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瀑布景色,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品尝到美味的农家菜。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红岩村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将给你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
恭城:农民这么“坐”生意

恭城:农民这么“坐”生意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12期“边搞生态农业,边做生态旅游,现在我们村的农民没人愿意出去给别人打工,都愿意坐在家里当老板。
”在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村民朱培铭一番“自夸”道。
朱培铭边打油茶边聊:“从2003 年村子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后,村里成立旅游协会,全村近百户家家经营农家乐,农房摇身一变成饭店。
一楼是‘餐厅+ 土特产商店’,楼上是宾馆,统一制定指导价。
谁家客人来多了,就匀给其他村民,不吃独食,走共同富裕之路。
”他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家里6 间客房,周末、节假日总是爆满,一年下来光“住”就能赚出10 多万,家里自制的腊肉、柿饼等土特产,游客一年买走好几千斤。
再加上餐饮经营,靠乡村旅游一年赚20万元妥妥的。
据了解,2014 年红岩村全村接待游客有20 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万元,其中旅游收入约占60%。
靠“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积累“第一桶金”的恭城人,积极寻求与生态紧密关联的创富新契合点,“生态旅游”就是其中的生动实践。
许多村像红岩村一样,90%以上的沼气入户,使用清洁能源;组建了保洁队伍,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全覆盖。
“生态是恭城的生命线。
”恭城县委书记程权说,越来越多的恭城农民靠发展旅游持续增收,实现了“三个转变两个就地”,即果园变公园、农家变旅馆、农民变老板和村民就地就业、就地城镇化。
如今,走上“生态乡村”发展之路的恭城农民,守土不离乡照样可以享受城市文明,在全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荣获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
(刘倩毛登峰)。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第12课《美丽乡村乡村的生态环境》教案

评价主体
平价内容
调查走访
劳动体验
团队合作
同学评价
表现积极,沟通顺畅。
能够主动参与各项任务,不怕脏、不怕累。
能够积极与同学们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评价
老师评价
积极参与,和同学合作愉快。
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出色完成任务。
能够与同学们密切合作还能够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
欣赏了视频,我们感受乡村之美。那么,你到过乡村,亲自感受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吗?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乡村的生态环境》从中寻找答案!
出示课题。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通过视频、设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活动方案
乡村的生态环境小组活动方案
填写活动
方案
分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填写、制定,对活动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
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2.视频:乡村的变化。
三、调查
依靠地方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好环境,是打造生态乡村的一项重要举措。请深入了解当地村镇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优势,完成能源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竹山(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
了解
调查
通过了解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生态居住环境的变化,感受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个人评价
做得不够
在某些任
自己表现
深入、细
致。
务中,不够细心。
得还不错,能够与同学们积极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拓展,引导学生畅想十年后的变化和乡村发展要改掉哪些陋习,传承哪些好的做法,激发我们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桂林市莲花镇红岩村
红岩村周边群山围绕,风光无限,河畔翠竹林立、杨柳飘逸,林木覆盖率超过80%。
百年古柿林及一些古建筑、古牌匾相得益彰。
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发展理念,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红岩村依据自身条件,开发了诸多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包括以大片生态果林及乡村农舍为对象的乡村观光型;以塘边垂钓及自助登山等为主的乡村休闲型;以农田及农村生活等为载体的农家乐旅游系列。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荣获广西“全区生态富民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