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史课件 第13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一) 科学心理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自然科学心理学所谓的价值中立的研究规则,认为心理学不是物理 学那样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独特的、关注人的人类科学(human science),及其在 各个领域和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用。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经验的独 特性,关注人的潜能和自由;强调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方法为中心。
2. 价值体系 以其性善论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人性是善的;② 心理潜能高于生理 潜能,人高于动物;③ 高级需要的价值高于低级需要;④ 利他行为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 足是一致的;⑤ 创造潜能的实现是高级需要的满足,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⑥ 创造潜 能的充分发挥是一种最高奖赏,是一种高峰体验的出现;⑦ 自我实现者有发自内心的追 求潜能发挥的倾向,并有以此为依据的自我评价能力;⑧ 高级需要和创造潜能微弱,需 培养和学习;⑨ 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是内外因关系;⑩ 人的潜能和存在价值与社会价 值并无本质矛盾。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5) 在60年代中后期,一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术专著相继问世,如《心理学中的人 本主义观点》(196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1967)等。罗洛·梅编辑出版的 《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1967)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时期
20世纪50年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时期。 50年代初,马斯洛担任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系主任,从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提 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奠基之作。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讨论了人类价值的 研究范围问题。1958年,英国学者约翰·库亨(J. Cohen)在其著作《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首次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959年,马斯洛主编了《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 要文献。这些重要事件和学术活动,有力地促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到来。
人本主义ppt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
1、兴 起 2、基本观点
二
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 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
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马是斯分洛层的次发主展要的观;点
• 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 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 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
论天”生,的并“倡自导我了实“现患”者的动中机心罗,疗杰即法斯一”的的个心人主理发治要展疗观、方扩点法充。和人成类熟有的一趋种
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三
•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
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人性;本主义学习理论
• 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 为的决定因素。
• 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 性;
• 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 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 和知觉,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 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 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 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
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 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 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课件

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 能动性,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引导来促进 自我成长和实现。
培养创造力
罗杰斯提倡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自由探索 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应用
强调个体内在力量
通过深入觉察和理解自己的现象场,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和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成长取向与治疗理论
无条件积极关注
在心理治疗中,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其感受到被接纳 和理解,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真诚一致
治疗师要保持真诚一致,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其勇敢面 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移情理解
借鉴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企 业管理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 上、互相支持的组织文化,促 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罗杰斯提倡个体内在力量的发 挥和自我实现,这种理念可以 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鼓励员工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
罗杰斯认为真诚、信任和尊重 的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 发展,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团 队建设,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 合作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和价值取向,这些特质和价值取向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03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实践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罗杰斯提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 求,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
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情感教育
罗杰斯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充分发挥潜能
自我实现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 的潜能,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自 己的价值。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 能动性,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引导来促进 自我成长和实现。
培养创造力
罗杰斯提倡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自由探索 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应用
强调个体内在力量
通过深入觉察和理解自己的现象场,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和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成长取向与治疗理论
无条件积极关注
在心理治疗中,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其感受到被接纳 和理解,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真诚一致
治疗师要保持真诚一致,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其勇敢面 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移情理解
借鉴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企 业管理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 上、互相支持的组织文化,促 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罗杰斯提倡个体内在力量的发 挥和自我实现,这种理念可以 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鼓励员工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
罗杰斯认为真诚、信任和尊重 的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 发展,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团 队建设,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 合作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和价值取向,这些特质和价值取向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03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实践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罗杰斯提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 求,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
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情感教育
罗杰斯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充分发挥潜能
自我实现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 的潜能,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自 己的价值。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二)会心团体治疗的方法 ❖ 1、自我描述 ❖ 2、定睛对看 ❖ 3、盲人散步 ❖ 4、信任练习 ❖ 5、热座 ❖ 6.正负反馈
❖ (三)促动者的必备条件
❖ 1、促动者要有自我追求,善于自审,能够发现新的自我, 与人真诚相处,直率表达自我。
❖ 2、促动者善于听取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人的不同言论、信 赖参加者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言语和想象。
➢ 自我实现倾向 ➢ 即有机体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
个人力图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各种潜能的趋向。
➢ 充分发挥机能者 ➢ 充分发挥机能者的人格特征: ➢ 经验的开放性 ➢ 自我与经验和谐一致 ➢ 信任机体评估过程 ➢ 更富自由感 ➢ 高度创造力
➢人格的自我发展
➢ 过程: 自我认定: 即能认定自我的存在
对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罗杰斯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他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人为 中心” 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 、管理、商业、司法等诸多社会生活领域以及国际关系当 中。
1、开辟了“以来访者为中心” 的新心理治疗方法。 2、强调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格中自我的作用,发展了心
理学的人格理论。 3.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条件: ——真实、接受和理解
1、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学生关心备至; 2、尊重学生的人格;
3、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真诚的人际关系; 4、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
; 5、善于使学生陈述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6.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区别对
待。
于并且依据一个人瞬间的主观经验。它从内在的、整体的 和机体的经验中生长出来。”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心理学史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的新科学——一种新的人的范 式:促使健康的个体变得更健康,即实现他们的全部潜 能。
第二,不采用“决定论”解释人的行为。人的科学不会 像物理科学研究物体那样来研究人。因为人能够自由地 选择自身的存在方式。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实 在”。
“超个人的、超人类的、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 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
第2节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Carl Rogers(1902—1987),人
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首 创“非指导式治疗”的一代宗 师。 主要著作:《问题儿童的临 床治疗》(1939)、《咨询与 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 (1942)、《来访者中心疗法: 当前实践、含义和理论》 (1951)
“对自身优点的恐惧;对自己命运的逃避;对自己天 才的回避。”
(三)、“自我实现者”: 其主要特征如下: 1、能准确、全面地洞察现实。 2、对自己及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接纳性。 3、表现出自发性和自然性。 4、有独处的需要。 5、独立于环境与文化。 6、以持续新奇的眼光欣赏事物。 7、经常经历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9、往往只有少数几个朋友。
10、有强烈的道德感但并不一定接受传统的道德标准。
11、良好的、善意的幽默感.
12、富有创造力。
(四)“存在性动机”(being motivation):
一个人在除自我实现之外的任何一个需要层次上发挥
作用的动机即为“ 缺失性动机”( deficiency motivation)。意即:寻找特定的东西来满足他特定的 需要,他的知觉受需要的指引(称“需要指引的知 觉”[Need-directed perception],或“缺失性知 觉”)]
人本主义ppt

1.对我的任何情绪,我不觉得羞耻。 2.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待我做的事情。 3.我觉得人基本上都是好的,而且是可以信任的。 4.对我所爱的人,我有生气的自由。 5.别人必须永远赞同我所做的事。 6.我不接纳自己的缺点。 7.我能够喜欢他人但却不一定赞同他。 8.我害怕失败。 9.我避免尝试分析以及简化复杂的事情。 10.扮演自己比受人欢迎好。 11.在我的生命中并没有需要特别投入的任务。 12.即使可能导致不愉快的结果,我也会表达我的感觉。 13.我不觉得我有责任帮助别人。 14.我因害怕表现不合适而感到困扰。 15.我因为付出爱而得到爱。
(2)把重点放在人所特有的一些特性上,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 自我实现,反对根据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来思考人类的问题。
(3)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注重考虑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反 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
(4)应关心和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关心每一个人先天潜能的发展。 其核心在于使个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 系。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主要内容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
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和第二 势力(精神分析) 相对抗, 故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third force)。
制定积极可行的生活目标,并且要全力以赴;但不要 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成功。
坚持真理,即使众人反对,也挺身而出,为正义奋斗。
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份宽松的空间; 偶尔的身心放松,有助于潜力的发挥。
(2)把重点放在人所特有的一些特性上,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 自我实现,反对根据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来思考人类的问题。
(3)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注重考虑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反 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
(4)应关心和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关心每一个人先天潜能的发展。 其核心在于使个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 系。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主要内容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
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和第二 势力(精神分析) 相对抗, 故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third force)。
制定积极可行的生活目标,并且要全力以赴;但不要 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成功。
坚持真理,即使众人反对,也挺身而出,为正义奋斗。
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份宽松的空间; 偶尔的身心放松,有助于潜力的发挥。
6第二章第六节人本主义理论 PPT课件

• 创造力 充分起作用的人具有很高的创造力,他们对世界敏感开放, 他们信赖自己的机体,在生活中常常主动追求新的挑战、刺 激和激动,所以,他们总能以创造性产品和创造性生活表现 自己,使他们的产品和生活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四、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
•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
•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 之分;
• 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 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 他将需要分为两大类、5个层次。
自我 实现的需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 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求
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六节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的理论 主讲:刘松 副教授
一、人本主义简介
•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美国。
•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 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笫三思潮。
•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 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 咨询员要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去 感受并理解当事人,既感人之所感,又 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 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 出来
(5)真诚一致(congruence)
• 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本人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 咨询员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 面具或个人面具,来访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 改变和成长。
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
这类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 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 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 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 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我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四、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
•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
•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 之分;
• 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 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 他将需要分为两大类、5个层次。
自我 实现的需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 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求
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六节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的理论 主讲:刘松 副教授
一、人本主义简介
•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美国。
• 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 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笫三思潮。
•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 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 咨询员要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去 感受并理解当事人,既感人之所感,又 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 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 出来
(5)真诚一致(congruence)
• 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本人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 咨询员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 面具或个人面具,来访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 改变和成长。
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
这类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 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 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 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 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我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课件

。
自我实现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鼓励咨询师关注个 体的内在需求和潜能,帮助个体发现自 己的优势和价值,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
和发展。
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 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感,即个体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目标和角色等,并 能够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情 感和认知是人类心理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 构成人类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和平衡,认为个体的情感 和认知应该相互一致、相互支持,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鼓 励咨询师关注个体的情感和认知状态,帮助个体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状态,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存在的自由、选择和责任等 方面的问题,认为人们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 式和命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激发学 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 力,使其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
强调人的整体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心理咨询和治疗应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情感、认 知和行为等方面。
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目标应 是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0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自我实现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鼓励咨询师关注个 体的内在需求和潜能,帮助个体发现自 己的优势和价值,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
和发展。
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 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感,即个体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目标和角色等,并 能够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情 感和认知是人类心理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 构成人类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和平衡,认为个体的情感 和认知应该相互一致、相互支持,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情感与认知的统一理论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鼓 励咨询师关注个体的情感和认知状态,帮助个体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状态,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存在的自由、选择和责任等 方面的问题,认为人们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 式和命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激发学 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 力,使其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
强调人的整体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心理咨询和治疗应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情感、认 知和行为等方面。
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目标应 是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0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共情也称同感、共感、同理心、通情达理 等。它是指设身处地地用来访者的眼光去 看待他们的问题,深入了解并体会来访者 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体会 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即“设身处地”和 “感同身受”。 • 言语交流尽量表达出深层理解,理解并表达 出潜在的、暗含的和深层的含义。
重视治疗关系 美国学者夏洛特布勒曾指出:“人本 主义心理治疗在其诞生的第一个十年中已 经发展为与其说是技术系统,不如说是对 人际关系的一种概括意义上的研究方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不追求特殊的策略和 技术,而是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良好的 关系氛围,使得来访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内 在感受。
(三)以咨询关系为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罗杰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被称为“治疗 要素”实现趋向 3.机体智慧和机体估价过程 4.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性的 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更自由、更充分地 发挥其潜在的生命机能。
• 综上看来,人本主义理论中用于团 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主要是反应技术, 包括积极倾听、同情心(共情), 真诚一致;互动技术中的支持,鼓 励,保护,自我表露(因为经历、 所以悲悯。);还有澄清、非批评 性、与成员会心、支持与面质、肯 定成员的自我决定能力、随着团体 的自然发展而不试图指导团体发展 等。
人本主义的常用技术 ——由以“个人为中心”到以“团体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在咨询过程中不是把注 意力放在来访者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因 何而发生,应该运用什么特殊技术帮助他 克服心理困难这样一些问题上,而是放在 设法建立一种理想的咨访关系,营造一种 特殊的交流气氛,一种团体辅导的氛围上
真诚一致 • 真诚一致要求领导者在辅导关系的范围内情感和行为没有 任何的虚假和做作,是一个表里如一、真诚完整的人。 • 罗杰斯认为,真诚能够产生信任,而团体成员只有对领导 者有了信任才能够袒露自我,并在领导者的帮助下认识自 我、改善自我。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情感和态度的一致性及其表
达程度,也就决定了来访者通过治疗所取得进步 的程度。”——罗杰斯
• 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完整 的个人来接纳,而不是有条件地接纳或只 接纳他的(符合咨询师自己态度的)一部 分,并通过言语、声调和非言语行动传达 对他的接纳、理解、尊重和珍视。 • 罗杰斯说:“当咨询师发觉自己怀着一股 温情,接纳当事人的任何感受,认它为当 事人的一部分,这时候他就在体验着对当 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
个体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 机体估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个体或多或少地摄入、 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 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 价。 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 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 产生焦虑。
预感到经验和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运用 防御过程来对经验进行加工。如果防御成 功,个体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 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防御机制不 起作用,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 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 障碍。 心理适应问题的根子在个体自我中那些无 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
一、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历史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于19 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二、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 (一)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人本心理学是作为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的反对力量而出现在心理学舞台 上的。 相信人本质上是好的,有“善根”; 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 相信人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咨询和心理治疗应该为恢复和提高人 的价值、尊严作贡献 (二)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是他的真正的现实。他 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为什么痛苦悲伤,这一切都只有进入他的现象世界 才能理解。
例如: • 从扮演角色转为更直接的表达他们自己 • 从对经验的不确定性持较保守的态度,转 为更开放地接受外在现实和忍受不确定性; • 从在自身的为外部寻找答案,转为愿意向 内指导他们自己的生活; • 从缺乏信任、封闭、畏惧人际关系,转为 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善于表达自我
团体中的伦理道德规范
• 1、团体领导者必须接受系统的团体训练, 具有专业的资格; • 2、团体领导者必须遵循社会道德标准; • 3、尊重当事人权益,保护当事人权利不受 侵犯; • 4、尊重成员参加团体的自愿选择权; • 5、个人及要求团体成员保密; • 6、精心选择团体活动方式;
团体活动中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任 务和目的
角色 领导者的人格特质 个人中心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主要是扮演催化者的工 作,创造一种宽容与信任的团体氛围强调成员之 间充分互动的重要性,让成员勇敢去袒露自己, 学习如何去倾听自己、信任自己。 任务 在团体过程中呈现真实的自我,对成员表示关心、 尊重与了解。在团体中,领导者处理妨碍团体沟 通的障碍,分享对团体中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感受, 对成员适当的进行回馈,从而积极地投入团体中。 领导者尽可能少地提供结构式与预先计划或指导, 而将个人直接第融入团体过程中
目的 个人中心团体提供一种安全气氛,以使成员 能开放自己,充分探索自己的感觉,表达 自己的感受。领导者协助成员更能接受新 经验,并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 个人中心团体咨询的目的在于鼓励成员以 此时此地的经验与感受彼此坦然会心,利 用团体的互动克服疏离感,鼓励成员活在 当下,使成员发展开放、诚实、自然的特 质,表现出新的适应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 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引导当事人发现自己的强大
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 的第三势力(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第二势力乃精神分 析);它既反对第一势力把人等同于动物,又反对第二势
力视人为病态的社会动物,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人为本,
研究健康的人、具有尊严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代表人物 为罗杰斯、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