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4

合集下载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免费范文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免费范文

第二单元写作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训练目的]
1、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

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

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

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写作训练《详略得当》教案一、什么是详写和略写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写得比较充分;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略写是对详写进行的补充,使得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三、如何进行详写和略写1、根据文题定详略。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审题不认真会导致重点不突出,文题的重点就是要详写的地方。

审题:①同题比较法。

我们可以比较《发现幸福》和《捡拾幸福》两个题目,前者“发现”表示的是之前没留意到的或者忽略了的东西,发现过程应是详写的部分。

而后者除了写发现幸福,还得写“把幸福捡拾起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②抓关键词语法。

比如《捡拾幸福》这道题目,就有两个关键的词语,要理解好“捡拾”这个动词,捡拾的过程要详细写,也要理解“幸福”的含义,把幸福具体化,写出捡拾幸福时的心理感受。

2、根据中心意思定详略。

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文章正文部分事件的经过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某同学写《捡拾幸福》时,总共用了6段:①同学约我去踢球;②踢球后买冷饮喝,回家立刻洗了个冷水澡;③感到头痛,用体温计量体温;④发烧了,妈妈叫我躺下休息,帮我盖好被子;⑤妈妈为我煮粥,我看见妈妈忙出忙外的身影;⑥吃着香喷喷的粥,我感到幸福极了。

请判断一下,这6段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段落:详略安排①同学约我去踢球;()②踢球后买冷饮喝,回家立刻洗了个冷水澡;()③感到头痛,用体温计量体温;()④发烧了,妈妈叫我躺下休息,帮我盖好被子;()⑤妈妈为我煮粥,我看见妈妈忙出忙外的身影;()⑥吃着香喷喷的粥,我感到幸福极了。

()3、确定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后,就要下点功夫打造详写的部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导学案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写作兴趣【教学重难点】写作【教学法】交流引导训练【课时】1课时【合作·探究·展示】[训练指导]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

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在双休日里【作文题目】经过一周忙碌的学习,双休日是我们每个同学所向往的。

在这两天里,你们可以尽情地去释放、享受。

希望你能将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事件拿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去体味你们别样的生活,倾听你们真实的心声……请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选材叙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件完整的事例,主题自定,但要鲜明。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

初中作文详略得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中详略得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内容:1. 作文中详略得当的概念和意义。

2. 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

3. 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详略得当”四个字。

二、讲解详略得当的含义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解释详略得当的含义:即在作文中,对素材的取舍和叙述要有主次之分,重点突出,次要部分简洁明了。

2. 教师阐述详略得当的意义: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作文质量。

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优秀作文,找出其中的重点素材。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a. 关注作文题目,明确写作重点。

b. 抓住作文开头,筛选关键信息。

c. 分析作文中间部分,找出重点事件或情节。

d. 关注作文结尾,总结全文重点。

四、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使作文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恰当的叙述方法:a. 用具体的细节描述来展现重点素材。

b.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次要部分。

c. 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连接主次内容。

d. 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主次内容层次清晰。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现场构思作文,注意详略得当。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详略得当的概念、意义、筛选和突出重点素材的方法以及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年级语文上册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精选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精选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精选五篇)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和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二、展示训练题目:(板书)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三、温故知新:提问:在记叙的过程中,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学生回顾: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的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中心意思有些关系,完全不写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使情节不完整,或使内容单薄,或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不能不写的,就要略写。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
案(新版)苏教版
作文:有详有
.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课堂助学
扎克雕像。

可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断了双手的
不愿承认吧?躺在床上,不甘心地想着,为什么之前几级都顺利考过,了前六级,不想在第七级上栽了跟头。

吧”。

考官冲我点了点头。

我平稳了一下情绪,坐在钢琴前,手指搭上网站,键入准考证号,顿时,屏幕上出现了鲜红的恭喜字样。

那一刻,
旅游、营火晚会带来的欢乐……夏晨是凉爽的,夏夜是迷人的。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

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
己的感受,表现对该季节的喜爱之情。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简短的写作实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一段描述。然后,我会展示几篇学生写的作文,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文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而有些则显得平淡无奇?通过这个导入环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5.教学方法的人性化: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人性化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以亲切、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在本次作文讲评课中,我以学生们提交的作文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写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我还将学生的作文与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对比,使学生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在讲解过程中,我运用人性化的语言,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方式,学生们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外,我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我会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实践。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描述一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如何在写作中合理安排详略,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应该能够识别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详略得当的技巧,包括如何突出主题、安排合理的详略等。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分析并改进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活动单教师.doc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活动单教师.doc

设计意图个 性化备课《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作文讲评活动单 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 过程和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 文和做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屮如何确定详略。

教 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醉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來,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來,放 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 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 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 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岀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屮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二、 展示训练题目:(板书)1. 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 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三、 温故知新:提问:在记叙的过程中,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学生回顾教师明确: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的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 地方要详写,同屮心意思有些关系,完全不写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 使情节不完整,或使内容单薄,或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不能不 写的,就要略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4教学时数 2 课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年级八年级课型教学目标 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二、知识讲解陆游诗云:“天章云锦用在我,妙手剪裁非刀尺。

”说的是写诗作文剪裁的重要性。

所谓剪裁,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表达的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

取舍,是第一步,决定哪些材料用,哪些材料不用。

有用的材料也不能不分主次轻重一古脑儿都写到文章里,有的要详写,有的要略写。

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指出:“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

”也就是作者要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做到繁简结合、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详写,又称“详笔”,是指那些与表达中心思想联系最紧密的地方,要写得详尽,用较多的笔墨和篇幅写充分、写清楚。

在记叙文里,表现为交代得具体、叙述得完整、描写得细腻。

在议论文里,表现为论证要充分、要全面。

在说明文里,表现为说得清楚明白,重要部分说得更详细。

略写,又称“略笔”,是指文章中次要的又必不可少的内容,用少量的字数表达得精当简略。

常用概述、压缩、删节的方法,甚至是一语道破,一笔带过。

知道了剪裁的重要性,至少要清楚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但要真正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还必须进一步明确以下三个方面:1、详写和略写,必须从写作目的出发,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凡与写作目的关系特别密切的,能够突出主题的主要材料、重点材料,要写得详尽、具体、集中,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主题、突出中心。

次要材料则略写,通过交代、铺垫、过渡、照应、补充等,照顾全局,同样为表达主题、突出中心服务。

这就要动笔之前,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考虑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行文过程中,详写部分写充分,略写部分写精要。

修改润饰时,考虑是否该详的详了、该略的略了,详略是否得当。

这样,把内容的详略落到实处。

2、详写不是繁冗拖沓,而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例如,《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鲁达的三拳,从味觉写,从视角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写出了神韵,而毫无多余之笔。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记叙“车站送别”时,详细描述了父亲买橘子一事,其中对“爬月台”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正因如此情景,“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泪又来了”。

也正因如此,“背影”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详写,要从多角度观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用墨如泼,写全写细,写深写透,而又不能有可有可无的字、句、段。

这就要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下一番工夫。

3、略写不是平淡单薄,而要以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水浒传》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写了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虽然只一个“紧”字,却境界全出,意味无穷,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里,也多处用了略写。

祖母的去世,父亲差使的交卸,家产的变卖典质,都一笔带过。

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也仅仅寥寥数语。

这些也是为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这一主题服务的,父亲“老境却如此颓唐”,但仍深爱眷念着儿子。

这些内容与“车站送别”相比,显得次要,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铺垫。

正是在这般情景之下,更显现出父爱的深沉。

因此,略写绝不可视若等闲,更不能以为是敷衍之笔,同样要认真对待,花一定的气力。

它要求用少量的字数表达必不可少的内容,文字更为准确凝练。

详写和略写是相对而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详在必要之处,略得恰到好处。

正如一幅好的山水画,绝不是整个画面都满满的,而往往留下一定的空白,有近景也有远景,笔画有疏有密,用墨着色有浓有淡。

一篇好的文章,同样要求有详有略,相互配合,详略得当,各尽其能,各显其妙。

三、展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作文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训练指导]本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例文赏析]中学生的一天“叮铃,叮铃、、、、、、”“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

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

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

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

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

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

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

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化学指南》……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

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

其中,有我,有你,有他……[例文简评]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

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

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

如“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王锋的动作、神态的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而又可怜,让人们不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训练指导]本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

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例文赏析]夏夜夜幕徐徐降临了。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此时已摇着小扇,喝着浓茶在院中聊天乘凉。

屋里太热。

我也端了板凳来到院里。

夜,是多么恬静幽雅啊!晴朗的天空像一匹优美光滑的兰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

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

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曳着修长的花枝,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清风阵阵,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每当这时,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编织着夏夜的梦。

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蛐蛐”、“唧唧”、“铃铃”地唱着歌儿,此起彼伏,组成一支和谐的乐曲。

我想:这是它们在开音乐会吧?我被这美妙的夜景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时,隔壁的芸芸带着弟弟小凌子也来了。

看到我这摇头晃脑的样子,忍不住笑开了。

芸芸笑着问:“书呆子,在用什么功啊?”调皮的小凌子做个鬼脸接上话头:“在念和尚经吧?”待我要打他,他早已“逃之夭夭”了。

我和芸芸海阔天空地扯起来。

谈着谈着不觉又转到了月亮上去了。

“今天的夜色多美啊!”“是啊!”我故意考起芸芸来,“芸芸,你知道有关月亮的传说吗?”“这有什么难的。

”她面无难色,滔滔不绝地将起来,“月亮里有个广寒宫,仙女嫦娥就住在里面……”“那广寒宫才凉快呢,是不?”小凌子又奶声奶气地插进来说。

芸芸瞪了他一眼,刚要讲下去,话茬又被小凌子抢了过去。

“我知道,月宫里还有一棵桂花树,吴刚怎么也砍不断它,还有一只三脚蟾蜍,哦,还有一只小玉兔!”说到这里,他就咧开嘴,揪起耳朵,问:“像不像?”这个滑稽的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忍不住笑问他:“谁教你的?”“奶奶教我的!我还对奶奶说,长大了去月宫里做客哩!”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气,又一次把我们逗笑了。

夜深了,芸芸和小凌子早回去安歇了。

院子里安宁静谧。

只有那蓝天中的圆月还笑眯眯地望着院子里。

也许小凌子正在梦中乘着飞传到月宫做客,也许是吴刚正向他捧出桂花酒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