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1]

合集下载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篇1一、开设目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国防、环境保护的知识、国学启蒙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文化的优美。

2.通过名人长廊,让学生了解古代名人的卓越才能。

3、通过名胜佳境,让学生了解我们山东的名胜古迹,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和谐校园、和睦相处,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姜尚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四、教学重点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五、教学措施: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国学启蒙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

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结合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雷防震等安全知识教育。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语文(1) 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写作: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包括字词句的组织、段落的构思和篇章的结构。

(3) 口语: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4) 字词句:学习掌握基本字词句的读写和造句能力。

(5) 诗词鉴赏: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2. 数学(1) 数字和数的认识:学习自然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法和写法等。

(2) 加减法: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3) 乘法和除法:学习乘法口算和列竖式计算,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4) 平面图形:认识和绘制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5) 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学习读时、写时间和学习使用日历。

3. 英语(1) 字母和音素:学习英文字母的发音和拼读规则。

(2) 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

(3) 句型和语法:学习基本的句型和语法规则,构建简单的句子。

(4)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4. 科学(1)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学习保护环境、珍爱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2) 天气和季节:学习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植物和动物:学习认识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分类和习性。

(4) 健康和安全: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讲授、讨论、练习、实践和游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年级上期地方课教学计划

3年级上期地方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8人。

这些学生个个都是活泼可爱的,思想品质好。

但他们认为地方课没有语数课重要,对地言方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为了上好地方课,激起学生对地方课的兴趣,特订如下计划。

二.教学目标
通过地方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江西,认识江西,热爱江西,树立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理想。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二十四课,教材中着重围绕江西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编写的。

其目的上让学生了解江西,认识江西,热爱江西,树立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理想。

同时,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这套教材在不同的年级还设置了心理、安全、民族、环保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内容。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构筑开放性的教学模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中在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注重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充分发展。


2014.9.2 第 2 页共2 页。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1.1 教学目标地方课程是特定地区开设的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其相关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的认知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社会情感。

1.2 课程内容地方课程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2.1 故事与历史通过探究本地区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影响。

1.2.2 地域与地理通过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2.3 文化与传统通过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立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借助合作学习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计划2.1 教学时间地方课程三年级的教学时间为一学期,共22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总计44节课。

2.2 教学内容和进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如下表所示:时间教学内容计划进度第1-2周本地区的历史故事完成第3-4周本地区的地理特征完成第5-6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利用完成第7-8周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完成第9-10周本地区的节日与习俗完成第11-12周人文景观及其历史渊源完成第13-14周城市和乡村发展完成第15-16周人口、移民和社区完成第17-18周交通和通讯完成第19-20周本地区的体育文化和教育完成第21-22周本地特色产业完成2.3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年级:三年级学科:地方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各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2. 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的热爱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方文化的学习兴趣;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方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北方地区1. 江北水乡:介绍江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饮食文化;2. 红河谷地区:介绍红河谷地区的地理特点、农业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化;3. 黄土高坡:介绍黄土高坡地区的地理特点、黄土地貌和农田治理;4. 教学活动:制作北方地区的地图和介绍册。

第二单元:东方地区1. 东海之滨:介绍东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2. 长江之畔:介绍长江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3. 山东半岛:介绍山东半岛的地理特点、饮食文化和名胜古迹;4. 教学活动:观看东方地区的旅游宣传片和制作海报。

第三单元:南方地区1. 珠江三角洲: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2. 华南水乡:介绍华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和农田利用;3. 云贵高原:介绍云贵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4. 教学活动:进行南方地区的地理实地考察和拓展阅读。

第四单元:西部地区1. 青藏高原:介绍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2. 西南腹地:介绍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多民族文化;3. 新疆边陲:介绍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边疆文化和旅游资源;4. 教学活动:制作西部地区的地理模型和展示作品。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对地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完成地方课程相关的作业和小项目;3. 学生参与地区实地考察的记录和总结;4. 学生的综合评价和班级展示成果。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精选13篇)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精选13篇)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精选13篇)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

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

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安全教育方面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2、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

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安全教育: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环境保护教育: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探索活动: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2023年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精神;4.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1.数学(1)数与计算了解自然数的概念,认识到数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掌握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数的认识认识到整数的概念,了解正负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3)算式的应用通过算式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

(4)分数的认识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面积和体积的认识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比较,认识到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语文(1)阅读与表达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2)写作与欣赏通过写作和欣赏课程,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口语与听力通过口语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调。

3.英语(1)听力与口语通过听力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

(2)词汇与语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应用于基础对话和句子的构造。

4.科学(1)生活中的科学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

(2)生物的种类和特点了解不同生物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学会爱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数学(1)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计算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语文(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英语(1)以情境和对话为基础,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最新三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1]复习课程

最新三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1]复习课程

三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更新,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速度。

特制定地方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几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有部分学生有时存在不受课堂约束的情况,显得“自由”,所以这期还要加大课堂常规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是内容丰富。

有面对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识,学会接受丧失;有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有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此外还有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四、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我们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

充分利用地方、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更新,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速度。

特制定地方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几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有部分学生有时存在不受课堂约束的情况,显得“自由”,所以这期还要加大课堂常规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是内容丰富。

有面对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识,学会接受丧失;有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有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此外还有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四、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我们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

充分利用地方、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安全教育方面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环境教育方面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3.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

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五、具体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六、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学科教学进度表陕北剪纸导学目标:了解榆林剪纸艺术,体会这些美丽的剪纸蕴含着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剪纸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蓝天天高来黄土土厚,全装在咱的衣兜兜,天生下一双巧手手,能抹彩来会描绣。

”这天生的一双巧手,体现在榆林的剪纸艺术中。

二、我们的榆林1.了解窗花图案(出示学生收集的的窗花图案)。

2.学生交流。

3.小结:窗花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

转花起中心装饰作用。

角花,是三角形的纹样,安排在窗子的四边角上,主要内容是石榴、牡丹等花样,与其他小窗花相结合,使图案完整。

4.了解窗花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窗花。

(2)这些窗花有什么意义?(3)学生交流。

(4)归纳:每逢春节,人们会用一幅幅漂亮的窗花来装饰自己的窗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花草鱼虫、民间传说、劳动的果实、牛车马驹骆驼等家畜、保平安镇宅避邪的狮子老虎等。

(5)每逢婚嫁喜事,人们也会用窗花来装饰洞房:如:老鼠吃西瓜——破红得子老鼠吃葡萄——多子多孙娃娃坐莲花——连生贵子三、从榆林看世界。

欣赏不同的剪纸。

四、互动分享1.窗花剪纸中的对称美。

2.出示雪花剪纸图。

3.观察思考:你知道这些对称的图形是怎们剪出来的吗?4.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对称的窗花。

5.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说说自己和同学间的窗花优点。

五、我会这样做1、了解窗花剪纸的濒危状况。

2、保护窗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3、写一份保护窗花剪纸的计划。

六、总结:剪纸是一种奇特的艺术。

家乡的小吃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尝试着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尝试着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制作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材料:橡皮泥教学课时:2课时一、视频导入1 .观看9月5日17点在中央电视台2套播出的亚欧博览会上小吃美食节的报道。

2. 观看结束后问: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美食节?3. 这段视频是今年在亚欧博览会上陕西小吃美食节中小吃的介绍,能看出陕西的小吃很受欢迎,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视频当中介绍了哪几种小吃?4. 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新疆的小吃?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1 .问:有没有那哪个同学会做小吃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小吃的制作材料、形状、颜色2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的特色小吃。

祖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品类繁多、外观精美、风味独特,希望同学们能将它们向更多的朋友或国际友人介绍、推广,使我们的小吃文化发扬光大,风靡海外!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板书:国旗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板书:国歌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7.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幻灯出示)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

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知道从我做起自觉尊敬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认识国徽1.课件出示国徽。

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板书:国徽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法律法规)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