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王健林进入金融行业
推崇富贵险中求的首富王健林

首富王健林推崇富贵险中求:机会是闯出来的【编者按】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
而观察企业家的最佳时机,又莫过于处于漩涡中的他们是如何面对的。
在国庆长假期间,我们选取了几位近期处于漩涡中的企业家,并以各个角度对他们进行观照,以期带领网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从他们的身上增进对于中国商业逻辑的管窥。
我们选择的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企业家们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
马云因为阿里巴巴上市迷局备受瞩目;曾两次蝉联中国首富宗庆后因为被砍受伤备受关注;李开复因罹患淋巴癌而赴台治疗;王健林超过宗庆后蝉联2013年中国首富。
2013年,“地产大王”王健林以1350亿财富首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且四年三次登顶大陆地产富豪榜。
王健林有一句豪言“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有万达。
”他推崇“富贵险中求”,机会是闯出来的。
但他亦能审时度势,把握分寸,他推崇“跟政府可以亲近,但是不参与政治和派系斗争”。
《中国企业家》杂志2012年第19期杂志推出文章“消费之王”,带您全面解析王健林及他一手创办的万达帝国。
万达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人”做生意,这家巨型房地产公司,如何颠覆行业以及自己文 | 本刊记者黄秋丽编辑 | 杨婧摄影 | 史小兵【《中国企业家》】颠覆者万达,进入一个行业就改变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它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跟政府可以亲近,但是不参与政治和派系斗争。
”夜幕降临,万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灯光在一片原始森林包围中格外璀璨,该项目占地18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有亚洲最大滑雪场、世界顶级酒店群、最昂贵高尔夫球场—它建成只用了三年时间,这是行业里难以超越的速度。
为保证按照万达要求准时营业,很多店铺还没来得及装打印发票的税控机,更多商家选开业之后再停业整修。
地球另一端,美国中部宁静的小城堪萨斯,AMC娱乐公司的员工们等待着新老板王健林的到来。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哈佛演讲全文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哈佛演讲全文2012年9月8日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不好意思,我只能讲中文。
刚才托尼教授已经介绍了万达发展比较快,今天我站在这里,还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态,因为哈佛在世界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个神圣的殿堂。
实际上万达相对世界上最顶级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丝毫也不敢懈怠,但是因为托尼教授邀请我,所以我也想跟大家有一些分享。
首先我介绍万达,为什么1988年成立,到现在24年时间,发展这么快,1988年成立的时候,其实我是借了8万美金,50万人民币注册的,当时成立的公司需要100万,因为当时进入地产需要100万,我找了一个人担保,这个人收了我50万,所以我就实际上注册100万,但实际上拿了只有50万,而且借了100万的人,给我要求是五年,各每年25%的回报。
不过当时能借到,能发展也是不错的,要是没有那个人借给我这个钱,也许没有今天这个企业,所以正因为这样,我的企业发展以后,从明年开始我也计划在中国推出支持创业的计划,其实在几年前我已经跟团中央四、五位知名企业家创造了一个知识青年的创业基金,不过后来我觉得还是我自己来搞更好一点,我自己准备明年再成立一个知识青年创立基金,从我自己的发展,我有这个机会。
发展这些年,我觉得之所以能走的比较快一点,关键是我认为有这么几步,算是创新也好,还是蒙对了也好。
第一,赶紧走出去,全国发展,我1988年成立,1992年就走出了大连,到广州去发展,那时候是中国民营企业,也是房地产企业第一家走出去的,那时候中国的政策还不支持企业到外地发展,我到广州去的时候,还不能给注册,说你大连企业怎么跑到这来,不能注册。
可能一般人觉得算了,就回去了,后来我想毛主席说两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那就去谈,看谁愿意借给我们这个执照,谈到了广州的华晓(音)房地产公司,一年交200万,他愿意,就注册一个某某分公司,反正我来管账,就把这个事办成了,就在广州开始。
万达离职重臣,揭秘王健林转型和资本运作内幕

万达离职重臣,揭秘王健林转型和资本运作内幕导读:王贵亚一直在万达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他过去两年多来做的事。
从2014到2016年,王贵亚经历了整个万达金融集团的筹建,以及这家航母级公司的第四次转型决定。
这位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了30年的金融界老兵,一度曾是首富王健林亲自相中的组建万达金融集团的人选。
1984年大学毕业之后,王贵亚从建设银行的基层做起,历任总行投资理财总监、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
而在被万达高薪挖角之前,王贵亚的职务是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2014年初,王贵亚空降万达,任集团高级副总裁。
按照王贵亚的描述,早在2013年8月,自己就有离开国有银行体制,去民营企业的打算。
后经王健林主动邀请,加入万达。
王贵亚加盟的档口,正是万达面临第四次转型的重要时刻。
彼时的王健林已经感受到依托商业地产的“复制”无法再支撑企业的高速增长。
国际企业、大文化概念、金融与轻资产的战略思路陆续被提出,面对高增长瓶颈的万达正在极力寻求下一个突破口。
2015年中,筹备两年多的万达金融集团正式成立。
在当时披露的文件中,金融集团的高管配置堪称豪华,王健林亲自挂帅,集团总裁丁本锡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文化集团总裁张霖、高级副总裁赵世刚、尹武海、集团副总裁刘朝辉等。
而王贵亚,则是当时金融集团筹措组的组长。
王健林曾对万达的金融业务充满期待,在彼时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中,他曾说“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块。
”在首富的设想中,未来的万达金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王健林曾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万达独有优势,跟万达商管、万达电商结合。
通过账务商家现金流入口、健林对商户的信贷考核、发放和回收机制。
并利用电商、快钱的大数据,创新信贷模式,搞线上金融。
尽管眼下市场上万达金融的声音并不大。
但这家成立刚刚一年的集团公司在去年底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当年,万达金融集团收入208.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
万达集团三十年转型路

万达集团三十年转型路万达集团从建立到如今已经三十年了,万达能如此成功离不开多次的顺利转型,但也是不乏失败的案例的。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万达集团三十年转型路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万达集团的第一次转型:跨区域发展88年成立之后,万达发展迅猛,在92年的时候,收入已经接近20亿,占那时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已经很大了。
出于对要做大企业规模的追求,93年万达跨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区域发展的行业企业。
最开始是要到广州去做一个项目,因为没有跨区域注册公司的先例,广州工商局不给注册,但万达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一个华侨房地产公司,以其之名注册。
尽管这个项目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但迈出了跨区域发展的第一步。
紧接着,以广州为支点,从97年开始大规模的跨区域发展,从几十亿级的公司变成一个百亿级的公司,完成万达第一次转型。
万达集团的第二次转型:从住宅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1992年,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现在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
公司由此从住宅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
万达从规模上现在全球第二,到明年四季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公司。
按照现在的速度,不再增加,就是保持现在匀速,每年500万平方米竣工这种规模的话,2020年可以大概达到55000万平米以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三,第四。
不动产是很大的行业,它占了全球资金总量大概10%以上,规模很大。
万达集团的第三次转型:向文化旅游转型2016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41.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有四大亮点。
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8%,同比增长31.4%。
2016年万达全球新增影城677家、屏幕6788块,万达全球累计开业影城1352家,屏幕14347块,约占全球12%的票房市场份额。
旅游产业收入17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7.1%。
2016年开业南昌、合肥两个万达城,当年国庆假期便跻身全国旅游人次前两名,超过黄山、故宫,在全球引发巨大反响。
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

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接下来,本文将从行业和并购形式两个方面,介绍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
一、行业并购案例1.能源行业:2019年10月,国家电投集团与中核集团成立了燃气核电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一家综合能源企业,实现能源多元化。
2.游戏行业:2018年9月,腾讯游戏宣布收购博达软件的股权,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国内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
3.互联网金融行业:2019年7月,百度金融与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共同创新。
4.教育行业:2017年12月,好未来以1.68亿美元收购东方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份额。
5.医疗行业:2019年2月,腾讯以15.7亿元收购了达晨医疗的股权,进一步加强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
二、并购形式案例1.股权并购:2019年11月,科创板上市公司久之洋科技以1.8亿元收购晋江尧等三名股东所持有的大象新能股权,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产业链。
2.资产并购:2018年4月,华为以4500万美元收购了木兰天幕的物业资产,提高了公司的研发效率。
3.债务并购:2018年10月,同程艺龙以14.5亿元收购同程网络的债务,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在旅游市场的地位。
4.合资并购:2019年3月,华为与中兴通讯合资成立了5G芯片公司,通过共享技术优势,提高了5G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5.收购兼并:2020年1月,王健林旗下公司万达集团以1580亿港元收购余额宝的母公司万邦达,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国内近三年来的并购案例既有行业之间的整合,也有同行业之间的强强合并,其中不同的并购形式都带来了不同的优势和变化。
作为一种商业战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精心策划,谨慎决策,才能带来长期的价值回报。
房地产公司转型金融业务操作案例详解

房地产公司转型金融业务操作案例详解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位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获得了跨界进入金融行业的各类企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房地产行业企业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族群。
作为传统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与金融市场的联姻一直广泛而密切。
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作为金融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抵押品和融资工具,可以归纳到大金融领域的范畴内。
从当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转型战略来看,金融行业已然成为房地产商们转型的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金融市场门槛高、资本金数量大、盈利能力强、其作为未来新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定位,更加符合资本市场上房地产商的需求方向。
总体来看,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包括了保险、证券、基金、银行、互联网金融、风险投资等多个门类,从目前梳理的房地产企业转型案例来看,几乎地产商们在这些领域们都有所涉及,更有强者已经将两者结合起来,俨然成为金融地产财团的模式。
下面我们跟各位分享12家房地产公司转型金融业务的操作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企业转型金融战略的路径虽然千差万别,但保险和互联网金融是穿插其中最核心的两个战场。
保险是资本之王,所有的金融和地产类的经营活动都需要资本的支撑,而互联网金融是市场的新宠,是地产商们盘活存量资源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渠道。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金融战场上,这12大房地产军团是怎样进行战略布局的?(一)超级公司打造综合性金融集团公司中国有一批超级公司,他们上市的市值平均达到千亿以上,这些公司的房地产金融的玩法,与普通的品牌上市公司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金融与房地产的介入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介入。
绿地、万达、复星、平安这四大金融地产巨头就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1、绿地集团——从超级地产商转变为金融控股集团上海起家的绿地集团,在经过前十年在地产和能源领域的快速扩张之后,最近两年随着绿地借壳金丰投资的上市,其战略变革日渐清晰。
目前具有2000亿市值的绿地借壳上市的金丰投资,已超过1600亿市值的万科,成为房地产行业名副其实的龙头公司。
6965223_万达围猎

万达围猎Array对万达而言,这似乎已经不是转型的问题,而是围猎哪些行业入怀的问题。
尹淼 / 文从1988年到现在,万达已然成为横跨商业、文化、金融三界的庞然巨兽。
近年来,在商业地产圈中有关“万达广场业态大幅调整”、“多地城市万达广场悄然关门”等新闻不绝于耳,但这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万达集团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连横交错。
在行业危机到来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却始终稳步地游走于“危”与“机”之间的这根钢丝上,看似惊险,却也仅仅只是惊险而已。
进军互联网金融王健林称“过去网络金融在集团内只是从属的地位,现在来看,其潜力越来越大。
未来万达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消费平台。
如今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每个企业都开始拥抱互联网,国家也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这是引起我们要做网络金融的动因。
”万达前几年收购了一个移动支付公司——“快钱”。
目前全国排名大概第四位。
前三名分别是银联、支付宝、账户通。
此外,万达金融还创新地设计了飞凡卡,打造了全球第一张集应用、积分、优惠、存贷、汇兑、信用卡、理财等所有卡为一身的全功能一卡通。
王健林日前在做万达集团2016年工作报告时透露,万达集团已在上海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
万达金融集团下设网络金融、飞凡科技、保险、投资等公司,日后还会增加新的成员。
万达金融集团2016年计划收入211.8亿元;其中网络金融收入44.6亿元,活跃会员超过1亿,飞凡卡发行5000万张,飞凡合作大型商业中心新增1000个。
据悉,飞凡自2014年10月开启对外合作模式后,不到3个月,对外合作签约大型商业中心470家,加上130多家万达广场,飞凡网络商业中心已突破600家,2015年到店消费人次46.2亿,飞凡O2O已覆盖超过1亿的消费人群。
万达O2O还落实到与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把信用卡功能叠加在飞凡卡上。
据悉,飞凡卡具有网上预订停车位、订座位、排队等很多应用功能。
再加上优惠、积分互换、存贷、汇兑、个人账户信用卡等多种功能,飞凡卡已成为全球第一张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全新金融一卡通产品。
恒大多元化战略

恒大多元化战略恒大为什么要多元化1、市场背景恒大是以房产发家的,但现在房地产产业不再是朝阳产业,而是夕阳产业,尤其是自最近几年,更加凸显,所以恒大要转型。
近几年,房地产企业受到了调控政策,比如说限购令。
而且现在中国人心中已经出现了不买房改租房的观念,90后乃至整个中国的观念都在转变,恒大多元化,让恒大在房产外取得卓越成就。
2、企业实力恒大企业是采用的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也称混合式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向与原产品、市场无关的经营范围扩展。
恒大的主要业务是地产,后扩展经营业务主要有七个:一文化旅游、二快销产业、三农业乳业、四酒店产业、五体育产业、六文化产业,现在又扩展到了保险业。
整体多元化经营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其它资源,故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恒大集团总资产超过4600亿,员工8万人。
2013年销售额1004亿;2014年前七个月销售900亿,纳税119亿。
并且2015年有望跻身世界500强,可见恒大集团正式多元化经营的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公司,因此它拥有发展多元化的战略的背景。
3、单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恒大的核心竞争能力,之前可以说是房地产,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恒大现在是多元化经营。
企业一定要保持一个核心竞争力,才有发展企业多元化的基础,但是最近几年恒大的其他产业发展获利能力也很强,比如说:恒大的足球三年计划后它的获利能力惊人竟然是3年销售回报高达15倍。
2014年为止,恒大地产上半年盈利71亿同比上升13.6%,就单纯倍数它的足球盈利能力并不弱。
恒大不只是对一个核心竞争力大力投资,在其他恒业也在努力打造各个恒业的竞争能力。
恒大如何多元化恒大人寿11月21日晚上,“恒大人寿”四个字亮相亚冠赛场。
广州恒大球衣胸前、赛场的电子屏上、领奖台及跑道上,铺上了“恒大人寿”的巨幅广告。
11月22日上午,恒大集团举行发布会,旗下保险公司恒大人寿宣布正式进入保险业。
此前几年,恒大集团相继进入饮用水、粮油、乳业等行业,进行多元化尝试,但对于整个恒大来说,也许这次在金融业的尝试,才是其转型的关键一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立金融集团
下半年要完成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家公司的并购,加上已有的金融产业,正
式成立万达金融集团。
这些并购已万事俱备,只是时间赶不上半年会发布。
金融集
团成立是万达的一件大事,我对金融集团有很大期许,认为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就
是这一版块。
万达文化集团的四个控股公司,现在看影视.体育、旅游都是千亿级别以上的公司,儿童娱乐要是发展得好也有希望。
将来文化集团的总市值和收入跟万
达商业有得一比,其至有超过可能,但我认为万达金融将来比这两家都大。
创新发展模式
万达金融集团绝不搞传统的金融模式,如果我们走线下,每省每市开分行,再去拉存款,能竞争过儿大国有银行吗?按传统模式做,一定是既缺乏竞争力,也做不大。
万达金融要充分利用万达独有优势,跟万达商管、万达电商结合,搞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U前中国号称搞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做的都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只是把线下业务平移到线上。
即使互联网公司搞贷款,经营模式、风险控制跟传统银行也没有本质区别,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我准备在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成立、互联网+金融试点启动后,做一次专门演讲,向大家全面介绍什么是万达的互联网+金融。
这里先简单透露,重点有三条:
加快掌握商家现金流入口
现在万达在全国有数以十万计的商家,掌握着十儿万台收款机,但还远远不够。
万达之所以做轻资产,就是要加快发展万达广场,覆盖更多城市,帮助万达电商和万达金融掌握更多商家现金流入口。
我们的LI标是五年之内达到白万商家,掌握百万个现金流入口。
未来我们釆用的也不是传统POS机,万达电商正在研发云POS机,准备下半年推出来,为万达做互联网+金融打下根基。
颠覆传统金融模式
万达广场95%以上是中小商家,他们普遍需要信贷支持。
由于我们掌握每个商家的现金流数据,对于每个需要贷款的商家,都可以根据其现金流情况提供一个贷款额度,不需要抵押品,贷款直接发放商家。
贷款回收方式也进行创新,可以不按年度、月度还款。
比如将一笔一年期贷款分成若干份还款,每次收款通过云POS机自动扣款。
充分利用大数据搞线上金融
这样不仅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而且空间无限大。
如果万达发展到右万商家, 每家有100万信贷需求,万达金融就是万亿规模。
届时万达广场年客流人次将达到白亿
以上,会员5亿以上,如果5亿会员中1亿有消费贷款需求,每人贷1 万元,乂能创造一个万亿规模的业务。
这样万达金融不建实体店,也能做到足够大。
去年我们并购的快钱,上半年发行了一款“稳赚一号”理财产品,两周卖了100亿,非常受欢迎。
今后万达轻资产投资将以快钱为主,但主要针对机构,因为需求更大。
“稳赚一号”只是万达互联网+金融的小试牛刀,还不是真正创新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金融集团要思考,银行怎么跟万达商管、万达电商结合?我和丁总将牵头创新,不仅仅是金融集团自己搞。
融合发展电子商务
创立万达电商新模式
重点解决互联网时代怎么样做商业的问题,为全国消费行业闯出一条新路。
现在说互联网+商业,互联网+零售,光说不行,还得用商业模式回答怎么加。
互联网+金融作为赢利方向
电商公司做得不错,创新了很多智慧产品,也在扩大开放平台,但这些还是烧钱模式。
现在和金融加在一起,才看见贏利方向。
将来广场现金流入口端的机器研发出来,和金融集团结合,可以放贷款、发理财产品、做消费贷款等,就有了赢利空间。
规模做大了,广告也会来。
当然还有其他方向,靠你们自己去摸索。
开放式发展
万达电商不能只着眼于万达广场自身,过去16年我们建了100多个广场,未来儿年加速发展,还要再建儿厅个,但万达电商要做平台级电商,这样的数量还远远
不够,必须开放式发展。
电商自己提出了下半年訂标:年内完成1亿注册用户,完
成与370个大型商业中心的合作。
万达想做互联网+金融,手里有什么牌?
作为一个山地产起家的公司,万达相比其他同行已经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在影视、院线、电商等领域已经开始了多点进攻,那么现在万达要做好互联网金融手头上有什么牌可以打呢?翻看万达近期在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内的大动作主要有两个,控股快钱以及投资同程旅游网。
快钱虽作为中国第四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日子其实过的并不舒坦。
快钱起家于航旅生意,初期并为涉及到C端的业务。
随着支付行业格局逐渐明朗、业务日益趋同,快钱利润已经主存空间已经日益减少。
这一切也反映在了万达的收购价格中,这个排名第四的支付公司的68. 7%股份只卖了3. 15亿美元。
同程旅游则相对于快钱则与消费者走的更近一些,这个以门票团购起家的网站
曾以“1元秒杀”而声名鹊起,现在也努力渗透进入到机票酒店以及出游业务。
但是
同程网的交易总额、单笔交易金额与交易频率都不算突出,在内部衍生出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金融服务入口。
纵然体量庞大如万达,但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它也只是一个新兵蛋子,何以突围?或许只能看王健林下半年到底是要翻哪家银行、证券与保险公司的牌子。
因此,如果要走互联网+金融的路子,万达对于c端的掌控力度H前看来是非常弱的。
万达手中有着影视、体育、旅游这些大块头的B端业务资源,但是如果走上这条道路还会是所谓“互联网+金融”的路嘛?或许这些问题可能只有王健林才能回答了。
财大气粗的万达有的是随手买儿家金融公司的底气,但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 如何找到对应的金融场景?万达要走的路可能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