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多少克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多少克
川芎,又称川芎、四川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中国华西地区,属于伞形科伞形属植物。
川芎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活血化淤、舒经络、祛风通痹等方面,常被中医用作药材。
川芎含有挥发油、苯丙素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川芎的功效
1.活血化淤:川芎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通,对于治疗各种因
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2.舒经络:川芎具有祛风通络的功能,对于风湿性疾病有明显的缓解
作用,能够舒筋活络,消除疼痛。
3.祛风通痹:川芎含有类黄酮等成分,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对风湿
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川芎的用量
川芎在中医药方中的用量因情况而异。
一般来说,川芎的用量约为每次10克至15克,可磨成粉末或制成中药煎剂,按医嘱服用。
在日常饮食中,也可将川芎加入药膳或调味料中,调理身体。
注意:在使用川芎时应遵医嘱,不能自行增减用量。
过量使用川芎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通过适量使用川芎,可以发挥其良好的药用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药品安全及用药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多少克,需要与实际病情相结合,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法
导语:川芎,原名芎藭。
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
川芎,原名芎藭。
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
1、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朮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2、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
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川芎食疗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众所周知,川芎对于人体的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有着一定的食用疗效与作用。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川芎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芎的功效和作用:川芎的主要功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川芎有着对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有着一定程度上治疗效果的功效;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有着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的功效,其中尤为妇科调经要药;川芎有着治疗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的功效。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
川芎的食用方法川芎作为对人体有着良好功效作用的中草药,是需要正确适量地食用的。
那么多少为之适量呢,这就是川芎的用量问题了。
川芎一般食用方法是煎汤食用,它的用量一般是每次1-1.5克为好。
希望大家好好注意一下,切记不可过量或大量食用,否则引起身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就得不偿失了。
川芎的价格现在市场上的川芎的价格并不是很贵。
一般市面上各种品牌的川芎价格分别是:齐心药业的川芎是每千克21元,长城医药的川芎是19.80元每千克,博远堂药材的川芎价格是每千克22元,神州神药业的川芎是每千克20元,有些个体经营户的川芎价格是每千克28元。
不过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川芎的价格最贵的不一定就是代表其质量是最好的。
因为川芎的价格并不是单单由质量决定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川芎的价格。
例如包装规格、出厂商家、运输路费等等的一系列原因。
大家可以去正规的药店选购物美的川芎即可。
川芎的宜忌人群通常来讲,川芎的适宜人群有:患有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的人群;还可以用于患有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的人群;以及有着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的人群。
川芎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川芎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功能主治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病症。
以下是川芎的主要功能主治:1.活血祛瘀:川芎具有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从而达到祛瘀的效果。
它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痛经、血瘀性疼痛等。
2.舒筋活络:川芎可以舒筋活络,缓解筋骨疼痛和肌肉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
3.调经止痛:川芎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它常用于治疗女性病症,如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
4.降低血压:川芎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
它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减轻心脏负担。
5.改善头痛:川芎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症状。
它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头部不适。
6.抗炎消肿:川芎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它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等外伤病症。
二、用量川芎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3-10克,每日2-3次。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调整剂量。
特别提醒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在使用川芎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在使用川芎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不宜长期使用:川芎属于中药材,使用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川芎时,应遵医嘱并控制用量和用药时间。
•孕妇慎用:由于川芎具有活血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应慎用。
特别是在怀孕初期和大多数妊娠并发症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川芎。
•药物相互作用:川芎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川芎时需告知医生或药师已使用的其他药物情况,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可能对川芎过敏,使用川芎时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红肿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川芎有广泛的功能主治,但用量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而定。
在使用过程中,需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用法用量,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川芎的功能主治及用量

川芎的功能主治及用量功能主治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中医临床诊疗中。
以下是川芎的主要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凝结,从而对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病症有较好的效果。
•舒肝解郁:川芎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情绪紧张、烦躁易怒等症状,对抑郁症、焦虑症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缓解经期不适:川芎对女性经期不适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如经期疼痛、经期不规律等症状,可以通过调理血液循环、舒缓经络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川芎有一定的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用量川芎的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都会对用量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川芎的用量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煎汤服用:将川芎适量研磨成粉末状,用水煎煮,取汤液后适量服用。
一般用量为每次6-12克,每日2-3次,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泡水饮用:将川芎适量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静置片刻,待颜色变化后即可饮用。
一般用量为每次3-6克,每日2-3次,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炖汤煮食:将川芎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高压锅或炖盅中炖煮,待药物熟透后即可食用。
一般用量和熟透程度根据具体病症和个体差异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药丸或丸剂:将川芎制成药丸或丸剂,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建议进行服用。
一般用量和频次根据具体药物剂型和病症情况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川芎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中的禁忌症患者等特殊群体,则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此外,川芎的用量也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进行调整,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缓解经期不适和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川芎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川芎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1、活血行气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症状多见憋气、胸闷、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这是就可以把川芎与降香、丹参、赤芍、红花五味药一同煎服。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导致的疾病,比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的患者,这是就可以与当归、牡丹皮、生地等一同煎服;月经后期,假如经行时腰腹疼痛、白带多、白带色白,那么就与当肉桂、归、杜仲、炮姜等一同煎服。
③用于跌打损伤或者局部肿痛患者,那么便可以与桃仁、红花、栀子一同煎服。
2、祛风止痛①感冒时头痛患者,那么这种症状就要分成两种了,一是风寒,这时候就可以与白芷、防风、荆芥一同煎服;二是属于风热患者,这时就要与菊花、薄荷一同煎服。
②风湿痹痛的患者,那么既可以把川芎与独活、羌活、防风等一同煎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川芎对人体有镇静的作用且效果明显。
川芎能挥发少量油的时候,可以对动物的大脑活动进行抑制,然而对血管运动中枢、延脑呼吸中枢、脊髓反射中枢具有着兴奋的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川芎浸膏浓度为10%的水溶液,使用微量时就能刺激受孕的子宫,其主要表现为增高其张力,增强其收缩性;若是使用大量的川芎浸膏浓度为10%的水溶液,则反而会使子宫麻痹,造成其收缩停止。
实验证明假若用川芎浸膏,对妊娠大鼠和家兔进行连续的注射,会导致胎仔在子宫内坏死,但是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不坠下,故科学家则推论这样情况引起的胎仔坏死,原因可能是由于动物的子宫因受川芎的作用,而引起了挛缩,从而影响了胎仔在子宫内无法正常吸收营养所致。
3、抗菌作用等体外试验川芎对人体的变形、伤寒、霍乱弧菌、痢疾宋内氏、大肠、绿脓、副伤寒杆菌等有着抑制的作用。
4、抗放射作用实验证明川芎的煎剂对动物的放射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1.川芎酒制作方法:将洗净切好的川芎片,先用黄酒喷洒均匀,放置一段时间,再放到锅中翻炒,一直到它有略微的焦黄即可,再将它取出放凉,再按照每100斤川芎片,12斤黄酒的比例去泡制。
2.川芎白芷炖鱼头制作方法:1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干净,再将生姜切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量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量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短圆柱形。
川芎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被誉
为“四君子”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着重介绍川芎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用量。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 舒经活血
川芎具有活血化淤、舒经止痛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
达到祛瘀通络的效果。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因气和血凝滞所致的疼痛症状。
2. 调经止痛
川芎能够活血调经,对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疗效。
其特殊的药理作用
可以减轻疼痛感,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
3. 降火明目
川芎还具有降火明目的作用,对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夜盲等眼部疾病有辅助
作用。
川芎可清热明目,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二、川芎的禁忌用量
1. 用量
川芎热性较大,不宜过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不宜超过3~6g。
2. 禁忌人群
•孕妇忌服:孕妇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川芎,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川芎,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不宜过量使用川芎,以免影响血压稳定。
•腹泻患者:川芎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腹泻患者慎用。
综上所述,川芎是一味非常有价值的中草药,具有较好的药用效果。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量,避免禁忌人群,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在选择川芎药材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并慎重遵医嘱。
川芎功效与作用吃法

川芎功效与作用吃法川芎是中药中的一味药材,其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川芎的来源、药用价值以及常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一、川芎的来源与药用价值1. 来源川芎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其学名为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川芎主要生长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高海拔山区,该植物多年生,常见的生长环境是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和林中草地。
2. 药用价值川芎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主要功效如下:2.1 补血活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血液的流动性。
使用川芎可以治疗一些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疾病,如瘀血痛经、痛经等。
2.2 舒经活络川芎可以舒经活络,促进经络的通畅,消除经络的阻塞和痛楚。
因此,川芎常被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疼痛等。
2.3 解郁安神川芎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抑郁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放松和入眠。
因此,川芎也常被用于治疗一些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如焦虑、失眠等。
2.4 缓解血管神经因素引起的病变川芎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如头晕、头痛等。
二、川芎的常见用法1. 煎剂将川芎切成小片后,与其他草药一同放入锅中煎煮,煮沸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川芎煎剂。
川芎煎剂适用于补血活血、舒经活络等疾病。
2. 煮茶将川芎和其他茶叶一同加入沸水中煮沸,然后过滤得到川芎茶。
川芎茶适用于解郁、安神等疾病。
3. 膏剂将川芎研磨成粉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成膏剂,直接涂抹于患处。
川芎膏剂适用于外用治疗一些局部疾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等。
4. 口服丸剂将川芎研磨成细粉后,与其他草药混合,制成丸剂。
川芎丸剂适用于一些内部疾病,如瘀血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川芎的注意事项1. 孕妇忌用川芎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妇在怀孕初期和孕晚期尽量不要使用。
2. 用量不宜过大川芎属于辛温药,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上火和腹痛等不适症状,因此使用时应注意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简介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
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
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
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
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川芎图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
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川芎的药用价值
1、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
(《局方》川芎茶调散)
2、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
(《斗门方》)
3、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
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
(《宣明论方》川芎丸)
4、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
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
(《简便单方》)
5、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金匮要略》胶艾汤)
6、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
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
(《本事方》佛手歌)
7、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
水煎服。
(《奇方类编》)
8、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
上为细
末。
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
(《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9、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10、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川芎的副作用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1、《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
恶黄连。
2、《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3、《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4、《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5、《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6、《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川芎的食用方法
1、川芎鸭:川芎5克,鸭肉200克,姜丝、盐、植物油各适量。
鸭肉洗净,剁块。
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丝,接着放入鸭块略炒,加水适量,放入川芎,以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活血行气,祛瘀。
2、川芎煮田螺: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
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吩钟至熟。
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3、川芎桃仁蚕蛹粥:川芎10克,粳米50克,桃仁、蚕蛹各15克,川芎、桃仁水煎,去渣取汁,再加蚕蛹、粳米熬粥服。
4、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5、川芎白芷炖鱼头: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
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