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

改造初步设计说明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一、设计需求说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旧建筑逐渐暴露出问题,需要进行改造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本次改造初步设计旨在对一栋旧建筑进行全面改善,提升其实用性和舒适度,同时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二、改造内容1. 室内空间改造(1)对室内进行细致测量,重新规划空间布局,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保留原有结构的同时,考虑增加隔墙、拆除不必要的墙壁,以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2)优化采光设计,通过调整窗户位置、增加天窗等手段,增加室内自然光的利用,减少对人工光源的依赖。

(3)改善通风系统,加装新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性,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能源使用优化(1)替换老旧的采暖和供水设备,使用更高效的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如对热水供应进行管道改造,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或热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增加绝缘材料和隔热层,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冷热能负荷,降低能源消耗。

3. 环境友好改造(1)种植绿色植物,增加生态因素,改善室内和周围环境质量。

(2)使用环保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低VOC(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

(3)引入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减少浪费。

三、改造设计指导原则1. 人性化:设计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提供舒适、安全、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2. 环保可持续: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技术先进性:尽可能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如智能家居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提升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4. 经济实用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改造成本,确保投资回报。

四、改造效果预期通过以上改造措施,预计该旧建筑能够焕发新生。

室内空间将更加合理和通透,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采暖和供水设备的优化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居住成本。

环境友好改造使建筑融入周围自然环境,提升居住体验。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 项目初步设计重庆XXXXX设计有限公司XXXX年XX月工程设计责任人设计说明书目次1 概况 (1)2 总平面 (5)3 建筑 (12)4 结构 (20)5 给水排水 (32)6 电气 (42)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动力 (65)8 消防 (73)9 人防 (89)10 节能 (99)11 景观及绿化 (107)12 环境保护 (109)13 概算 (113)附件1 重庆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2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3 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4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5 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1概况1.1工程概况表1.1 工程概况表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

2。

1重庆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

2。

2重庆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1.2。

3重庆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1。

2。

4 重庆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1。

2.5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1.2。

6 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1。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一、概述二、编制流程1.收集项目资料:搜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技术要求等相关文件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

2.梳理工程量:按照施工组织、工序划分,对各项工程量进行细化梳理,包括土建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电气工程等。

3.估算工程量:根据项目资料和历史数据分析,对各项工程量进行估算,确定每项工程的操作数量和产值。

4.估算材料费用: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量,确定所需材料种类和数量,并参照市场行情报价进行估算。

5.估算设备费用: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量,确定所需设备种类和数量,并参照市场行情报价进行估算。

6.估算人工费用:根据工程量和工程难度,确定所需人工工时和工资,并进行费用估算。

7.综合计算成本:将各项费用汇总计算,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等,得出初步设计概算。

8.编制概算报告:将计算结果以文字和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并撰写概算编制说明,明确编制依据、方法和假设条件等。

三、编制依据1.项目设计方案:根据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工程量的细化,并确定施工方案。

2.市场行情信息:参考市场行情,获取材料、设备和人工的价格信息。

3.历史数据分析:借鉴过往类似项目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为概算提供参考。

四、编制方法1.工程量估算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和历史数据,采用专业估算软件或公式计算每项工程的数量和产值。

2.费用估算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和行情信息,进行费用的估算,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和人工费用。

3.风险因素考虑:针对工程施工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合理的假设和处理,并在概算报告中进行说明。

五、编制说明内容1.项目背景和概述:介绍项目的背景和概况,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

2.编制依据:说明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和方法,明确各项材料和设备的估算依据。

3.工程量估算:详细列示各项工程的名称、数量和产值,明确每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工艺要求。

4.费用估算:根据材料、设备和人工的估算依据和方法,列示各项费用的金额,分别说明各项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

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

包括建筑的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

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

三、构造设计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

通过效果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

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初步设计说明书是对一项工程或项目进行初步设计时的规范性文件。

该文件主要目的是阐述设计理念、目标、方案、技术参数等,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说明书以一个虚构的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初步设计的概念、内容及步骤。

二、项目概述本工程项目名称为“智能环保大楼”,旨在建设一栋集办公、科研、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

该建筑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该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科研区、展示区、休息区等。

三、设计理念本设计秉持“绿色、智能、环保”的理念,以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宗旨。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

四、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提高环境质量;2、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3、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能耗;4、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五、设计方案1、建筑造型设计: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直线、曲线等元素进行造型组合,使建筑外观更加简洁、大气。

2、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如太阳能板、保温墙体等。

3、建筑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和抗震性能。

同时,采用智能化的楼宇管理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控制。

4、空调系统设计: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地下水温度稳定的特点,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效果。

同时,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和新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照明系统设计:采用LED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与自然光的互补,降低能耗。

6、给排水系统设计: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设置节能型卫浴设备,减少用水量。

7、环保措施设计:设置噪音控制设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采用绿化带设计,提高绿化覆盖率。

六、技术参数本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参数如下: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建筑节能率为65%;5、水资源回收率为30%。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

初步设计说明和图纸编制和签署要求1.1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要求编制。

初步设计文件按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三部分进行编制,设计说明书也可与工程概算书合并。

1.2初步设计文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应有良好的装帧,按照封面和责任页(扉页)、目次、文字部分、附件、图表等顺序装订。

1.3初步设计说明须具备责任页(扉页),加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打印工程设计单位的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姓名。

法人代表、总工程师可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或盖章,项目相关人员必须在打印实名后签名,注册人员应加盖注册章(设计说明书和概算说明书分别装订时,须分别具有)。

1.4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的项目负责人应由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审核人或审定人至少由一名本单位在职的注册建筑师或者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并签字盖章。

1.5勘察、设计单位(含省外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项目负责人承诺书。

1.6初步设计文件说明应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

省外设计单位还必须附省外勘察设计企业信息登记证复印件。

1.7相关政策性文件影印件应作为初步设计说明文本附件,必附文件有:(1)发展和改革等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批准或者核准、备案文件。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8在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办理的有关批文,与初步设计有关,可以作为附件的有:(1)土地证。

(2)规划用地许可证。

(3)人防设置要求。

(4)消防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5)环境评价报告批复意见。

(6)抗震专项审查意见。

(7)其他相关批复文件和会议纪要。

1.9初步设计图纸均须加盖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电子出图章和相应注册师印章,图角须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建筑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项目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校对(人)、设计(人)、制图(人)、工种负责人等栏目,人员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xx区10号地西部,该地段南临xx大街。

主要功能地上为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

建筑的长为,宽为,总高度为。

地上17层,地下2层。

1~4层层高为,5~17层为,18层为;地下一层层高为,地下二层为。

主要结构跨度为、和。

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2.设计依据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自然条件:2.2.1.基本风压为m2(n=50);2.2.2.基本雪压为m2(n=50);2.2.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28提出的《建设发展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号KC2011E373)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2.4.建设单位提供的人防设计批复文件等书面要求。

2.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

2.6.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如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8)《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建筑分类等级3.1.建筑分类等级见表。

表建筑分类等级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1.楼(屋)面活荷载见表。

表活荷载标准值注:其他未列项目见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初步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初步设计说明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记录了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包括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初步设计说明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产品的设计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产品的开发工作。

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名称和设计目标。

产品的名称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表达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设计目标则应该明确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初步设计说明书需要详细描述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这包括产品的主要功能、使用场景、用户群体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产品的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产品的设计方案。

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还需要对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这包括产品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掌握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而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还需要对产品的测试和验证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包括产品的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产品的测试和验证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了
解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优化产品的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说明书是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份文档,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产品的设计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产品的开发工作。

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编写初步设计说明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污水厂建筑设计1.1.1.1 设计依据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352-2005)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一、总图布置1、设计原则a、满足生产流程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建(构)筑物的位置,并把建(构)筑物、与道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力求布局紧凑,并充分注重节约土地;b、厂区主要人流与货流分开,以避免人流与货流交叉及货流运输对厂前区的干扰、污染;c、厂区环形干道宽度7m,转弯半径9m,次干道转弯半径6m;d、绿化率31.3%;2,厂区建筑物布置各建、构筑物之间充分考虑厂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距离。

在厂区管线较为集中的地带设置公用地沟,以便于施工、检修和维护,同时可以减少敷设占地。

人员办公及控制、管理的生活区设有综合楼,辅助建筑有配电室、仓库等。

在设计中考虑设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且与生产区产生噪音的机器间、产生异味的污泥贮池、污泥脱水机房等,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平面布置上,同时考虑将预处理区等用电负荷较高的设施布置在配电室附近。

各建构筑物间充分考虑厂区内各种管线布置所需的间距。

3、总平面设计、厂址位于信江新区西南角,滨江西路与江一路之间,余信贵快速路以北,潭头调蓄湖以南区域。

污处理水厂规划总占地面积9.9667公顷,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25.0米,规划标高28.5米。

厂址呈方形,一期设计呈长方形,设有两个大门用于人行和物料进出。

生产辅助区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辅助区布置在场地北侧,布置有污水厂综合楼、门卫等。

厂前区布置喷泉雕塑广场。

结合具体地形条件,力求布局紧凑,节约土地。

生产区一期布置包括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O/A生化池、二沉池、配水井、鼓风机房及变电所、加药及污泥脱水间、污泥贮池、紫外消毒计量渠等。

一期布置的单体综合楼、门卫等为一期、二期公用。

厂区四周围墙为铁艺栏杆。

厂区内设有7m宽环形沥青混凝土车道,转弯半径为9.0m。

厂区地势南高北低,场地标高较低,比设计的余信贵快路标高低3.5米左右。

根据设计地面高程,道路雨水由高向低有组织排放。

根据各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为满足消防和生产工艺及其使用功能,本着方便生产运输的要求,考虑在厂区设置环形道路,并通向各运输地点。

二、竖向设计1、设计原则a、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证厂区排水通畅;b、满足生产、运输及道路规范、消防要求;c、合理确定厂区标高,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2、竖向设计厂区地势高低不平,自然地形比设计的余信贵快路标高低3.5米左右,且有池塘在厂区中间穿过。

竖向设计根据道路标高设计本厂区标高,本工程采用平坡式竖向设计形式。

厂区坡度设计随地形,道路坡度在0.2%~0.6%之间。

厂区排水为有组织排水。

回填土方量总量为377550立方米,回填毛石总量为42900立方米,护坡毛石总量为6450立方米。

填土高在3.5米左右。

一期回填土方量为180750立方米,回填毛石总量为24300立方米,护坡毛石总量为2670立方米。

三、建筑设计建(构)筑物一览表1,综合楼设计(1)平面设计本工程中设有一座污水厂综合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主体二层,建筑面积546.6平方米,综合楼中首层设有餐厅,厨房,水质分析室,配电室,中控室,卫生间;二层设有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等。

综合楼平面呈矩形。

(2)立面设计综合楼设计成坡屋顶形式,局部女儿墙。

外墙棕红色三色砖贴面饰面,并用糙面花岗岩贴面装饰勒角,外门窗均为塑钢门窗,综合楼整体造型简单大方。

(3)室内外装修综合楼外墙棕红色三色砖贴面,内墙刷乳胶漆,卫生间处内墙粘面砖,楼地面面层为地砖。

墙体为MU10 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

2,其他建筑设计(1)设计原则在满足其它专业的基础上,依照单体在总图中的位置确定单体平面。

充分注重周围环境,最大限度的做到平面布置合理、通风好、实用、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

(2)单体设计在满足其它专业的基础上,依照单体在总图中的位置所有单体建筑设计最大限度的做到平面布局合理,重视了工作人员房间朝向、面积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

所有建筑外观简洁明快,整体协调統一。

建筑物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为框架结构,建筑为混凝土柱上设屋盖无维护结构。

鼓风机房及变电所、加药及污泥脱水间为框架结构。

(3)室内外装修设计建筑外装修:主墙面为高级涂料,勒角为火烧板。

建筑物外门为白钢门或防火门等,内门为实木门,窗均采用平开塑钢窗,透明玻璃,建筑物地面主要有地砖,花岗岩石板。

综合楼采用坡屋顶瓦屋面,其它单体采用平屋面。

警卫室为浅灰色压型钢板屋面及外墙面。

室内装修作法:室内地面采用仿大理石防滑地砖面层,规格600×600。

走道板、设备基础、集水坑等均采用地砖铺砌。

所有建筑室内墙面、顶棚均刮大白。

控制室采用抗静电地板。

门厅、控制室、走廊、值班休息室、卫生间均采用铝合金条板吊棚。

四、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等改善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

a、总平面的布置充分考虑了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

b、建筑平面造型简单合理,没有过多的凹凸面。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各朝向门窗的选型均考虑了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的大小对门窗性能的要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c、根据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包括外围护结构的外墙、屋面、外窗、外门以及内围护结构的分户墙和楼板。

其目的是保护围护结构部分的传热系数满足该标准的规定性指标或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性指标,以及外窗的气密性要求。

节能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墙体采用MU10 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保温采用贴砌热塑型阻燃型EPS保温板80厚(燃烧性能为B1级)+胶粉聚苯颗粒,燃烧性能等效为A级。

有效防止太阳辐射。

外窗采用单框双玻中空玻璃窗,气密性等级不能低于6级。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要求。

综合楼及门卫室应该做节能设计,建筑物外墙和屋面均设置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外门窗玻璃均为中空玻璃。

建筑物各部位的节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其它建筑物也考虑节能外墙保温系统。

五、消防1 总图设计消防设计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执行。

在总平面布置上严格执行消防有关规定。

厂区主要道路为环形道路,结合交通运输,设置通达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均≥4m。

厂区采用高压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

厂区内各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均不小于10m。

消防车可沿厂区内环形消防车道到达任意点。

各建筑单体室内采用手提式灭火器。

围墙周围设置5m宽绿化防火隔离带。

2 建筑设计建、构筑物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

框架结构墙体为空心混凝土砌块,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满足《规范》第3.2.1条规定。

建筑单体的生产类别,鼓风机房及变电所为丁类,其他单体为戊类,满足《规范》第3.1.1规定。

建筑物安全疏散均满足《规范》第3.7.5.3。

厂房内设有二个以上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宽度,距离均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考虑本工程机电设备较多,故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6.1.一条规定,中危险级火灾场所按75 m2配置1具2A灭火器,轻危级火灾场所按100m2配置1具1A灭火器。

按照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4.0.7条规定,1个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六、场区绿化设计为防风沙,防噪音,美化环境,厂区绿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厂区的周边设置5宽的绿化带。

在建(构)筑物四周的空地上种植花卉草坪等加以点缀,进行立体绿化,使环境更加优美,以达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目的。

本工程在厂区总图设计中留有一定的集中绿化用地,以便今后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绿化。

绿化树种应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生长健壮,便于管理,少病虫害,花粉无毒无过敏的植物。

在绿化中应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注意垂直和平面绿化相结合,并利用乔木,灌木,花卉等在高度,形态上的差异,使场区成为四季有景有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工厂。

厂区绿化率达到31.3%。

厂区围墙采用1.8米高铁艺栏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