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合集下载

龙家堡201工作面顺槽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龙家堡201工作面顺槽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L n auca mie ho g es d fR P u eia s uai ,dihl pesr rl f rga o  ̄i ol n ,t uht t yo F A n m r l i lt n rlo rsue ei orm p r h u c m o l e ep
( ieBa c f a dR suc ueu i F xno i nn rvne X h rnho n eo reB ra u i f a igPoic ) L n Lo
Absr c : c urti i d o o lx mi e d n mi he me a a d i l y n ft e d fi t a t Ro k b s sa k n fc mpe n y a c p no n n s awa s o e o h i - f c t so o k ma sme h n c n nec nr la d r s a c uli n r c s c a i sa d mi o to n e e r h.I e e ty a s e n r c n e r ,wih t e i c e s fe e - t h n r a eo x a v to e t fc a n n ,he n mbe so n ain d p h o o lmii g t u r fmi e whih o c rr c urtas n r a e b iu l c c u o k b s lo i c e s d o v o sy,whih c t r ae h ne r d to n a ey g e t . Ba e o o k h e tn t e mi p o ucin a d s ft r al y s d n r c bu s sau i wo k n a e r t tt s n r i g f c NO. 01 2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防治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防治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防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地下开挖和基础施工的频繁进行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工程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挖和基础施工时,由土体周围的土体受到挤压而导致的土体变形和支撑结构的损坏。

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也会影响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

因此,在地下工程中,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至关重要。

一、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1.地质原因: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导致地下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冲击地压。

2.施工工艺原因: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掘机在挖掘时引起的地下土体的瞬时不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差错,比如土层的剥离等,都有可能引起冲击地压。

3.附近建筑物的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和突然变形也会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特别是在土地利用密度高的城区。

二、冲击地压的危害1.对施工工程本身的危害:冲击地压会导致地下工程受损,可能会引起墙体的倒塌、地下管线的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冲击地压也会对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影响。

如果冲击地压过大,就可能导致附近的建筑物发生倾斜、断裂等问题,严重危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对环保的影响:冲击地压会导致地下污水、油漆等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健康。

三、冲击地压的防治1. 预防为主:在进行地下工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尽量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2. 加强支护工程:对于冲击地压较大的地方,需要加强支护工程,采用合适的支护方法,比如悬挂法、支撑拱法等,保证周围土体的稳定。

3. 检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检测预警机制,随时监测周围土体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 加强安全管理:对于地下工程,需要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的事故。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地压是指地层中发生的岩层破裂、变形、滑动等引起的地表活动现象。

地压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下陷、地裂缝、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

冲击地压是特指地压灾害中在一瞬间发生的瞬间放能。

冲击地压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

下文将介绍冲击地压的相关方法。

1.地层压力测试。

通过在地下进行地层的钻孔与地堰,然后通过测量钻进地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地层水压、岩层强度指标等,得出地层的压力情况。

2.地震勘探。

通过地震波传播的方法,测定地下岩石体的结构和密度,从而得出地压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范围。

3.变形探测。

利用高精度的变形仪器对地表进行监测,观察地表的变形情况,从而判断地下是否存在地层压力。

冲击地压监测是指对地下岩石体的地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常见的冲击地压监测方法有:1.监测孔注浆。

在地下建设监测孔,通过注入浆液来填充空隙,增强地层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地压的发生。

2.应变测量。

在地表和地下建筑物中设置应变仪器,通过测量应变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地压的变化情况。

3.声波监测。

通过在地下设置声波设备,传输声波信号,观察声波反射的情况,来判断地下岩石体的密度和结构情况,从而判断地压的可能性。

冲击地压防治是针对地压灾害的实施具体措施,以减轻冲击地压的危害,保护人类和社会的安全。

常见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有:1.岩体加固。

通过对地下岩体进行加固,如钢筋混凝土浇筑、喷射混凝土等,增强岩体的稳定性,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2.地下排水。

通过设置地下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并排除地下溶洞、裂缝等因素,减少地下岩石的变形和滑动,减轻冲击地压的危害。

3.爆破放能。

在地下岩石体中进行控制性的爆破,通过其能量的释放来调整地下岩体的应力分布,减轻地压的危害。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的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包括地层压力测试、地震勘探、变形探测等测定方法;监测孔注浆、应变测量、声波监测等监测方法;岩体加固、地下排水、爆破放能等防治方法。

华亭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华亭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X E Z ijn U a u -
( u t gMieo a s u t gC a- lc c ySo k croa o , u t g7 4 0 , hn H ai n f nuH ai ole t i tc - op rt n H ai 4 10 C ia) n G n er t i i n
- 一 《
度 3 . a 8 2MP 。
\ 、 乡
一 / / ≯ .- f }/ ’ ‘

2 采掘 生产 及 冲 击 地 压 显 现 情 况
200 5 1 2面 设 计 走 向长 22 8m.可 采 长 1 0 1 0 9 m. 长 2 0 4m. 均分层厚 1 该 面于 2 0 面 0. 平 2m。 0 7年
Ab t a t Ai n o t e i c e sn o k b rtd s se ih s v r l h e t n t e s f t r d c in i a i g sr c : mi g t h n r a i g r c u s ia t rwh c e e ey t r a e h a ey p o u t n Hu t o n c a mi e s e p ol n a d e mi ig, it g a e mo i rn me h d s c a a o s c miso nn n er td nt ig o t o s u h s c u t e s i n, mi r s imi , i co es c ee t ma n t mis n a d d l n r d p e n t i p p r n n t i b ss r o n o r d e o e l cr o g e i e s i n r l g we e a o t d i h s a e ,a d o h s a i , o f a d f o e p h l c o i i l b a t g o ls a p e s r - e ifb a t g rl h l r s u e r l fa e u e o r v n in i r e o w a e lsi ,c a e m r su e r l l si ,d l oe p e s r ei r s d f rp e e t n o d rt e k n n e n i — e o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研究

矿井基建时期冲击地压的防治研究
D 8 J


6 0 40 一
\ 、

●. .. - . .. ‘ -.. -
2 O
O 0 5 1O 1 5 20 2 5 3 O
R ,(P e M a)
图2 煤 的强度 与应力之问的关 系
13 煤 岩 体 的 组 合 特 征 . 研究表明 , 顶板 岩层结构 , 特别 是煤 层上方 坚硬 、
O. 6 0. 4 02 .






厚层砂岩顶板 ( 即关键 层 ) 影响 冲击矿压 发生 的主 是 要 因素之一。其 主要原 因是坚硬厚层砂岩顶板容 易聚 积大量 的弹性能 。在顶板破 碎或 滑移 过程 中, 大量 的 弹性能突然释放 , 形成强烈震动 , 导致冲击地压发生 。
防治的关键技术 以 及该技术在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基本建设时期 的应用。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防治技术
中图分 类号 T 34 2 D 2 . 文献标识码 B
Co to fRo k B rtI w i eI fa tu t r e id n r l c u s n Ne M n n r sr cu e P ro o
12 煤 岩体 的物理力 学特性 . 煤的特性也影响冲击矿压 的发生。生产 实践与研
}收稿 日期 :0 0— 6-0 21 0 8
为陆相 湖 泊 型 沉 积。煤 厚 5 8 . r . r, 均 厚 度 n~7 2 平 n 6 5 该工作面内煤层倾 角 3 ~1 。全煤问夹有一层 . m, 。 4,

糸 舛技 媳晨
21年 期 0 第6 0
矿 井基 建时 期 冲击地 压 的 防治研 究
申文彪
(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摘 要 0 70 ) 4 10 系统 的介绍 了矿井基本建设 时期对冲击地压防治 采区的根本措施 , 结合矿井大采深 、 坚硬煤层 、 顶板 坚 固、 厚煤 层等条件 下冲 击地压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

分析冲击地压防治关键理论与技术一、冲击地压防治理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至今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研究机理,导致了冲击地压防治难度的增大,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矿井在对于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上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是不重视冲击地压的防治,对其采取不治理态度。

第二种是全面治理,建立多种防治体系,管理混乱,没有针对性,资金投入增大却效率低下。

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的防治效果,本文总结出如下几个冲击地压防治理论。

1.1确定冲击地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矿震主要是指受到矿区内岩层断裂、构造活化与矿柱破碎以及采动塌陷等的影响,使得矿区内出现震动的现象。

而冲击低压则主要是指巷道四周与采场承压变形、破坏而产生的一种灾害。

而冲击低压与矿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冲击低压可能会引发矿震,而矿震也可能会导致冲击低压,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们注意。

还有一种微震现象是受到金属矿开采作业的影响而导致围岩被破坏而出现位移的现象。

由此可知,对于防治原发性矿震的难度极大,而防治巷道与采场等的冲击低压灾害则相对较为容易。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明确区分冲击低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

1.2应用“上盘岩层空间结构理论”对动力灾害区域进行划定、预判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影响采场应力分布的岩层范围超出了基本顶和直接顶的范围,此时需要用到上覆岩层的空间结构理论来对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

岩层的多层结构往往诱发多次的矿震和冲击。

1.3采用“水平应力突变理论”预测矿震及其诱发型冲击地压当顶板中存在坚硬厚岩层时,容易发生矿震及其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而这类灾害的预测是比较困难的。

基于厚层坚硬岩层中水平应力突变、水平应力超过岩层强度作为判据,可以估计矿震发生的位置。

通过在兖矿集团南屯、鲍店等金属矿进行试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是关键岩层中水平应力突变引起围岩中垂直应力突变。

根据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力学机理,可以对矿震发生的位置和强度进行预测,并圈定动力灾害危险区,采用关键部位断顶和在金属层中打大直径卸压孔等措施,防止“震—冲”型动力灾害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层发生破裂导致地面下沉,进而影响矿井的稳定,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持续生产的一种地质灾害。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岩层应力分布的改变、破裂、滑动以及煤体收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力分布的改变:煤矿开采会导致煤层应力分布的改变,原来受到约束的应力将会释放,导致地面下沉。

2. 破裂与滑动:煤层和岩层的破裂与滑动也是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与岩层之间形成的裂隙会扩大,进而导致地面下沉。

3. 煤体收缩:煤炭层中的煤体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导致地面下沉。

收缩主要是由于煤炭中的挥发分被释放出来,煤体的体积减小。

1. 改善采煤方法:合理选择采煤方法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

应优先选择安全稳定的采煤方法,避免采用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的采煤方法。

2. 采取支护措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煤层和岩层进行支护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支柱法、木材和钢材支护法等方式,增加矿井的稳定性。

3. 引导地应力:通过采取措施改变地层应力分布,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在开采过程中适当增加地应力,可以减轻地面下沉的程度。

4.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监测地压的变化情况,预警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可以采用地压仪、应力应变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有效防治冲击地压,需要从采煤方法的选择、支护措施的加强、地应力的引导以及监测预警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不断完善技术和措施,才能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地压是土壤对基础结构的长期作用产生的巨大而持续的应力,它
会对重要的结构设施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为了进行地压测定,一般使
用压测仪,用来监控这种应力的变化,估计偏心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评估地压的影响,以及进行预防防护。

一般来说,地压测定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土地调查、地压测定。

土地调查先要查明需要测定地压的地点,研究其土壤、岩石等性质,分析土地环境情况,以及代表性点处地压值比较,以便正确判断
所在区域地压变化趋势。

地压测定采用深层孔洞测试方法来确定地压,具体步骤是:1、
在测点处饲养探头;2、数据采集;3、数据处理;4、计算地压的大小;
5、结果比较;
6、确定地压负荷的穿透效应;
7、绘制穿透曲线,确定
地压变化趋势。

一旦确定地压,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护基础设施。

根据地压
的分布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具体有固定地基、调节地基、护
筑固结构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地压的动态监测,将地压数据(如负
荷和位移)存储在数据库中,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地压变化,以便做
出正确的判断和防护措施。

地压测定、监测和管理是保障建筑和结构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恰当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负荷或应力大小超出设计范围,避
免构筑物受损影响、脆弱起坍或破坏、坍塌等危险情况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碎的煤体在应力的作用下,重新胶结成坚硬的煤块)
煤柱区垂直应力分布(集中系数10以上)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煤柱区应力的高度集中
煤柱区剪切应力分布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上层煤遗留煤柱和停采线
L=78m
p.416
E/W, / Jt -1
50 0 40 0 30 0 20 0 10 0 0
-100 -60 -20
岩爆前
中度破坏区
严重破坏区
完全闭合区
美国Lucky Friday金 属矿采场中发生的岩爆:
(埋深超过700m, 震级 3.6-4.2, 发生于1988年10 月18日)
美国Lucky Friday金 属矿采场中发生的岩爆:
(埋深超过700m, 震级 3.6-4.2, 发生于1988年10 月18日)
0
-120 -100 -80 -60 -40
E/W, J/t
-20 0 推进, m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Ⅲw 巷道
老巷的影响
>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L , m
动力灾害冲击地压防治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四、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 五、冲击地压解危与治理
5.0~2.0
<1.5
<2.0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4).单向抗压强度
弱冲击倾向
C, MPa
冲击倾向
WET =
a+eb+cRc
100 80 60
弱冲击倾向性 RC≤16MPa
40 20 0 0 5
强冲击倾向性
RC>16Mpa
C1=Cn
10
15
20
25 Rc, Mpa
30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3.顶板岩层结构的影响
8×109 1×109
震级
4.26 3.8
建筑物破坏数量
427 452
1982.06.04
1984.02.18 1992.05.05 1994.12.09
Bytom
Ligotakochlowice Bojszowy Kochlowice
9×108
2×109 2×109 3×109
3.77
3.95 3.95 4.04
σ σc
Ke=Fs/Fx
0
T,/ms
DT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MT/T174-2000
煤的冲击倾向鉴定指标值
指标 动态破坏时间 DT/ms 强冲击 弱冲击 50~500 无冲击 >500
Ke=Fs/Fx
≤50
冲击能量指数KE/kJ
弹性能量指数WET
≥5.0
≥5.0
5.0~1.5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三准则”机理模型

强度准则是煤体的破坏准则,而能量准则和冲击 倾向性是突然破坏准则。三个准则同时满足,才 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充分必要条件
( f 1、f 2、f 3、f 4、f 5) 1 ① * [ ]
dWS dWE dt dt >1 ② dWD dt KE 1 ③ * KE
煤岩动力 灾害-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煤岩体突然动力破坏,释放大量能量的 灾害动力现象,可摧毁巷道、引发其他矿井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
煤层冲击地压现象
顶板或底板冲击地压现象
岩爆造成损害细部
岩块嵌入水管表面
电缆被高速抛出的岩块割断
(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弹射速度>50m/s)
50年代中期印度某金矿 巷道中岩爆造成的戏剧性效果(dramatic effect)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冲击地压的特点
直接将煤岩动力抛向巷道,引起强烈震动,产生
强烈声响,造成岩体的破断和裂缝扩展 突发性。无预兆,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 十秒,难于准确预报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瞬时震动性。像爆炸强烈震动,重型设备被移动, 人员被弹起摔倒,震动波及范围可达几公里甚至 几十公里,地面有地震感觉 巨大破坏性。大量煤体突然抛出,堵塞巷道,破 坏支架;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复杂性。 各种条件和采煤方法均出现过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1、压力型冲击地压模型
P
C
P1
顶板
σ
P2
B D c b 顶板 u
c b 煤柱 u ε 顶板压力位移关系 d
煤柱 底板
z
系统结构模型
ε 煤柱压力位移关系 o
A
a
系 统 平 衡
力: P1=P2 能量:A1≤A2
d 2 u1 p1 M 1 2 k (u1 u 2 ) dt P f (u , t ) 2 2
南非某矿岩爆对巷道的破坏 (巷道尺寸3m*3m, 埋深1540m, 震级4)
巷道尺寸3m*3m 深度2600m 震级4
震级3.7
对上图巷道破坏的推断, 估计是由巷道中部岩层 的剪切破坏引起的
动力灾害冲击地压防治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四、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 五、冲击地压解危与治理
1000
断层的影响 >
500
0 -140 -100 -60 -20 20
L, m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皱曲附近冲击危险
I区,皱曲向斜,垂直为压力,水平为拉应力,最易出现冒顶 和冲击地压;II区皱曲翼,垂直和水平均为压应力,最易出 现冲击地压;III区皱曲背斜,垂直拉力,水平压应力,最大 矿山压力区域。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击地压发生原因
4.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层动力运动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如断层、 皱曲等对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龙风矿,当巷道接近断层时,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 明显上升,且强度加大
7 6
冲击次数,/N
5 4 3 2 1
25 20 15 -25 10 5 0 -5 -10-15 -20
井巷距断层的距离,/m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煤层分叉和断层附近冲击危险
40
p.418 p.501 p.510
E/W,J/t
30 534工作面 20 10 0
< 煤层分叉的影响
110
-90
-70
-50
-30
-10 0 +10 +30 L, m
E/W,J/t
1500
p.416 h=25m p.510 p.504
坚硬厚层砂岩顶板容易聚积大量的弹性能。在其破 断过程中或滑移过程中,大量的弹性能突然释放,形 成强烈震动,导致顶板煤层型顶板型冲击地压。
q 2 L5 Uw 576 EJ
q 2 L5 Uw 8 EJ
Uw与岩层悬伸长度的五次方成正比,即L值越大,积聚的能 量也越多。厚度越大的坚硬岩层越不易冒落,形成的L值也就越 大。例如,厚度为7.64m的坚硬砂岩层,来压步距为53m,按上 式计算出的值,占总能量的90%以上。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5.6
6 5
5.2 4.3 4 3.5 2.9
里氏震级/级
4 3 2 1 0 德国 南非 波兰 三河尖
抚顺
华丰
开采引发地震震级,最大5.6级。我国4级。 一次性破坏巷道500m。 一次3.7级,造成588幢房屋倒塌。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煤岩动力现象与冲击地压
R
σZ
σX σZ σX σZ σX σZ
I I区 最大冲击 矿压危险区
σX
σZ
I II 区 最大矿山压力区
σX
σX
I区 最大矿山压力区 最大冒顶危险区
Z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煤柱区应力的高度集中
煤柱区垂直应力分布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煤柱区应力的高度集中
煤柱区垂直应力分布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煤柱区应力的高度集中
ε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2).弹性能指数
弹性能指数WET —煤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破坏前所积 蓄的变形能与产生塑性变形消耗的能量的比值
P
sp W ET Ke=Fs/Fxst
1 2
sp
ST
0
L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3).动态破坏时间
动态破坏时间 DT —煤样在常规单轴压缩试验条件 下,从极限载荷到完全破坏所经历的时间DT
动使人体各器 官产生共振而 损伤。 医学分析表明:

脑部,91%; 胸部,60%; 内部器官,18%; 上下肢,18%。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4、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冲击地压对将造成类似于地震那样的灾害。
日期
1970.09.30 1981.07.12
地点
Bytom Bytom
震动能量
588
241 300 140
动力灾害冲击地压防治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四、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 五、冲击地压解危与治理
冲击地压 发生原因分析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1、开采深度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矿工程面临的问题 更加复杂,由此产生的工程灾害事故更为严重, 尤其是冲击地压危险加大。 矿压显现强烈 冲击地压危险加大 Rc H 1.73 瓦斯涌出量增加 突出危险性增加 地温升高 开采困难和经济效益下降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