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容器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连接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实验报告

连接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实验报告

连接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并验证串联电和并联电的电容量和电压分配规律,并对电的串联和并联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装置与器材1. 串联电:包括两个或多个电容相连,连接方式为正极连接正极,负极连接负极。

2. 并联电:包括两个或多个电容相连,连接方式为正极相连,负极相连。

3. 直流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电源电压。

4. 变阻器:用于调节电源电压。

5.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的电压。

实验步骤1. 将两个或多个电连接成串联电,确保正极连接正极,负极连接负极。

2. 连接串联电到电源电路,并通过变阻器调节电源电压。

3. 使用电压表测量每个电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将两个或多个电连接成并联电,确保正极相连,负极相连。

5. 连接并联电到电源电路,并通过变阻器调节电源电压。

6. 使用电压表测量每个电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电的电容量与电压分配规律:- 串联电的总电容量等于每个电电容量的倒数之和。

- 串联电的电压分配与电的电容量成反比,电容量越大的电所占电压越小。

2. 并联电的电容量与电压分配规律:- 并联电的总电容量等于每个电电容量之和。

- 并联电的电压分配与电的电容量成正比,电容量越大的电所占电压越大。

结论通过本实验验证了串联电和并联电的电容量和电压分配规律。

串联电的总电容量等于每个电电容量的倒数之和,电压分配与电容量成反比;并联电的总电容量等于每个电电容量之和,电压分配与电容量成正比。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验证了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电压分配规律。

实验过程中注意到了串联电容器的电压分配与电容量成反比,而并联电容器的电压分配与电容量成正比。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原理的理解,对电路中的电容器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摘要:电力系统中,为降低电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运行经济性,需要进行容性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尽管无功功率电源的种类很多,但目前国内用得比较普遍的是高压并联电容器。

它具有运行灵活,有功功率损耗少,维护方便,投资少等优点。

因此,在电网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变电站中,由于负荷化,电容器成为投切最频繁的电气设备,由于产品制造原因或设计、运行、维护不当造成严重的并联电容器损坏事故,会给电网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进行现场试验极其重要。

关键词: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前言为了预防电容器事故,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合理的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维护外,必须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进行现场试验。

本文介绍了高压并联电容器现场试验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便掌握高压关联电容器的试验特点、规律,及时检出不良电容器进行检修更换,提高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可用率,更好地发挥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电网中的作用。

1试验项目1.1测量绝缘电阻电容器只测量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两极对外壳的绝缘试验可检查出极对壳的绝缘状态。

测量时先用导线将两极连接起来,然后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一般都在2000MΩ以上。

现场不必进行极间绝缘电阻测量,如果需要极间绝缘电阻,可用自持放电法进行。

一般先将兆欧表轻摇几转,不超过5转,然后通过电容器两极放电的放电声及放电火花来判断绝缘状况。

1.2测量电容值电容量是电容器的一个主要技术数据,是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重要项目。

测量电容量的意义在于交接时可以检查产品的实际电容是否与铭牌相符。

如果进行了极间耐压试验,则在试验前后均应测量电容量,以检查试验时内部有无元件击穿。

运行中,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如熔丝熔断等,或预防性试验时,测量电容判断内部有无元件击穿。

内部元件击穿短跑时,对于高压电容器反映出电容量增大。

电容器的电容量受温度的变化不大,电容器的绝缘介质为偶极性材料,受潮以后,电容量变化很小。

高压并联电容器实习报告

高压并联电容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与管理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压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的一种,主要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本次实习,我有幸参与了某电力公司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与管理工作,对高压并联电容器的结构、原理、运行维护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高压并联电容器结构及原理高压并联电容器主要由电容器本体、内部连接元件、保护装置、放电器件等组成。

电容器本体用于存储电能,内部连接元件将电容器本体与其他元件相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内熔丝、过电压保护器等,用于保护电容器免受损害,放电器件用于在断开电源后迅速降低电容器剩余电压。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接入电网,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网电压上升,电容器存储电能;当电容器放电时,电网电压下降,电容器释放电能。

通过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动态调节。

2. 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环境及技术性能高压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环境要求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环境空气温度在-40℃至40℃之间。

安装场所应无剧烈的机械振动、无有害气体及蒸汽、无导电性及爆炸性尘埃。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连续运行电压、稳态过电压、稳态过电流、最大允许容量等。

电容器的连续运行电压一般为1.0Un,稳态过电压最高值不超过1.1Un。

稳态过电流(包括谐波电流)不应超过1.43In,最大允许容量不超过1.35Qn。

3. 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高压并联电容器的运行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切操作:根据电力系统的无功需求,通过远程或现场操作,对电容器进行投切。

投切时,应注意操作顺序,避免电容器过电压、过电流等故障。

(2)监测与故障处理:对电容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电容参数测试实验报告(3篇)

电容参数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容器的参数及其测试方法;2. 掌握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容器参数测试的操作技巧;3. 熟悉电容器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电子元件,其参数主要包括电容量、耐压值、损耗角正切等。

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耐压值是指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单位为伏特(V);损耗角正切是衡量电容器损耗性能的参数,其值越小,电容器性能越好。

电容器参数测试实验主要通过测量电容量、耐压值和损耗角正切等参数,来评估电容器的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容器充放电波形;(2)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耐压值和损耗角正切;(3)信号发生器:用于提供测试信号;(4)电容器:待测试的电容元件。

2. 实验材料:(1)测试电路板;(2)连接线;(3)电源。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测试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电容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2. 测量电容量:(1)打开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输出电压为5V;(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记录数据。

3. 测量耐压值:(1)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耐压值,记录数据;(2)将电容器接入测试电路,逐渐增加电压,观察电容器是否击穿,记录击穿电压。

4. 测量损耗角正切:(1)打开示波器,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2)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调节频率为1kHz,输出电压为5V;(3)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记录电容器的充放电波形;(4)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容器的电容量、耐压值和损耗角正切;(2)分析电容器的性能,比较不同电容器的参数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容量:根据实验数据,电容器A的电容量为10μF,电容器B的电容量为15μF。

2. 耐压值:电容器A的耐压值为50V,电容器B的耐压值为60V。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关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的分析

它 和方 法 都 应 特殊 考 虑 , 期 应适 当延 长 , 目 周 项 缘状 态 。 量时 先用导 线将两 极连 接起 来 , 测 然 与 预防性 试验 时都可 进行 。实 际试 验表 明, 受 主绝 缘 和方 法应 简化 。由于 电容 器早期 损坏率较 高, 后用 2 0V绝 缘 电阻 表 测 量 两极 对 外 壳 的 可 以发现 运行 电容 器油 面下 降 、 潮 、 50 所 以在 新产 品投 人 的最初 阶 段, 半年 至 一 如 绝缘 电阻 , 绝 缘 电阻 值 一 般都 在 20 M  ̄ 劣 化等 问题 。 其 00 D 1 冲击合 闸试验 . 4 年要进 行 一 次预 防性 试验 。 以后 的正 常定期 以上 。 冲击 合 闸试验 的 目的是 检查 电容 器组 补 试验 可延 长 至三年 。此外 , 运行 中发现渗 漏 如 现场 不 必进行 极 间绝 缘 电阻 测量 ,如果 有 可单 需要极 间绝 缘 电阻, 可用 自持放 电法 进行 。一 偿 容量 是 否合 适 , 电容 器所 用 熔断 器是 否合 油 、 电声 或 油箱 鼓肚 的电 容器 。 独进行 般 先 将兆 欧表 轻 摇几 转, 超 过 5转 , 通 适 以及三 相 电流是 否平衡 。在额 定 电压下 , 不 然后 对 诊 断试 验 , 项 目应按 具体情 况确定 。 试验 5 试验 注 意事项 过 电容 器两极 放 电的放 电声 及放 电火 花 来判 电容 器进行 三 次合 闸 、分 闸 冲击试 验 时应 监 视 系 统 电 压 的 变 化 及 电 容 器 每 相 电 流 的 大 ① 试 验前 后 对 电容器 两极 之间 、两极 与 断绝缘 状况 。 小 , 三 相 电流是 否 平衡 以及 合 闸 、 闸是 地之 间 均应 充 分 放 电, 接从 两个 引 出端 直 观察 分 1 . 2测量 电容值 直 电容 量 是 电 容器 的一 个 主 要 技 术 数 据 , 否 给系统 造成 较高 的过 电压和 谐振等 现象 。 接放 电, 应 在 连 接板 上 对地 放 电, 不 因两极 与 是交 接和预 防性 试验 的重 要项 目。测 量 电容 2交 接试 验规定 连接 板 之 间 串有 熔 断 器 , 熔断 器熔 断 。 连 若 在 新 电容器 装置 的交 接试验 项 目和 标准 按 接 板 上 放 电不 一 定 能 将 该 电容 器 的 电荷 放 量的 意义在 于交 接时 可 以检 查产 品 的实 际 电 容是 否与铭 牌相 符 。如 果进 行 了极 间耐 压试 G 5 10 2 0< B 05 —0 6 电气装 置 安装 工 程 电气 设 备 完 。 < 验 , 在 试 验前 后 均应 测 量 电容 量 , 查 试 交 接试 验标 准 》 则 以检 的规 定 进行 。试 验项 目包括 : ② 在 摇 测绝 缘 过程 中, 断开 兆欧 表 以 未 验时 内部有 无元 件击穿 。运行 中, 当电容 器发 测 量绝缘 电 阻、 测量 电容值 、 交流 耐压 试验 和 前 , 停 止 摇 动 手柄 肪 止 反充 电损坏 兆 欧 不得 表。 生故 障时如 熔丝 熔断 等, 预 防性试 验 时, 或 测 冲 击合 闸试验 。 量电容 判断 内部 有无元 件击 穿 。内部 元 件击 并联 电容 器测量 绝缘 电阻 应在 极对 壳 之 ③不允许长时间摇测高压并联 电容器两 并采 用 I0V的绝缘 电阻 表测 量 小 极 之 间 的绝 缘 电阻 ,因电力 电 容器 电容量 较 O0 穿短跑 时 , 于 高压 电容器 反 映 出 电容量 增 间进 行, 对 大。 套管对地绝缘电阻。电容值测量时应包括各 大, 贮存 电荷也多, 长时问摇测时若不慎易造 电容 器 的 电 容 量受 温 度 的 变 化 不 大 , 电 只、 各相 、 各臂 、 总的 电容值 。 容器组 中各 相 成人身及设备事故。 电 容器的绝缘介质为偶极性材料, 受潮以后, 电 电容 的最大 值和 最小值 之 比, 应超 过 1 8 不 .。 O ④采用的电流、电压表的准确度应不低 容量变 化很 小 。所 以不能根 据 电容量 来 判断 并 联 电 容 器 电 极 对 外 壳 交 流 耐 压试 验 电 压 于 0 级 。 . 5 电流 、 电压互 感器 准确 度不低于 0 , 2 其绝 缘是 否受潮 。但是 电容器 由许 多 电容元 值 , 符 合 下表 规定 , 当产 品 出厂试 验 电压 级, 应 若 以提高 试验 的 准确性 。 件 串并联 组 成,当个 别元 件 因故 障击 穿 或 内 值 不符 合 下表 规 定时 , 接试 验 电压应 按 产 交 ⑤ 发 现 电容器 有渗 漏 油时应 视该 电容 器 部 连 接线 、 内熔丝 断 开后 , 联结 构 发 生变 品 出厂试 验 电压值 的 7%进 行 。在 电网额 定 为不合 格 , 应立 即退 出运行并 及时更换 。 串并 5 并 化, 电容量 将 发生 显著 变; 元件 击 穿短 跑 , 电压下, 电容 对电容器组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 ⑥交流耐压试验仅对两端均绝缘的电容 串联段数 减少, 电容量将会增大; 元件连接烧 3次, 断器 不应 熔 断 ; 容器 组 各 相 电 流 相 器进行, 熔 电 若有一端与外壳相连则不能进行, 两 %。 断、 并联元件数减少, 电容量将会减少 。根据 互间的总值不宜超过 5 极 必 须 连结 一 起 , 不能 一极 悬 浮 。 量试 验 电 测 3预 防性试 验规定 产品的串并联数, 可以估算出内部损坏情况, 压 必 须 在 高压 侧 , 能 在 低 压侧 , 不 以免 因 “ 容 电容元 件部 分击 穿和 引线烧 断是 电容 器 运行 电容 器装 置的 预防性 试验 项 目和标 准 按 升 ” 象, 试验 电压 过高 而损坏 被试 品。 现 使 /S 107 2 0 电力 设备 预防 性 试 验 规 中的常见故障,因此可以通过电容量不判断 QC G 00 —0 4《 6 结束 语 电容 器有无 缺陷 。 程 》的规 定进 行 。极对 壳绝缘 电阻不得 低 于 对 电容 器进 行 试验 ,主要是 检 查 电容 内 电容 量 的测量 方 法: 以用 电压 电 流表 20 M  ̄ 可 00 F。测量 电容值 偏差 不超 出额 定值 的一 部 是 否 受潮 ,电容 元件 有 无击 穿短 路 以及绝 法 、 字 电容 表法 等方法 测量 电容量 。 量 电 5 +0 电容值 不应 小于 出厂值 的 9%。 数 测 %一 l%; 5 对 缘 劣化 等 缺陷 。掌 握正 确 的现 场试验 方法, 进 压 可 根 据 电源 容 量 和 测 量 表 计 量 程 适 当选 集 合式 电容值 , 不应 小 于 出厂值 的 9%; 相 行 合 理 的试 验 项 目, 在 减少 试验 工作 量 的 6 - 能 定。 测量时要求电源频率稳定, 并为正弦波, 一 中每两线 路端 子间 测得 的电容 值最 大值 与 最 同时 , 时 检 出 不 良 电容 器, 降 低 电容器 的 及 对 . 每 0 般要求使用线电压, 使用的电流电压表应不 小 值 之 比不 大 于 1 6 相 用 三个 套 管 引 出 故 障率 十 分重 要 。 低 于 0 级 。测量 时, . 5 当试验 电压 升 到预 定 电 的 电容器 组 , 测量 每个 套管 之 间的 电容量 。 应 参 考 文 献 压时 并稳 定 以后 , 时读 取 电流 电压 值 , 后 其值 与 出厂 值相差 在 -%范 围内 。渗漏 油 检 【] 同 然 - 5 1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建 设部 . 气装 置 安装 工 电 查 中发现漏 油 时停 止使 用 。一 般每 年还 进行 程 电气设 备 交接 试验 标 准I] 0 6 按 表计 算 电容值 。 S. 0 . 2 1 . 3交流 耐压试 验 1 电容 器红外 测温 。 次 1 国南 方 电 网有 限责 任公 司. 力设备 预 2中 2 1 电 两极对 外壳交 流耐 压试 验 的 目的是 检查 4现场 试验 存在 的问题 防性试 验 规程【】 0 4 S. 0 . 2 电容 器 的主 绝缘 是 否存 在缺 陷 , 并检 验 其承 电 容器 在现 场 进行 预防 性试 验 , 在 一 存 受短 时 电压的能 力 。并联 电容器 进 行两 极对 定 困难 。一是 电容器 的 台数多 , 如分散 型 电容 外壳 的交 流 耐压 试验 时, 必 须短 接加 压 。 器 , 个 变 电所 内少则 数 十至 数 百 台, 验 时 两极 一 试 此项 试验能 够 比较有效 地发 现 电容 器油 面下 要 逐 台将 引 线 断开 , 些接 线 端 子锈 蚀 , 卸 有 拆 降、 内部受潮 、 套管损 坏 以及机 械 损伤 等缺 安 装都 有 困 难, 逐 项试 验 , 量 异 常 繁 瓷 加上 工作 陷 。电容器 对外 壳的绝缘 裕度 较大 , 不是 重 ; 次 , 现场 试 验需 要 的大 功 率试 验 变 压 如果 其 在 特殊 原 因,正常 的预 防性 试验 进行 交 流 耐压 器和高精仪器不易解决,而且电源普遍含有

并联电容器试验

并联电容器试验

并联电容器试验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和提高电能质量,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并联电容器(以下简称电容器),它们均必须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有规定,进行交接与预防性试验。

运行单位也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在对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后,投运不久却出现成批损坏。

因此,掌握正确的试验方法,进行合理的试验项目,能在减少试验工作量的同时,及时捡出不良电容器,对减少电容器,对减少电容器组的故障率是十分必要的。

1、绝缘电阻试验绝缘电阻反映着绝缘在一定直流电压作用下,通过它的稳定传导电流的大小。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可分为两极对外壳和极间两部分。

(1)极间绝缘电阻没有实际意义高压电容器是由若干元件先并联、再串联而成。

只要被试品中有1-2个串联组的绝缘电阻较高,其极间绝缘电阻仍是呈现较高的数值,从而无法对极间的绝缘状态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进行极间绝缘电阻试验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电容器极间电容量较大,用摇表来测量,很难得到稳定的数值,一不注意还会烧损摇表,因此,运行单位不必进行极间绝缘电阻测量。

(2)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试验可检查出极对壳的绝缘状态本项目属检查性试验,用2500V摇表,简单、方便,对检查套管是否受潮比较有效,交接与预防性试验均可进行。

对于单套管的电容器不进行本项试验。

2、极间电容量的测量电容量是并联电容器的一个主要技术数据,电容量测量是交接与预防性试验的重要项目。

(1)测量电容量的意义①在交接验收试验中,必须测量电容量,以确定是否与铭牌相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3983.1-2-89《并联电容器》的有关要求。

②如果在验收试验中进行了极间耐压试验,则在试验前后均应测量电容量,以判断有无元件击穿。

③在运行中若发生单台熔断器动作或继保装置动作,必须测量电容量,以判断是否系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短路或熔断器误动作等。

④在预防性试验中应测量电容量,以判断电容器是否已有元件击穿。

⑤电容器内部的元件击穿短路时,对无内熔丝的高压电容器,反映出电容量增大;对有内熔丝的高、低压电容器反映出电容量减少。

测试并联实验报告

测试并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并联电路的测试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路元件首尾相接,共同连接在电源两端。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但电流会根据各支路的电阻不同而分配。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为:I = U/R。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即I = I1 + I2 + ... + In。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电阻:不同阻值的电阻3. 电流表:0~5A4. 电压表:0~10V5. 连接导线6. 并联电路板7. 万用表8.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并联电路。

将电阻按照并联方式连接,确保各电阻首尾相接。

2. 将电源连接到并联电路板上,打开电源开关。

3. 使用电压表测量各支路电压,记录数据。

4. 使用电流表测量各支路电流,记录数据。

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记录数据。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支路电流之和,与总电流进行比较。

7.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1. 电阻R1:10Ω,电压U1:5V,电流I1:0.5A2. 电阻R2:20Ω,电压U2:5V,电流I2:0.25A3. 电阻R3:30Ω,电压U3:5V,电流I3:0.167A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支路电流之和:I = I1 + I2 + I3 = 0.5A + 0.25A + 0.167A = 0.917A与总电流进行比较:总电流I = 0.917A实验结果表明,各支路电流之和与总电流相等,符合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七、实验结论1.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但电流会根据各支路的电阻不同而分配。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并联电路的测试方法。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八、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确保电源连接正确。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时,确保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合适。

串并联电路电容规律实验报告

串并联电路电容规律实验报告

串并联电路电容规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容的实验研究,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容的规律,并加强对电容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验器材和仪器- 电源- 串并联电路实验箱- 电- 电阻器- 万用表- 导线3. 实验步骤3.1 串联电容实验1. 将串联电路实验箱接通电源,并调节电压为适宜值。

2. 在实验箱中选择两个电,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节点。

3.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电的电压和总电压值。

4. 记录下实验所使用电的电容值。

3.2 并联电容实验1. 将并联电路实验箱接通电源,并调节电压为适宜值。

2. 在实验箱中选择两个电,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节点。

3.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电的电压和总电压值。

4. 记录下实验所使用电的电容值。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得出以下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的总电容为各电的倒数之和。

- 并联电路中,电的总电容为各电的和。

5. 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串并联电路中电容的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的电压分布不均匀,总电压等于各电的电压之和。

- 在并联电路中,电的电压分布均匀,各电的电压相等。

这些规律对于电容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比如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电容的串并联规律来确定电路中电的布局和参数选择。

6.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我们理解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容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的总电容为各电的倒数之和。

- 并联电路中,电的总电容为各电的和。

这些规律对于电容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设计和应用电子电路。

7.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容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电容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测量电容器的电压和总电压,并分析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容的分布规律。

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容的应用和电子电路设计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
BD1126208
27.4μf
27.2μf
-0.75
相别
A
B
C
误差%
三相总电容量
107.3μf
107.4μf
107.4μf
0.09%
3、交流耐压试验:(极对壳)
试验电压: 33KV 试验时间: 60S 结果:无闪烙,无异常。
4、外观及渗漏检查:
经检查电容器外观良好,外壳无变形,无渗漏油现象。
107.0μf
109.3μf
2.13%
3、交流耐压试验:(极对壳)
试验电压: 33KV 试验时间: 60S 结果:无闪烙,无异常。
4、外观及渗漏检查:
经检查电容器外观良好,外壳无变形,无渗漏油现象。
5、结论:
以上试验符合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各项试验合格。
2220054008
5.60μf
5.56μf
-0.36
2220054023
5.77μf
2220054008
5.60μf
2220054013
5.74μf
5.80μf
0.37
2220054024
5.70μf
2220054013
5.74μf
2220054016
5.80μf
5.80μf
0.00
2220054007
5.74μf
2220054016
5.80μf
2220054010
5.61μf
5.65μf
0.37
2220054021
5.72μf
2220054010
5.61μf
C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C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2220054020
5.97μf
5.97μf
0.00
2220054020
5.97μf
BD1129501
26.7μf
26.7μf
0.00
BD1129450
26.7μf
26.7μf
0.00
BD1129402
26.6μf
26.9μf
1.12
BD1129313
26.7μf
26.7μf
0.00
BD1129534
26.7μf
26.6μf
-0.37
C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D1129424
106.4μf
2.17%
3、交流耐压试验:(极对壳)
试验电压: 33KV 试验时间: 60S 结果:无闪烙,无异常。
4、外观及渗漏检查:
经检查电容器外观良好,外壳无变形,无渗漏油现象。
5、结论:
以上试验符合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各项试验合格。
施 工 单 位:
A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B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C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BD1128416
8.35
8.41
BD1128555
8.36
8.43
BD1128365
9.41
9.55
BD1126133
6.32
6.52
BD1128411
8.42
8.51
BD1127366
10.77
BD1129424
9.85
9.89
BD1129441
9.85
9.89
BD1129501
11.43
11.20
BD1129314
8.99
8.79
BD1129450
10.11
10.23
BD1129402
8.94
9.49
BD1129400
10.10
11.10
BD1129313
7.14
7.44
BD1129534
试验设备(仪器、仪表)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兆欧表
IT803B
1
多功能表
VICTOR6243
1只
交流耐压设备
YDK10/100
1套
1、绝缘电阻测试:
A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B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C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BD1129393
4、外观及渗漏检查:
经检查电容器外观良好,外壳无变形,无渗漏油现象。
5、结论:
以上试验符合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各项试验合格。
施 工 单 位:
测试人:(签字)
年月日
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报告
工 程 名 称
荣县城北110kV新建工程
测 试 单 位
成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型号规格
数 量
兆欧表
IT803B
1
多功能表
VICTOR6243
1只
交流耐压设备
YDK10/100
1套
1、绝缘电阻测试:
A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B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C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GΩ)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BD1129425
6.75
6.99
BD1129513
10.68
5、结论:
以上试验符合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各项试验合格。
施 工 单 位:
测试人:(签字)
年月日
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报告
工 程 名 称
荣县城北110kV新建工程
测 试 单 位
成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设 备 名 称
高压并联电容器
试 验 日 期
2012年05月24日
9.44
9.19
BD1129427
12.21
12.34
2、极间电容量测试:
A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D1129425
26.6μf
26.7μf
0.37
BD1129513
26.6μf
26.8μf
0.75
BD1129441
26.6μf
26.8μf
0.75
10.41
10.56
BD1128414
9.98
10.19
BD1126869
11.21
11.29
BD1129386
9.34
9.59
2、极间电容量测试:
A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D1129393
26.7μf
26.7μf
0.00
BD1128412
26.7μf
26.9μf
0.75
BD1129558
26.8μf
26.9μf
0.37
BD1129413
26.8μf
26.9μf
0.37
BD1129383
26.9μf
27.0μf
0.37
BD1129086
26.7μf
26.7μf
0.00
BD1128414
27.2μf
27.3μf
0.37
BD1126869
27.3μf
测试值(MΩ)
C相电容器编号
测试值(MΩ)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2220054008
2500
2500
2220054023
2500
2500
2220054008
2500
0
2220054013
2500
2500
2220054024
2500
2500
2220054013
2500
2500
2220054016
测试人:(签字)
年月日
高压并联电容器试验报告
工 程 名 称
荣县城北110kV新建工程
测 试 单 位
成蜀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设 备 名 称
高压并联电容器
试 验 日 期
2012年05月24日
型 号
BAM11/√3-334-1W
额 定 容 量
334KVar
额 定 电 压
11/√3kV
出 厂 日 期
2011年12月
2500
2500
2220054007
2500
2500
2220054016
2500
2500
2220054010
2500
2500
2220054021
2500
2500
2220054010
2500
2500
2、极间电容量测试:
A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实测电容值
误差%
B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A相电容器编号
标称电容值
安 装 单 元
1#电容器组
出 厂 编 号
见下表
试 验 环 境
天气:晴 温度:12℃湿度: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