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专题复习 四、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占城市空间的( ) 一 ...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布达拉宫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影响因素
历 史 原 因 经 济 原 因 社 会 原 因
行 政 原 因
一、历史原因
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区延续下来, 往往自然地发展成现代城市某种功能区。
在封建社会,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是服从统 治权力的需要。 中世纪欧洲,教堂往往 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
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地 租 水 平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工
住
商业区
宅
区
区
距市中心 的距离
业
A区为城市中心, 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 所以为商业区。 B 区靠近市中心, 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 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 区位,既有利于上班, 又方便购物。 C区远离市中心, 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C为工业区
1、地理位置的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 高,由市中心向外,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2、交通的通达性:市中心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通 达度相对较高,租金较贵。
三、社会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 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种族、宗教 信仰等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从而形成不 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如下表:
住宅区分化 社会阶层
类型
特点
区位
高收入阶层 高级住宅区 建筑面积大,设备 齐全,环境优雅 背向 发展 低收入阶层 低级住宅区 破旧拥挤,环境差
四、行政原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 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 引导,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住宅区、商业 区、文化区、工业区、行政区等。无论是旧城 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干预有可能促成城市 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 园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行政 干预得结果。
城市的空间结构1

[2010· 上海卷]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 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 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大连是我国北方 重要的港口城市,海运和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因 此其空间结构形态是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C项正确。
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图22-2):
图22-2
功能区 距市中
心距离 地租 对应地 租直线
商业区(A)
近 最高 很陡
住宅区(B)
中等 中等 较平缓
工业区(C)
远 最低 最平缓
距离对商业区 距离对住宅区
成因 影响大,地租 影响较小,地 变化大 租变化较小
距离对工业区 影响最小
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交通通达度 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 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所示:
图22-3
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图22-4 在主要公路的交会处,通达度较高,地租比较昂贵, 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地区,形成次一级的商业中心。在市中 心附近,如果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地租价格偏低 ,也可能成为住宅用地。
3.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 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 贵,因而通常是供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 (2)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 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 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功能分布区的结构和原因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只有当城
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相对集中的功能区。城市地区功能 分区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是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一个城市的 历史背景,对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城市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构成 城市的空间结构又可称为城市地域结构,指构成城市的 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 的系统,组成要素达1万多种。但这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 的,而是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中各种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 空间上高度集中,呈现出连片分布的城市地域成为功能区。城
史、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不是盲目的主观意志。况
且,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 不断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客观规律的需求。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城市规模即城市的大小,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
种表达方式。由于用地规模受制于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资料
比较容易取得并经常保持更新,所以一般以人口规模表示城
市规模。我国按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多少将城市分为四个 等级: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50万~ 100万;中等城市——人口20万~50万;小城市——人口20万 以下。
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文化越明显。小城镇各项功 能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地域分异;中等城市原市区外围形成
(2)经济因素
各种功能活动对土地的竞争能力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 力,简称付租能力,这种付租能力是由各种功能活动本身的特 点决定的。在竞争的条件下,对于一块特定的土地,只有支付 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能占用。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 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住宅和工业。
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
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第(4)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 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 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参考答案】(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 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 原因。
1.读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规划图最适宜实施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 (2)城市规划建设后,商业区一般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出 现住宅区的分化,图中 最可能成为低级住宅区 的序号是______,判断 的理由是 。
1.华北某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 处住宅区,你认 为较合理的地点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和平路商业街
滨江道商业街
小 白 楼 商 业 街
鼓楼商业街
徐 家 汇 商 业 区
2.商业区:
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高级百货商店、 组成 各类专业商店、金融中心及文娱场所 等) 多位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有多 区位 个,中小城市在市中心) 土地利用集约(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 特征 主),人流量大,交通便捷 形状 多呈团块状或条状
1.中心商务区: CBD
最新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第四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课件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E 五个城市中,可能较早 C 城市 ( 填代码 ) ,原因 B 城市和 形成的是 是 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 (2)A、C、D 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矿产资源丰富 。 (3)促进 A 城市发展区位因素主要是 铁路的修建 , 抑制 A 城市发展区位因素是 气候干旱(或水源不足) 。 (4)E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旅游 。
【解析】(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 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 水源是图示区域城市最初形成的关键因素。 (2)喀什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 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考点 2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区 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之间的交 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 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 集,就形成了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 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城市 各功能区无明确的界线, 这个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 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一方面因位置、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 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商业、工业、住宅等功能活 动对城市土地的竞争能力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功 能区。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
第四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015 四川)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 0:00 时和 10: 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 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 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C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B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2017年高考 城市空间结构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C.公路交通枢纽 A.位置适中 C.气候宜人 B.气候 D.港口
(
)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B.资源丰富 D.经济中心
(
)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 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的要冲,海运便利,这是甲地形成城市 的主导区位因素。 第(2)题, 甲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 通条件促使该城市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1)D (2)D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与城市等级体系
1.(2015· 江苏高考)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 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 (2)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C.人口高度集聚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B.商业繁荣发达 D.水陆交通便利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三、中心地理论 1.概念 研究城市 空间组织 和 功能布局 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 反比 。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六边形 ,且 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 低级服务 范围。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3) 交通运输 枢纽处形成较大的城市。 (4) 历史文化胜地 、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 和边 境口岸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温馨提示]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 展。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 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 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 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三)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判别 结合所学内容,尝试解答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课型:作文课
此七月望日事也——《祭妹文》
1、商业区的布局: 2、住宅区的布局: 人日题诗寄草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三、学习活动
商业区面积较小, 3、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顶所见之景的?
[解题技巧]
一是高级住宅分布在城市边缘(接近郊外
但要求有便利的交 ),常与文化区、旅游区相连。低级住宅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
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向:定
向信息概括和整体内容概括。
通以及大量的消费 布置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 李白
A.开篇先借古代隐士的典故,表明两人都是希望隐居而不求功名利禄的人,为下文表达卜邻愿望蓄势。
群体,因此是分布 二是工业区与住宅区选择布局的比较,与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
布局 城市由几片组成,各 特点 片互不连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 优点 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专题复习总结

分布规律
特点
是大专院校、科 研单位、图书馆、 展览馆等集中的 区域,自然环境 较好,交通便利, 通信发达。
分布原因
为文教、科 研、参观学 习提供方便 条件。
2、常见城市功能区分布规律、特点、分布成因 (6)郊区 功能区 郊区 分布规律
分布在城 市外围
特点
主要是为大城市 提供服务的农业 区,往往与高级 住宅区混合在一 起,在特大城市 或大城市的郊区 多建有卫星城。
一、什么叫城市、城市区位因素
1、城市 (chéng shì )是“城”与“市”的 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 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 度地》说“内为 之城,内为之阔”。“市”则是指进行交易 的场所,“日中为市”。 2、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常位于区域中 最方便联系居民的地段,如区域的中心位置、 区域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段等。 3、城市为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 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分布原因
主要分布 在交通便 捷、人口 流量大的 地方
2、常见城市功能区分布规律、特点、分布成因 中心商务区 功能区 分布规律 特点
以商贸、现代服务、 办公等功能为主, 经济活动最繁忙, 建筑物高大稠密, 早晚人口流动量大, 人口昼夜差异大。
分布原因
大城市中 心交通便 利、通信 发达,地 价高
中心商 一般位于 务区 大城市中
8.城市功能区是指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 C.城市人口统计区 D.相同功能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
D
9.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A.城市各地块价格是相同的 B.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C.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 D.各种经济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专题复习四、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占城市空间的()一 ...城市专题复习四、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一、城市地域功能分区①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②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
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功能区商业区(城市的核心区)工业区住宅区(最基本的功能区)占城市面积占城市用地__________居中是城市____________的一项职能城市中_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形状________或_________分布聚集性强成片分布片状、团状、点状分布区位特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1、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占城市空间征便捷的______、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__________________ 化。
并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CBD)的特点①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②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高)④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高级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邻.低级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2、历史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继承和发展)①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___________: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______________: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地理位置通达度地租功能区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最好最贵商业中心用地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汇较比外围商地价等1.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处BCDE 高 较贵 业用地 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较低 住宅区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差比较低工业用地功能区 最佳区位区位选择的原因商业用地A市中心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住宅用地B 接近市中心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靠近市中心处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远离市中心与市中心距离A .活动A 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B .活动B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 .活动C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D .活动D 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回答2--5题。
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区,正确的是: A .A ——高级住宅区 B .B ——批发与轻工业区C .C ——中心商务区D .D ——低级住宅区 3.功能区沿什么向外发展:A .山坡B .交通干线C .风向D .南北方向4.E功能区的优势条件是:A.靠近商务中心区 B.远离工业区C.地势低平D.周围是风景区5.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A.昔日土地的利用形式 B.政府的计划C.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D.知名度的高低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右图回答6~7题。
6.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 D.d曲线7.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读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回答8~10题。
8.对图示涵义解释正确的是:(双选)A.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低B.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高C.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低D.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低9.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为空白的原因有可能是:(双选)A.角落部位位置偏僻,出行不便,各零售业不愿租用B.角落部位距市中心较远,不适合作为零售业用地C.角落部位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流,对零售业没有吸引力D.角落部位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10.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主要有:(双选)A.经济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历史、社会因素下表为我国几个城市1990~2000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题。
城市人口增长率(‰)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甲-9.65 60.15 12.73乙-12.70 24.30 1.90丙-16.20 70.10 5.80 27.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较差B.近效现代农业的兴起C.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D.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28.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城市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B.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数量高于其它两个城市C.缓和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口压力D.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产生的重要因素图8.23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工能区。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12、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C.交通通达性对④工业区影响不大D.⑤功能区受行政影响因素最大读图l,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图10反映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地价分布,甲图表示该市风向频率,乙图中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
据图回答22—24题。
22.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23.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赴的最佳位置应选在()A.①B.②C.③D.④24.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行政办公区C.旅游休憩区D.科教文化区图8.28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能正确反映Ⅱ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的关系是()3、Ⅱ阶段城市最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
图8.30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4、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5、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A.①B.②C.③D.④读某城市环形放射状道路示意图8.32和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变化趋势图判断下面两题。
8、在该城市布局一座30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最适宜选择在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9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B.bC.cD.d读某城市略图,判断16—18题。
16.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A.①B.②C.⑨D.④17.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18.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A.交通干线B.商业网点C.邮政通信D.城市绿化读下面的甲城地理位置图(左图)和该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10—11题。
10.经过甲城的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是A.京广线B.京九线 C.京沪线D.焦柳线11.在该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表示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公园绿地D.行政用地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盛行风垂直方向以减轻大气污染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读“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工厂、交通线路等布局合理的一组是①化工厂 ②水厂 ③过境干道 ④商业区 ⑤铁路线 A .①③B .②⑤C .③④D .②④化工厂水厂商业区0 3千米河流过境干道 街道城区图例主导风向铁路200m20.一般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减少汽车尾汽的排放B.合理规划交通线路C.提倡使用公交车D.绿化、美化交通道路28.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表示下列功能区的图例分别是(填序号):拟建工业区(),科技开发区(),商业和住宅区(),重点环境整治区()。
(2)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①,②。
(3)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重点环境整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至少说出三个方面)①;②;③。
(4)风(包括风向和风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气象要素之一。
有专家建议,为了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要重点拓宽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原因是。
参考答案:(1)①②③④(2)人口密集交通便利(3)搬迁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设立绿化(防护)带(4)东南季风能加快城市大气污染物质的扩散,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读下列图表,回答39~40题。
上海市人口增长分布表39.上海近郊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 .郊区城市化B .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C .近郊区比市区更接近地价最高的商业中心D .近郊区比市区就业机会更多40.图13商业中心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的是A .①B .② 时期(年) 人口增长率(‰)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1990~1997 -12.7 24.3 1.90 1997~2006-17.14 27.23 -3.37C .③D .④ 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且布局合理,则该平原可能位于 A .25ºN ~35ºN 的大陆东岸 B .30ºS ~40ºS 的大陆西岸 C .40ºN ~60ºN 的大陆西岸 D .10ºN ~25ºN 的印度半岛 42.图中①~④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A .①——纺织工业 B .②——蔬菜花卉种植业 C .③——乳畜业 D .④——食品工业右图是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