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江苏省气象行业职业综合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气象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

气象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气象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欢迎阅读!气象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版1气象局人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时光飞逝,不经意间我来到市气象局已经半年了。
岁首年终,静下心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真的感到获益良多。
在这段期间我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下,逐渐了解了一些业务,也参与了局内的几个重点项目,逐步对如何成为一个气象工作者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
以下结合我在这段时期的工作所得简单的做一个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一、“防雷检测”工作我将防雷工作内容分成了以下二个方面:1、检测方面自今年五月份起我与防雷办同事共参与了27处易燃易爆场所、17处建筑审核以及36个中小学的防雷安全检测工作,检查期间对多个单位提出了不合格及整改通知。
并根据受检单位的防雷现状提出了我们合理化的建议,避免了对方单位的重复施工及资源浪费。
并且在期间对往年各受检单位检测报告进行了整理与文档归类电子化,在发现不同问题的同时,也给自身起到了学习和巩固知识的作用。
2、气象工程方面以《前期对各受检单位的整改项目进行简单的归类,到中期通过与对方的沟通了解到对方单位的需求,以及最后根据对方的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程方案及施工》的3个步骤模式,下半年承接了包括市医院、陈石婷办公楼、中石油的3个加油站以及7个矿井的电涌保护器安装等多个防雷工程项目。
二、人工增雪工作今年市的降雨量相较于往年下降不少,为不影响明年春季耕种,以及相应气象局的人影工作安排,11月我局进行了人工增雪作业。
在局领导及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从前期作业准备会议的地点确定到,中期对各相关部门的通知备案、人影作业各设备的检查,以及后期的现场操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我虽然是新进职工,对作业流程及设备不甚了解,但通过细心观察与摸索,在作业后期也已能独立地进行一个定点的完整操作,让我自豪不已。
部队气象预报员工作计划

部队气象预报员工作计划11、坚持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完善现代业务服务体系。
一是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全面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论证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巩固完善和扩大“12121”电话、手机短信服务面,扩大其宣传面。
提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质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主要是加强自动站建设。
按照规划我市在未来三年内自动气象站将达48个,结合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明年计划新建自动气象站20余个,改造自动气象站3个。
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务质量。
要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自动雨量站的监控和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自动雨量站的正常运行加强情报服务工作(灾情、雨情、农情);继续抓好长、中、短期及重要气象信息的发布,做到及时、准确、周到、贴近生活,力争基础业务质量进入全市前列。
四是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要积极开展气候资源普查,摸清气候资源家底,建立本地气候资源数据库;要积极开展气象可利用资源即风、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专项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工作;要积极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气候论证和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增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业务平台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切实加强和规范气象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气象志愿者(信息员)队伍的作用。
3、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
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和《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提高全民雷电安全意识。
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费.doc

附件1:第四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二〇〇九年九月目 录4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 .........................................5二、竞赛组织机构................................................5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66 (三)竞赛题目编制专家组 .....................................7 (四)竞赛裁判组 ............................................(五)竞赛监审组 ............................................88 (六)技术保障组 ............................................9 (七)竞赛宣传报道组 ........................................10三、竞赛安排 ....................................................10(一)竞赛地点 ..............................................10(二)代表队与参赛选手 ......................................(三)竞赛内容 ..............................................1010(四)竞赛记分原则 ..........................................(五)竞赛奖项设置 ...........................................(六)竞赛日程安排 ...........................................四、竞赛内容 ....................................................1212(一)历史个例天气预报 ......................................14(二)实时天气预报 ..........................................(三)理论知识、业务规范与MICAPS V3.0操作 .......1517(四)现场问答 ..............................................18五、奖励办法 ....................................................(一)个人单项 ..............................................1818(二)个人全能 ..............................................(三)团体 ..................................................1919六、宣传报道 ....................................................第四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面向天气预报业务发展需求,落实科技兴气象和人才兴业战略,营造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氛围,树立学理论、长技能的正气,强化天气预报员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提升天气预报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天气预报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气象行业综合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发言

气象行业综合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发言
1、我们不是把预报竞赛单纯当成竞赛来做,而是与平时的业务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条路线。
预报竞赛不靠集训,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们的集训时间基本是最短的;而是靠平时预报员的积累,包括平时加强对预报员的培养、加强业务技术系统建设、加强对优秀预报员的发掘,层层选拔出优秀团队。
全国预报技能竞赛的开展,推动了湖北省气象部门预报业务发展,提高预报员的业务技能。
我们希望通过预报竞赛活动,能够营造出预报员敬岗爱业、喜欢预报工作、热爱预报工作、投身预报工作的氛围;通过预报竞赛,使预报员在日常业务中提升自己,发挥预报集训的作用。
2、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抓预报员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方面。
近几年,河北省气象局增加预报员数量,调整了预报员的专业结构;坚持预报员的学习培训和技术总结制度;组建预报员专业团队和预报小组,进行一些研究工作。
参赛预报员集训阶段,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比如在现场问答考试环节,有些年轻预报员有点怯场,就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演练。
通过预报比赛激发了预报员学习的积极性。
省局层面也非常重视预报员队伍建设,给预报员营造出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做业务上的事情。
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总结

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总结一、比赛概况1.1 比赛时间:2021年5月15日至5月17日1.2 参赛人数:共计300名气象行业从业人员参加1.3 比赛地点:北京市气象局1.4 比赛内容:天气预报技能测试、气象知识问答、气象仪器操作等二、比赛亮点2.1 天气预报技能测试在天气预报技能测试环节中,参赛选手通过观测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图像、运用气象软件等方式,准确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选手们通过逐时变化的气象图像,调整气象参数,精准地预测了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等关键信息,展现了出色的天气预报技能。
2.2 气象知识问答比赛中设立了气象知识问答环节,涉及气象学理论知识、气象观测方法和仪器操作规程等内容。
参赛选手积极回答问题,展现了扎实的气象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气象仪器操作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示了对各类气象仪器的熟练操作能力,包括气象雷达、探空仪、卫星云图解译仪等。
他们迅速准确地完成了气象仪器的校准、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等工作,展现了出色的仪器操作技能。
三、比赛总结3.1 成绩分析本次比赛通过多个环节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包括天气预报准确率、气象知识掌握程度、仪器操作技能等。
经过评分,选手们的成绩普遍较高,显示出了良好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3.2 比赛意义本次比赛的举办,不仅激发了参赛选手的学习热情和比赛斗志,也促进了气象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比赛的举办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气象行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和学习的评台,有利于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3.3 改进建议本次比赛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选手在实际预报中的落实能力、气象仪器操作的细节处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建议在今后的比赛中,增加实际模拟预报环节,注重选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展望4.1 提高气象行业整体素质通过举办此类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有效提高气象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与规范试卷及答案湖北气象产业气象预报职业技能大赛2022试卷类别: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这份试卷共16页。
请不要错过!单位:姓名:考号:项目满分得分填空题30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121825合计85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85分。
2.本册内容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意见》以及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有关的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应写在试卷相应的答案位置,其他地方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共32小题60个空,每个空0.5分,计30分)1.短时强降水是指每小时降水量大于或等于(20)mm的降水。
2.对于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晴天预报是指短期预报应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和近期预报应明确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
3、预警信号发布后直至解除,中间变更1次、确认2次,计为发布了(4)次。
4.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检查包括TS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
5、预报某站未来24小时天气为小雨,实况为3mm中雪,评定一一般性降雪(空报),评定晴雨预报(正确)。
6.预计未来6小时将有强风,平均风力超过10级。
应发出强风(橙色)预警信号。
7、下图中箭头所指暗色区域是(下沉运动区),绿色线所在云系为(梅雨锋云系)。
8.云与降水的关系必须明确;云层厚度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9、在弱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只有一种类型的强风暴,即(脉冲风暴),其最可能产生的强天气是(下击暴流)。
10.有利于F2层以上龙卷风的环境条件为(强烈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和(低抬升凝结高度)。
11、当强风暴位于离40km以内的雷达近的地方时,其vil值是(过低)估计的,这是由于雷达的(静锥区)造成的。
12.在径向速度图上,零等速度线的方向不仅表示(风向随高度的变化),还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平流和暖平流)。
气象行业服务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气象行业服务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200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大风(沙尘暴)、寒潮、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3.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4. 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重点工作为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和重大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保障服务工作。
5. 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每天播发或者刊登公众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
6.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预警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可分为 4 级,从重到轻的颜色分别以___红____、____橙____、____黄____、蓝_表示。
7. 自2011年5月17日起,全省各地区灾害天气预警短信的采编、录入上传工作调整由各市、县气象局负责,各市、县气象局须对预警短信的内容、时效负责。
8. 新闻单位接到同级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通过广播、电视、显示屏、网络等方式,在15 分钟内向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9.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__名称___、图标、含义和防御指引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霾等共10类。
10.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1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12.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中提到,2010年,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有一名气象协理员,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建有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75%的村(屯)要设有气象信息员。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卷)+答案解析(江苏)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Array——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24小题61个空,每个空0.5分,计30.5分)1.锋面温度和风场沿(垂直锋面)方向的变化比沿(锋面)方向要大得多。
2.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3.理查森数Ri表示(静力稳定度)与(风垂直切变)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有效位能)和(有效动能)之间的关系。
4.可见光云图上,水体因反照率低,表现为(深黑色);在红外云图上的水面色调取决于其(温度的高低)。
5.大气中的动能一部分消耗于(摩擦),另一部分用来维持或改变(大气运动的状况)。
释放或转换为动能的那一部分位能称为有效位能。
其中能够转化为动能的部分约占总位能的(0.5%)。
6.大气内部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平均经向风)角动量的水平输送,(定常扰动)和(非定常扰动)对u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其中(定常扰动)和(平均经向环流)引起的角动量的水平输送比(非定常扰动)引起角动量的水平输送的总垂直积分值小得多,尤其是在北半球夏季,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非定常扰动)来完成。
7.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压)和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8.就整个北半球而言,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带冬季平均在(47)°N,而夏季约在(62)°N,由冬向夏北移15个纬度。
9.(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它是大气环流以及海洋环流的主要能源。
10.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平行。
FY2F和FY2G分别位于(112)°E和(99.5)°E 的赤道上空。
11.在重力内波中,群速与相速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垂直分量方向(相反)。
12.罗斯贝波主要由(柯氏参数f随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是一种(正压无辐散)的水平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江苏省职工十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
——第九届江苏省气象行业职业综合技能竞赛
实施方案(草稿)
为迎接第九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全国气象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做好2014年度江苏省职工十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特制订第九届江苏省气象行业职业综合技能竞赛工作方案。
一、竞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保证竞赛有序开展,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和竞赛工作组。
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安排如下: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1.人员组成
主任:江苏省气象局局长翟武全
副主任:省总工会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杨金彪委员:省气象局观测处处长韩正国
省气象局机关党办主任夏峰
省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刘文菁
省气象局预报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吕军
省气象局人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闵莉
省气象局监审处调研员马晓敏
省气象探测中心主任王冰梅
省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唐红昇
省气象局观测处副处长李崇志2.工作职责
负责竞赛内容、科目、标准、奖励和实施方案、相关文件审定;
负责竞赛过程的领导与监督,对重大事项的仲裁与决策。
(二)竞赛工作组
1.人员组成
组长:李崇志
成员:商兆堂冯向军仲维建高岑赵启航
杨恒祥何浪
2.工作职责
根据实施方案,组织编制竞赛试题,负责试卷安全;
设计制作竞赛选手证、裁判员证和奖励证书、奖品等等,准备奖金;
负责竞赛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场地布置,布设竞赛设备(自动站7套)与工具,解答与处理竞赛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组织监考;
组织阅卷、评分与统计。
二、竞赛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促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本次竞赛重点考查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的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警预报、气象观测和技术保障等
县级综合业务能力。
竞赛科目为: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自动站技术保障、计算机综合处理、天气监测与服务四个竞赛科目。
综合业务基础理论
(1)竞赛内容
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30%):考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防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知识与规定。
气象预报预警(30%):考查天气学基本概念及天气分析与预报的基本思路,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卫星气象应用基本知识,天气预报与气象灾害预警的业务规范与规定。
气象观测基础理论、规范、规定和技术保障(40%):考查综合观测业务发展政策性文件,地面观测基础理论和规范、规定,地面观测自动化、地面观测业务改革相关业务规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系统维护,运行监控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与规定。
(2)竞赛形式
根据试卷,参赛队员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填写电子文档答题卡。
(3)试卷与分值
提供纸质和电子文档试卷。
单选100题,多选100题,判断100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200分。
自动站技术保障
(1)竞赛内容
自动气象站(DZZ4)硬件设备的拆卸、安装、检查、清洗与维护,自动气象站配套软件(ISOS)的安装、卸载和配置;自动气象站维护工具使用;自动气象站相关设备故障诊断、通信网络配置。
(2)竞赛形式
现场操作和填写纸质试卷。
(3)试卷与分值
根据试卷要求现场操作30分钟,满分80分。
计算机综合处理
(1)竞赛内容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ISOS-SS)的基本操作。
包括:软件安装、参数设置,模拟自动气象站实时运行及业务值班处理,观测数据录入、维护,编发气象电报(重要天气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形成上传数据文件,形成A 文件,A文件维护与质量控制,设备维修、维护、停用的模拟操作,软件与设备模拟交互,观测数据分析等。
(2)竞赛形式
参赛队员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完成规定的操作,评卷时以参赛队员提交的数据文件为准。
(3)试卷与分值
根据试卷要求现场操作120分钟,满分120分。
三、参赛代表
1.参赛代表队。
全省13个市气象局、南空气象、江苏民航分别组建代表队,每个代表队包括领队1名,教练1-2名和参赛选手3名(其中:2人由业务考试层层选拔产生,1人由竞赛组委会从各代表队上报的候选人中随机抽取)。
2.参赛选手条件。
参赛选手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含各级观测站)中从事观测、预报或服务的气象业务人员;(2)在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上累计工作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
3.参赛报名。
各参赛代表队需在9月底前向竞赛组委会报参赛代表名单和候选人名单(格式见下表)。
候选人数量按照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数量确定,每个台站不少于1人。
四、奖励与表彰
竞赛设团体奖、个人全能奖和个人单项奖。
1.团体奖以市气象局为单位,以全能平均成绩作为评定标准,取前3名,授予团体奖。
2.个人全能奖以参赛选手四项总成绩作为评定标准,取前10名。
全能第1—6名,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
荣誉称号;全能第1名的选手,经综合考察合格后,按程序申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能1—10名的选手,由江苏省气象局授予“气象综合业务标兵”荣誉称号。
3.个人单项奖设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自动站技术保障、计算机综合处理、天气监测与服务四个竞赛科目,分别取前3名,由省局给予奖励。
4.全能前10名参加集训,经集训考核,组建江苏代表队参加全国竞赛。
对于参加全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个人,另行奖励。
5.对在本次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个人,各市、县气象局可以匹配奖励,奖励办法自行确定。
6.获得个人全能前10名的选手,在职称评聘中,给予充分考虑。
各奖项均分别奖励,不合并,不替代。
奖励与表彰表
五、进度安排及相关要求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6月底前,成立竞赛组委会和工作组,并向各单位发出竞赛通知和竞赛方案,在江苏省气象局网站发布新闻。
第二阶段(选拔及报名阶段):2014年10月底前,各市气象局完成本单位初赛和参加决赛代表队的组建工作。
第三阶段(竞赛及表彰阶段):2014年11月上旬举办竞赛,赛程三天;竞赛结束,即公布竞赛结果,由省总工会、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气象局进行颁奖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