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骨骼教案

合集下载

人体结构骨骼的认识教案

人体结构骨骼的认识教案

人体结构骨骼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人体骨骼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组成、功能和分类,并能够正确识别人体主要骨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深对人体骨骼结构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好奇心和尊重,增强对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体骨骼的组成、功能和分类。

难点,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和脚,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的手指和脚趾有多少个骨头,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体骨骼结构。

2. 学习新知识。

(1)介绍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介绍人体骨骼的组成,包括骨头、关节和韧带,以及骨骼的主要功能,如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等。

(2)讲解人体骨骼的分类。

教师通过示范骨骼模型或图片,讲解人体骨骼的分类,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 梳理知识点。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人体骨骼的组成、功能和分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 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用手指按摩头部、胸部、手臂和腿部等部位的骨骼,感受骨骼的形状和位置,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5. 练习与检测。

(1)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人体骨骼的功能和分类,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

(2)识别骨骼。

教师出示一些骨骼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识别其中的骨骼,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6. 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人体骨骼结构的理解。

7. 课堂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人体骨骼的组成、功能和分类,以及人体骨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通过讲解、示范和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深对人体骨骼结构的理解。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课题:人体骨骼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骨骼(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能够列举几个重要的骨头(如头骨、胸骨、脊椎骨等)及其功能。

4. 能够解释骨骼与运动以及身体保护的关系。

5. 能够通过课堂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骨骼。

3. 能够列举几个重要的骨头及其功能。

4. 能够解释骨骼与运动以及身体保护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解释骨骼与运动以及身体保护的关系。

教学准备:1. 人体骨骼的模型或图片。

2. 骨骼的实物样本。

3. 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玻璃杯和棉花等。

4. 课件和PPT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候,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体的一部分——骨骼。

大家有没有听过骨骼的名字呢?”二、呈现(10分钟)1. 用人体骨骼模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

2. 引导学生观察骨骼模型或图片,让他们尝试分辨不同类型的骨骼(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让学生尝试触摸实物骨骼样本,感受不同骨骼的形状和结构。

三、讲解(15分钟)1. 分享课件和PPT,详细介绍人体骨骼的构成和功能。

2. 引导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一个重要的骨头(如头骨、胸骨、脊椎骨等),并向全班分享该骨头的功能。

四、实验探究(10分钟)1. 将一只玻璃杯和一些棉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如果我们没有骨骼,你们觉得怎么样才能拿稳这个玻璃杯呢?”3. 让学生尝试用手将玻璃杯托住,观察和比较手的变化。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骨骼对于我们的运动和身体保护有什么作用?五、巩固(1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骨骼相关的练习题。

2. 批改练习册,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解答答案。

3. 结合实例,巩固学生对骨骼相关知识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精选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精选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人体骨骼》(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二节《人体骨骼》。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人体的骨骼结构,了解骨骼的功能,学习保护骨骼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描述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骨骼的功能和作用。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保护骨骼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骨骼的组成、功能及保护骨骼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骨骼的作用,学会保护骨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骨骼图卡、骨骼拼图、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人体骨骼模型,引发幼儿对骨骼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展示骨骼图卡,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人体骨骼的组成部分。

(2)讲解骨骼的功能和作用,让幼儿了解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3)通过实例讲解,教育幼儿保护骨骼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骨骼拼图游戏,巩固幼儿对骨骼组成部分的认识。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骨骼,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

4. 例题讲解:(1)出示题目:请幼儿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的骨骼是如何受到保护的?(2)讲解答案:通过图中的例子,教育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姿势,保护骨骼。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人体骨骼,巩固所学知识。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骨骼,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2. 骨骼的功能和作用3. 保护骨骼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画出自己的人体骨骼。

(2)列举三个保护骨骼的方法,并解释原因。

2. 答案:(1)略(2)示例: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

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

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篇1活动名称:人体的骨骼活动目标:1、了解骨骼的组成,知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懂得保护骨骼的必要性、重要性。

2、了解保护骨骼的基本方法。

愿意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

二百零六块,人人随身带,从来不敢放,总是架起来。

猜一样人人都有的东西,这是什么?(骨骼)二、骨骼的构造。

1、骨骼在哪里?幼儿用手摸摸、找找。

感知骨骼的存在。

(结合英语my body讲讲身体中有骨骼地的方。

如:拍拍头,谁说:head。

摸摸肩,说:shoulder……。

)2、人体的骨骼。

观看人体骨架图,了解人体骨骼一共有206块。

(206块有多少?我们来数数看,数得清206吗?幼儿一起数数。

)找找短骨、手指处是的骨头是短骨;手臂、腿骨是长骨。

数数手指上短骨的有几节,试用加法进行运算。

3、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保护内脏。

折断以后可自行愈合。

请诸葛旭鸣谈谈自己骨折的情况。

(如何骨折、医生的.治疗、医生的叮咛、养伤时的感受等。

)是幼儿了解骨骼是会断的,但经过治疗骨骼也可以重新长好。

三、保护我们的骨骼。

骨骼的作用很大,特别小朋友,正在生长发育时期,保护好骨骼更重要。

为了使骨骼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骨骼?幼儿讨论,并观看图片,了解保护骨骼的方法。

(多锻炼锻炼、晒太阳、吃含钙质的食物、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不做危险的动作。

)四、活动延伸。

锻炼身体对骨骼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去锻炼。

中班人体的骨骼主题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人体骨骼认识教案

人体骨骼认识教案

人体骨骼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人体骨骼结构的认知能力。

3.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骨骼健康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对话: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喜欢什么体育活动,为什么喜欢这些活动。

2. 引入主题:从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锻炼身体,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能进行这些活动,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帮助我们实现运动,那就是我们的骨骼。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人体骨骼结构。

2. 介绍主要骨骼部位和组成:头骨、胸骨、脊柱、肋骨、骨盆、上肢骨骼、下肢骨骼等。

3. 详细解释不同骨骼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三、互动探究(30分钟)1. 实验活动:准备一套骨骼拼图或者模型,让学生按照指示将其拼装起来。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每个骨骼间是如何相互连接、支撑和保护的。

3. 思考激发:让学生讨论人体骨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骨骼健康。

四、知识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体骨骼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

2. 回顾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体骨骼的主要功能。

五、延伸拓展(20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分组,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制作一个大型人体骨骼模型。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位进行制作,最后合并展示。

2. 展示和评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讨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用几句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回答: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学生回答。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和功能。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骨骼结构的直观认知。

教学扩展:1. 借助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骨骼健康的保护方法和饮食建议。

2.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如体育运动,以促进骨骼健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实践操作时的表现,了解对骨骼结构的认知程度。

生物教案: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教案: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教案: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介绍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由许多不同的系统组成。

其中之一是骨骼系统,它为我们提供了稳定性和支持,并保护内部器官。

此外,骨骼还参与到运动、血液生成和存储矿物质等重要功能中。

本教案将介绍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

二、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1. 骨头人类成年后拥有206块左右的骨头。

它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长骨、短骨、扁平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存在于肢体上,提供支撑和运动;短骨主要存在于手腕和脚踝,提供灵活性;扁平骨主要存在于颅盖和胸廓,起保护作用;不规则骨主要存在于脸颊和脊柱部位。

2. 关节关节是两个或更多个相邻骨头相连接形成的区域。

根据其结构和方式,关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移动关节(如肩、膝关节)、半移动关节(如脊柱)和不可移动关节(如颅骨缝合)。

这些关节使身体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

3. 骨髓骨髓是骨头中空的部分,存在于长骨的骨干内部。

它可以分为红髓和黄髓两种类型。

红髓主要存在于排列紧密的扁平骨和不规则骨中,并负责血液细胞的生成;黄髓主要存在于长骨的中心,并储存脂肪。

三、人体骨骼系统的功能1. 提供支持和保护骨头提供了整个身体结构所需的支撑。

它们组成了一个框架,使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和进行各种活动。

此外,部分特殊形状的扁平骨和不规则骨还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如颅盖保护大脑)的功能。

2. 进行运动长骨通过与肌肉连接,在肢体上提供力量并推动运动。

例如,大腿上的股骨与膝盖相连,允许我们行走和跑步。

此外,关节的存在使骨头能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运动。

3. 血液生成红骨髓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

它位于一些特定的骨头内部,如胸椎、肋骨和盆骨等。

红骨髓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4. 存储矿物质骨头还能储存许多重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和镁等。

这些矿物质在人体中起着多种功能,如维持神经传导、强化骨结构和参与代谢过程。

人体解剖骨骼学教案模板范文

人体解剖骨骼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掌握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骨骼的基本结构。

2. 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

教学难点:1. 骨骼的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 骨骼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骨骼模型3. 骨骼解剖图谱4. 研究性学习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骼吗?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人体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二、新课讲授1. 骨骼的基本结构(1)骨膜:骨膜是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具有营养、修复和保护作用。

(2)骨质: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骨松质具有弹性。

(3)骨髓:骨髓存在于骨松质网眼和骨髓腔,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 骨骼的名称、形态和功能(1)颅骨:颅骨保护大脑,分为脑颅和面颅。

(2)躯干骨:躯干骨包括脊柱、胸骨、肋骨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3)四肢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支撑身体,参与运动。

三、课堂练习1. 观察骨骼模型,识别不同骨骼的名称和形态。

2. 分析骨骼的功能,并举例说明。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问:骨骼有哪些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1. 骨骼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骨骼的形态与运动骨骼的形态决定了关节的灵活性,进而影响人体的运动。

(2)骨骼的形态与保护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使得骨骼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2. 骨骼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1)支撑作用:骨骼支撑起人体的形态,使人能够站立、行走。

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

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

标题: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1. 引言人体骨骼是人体结构的基础,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和身体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可以让孩子在早期就建立正确的身体观念,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的教案,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身体结构。

2. 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在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中,首先要让孩子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

人体骨骼由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骨盆和四肢组成,共有206块骨头。

通过观察人体模型和图片,让孩子初步认识人体骨骼的大致结构。

3. 骨骼对身体的作用接下来,可以引导孩子了解骨骼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骨骼可以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让孩子明白没有骨骼的支撑,人体就会像柔软的面团一样无法站立和行走。

骨骼还参与了造血、储存矿物质等重要功能,让孩子认识到骨骼对身体的重要性。

4. 骨骼的保健在人体骨骼教育中,还可以向孩子介绍保护骨骼的方法。

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可以减少对骨骼的压力,有助于保护骨骼健康。

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也对骨骼健康有益,让孩子了解到如何保护自己的骨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结语通过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早期就了解身体结构,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作者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孩子的身体意识和健康观念非常重要。

通过引导孩子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骨骼健康,可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也有助于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自己的身体,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7. 活动设计针对幼儿园小班人体骨骼教育教案,可以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

活动一:拼装人体骨架准备一套人体骨骼模型或是骨骼拼图,让孩子通过拼装的方式认识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并且可以与孩子一边拼装一边说明不同骨骼的作用,让孩子形成对人体骨骼的初步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内容 ]
骨 一、 概述
成人骨头的数目为 206 块。 骨的形态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1、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送质 骨的构造 2 、骨膜
3、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的理化性质 二、 躯干骨 成人躯干骨包括 24 块椎骨, 1 块骶骨, 1 块尾骨, 1 块胸骨, 12 对肋骨,共 51 块。 1、 椎骨
30min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颅骨的连接 1)直接连接:骨性连接。 2)间接连接:颞下颌连接,属于联动关节,两侧需同时运动,因关 节囊的前臂松弛、薄弱,张口过大时下颌头滑到关节结节前方而不 能退回关节窝,下颌关节脱位。 4、四肢骨的连接 1)胸锁关节 2)肩锁关节 3)肩关节: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多从前下方脱位。 4)肘关节: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的上端构成。伸肘时,肱骨内外 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线,屈肘 90°,呈等腰三角形。 5)前臂关节和手关节 6)髋骨:骶髂关节,耻骨联合(耻骨间盘女性分娩时可以稍分离) , 骨盆(髋骨、尾骨、骶骨) ,男女骨盆的差别 7)髋关节 ; 髋臼和股骨头 8)膝关节:髌骨、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构成,关节腔内内侧髁和外 侧髁间由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9)踝关节 ;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外侧韧带较薄弱,在跖屈位易 扭伤。
分为 7 块颈椎、 12 块胸椎、 5 块腰椎、 1 块骶骨、 1 块尾骨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1) 椎体 2)椎弓 (2)椎骨的特征 颈椎: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 胸椎:肋凹 腰椎:大 骶骨 尾骨 2、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3、 肋 共 12 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每一根肋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和前后两端。 内外两面 上下两缘 4、 上肢骨 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手骨,每侧 32 块 (1) 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上部,为三角形扁骨,位于 2~7
肋之间 (2) 锁骨:胸廓前上部, ~形弯曲,内侧 2/3 凸向前,外侧
1/3 凸向后,交界处为骨折好发部位。
15min 40min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 肱骨:长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与肩胛骨的关节 盂相关节,外科颈为骨折好发部位,尺神经和桡神经通 过。
(4)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长骨,尺骨茎突体表可触及。 (5) 桡骨:位于前臂外侧。 (6) 手骨 ;8 块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掌骨 5 块,
和耻骨连接;骨性连接,髋骨和骨缝的骨化。 (2)间接连接: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附着于关节面,纤维结缔组 织构成),关节腔(关节面和关节囊共同围城 , 内含关节液) 2)关节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唇,关节盘 2、椎骨的连接 1)椎间盘: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椎间盘由弹性, 厚薄不一, 缓解脊柱的震荡, 增大脊柱的运动幅度, 当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突入椎管或者椎间孔,则为椎间盘脱出 症。 2)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后伸, 棘上韧带 限制过度前屈。 3)脊柱:由 4 个生理弯曲,颈屈和腰屈向前,胸屈和骶屈向后,对 维持人体中心的稳定和缓冲震荡由重要意义。 4)胸廓:构成胸壁的支架,容纳和保护胸部器官。
指骨。 5、 下肢骨
(1)髋骨:由髂骨、尺骨、坐骨构成。 两髂脊最高点的连线平第四腰椎棘突, 是腰椎穿刺的体表标志。
(2) 股骨人体最长最粗的长骨,占身长的 1/4, 股骨头, 股骨颈。
(3) 髌骨:膝关节前方,参与构成膝关节。 (4) 胫骨:胫骨体呈三棱柱形,体表可以触及。 (5) 腓骨 ; 小腿外侧的长骨 (6) 足骨:由跖骨、趾骨和跗骨构成。 颅 成人颅骨由 23 块颅骨构成, 不包括 3 对听小骨,借枕寰关节与 脊柱相连,对脑和感觉器官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 1 块额骨, 2 块顶骨, 1 块枕骨, 1 块蝶骨, 1 块筛 骨, 2 块颞骨。 (2)面颅: 1 对上颌骨, 1 块下颌骨, 1 对鼻骨, 1 对颧骨, 1 对泪骨, 1 块舌骨, 1 块梨骨, 1 对下鼻甲。 颅前面观: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 颅底面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骨连接 1、骨与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相连的结构叫骨连 接。 (1) 直接连接:纤维连接,椎间的韧带;软骨连接,椎间盘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班级 社区康复
12 级
周 次星 期第 节时 数序 号
2
3
3、4
2
3
2
4
3、 4
1
授课形式 讲授
课题名称 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
掌握: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数量;椎骨的结构特点 熟悉: 人体运动系统构成 理解: 运动损伤的原因 了解: 骨的理化性质
教学重点 全身骨骼名称、位置和体表标志,
教学难点 人体循环循环系统的生理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对于较难 的知识点由老师结合多媒体讲解。
[本次小基本的认 识。
[布置作业 ]
结合自己的身体记忆各个组成部位 结合医学知识,运动损伤如何急救,举例说明
内容更新 增删情况
教学辅助手 段
多媒体
作业
课后体会
学生对这些项目比较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师生互动很好。
教 学 内 容提要
教学设计
( 教学方法、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作业讲评 ]
段、时间安排 )
[复习旧课 ]
构成人体的组织有哪几种,结构特点是什么?
[新课导入 ]
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了人体的系统,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