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初二科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总复习课件浙教版

初二科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总复习课件浙教版
•2
•.纱布
材料的位置(在图中1 2 3 处所 用材料的名称),以获得较好的净 水效果.
•3
•. 纱布
••1 . •2
•膨松棉
. •3
.

• 4.右表所示为小明家用 水情况记录:
• 试分析数据判断如 用节水型抽水马桶,每次 能节约多少水?
家庭用水情况
用途
用量/升
淋浴5分钟
95
刷牙
10
洗手
10
抽水马桶冲水
•A •B •C
•质量相同的物 质,密度越大, 体积越小;密度 越小,体积越大 。

2.若甲、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它们的 密度之比是3: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解题方法: •相同体积的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

•3.小华上岸时,发现一块银白色的金属片, 掂量一下很轻,他说可能是铝片,同学说不 是,你有什么方法判断它是铝片?
•B对地面的压力 •10 牛
•F •B
•B对墙面的压力 •15 牛
•B •F •B对天花板的压力 •5牛

•例1.质量为50Kg的人,每只脚和地 • 面的接触面为0.02m2求: • 1.当他站立时脚对地面的压强? • 2.求当他行走时,脚对地面的压强 ?

•例2. 一个每边长0.1米的正方体 金属块,重为10Kg,放于面积为1米2 的水平桌面中央,求金属块对桌面的 压强是多大?

• 下面是小华在测铝片密度时的主要 步骤
• 1、用天平称出铝片的质量 • 2、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
体积V1 • 3、铝片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
出水和铝片的总体积V2 • 4V、= 根V2据- V数1 据V1 、V2算出铝片的体积 • 5、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铝片密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ppt课件
15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例3 [金华中考]“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 型如图 1-Z-2 所示。该“彩球温度计”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
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
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

在某变小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 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与 D 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本章总结
1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知识框架
无处不在的水——人类可用水的含量有限
水 和 水 的 溶 液
地 球 上 的 水
生命中的水——水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 地球上的水——水循环
水资源——水资源分布
2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水的组成——氢和氧
水 和水
阿基米德原理
水的
的浮
溶力 液
方法透视 由于当前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
8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二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考点扫描】 浮力的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 行简单的计算。
9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例2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所 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物体在液
F浮 <G,下沉
体中浮沉
F浮 =G,悬浮或漂浮
的条件
F浮 >G,上浮
3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水 和物 水质 的的 溶溶 液解
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 复习总结(共14张PPT)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 复习总结(共14张PPT)

类型三 物质的溶解 1.物质分散在水中时,会形成溶液和浊液,浊液可分为 悬浊液 和_乳__浊_,液 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或 浓溶液 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氢氧化钙除外): 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加入溶剂可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 加入溶质 、 恒温蒸发溶剂 等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 mL水。请在右图中画出47.0 mL水的液面位置。略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 g/ mL) ①取1 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 g 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 5000 mL。
类型二 浮力 1.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 2.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 (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 的读数差)。 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 排开的液体 受 到的重力。
F浮=_G__排_= ρ液gV排 。 4.物体的沉浮 (1)当F浮>G,物体上__浮__;当F浮=G,物体 悬浮或漂浮 ; 当F浮<G,物体_下__沉_。 (2)ρ液___>_ρ物,物体上浮;ρ液____=ρ物,物体悬浮; ρ液___<_ρ物,物体下沉。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章复习总结
类型一 水的组成和循环 1.水循环的途径包括: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陆上内 循环(小循环)。 2.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是水发生_状__态_变化,外因是 太阳辐射(能量)和地心
引力(动力)。 3.水循环的环节:_蒸__发_(植物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地下径流、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1-3节)(共41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1-3节)(共41张PPT)

5
6
40
40
1
80
80
1
100
100
1
40
316
7.9
80
732
7.9
100
790
7.9
提问:研究表格中1.2.3.三组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即质量/体积 = 1克/厘米3,即为水的密度
= 1.0 千克/分米3= 1.0 克/厘米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相同,不同物质的 密度一般不同
6、不能说: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仅限于公式计算,与两者均无关
测量水和铁的体积和密度
实验次数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比值 =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1

2
3
4

升气体,则正极生成气体体积
为( B )
A 10毫升
B 5毫升
C 20毫升
D 无法计算
思考: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 气,说明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
凝结成云
水汽输送
蒸 发
降 水
海洋
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地表径流 地下 径流
蒸 发
蒸降 发水
陆地
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互相联系 的纽带,通过水循环,使水圈成为一 个动态系统,并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 不断的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 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课件全部)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课件全部)

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只有在水分充分的时候,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这句诗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三、水的循环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永不停息 的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假如你是一个水分子,你将参加 怎样的旅行?
讨论: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联 系起来的? 海陆间循环 2.从水循环图上看,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3.地球各处的水为什么能不断地进行水循环?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修建水库
节水灌溉
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 根据分布: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 物水 • 根据含盐:淡水、咸水 • 根据是否污染:清洁的水、污染的水 • 根据状态: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存在。 实验: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 呢? 早晨植物叶子上的露珠;棒冰冒的“白气”; 饼干放在空气中受潮了。
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 水危机现象? 各小组交流讨论。
可能会出现的原因分析: 1、淡水少,大多数分布在海洋 2、水污染严重 3、人口急剧增加,用水量增加 总结:由此可见世界水体分布是不均匀的。我们一起 来看一下水体的分布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海洋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国家节水标志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1-3节复习(共26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1-3节复习(共26张PPT)

途径: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2.水循环的重要性
•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C ()
• A可以利用液化的方法证明空气中也含有 水 B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水循环比森林覆 盖良好地水库区的水循环要活跃
根•据“D海水循洋环无示疑意图是”地填球空:水的最(1)主蒸腾要作用部水分汽输送 降水
•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______
•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 (6)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1)直流电,负极. (2)增强导电性 (3)两只试管中有气体产生;两只试管内得到的气 体体积约为2:1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5)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水 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 (6)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 C.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体积相同换成质量相等, 浮力大小?
巩固练习(液面变化)
• 【结论】 • 1、纯水水面上浮有纯冰.当冰熔化时液面将不变。 • 2、海水水面上浮有纯冰.当冰熔化时液面将上升。 • 3、酒精中有纯冰(沉在容器底),当冰熔化时液
面将下降 • 4、纯水水面上浮有含木块或气泡等密度小于水的
• A.小于147N,大于49N • B.小于49N • C.等于49N • D.等于147N
• 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
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
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B )
• A、F1> F2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隔热性等,同时具有加工方便、成本 低廉等优点。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有机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 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与人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
05
第四章:金属与金属化合 物
金属的分类与性质特点
金属的分类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在地壳中的含量 等特征进行分类。
金属的性质特点
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 导热,具有延展性,活泼金属能与酸 反应置换出氢气。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金属
铁、铜、铝等。
• 铁的性质和用途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地壳中的 含量也较高。铁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交通工具、建筑结构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方式
0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因素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
影响。
0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会逐渐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更好
地适应环境变化。
0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方式
生物可以通过吸收和排放物质、改变土壤和水的质量等方式来影响环境
。同时,它们也可以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的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 铜的性质和用途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在地壳中的含量也较高。铜主要用于 制造电线、电缆、水管等。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铝的性质和用途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粗盐的提纯:
过滤 蒸发结晶
结晶法: 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 利用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
物 质 的 分 离
利用物质溶解性不同。
过滤法: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利用各液体的沸点不同。
蒸馏法:
注意:(略)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的用途:
水,是农业的命脉; 水,是工业的血液;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常用节水措施:
①使用节水器具; ②随手关水龙头; ③洗衣服水拖地、冲马桶; ……
二、防治水污染
1、三个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 2、工业“三废”:废液、废气、废渣 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A、环保部门加强水质监测。 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m质 清水中不断加入溶质至饱和
二、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1、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公式: m浓×P浓% = m稀×P稀%
m浓+ m水 = m稀
m水
m浓
P浓%
m稀
P稀%
定义: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物 质 的 结 晶蒸发结晶Fra bibliotek常用方法:
降温结晶 先蒸发、后降温 溶解 玻璃棒作用? 注意事项?
(3)G排液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V排液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总体积。
①物体完全浸入液体:V排液=V物 ②物体部分浸入液体:V排液<V物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情况
F2 F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力计的示数为( )
A.2 N
B.4 N
C.6 ND.8 N【点拨】当金属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金
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8 N-6 N=2 N。 因为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则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14V,则 V=4V 排, 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V 排′=V=4V 排, 则 F 浮′=ρ 水 V 排′g=ρ 水×4V 排 g=4ρ 水 V 排 g=4×F 浮=4×2 N=8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示′=G-F 浮′=10 N-8 N=2 N。
(4)图②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 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B_____。
4.如图所示,重为6 N的木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绳子的拉力为4 N。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是( ) A.2 N,竖直向上 B.4 N,竖直向下 C.6 N,竖直向上 D.10 N,竖直向上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 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 __小__明___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 的浮力F浮=__G__-__F__。
(3)为了深入探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 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_ρ_水__V_排_g_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 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 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金属块的重力是___6_._7_5__N,浸 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2_.5___N。
(2) 分 析 表 中 第 1 次 到 第 5 次 数 据 , 说 明 _物__体__在__同__一__液__体__里__不__断__浸__入__过__程__中__,__浮__力__随__V_排______ _的__变__大__而__变__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第6次到第8次数据,可以知道物 体所受浮力大小__不__变____,说明物体的浮力与浸没深 度___无__关_____。
6.某油轮的排水量为5×106 kg,其自身质量为0.6×106 kg,最多可装载原油_4_.4_×__1_0_6__kg,当它满载时所受 的浮力为__4_.9_×__1_0_7__N;若该油轮装载原油后,排开 水的体积为3×103 m3,它所受的浮力为_2_._9_4_×__1_0_7_N。
7.【2018·泰安】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 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 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 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 系如图乙。g取10 N/kg,水的密度 是1.0×103 kg/m3。求:
【点拨】因为木块受到重力、拉力以及浮力作用,并且 重力和拉力的方向均竖直向下,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向上的,因此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浮力大小: F浮=G+F=6 N+4 N=10 N。 【答案】D
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为10 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
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弹簧
3.小安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 如图①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金 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 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 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 变化情况是_一__直__不__变___。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 浮力大小逐渐__变__大____。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 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 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___D_____。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专项提升训练(一) 浮 力
1.【2018·苏州】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 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 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 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 越___大_____。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 小与物体的重力___无_____关。
(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 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 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 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___没__有__控__制__变__量__唯__一_____。
(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 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 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 想_____4_____(填序号)。
(2)为了探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 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 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1____N。 ②比较序号____a____、____d____、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