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结构及成型调试方法

合集下载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是一种金属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常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和机械制造等行业。

冲裁和翻边模具是冷冲压中常用的模具类型。

调试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作以及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下面将分别介绍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过程。

冷冲压冲裁模具的调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模具安装:将冲裁模具安装在冷冲压机上,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定位和固定。

2. 试冲:首先进行试冲操作,即将冷冲压机的下模板与冲裁模具接触,然后进行各个冲裁点的试冲。

通过试冲可以检测冲裁点是否正确、冲裁力是否达到要求等。

3. 调整冲裁高度:如果试冲中发现冲裁点的冲裁高度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底模和上模的间隙来改变冲裁高度,也可以采用添加或更换垫板等方法来实现调整。

5. 优化冲裁工艺:根据试冲结果,对冲裁工艺进行适当调整,如调整冷冲压机的冲程和冲裁速度等参数,以提高冲裁质量和效率。

6. 试运行:完成以上调试后,进行一次正式的试运行,模具正常运行后,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验和调整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调试,可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实现高效的生产。

冲压模具装配及调试步骤【大全】

冲压模具装配及调试步骤【大全】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一起来看看吧。

制定操作规程的目的:为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使模具装配的质量得到控制,组成出高质量的冷冲模具制订本规定:一、安装调试人员熟悉总组图纸。

二、安装调试人员验证组装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等状态是否符合有关零件标准的技术要求的规定。

三、零件的材料除按要求规定外允许代料,组代用材料的根本性能不应低于原定材料。

四、零件图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1804-79《公差与配合示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的IT14级精度。

五、零件图上未注明全角尺寸,除刃口和面外,所有锐角均应倒角或倒圆,视零件大小,全角尺寸为 0.5X 45度—2X 45度,倒圆尺寸为R0.5- 1mm。

六、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眼,缩孔,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七、经热处理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纹,软点和脱碳区,并削除氧化皮、脏物和油污。

八、所有模座、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和垫板等,零件图上未注的平行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九、矩形零件的垂直度符合下表的要求十、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心线应与基准面垂直,并垂直度公差规定如下。

1、安装滑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 100丄0.01mm2、安装滚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丄0.005mm十一、滑动和滚动的可卸导柱与衬套的锥度配合面,其吻合长度和面积均应在 100%以上。

十二、铆合的钢球保持圈上的钢球应在也内转动而不脱落。

十三、模具中导料板的导料宽度应按实际需要进行修正,并保证板的高度一致。

十四、模具中的相关零件如冲裁凸模、弯曲凸模、压印凸模、拉伸凸模和限位柱的调试应在装配中修正,保证其相对关系。

十五、具组装人员必须对凸,凹模的冲裁间隙进行调整,使均匀,并通过切纸,投影或其他方法验证,十六、经评审,批准后可改变模具中螺孔或销孔的位置。

十七、模具装配完成后需添上标识牌。

十八、组装过程中如需要进行更改,须经项目小组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通过利用模具对金属板进行切断、成形和加工。

冲裁
和翻边模具是冷冲压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模具类型,它们的调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加工
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冷冲压冲裁模具的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刀具安装的调试:刀具的安装直接影响到冲裁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刀具
安装过程中,需要调试刀具的位置、角度和压力等参数,确保切断金属板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2. 压力调试:冲裁过程中的压力是一个关键参数。

在调试时,需要调整上模和下模
的压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金属板材,并确保金属板在冲裁过程中不发生撕裂或变形。

3. 冲裁速度的调试:冲裁速度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冲裁质量和效率。

如果速度太快,容易造成切割面质量下降或产生振动;如果速度太慢,会影响到生产效率。

需要通过调试
找到最佳的冲裁速度。

1. 翻边模具的安装:需要确保翻边模具的位置和对刀口的对准程度。

在安装过程中
需要注意模具的固定和调整,确保翻边的位置和角度精度。

在进行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模和试产,对调整参数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冷冲压过程中
的质量和效率。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金属加工模具,调试是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方法。

1.检查模具结构首先要对模具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有无缺陷、磨损、变形等问题,确定模具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模具,可以使用三维检测仪、云台等专业检测工具对模具结构进行进一步检测,确保模具的结构稳定、合理。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通常情况下,冲裁模具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工具钢、铸钢等,其中,工具钢可分为硬质合金、高速钢、模具钢、冷作钢等。

合适的模具材料可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可靠性和加工精度。

3.调整模具的间隙和间隔调整模具的间隙和间隔可保证产品计量稳定、质量可靠。

在调整模具间隙时,要注意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确保模具的跳动度相同,产品尺寸稳定。

4.调整冲头和模座严格按照产品要求,调整冲头和模座的距离,确保冲头和模座相互匹配。

在调整冲头和模座时,要考虑到产品的硬度和厚度,选择合适的冲头尺寸和模座尺寸,确保冲头和模座的牢固程度。

5.剪切刃的调整在进行冷冲压冲裁时,可根据产品形状调整模具的剪切刃。

调整好剪切刃可以保证产品不会出现切割不完整、切割断位不准等问题。

6.模具总体调试在完成以上所有调试工作后,进行模具整体调试。

这个过程主要是对于整套冷冲压模具的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整套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1.选择合适的切削条件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边刀座、翻边刀头、切削速度等参数。

在选择翻边刀头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材料硬度、厚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刀头材质和刀头形状。

4.翻边模具的稳定性调试完整套翻边模具后,要进行模具的稳定性测试,确保模具使用时不会出现晃动、翻边不平整等问题。

在进行稳定性测试时,可以采用模型试验、振动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

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是一种高效的冷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电子、汽车制造、家电等行业。

在使用这种模具时,需要对其进行调试,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方法。

1)调试工具冷冲压冲裁模具的调试需要使用量具、千分尺、厚度尺、板卡等工具,以检测模具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模具调试的首要任务是检查模具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标准,然后进行机械手和冲裁工作的检查和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① 安装模具首先,需要将模具安装在冲床上,并进行基本的安装调整,如固定机架、调整床面等。

② 检查模具的平行度平行度是模具的重要参数之一,表示模具上下台的对齐度,如果平行度不达标会导致冲裁效果不良。

检查平行度需要使用平台测量工具,并对螺栓、支撑平板等进行调整。

③ 调整透光度透光度是指冲裁模具的透明度,可以使用醋酸与淀粉溶液进行测试。

如果透光度不达标,应考虑调整冲压力、调整冲压头和冲头等。

④ 调整剪断角度剪断角度是指冲裁刃的夹角,一般应在0.5度到1.5度之间。

调整剪断角度需要使用千分尺等工具。

模具调试的角度是调整模具的翻边尺寸、模具的翻边类型、模具的转速等参数,具体步骤如下:② 检查翻边尺寸翻边尺寸是指翻边后板材和模具之间的间隙,对成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检查翻边尺寸需要使用外径卡等工具,并对模具的翻边高度进行调整。

③ 调整翻边类型翻边模具的翻边类型有直接翻边、间接翻边、多工站翻边等多种类型,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在调整翻边类型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硬度、厚度、形状等因素,并使用量具等工具进行调整。

④ 调整模具转速模具转速是指模具旋转的速度,会影响翻边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调整模具转速时,需要考虑材料硬度、厚度等因素,并逐渐提高转速至最佳工作状态。

总之,冷冲压冲裁和翻边模具的调试是一项必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并逐渐调整模具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冲压模具总体安装步骤及其调试所需达到的效果

冲压模具总体安装步骤及其调试所需达到的效果

冲压模具总体安装步骤1、准备工作(备好相关零件和工具)。

2、检查压力机等设备。

3、将下模座放入压力机工作台大致位置,漏料孔对准,将上模合模4、将压板螺丝套入下模座,预紧螺丝。

5、松开滑块、上模柄并压紧模柄。

6、手动飞轮使滑块下移,模柄对准模柄孔,滑块压紧上模座。

7、锁紧模柄(大型模具用压板螺丝固定模座与滑块底面)。

8、手动飞轮使滑块上下移动,检查导柱导套活动情况,锁紧下模。

9、开机点动,检查导柱导套活动自如并试冲。

10、点动试冲样品3~5件,并检查尺寸精度。

11、开机联动试冲零件。

12、标注、交接。

冲压模具调试所要达到的效果1、帮助确定产品的成形条件和工艺规程。

冲压模具通过试冲与调整,生产出合格产品后,可以在试冲过程中,掌握和了解冲压模具使用性能,产品成形条件、方法和规律,从而对产品批量生产时的工艺规程制定提供帮助。

2、通过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冲压质量。

3、冲压模具调试帮助确定工艺和冲压模具设计中的某些尺寸。

对于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成形零件,在工艺和冲压模具设计中,有个别难以用计算方法确定的尺寸,如拉深模的凸、凹模圆角半径等,必须经过试冲,才能准确确定。

4、帮助确定成形零件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

在冲压模具设计中,有些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成形零件,很难在设计时精确地计算出变形前毛坯的尺寸和形状。

为了要得到较准确的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只有通过反复试冲才能确定。

5、可以鉴定冲压模具的质量。

验证该模具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该冲压模具能否交付生产使用。

冲压模具结构及成型调试方法

冲压模具结构及成型调试方法

冲压模具结构及成型调试方法冲压模具是指以金属板材为原料,在机床上进行冲压加工,通过模具的压制来实现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结构主要由上模、下模、导柱、导套、弹簧、导向柱、导向套等组成。

1.上模:上模是冲压模具中的上部分,也称为工作模或上模板。

它可以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或滑块上。

上模的结构取决于被加工件的形状和复杂度,可以有单片构造、整体结构或组合结构。

2.下模:下模是冲压模具中的下部分,也称为压座或下模板。

它用于支撑和固定上模。

下模可以通过导柱和导套与机床工作台连接。

3.导柱:导柱是冲压模具中的一种传动机构,用于使上模和下模对齐。

导柱可以用于定位和支撑模具,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4.导套:导套是冲压模具中的一种传动机构,用于保证上模和下模的运动轨迹的平行性与一致性。

导套可以安装在下模上,以减少摩擦和防止模具的倾斜。

5.弹簧:弹簧作为冲压模具中的一种零件,用于提供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顶出力。

它可以通过压缩和释放来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开合。

6.导向柱:导向柱是冲压模具中的一种定位装置,用于确保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

它可以通过固定在机床和模具上来保持模具的稳定性。

7.导向套:导向套是冲压模具中的一种配件,用于保证导向柱和模具之间的密合度。

它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冲压模具的成型调试方法如下:1.制定调试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模具的结构,制定冲压模具的成型调试计划。

包括调试流程、调试顺序、调试参数等。

2.装夹模具:将模具安装在冲床上,确保模具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检查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确认无干涉。

3.调整模具参数: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的要求,调整上模和下模的间隙和位置。

通过调整导柱、导向套等传动机构,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平行度和一致性。

4.进行试模冲压: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进行试模冲压。

观察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模结果,调整模具参数,直到满足产品要求。

5.优化调整:在试模冲压过程中,根据得到的产品和工艺数据,进一步优化模具参数。

冲压模具装拆调试作业指导书

冲压模具装拆调试作业指导书

冲压模具装拆调试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ISO45001-2018)1.0 生产前的准备1.1生产前首先选择确认模具周界,闭合高度,吨位,模柄尺寸是否与机床相匹配,锁模柄的螺丝有效长度应是螺丝自身外径的1.5∽2.5倍之间。

1.2先将冲床上原模具合紧,然后关闭电源,将模具拆下,用液压车将模具运放在模具架上。

2.0 装模2.1打开模具上模,去除油封,擦净模具上的污物及锈蚀,检查模具活动部分,如导柱,型腔及工作面不应有的碰伤凹痕,裂纹等缺陷,检查冲剪刃口应符合冲剪要求,并在导柱,型腔及工作面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2.2检查并将冲床平面,滑块下平面的杂物,废料等清理干净。

2.3用液压铲车将模具运放到冲床工作台上,并检查模具两侧是否有物品超宽,以防止模具装进冲床时与冲床两侧床身干涉,发生事故。

2.4选择好顶杆和顶杆位置,放好顶杆后要进行检查,保证顶杆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

2.5调整模具至冲床工作台位置,确保模具中心与压力机的工作台中心对齐,模具放好后检查各安装槽与压力机T形槽的对齐情况;模具的固定螺栓尽量安装在靠近模具侧面,模具固定部位下面不能悬空,安装次序是先上模后下模,固定模具螺栓时需安装2处或多处,对超过100Kg的上模,必须固定4处至6处紧固螺栓。

2.6调整好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的按章高度=模具存放高度+10cm)。

2.7拉伸模在离模具上表面接触后20cm∽30cm处试顶杆,顶杆正确后将气垫或液压垫落下。

2.8将滑块开至滑块地面与上表面接触后,将上模螺钉装上并锁紧,装上下模螺钉与压件,待上下合模后锁紧,上模完毕。

3.0调模3.1将滑块开到上死点,将留模样件取出,取下限制器上的垫块。

3.2精调装模高度与平行度,冲床的工作台面与滑块地面必须平行,平行度的偏差应小于0.035mm,滑块空行程两次后将模具合上,上下模合模后锁紧下模螺钉(空行程时注意模具各部分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修模工)根据不同类型冲模作进一步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五金冲压原材料介绍
1)镍白铜 NS7701和7521 硬度 H 3/4H 1/2H 1/4H 软态. 2)马口铁 BB 硬度1/2H 1/4H 软态 SPCC SPCE. 3)不锈钢 SUS 304 和301 硬度H 3/4H 1/2H 1/4H 软态 镍9 镍10 . 4)磷铜 PB 硬度 SH EH H. 5)铍铜 BC190 290 硬度TM04 TM06,BC 250软态 1/2H 1/4H(需后 热处理). 6)碳素弹簧钢(需后热处理). 7)还有钛铜,黄铜,镀锌板ZE38,不锈钢316 201 等. 常见的冲压材料 (1). SPCC (2). SECC (3). SGCC (4). SPTE (5).镍白铜 (6).马口铁) (7).不锈钢 (8).铍铜 (9).磷青铜 (10).钛铜 等等.
24
折弯结构设计技巧
采用折弯移位保证产品负角
25
拉深模具成型结构图
26
拉深结构
拉深方法有两种:
A):中小型拉深通常用于料薄. B) :大型拉深通常用于厚材料.对于薄料也可以尝试.
27
拉深结构
特殊拉深:冲子可以采用台阶形多次拉深方法.
28
通常材料拉深次数
根据所需要拉深系数,零件的相对拉深高度及 原材厚度可计算出拉深次数对照表.
4
5
1.2~1.5
1.5~2.7
1.6~2.4
2.7~3.3
2.4~2.9
3.3~4.1
2.9~3.6
1.4~5.2
3.5~4.3
5.1~6.6
4.3~5.6
6.6~8.9
29
模具设计技巧
环形撕破局部放大图
30
模具设计技巧
模具设计前增加在料带上打2根加强压线,确保后续生产顺畅.
31
模具设计技巧
材料冲压过程
冲压模具.通常冷冲压切断分为四层.断面条纹是冲压正常反应.
废料
第一层:为圆角
第二层:为切断
第三层:为拉断
第四层:为毛刺
1)弯曲过程:圆角.2)切断过程:光亮带3)拉断过程.断裂层 4)脱离后产生.毛刺
15
冲压产品压毛刺机构
mm
mm
16
白色通用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PART ONE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冲压模具料设计带图
Layout宽度为12.7mm 步距为7.0mm,
产品.
20
冲压模具组装侧视图
折弯
预折弯
成型
微调整形
21
产品角度微调机构
产品外形尺寸微调机构
22
通过打杆滑块结构成型
23
下模滑块结构两边同时成型内角度
滑块成型
内角度微调整形
滑块斜角优先选用5∘﹐10∘﹐30∘﹐45∘几种规格
9
0.2
模具设计规范
简单V成型模
特點: A.回弹 B.中性层位置内移 C.弯曲材料厚度变薄 D.材料长度增加
10
打沙拉孔设计标准
• 沙拉孔的成形步骤:a.先打沙拉后冲孔 b.先冲孔后打沙拉 c.先冲孔,打沙拉, 再冲孔


沙拉孔分为两种:a.淺沙拉孔 b.深沙拉孔
1. 浅沙拉孔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沖底孔,第二步,打沙拉孔,第三 步,再沖沙拉過孔,具体尺寸见下图示意.
36
模具设计技巧
侧冲推废料装置
模内侧冲结构组装图. 增加推废料装置.
37
模具设计技巧
NG
OK
成型冲子增加滑动弹簧压产品 后在成型.生产时保证平面稳定
产品表面无法定位
38
模具设计技巧
冲子:P04A长度为26mm. P04B挂抬长度为 22mm.另外小冲子增加保护套避免断冲针.
39
因沖頭長度不夠而產生跳屑:
卡废料工艺
更改前放大图:卡废料工艺 不对称,导致废料旋转产 生跳废料
更改后放大图:卡废料工 艺更改为对称避免废料 旋转预防跳废料.
32
模具设计技巧
凸包周围增加回压整形 改善前 改善后
33
产品表面旋切结构
通过脱料板行程采 用齿轮原理,将产品拉
在运转过程中,下模产 品定位装置,随着上模刀 口同时运动,保证产品正
深面切断,达到图纸要求.
常切断.
34
模具设计技巧
更改为钨钢滚轮棒插入冲子 成型机构图 头部,使成型时钨钢棒滚动减 少对产品磨擦力.
改为滚动后产 品明显减少擦伤.
35
模具设计技巧
两个刀口接刀未15度.容易产生毛刺.
产品接刀毛刺0.15mm
两个刀口接刀改未90度.增加0.12mm接刀口了, 生产时毛明显好转.毛刺高度0.05左右. 设计要求接刀角度>35度.减小毛刺.
11
冲孔漏料结构种类
冲孔漏料结构
1)刀口全部斜线割
2)刀口保证2.mm直面线割角度
3)全部直面线割后放电保证漏废料
12
Z形折弯设计
通常Z形折弯两步移位材料厚度的70%, 如果太多产品R角大,太小折弯会外偏.
13
通过冲子产品两边同时成型90度结构
90度两边同时折弯.上模冲子可以采用适当负角度
14
4
冷冲模具图片
5
模具设计规范
复合模具结构图
6
连续模具结构图
工程模具结构图
7
按工序种类分:
冲孔模 落料模 冲压模 切边模 切破模 模成型 拉伸模 折弯模 抽引模
漲形模 涨形模
其它模:
調整模 整形模
8
压筋线标准
材料
0.8~1.2
T
壓筋入子
压筋线目的保证角度稳定和外偏.高度在材料1\4. 宽度根据材料厚度而定保证强表
• M1: 粗扣螺距0.25=Φ0.75 M2: 粗扣螺距0.4=Φ1.6 M3: 粗扣螺距0.5=Φ2.5 M4: 粗扣螺距0.7=Φ3.3 M5: 粗扣螺距0.8=Φ4.2 M6: 粗扣螺距1.0=Φ5 M8: 粗扣螺距1.25=Φ6.7 M10:粗扣螺距1.5=Φ8.5 M12:粗扣螺距1.75=Φ10.2 M14:粗扣螺距2=Φ11.9 M16:粗扣螺距2=Φ14 M18:粗扣螺距2.5=Φ15.4 M20:粗扣螺距2.5=Φ17.4 M22:粗扣螺距2.5=Φ19.5 M24:粗扣螺距3=Φ20.9 细扣螺距0.2=Φ0.8 细扣螺距0.25=Φ1.8 细扣螺距0.35=Φ2.7 细扣螺距0.5=Φ3.5 细扣螺距0.5=Φ4.5 细扣螺距0.75=Φ5.2 细扣螺距1,0.75=Φ7,Φ7.2 细扣螺距1.25,1,0.75=Φ8.7,Φ9,Φ9.2 细扣螺距1.5,1.25,1=Φ10.5,Φ10.7,Φ11 细扣螺距1.5,1.25,1=Φ12.5,Φ12.7,Φ13 细扣螺距1.5,1=Φ14.5,Φ15 细扣螺距2,1.5,1=Φ15.9,Φ16.5,Φ17 细扣螺距2,1.5,1=Φ17.9,Φ18.5,Φ19 细扣螺距2,1.5,1=Φ19.9,Φ20.5,Φ21 细扣螺距2,1.5,1=Φ21.9,Φ22.5,Φ23
• 生产中钻螺纹底孔公式: Dz 攻丝前钻头直径(毫米) d 螺纹公称直径(毫米) • t>1mm: Dz=d-(1.04~1.06)t 式中 t 螺距(毫米)软料钻头直径可选大些,
但不可太大
43
标准画法/颜色规定
44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间隙设计确认方法:
1.理论确定法(使用不便)
2.经验确定法: T:冲压原材料厚度.Z:单边间隙. 軟材:t<1mm t=1~3mm t=3~5mm 硬材: t<1mm t=1~3mm t=3~5mm z=(6~8)%t z=(10~15)%t z=(15~20)%t z=(6~10)%t z=(11~17)%t z=(17~25)%t
12.副導柱用套筒
13. 鑲塊式模仁
18.材料 (備註: 零件號碼 2,4,7 有時僅
2
冲压模具组成结 构
冷冲模一般有八块模板组 成:上模座(TP)、上垫板 (TBP)、冲头固定板(PP)、 脱料背板(SBP)、脱料板 (SP)、模仁固定板(DP)、 下模垫板(DBP)、下模座 (DS)。
3
复合模具结构图
冲压模具结构及成型调试方法
Chunlinwei 20111212
冲压模具主要结构
1.上模座
2.墊板
3.沖頭固定板(夾板) 4.脱料板均力背板(止擋板) 9.副導柱导套 10.引导针 11.沖頭 16.剝料板襯套 17.定位浮昇銷
5.脱料板 (剝料板)
6.
下模板 7.下模背板 8. 副導柱 4.剝料板螺栓 15.彈簧 部份使用或全不使用)
拉伸次数 \ 拉深高度 :
材料厚度 :0.08~0.15 1 2 3 0.32~0.45 0.48~0.9 0.9~1.2 0.15~0.3 0.45~0.5 0.5~0.9 0.9~1.6 0.3~0.6 0.5~0.6 0.9~1.1 1.5~1.9 0.6~1.0 0.6~0.7 1.1~1.4 1.8~2.3 1.0~1.5 0.7~0.8 1.3~1.6 2.2~2.8 1.5~2.0 0.8~0.9 1.5~1.8 2.7~3.5
41
手机屏蔽罩质量异常和解决方法
九: 产品变形,拱形,有螺丝压印,模印:产品变形,材料扭曲未碾平;压料力不够导致脱 料变形;模板变形;调平螺丝高度没调好或者为了调平面度螺丝变形。产品拱形,模具未压到位, 模具内压废料产品导致拱形。上下模压的太死;镶件高出或矮过模面会在产品上留下模印和压印。 十:脚变形,拉断,翻边:脚变形,避位不够;调平螺丝碰到折弯边;脱料弹簧断掉脱料不 顺导致变形。脚拉断,模具压太死加上压筋过高脚会断掉;折弯冲头镶件间卡废料导致剧烈摩擦 拉断,间隙过小,未加油都会导致翻边。 十一:产品平面度不良:材料扭曲未碾平;折弯边高度不一致超差;模具是否拉料;产品压 不住料,成型定位要求准确,切断冲子高于成型冲子1.5倍原材料厚度,折弯要求等高度,等间隙 内R要求一致等。 十二:小凸包没了,小了,大了,破裂:打凸包的针短了磨损;模具没压死;模具内有废料 产品会导致凸包小了没了;折弯镶件避位不够,模具避位不够都会把小凸包压扁。打凸包的针高 了;工作部分直径大了会导致凸包过大甚至破裂。 十三:装配过松过紧:屏蔽架和屏蔽盖单边有0.03-0.05mm的间隙,架子外形尺寸走上限盖子 外形尺寸走下限装配就紧;架子外形尺寸走下限盖子外形尺寸走上限装配就松,若盖子外张架子 内扣装配也会松动;在间隙合理的情况下凸包的直径大小高度也影响装配的松紧。在需要我公司 组装好出货的屏蔽罩,有时候为了装配稍紧,就要求架子角度外张一点,此种情况以实配效果佳 为准。若架子拱形组装高度就会高。 十四:V形预折太浅:在架子上做V形预折是为了维修手机芯片时可以把架子上的吸嘴折掉, 方便维修。V形预折太浅是因为模具没压死;V折镶件高度矮了,V折镶件刃口磨损,崩掉等。 十五:发黄:产品表面有黄色班块,有的也会成线状,主要是产品清洗后表面清洗不干净或 有浊水渍,在烘干时未能完全散发干净,高温后轻微的呈白色雾斑,严重的由白色变成黄色,个 别的是手指触摸印汗渍,时间久了也会发黄。 十六:划伤:模具内镶件不平,顶杆力太大或生产过程中送料机碾平机带擦痕以及清洗过程 中产品碰撞擦花严重不能接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