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作文素材古今历史人物素材
高考万能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高考万能作文历史人物素材怕高考写作文时历史人物素材解析及范例不够精彩?下笔无助怎么办?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的历史人物素材,供大家参阅!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一)揭秘哲学家董仲舒的思想:一切以君权为主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阴阳五行为框架的道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派儒学思想体系。
但是相信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应该是来自于他对汉武帝刘彻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出生并不平凡,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里面还有非常丰富的藏书,这就为他以后从事儒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开始招收大量学生,讲授儒学。
随着他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学识和名气也越来越大。
之后到了汉景帝年间,他被任命为博士,专门讲授经学。
在汉武帝继位之后,他出任江都国的国相,主要通过研究《公羊》等著作,推究阴阳运行的规律来预测刮风下雨。
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即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
于是董仲舒就在他的《举贤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天人感性”、“大一统”等学说。
董仲舒还认为“天”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命都由天来控制,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他的这一建议最终能够被汉武帝所采纳,促进了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董仲舒病逝于前104年,享年七十六岁。
死后被葬在了当时京师长安的郊外。
董仲舒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
这些思想家根据时代的需求,会提出与时代相符或者是具有预见性的思想。
这些主张在当时或者是后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董仲舒作为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又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呢?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下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根据西汉初期政治上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封建统治和发展封建经济的思想主张,其中的一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高考备考作文热点素材《20个古代人物分类整理》

热点素材:20个古代人物分类整理+名人金句,句句经典!01 屈原(适用范围: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个性品质、责任奉献)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
然而,子兰谄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同苦。
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脸长泣,衣襟浪浪。
落日染红汨罗江,他,一跃冲进万里涛。
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
02 贾谊(适用范围:个人和集体、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忠诚)万籁俱寂,剔亮的露珠顺着野草滴落在洛阳干涸的沙石上。
寒雾飘渺,一个凛然的身影随风飘摇,那是赴任的贾生。
在他身后,一轮血红的旭日挣出水面,傲立于汉朝昏黄的天宇中。
月光融融,西风萧萧。
长沙王府里你正为战祸初平、百废待兴,诸侯割据、危机四伏的现实而愁眉不展。
借着这秦时的遗风残月,你满腔热血如江水滔滔,在心中汇聚成那惊世旷古的《过秦论》。
秋波浮动莫名湖畔,业绩初显。
你却独倚寒窗,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浸没于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无尽的泪水融入滔滔历史长河,洗净千古多少赤胆忠心。
03司马迁(适用范围:忍辱负重、生命的意义、责任奉献、个人与历史)就在着手写《史记》之际,“李陵之祸”不期而至。
狱中的寒风刺骨,毒卒拷打使他几欲自杀。
他仍心存侥幸,期盼着武帝开恩,却等来了“诬上”的罪名。
腐刑、亲朋远离、酷吏凌辱让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遭到摧残。
然而,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遭遇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隐忍苟活,弃小义,雪大耻,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名垂后世。
04 曹植(适用范围:才华与命运、恃才傲物与人生发展、政治大于亲情、独善其身)他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曾博得曹操的欢心,曾充满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仁人志士无不敬仰。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古今人物素材

古今人物素材廉洁为民篇1.刘宠:钱太守【人物故事】东汉贤臣,清廉朴素,“二十四廉”之一。
任会稽太守时,人民生活贫苦、饱受欺压,不少山民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
刘宠上任后扫除了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使得整个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刘大人升职入京,多位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特意给他送行,并捧着百钱要送给他。
老刘深受感动,但坚决不接受,盛情难却之下,只好从中挑了一个留作纪念。
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
【应用场景】适用于作风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好政策需删繁就简、基层治理等话题。
2.羊续:悬鱼太守【人物故事】东汉名臣。
话说,羊续任南阳太守期间,有天一位下属不知道是买多了怕坏,还是家里打鱼了,再或者就是想和领导混个脸熟,就给老羊送了一条。
好家伙!老羊客客气气的接受了!但他没有反手交给管家老王或厨娘,而是将鱼悬挂在大厅之上,大家还以为他要做鱼干或者熏鱼呢!没几天,下属又提着鱼来了,原来他确实有事相求!老羊指着挂在大厅的鱼说道,“小兄弟以后就不要送了,上次送的我都挂在了大厅,你看!”。
自此,就留有“羊续悬鱼”的典故。
【应用场景】适用于自律廉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话题。
3.姚崇: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人物故事】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兼兵部尚书。
按照老姚的政绩、资历,完全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说工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但这位同志只干活、拿“死工资”,坚决对“灰色收入”说不!以至于居然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住在较偏远的郊区。
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应用场景】适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厚植清廉文化、挖掘典型榜样等话题。
4.包拯:不持一砚归【人物故事】北宋名臣,有“包青天”之美誉。
话说,包拯在庐州府做官时,有个亲戚犯了法,被扭送到官府。
高考作文中国古代人物精选素材

高考作文中国古代人物精选素材我国古代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的事例都可以运用到我们高考写作的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古代人物素材,供大家参阅!高考作文古代的人物素材(一)李白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
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
言多讽兴,气骨高举。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
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
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
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
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高考作文古代的人物素材(二)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胡雪岩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
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
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
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
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高考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迹概括(一)

高考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迹概括(一)一、中国古代作家:李白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豪肠的酣畅,一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无穷豪情壮志,一朵清逸飘洒的青莲绽放水中,一位自信狂放的诗仙璀璨于盛唐!3、诗中仙起,千万书生尽低头.他乐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至情,“桃话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豪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尽长江景色,方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杜甫1、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诠释背井离乡的悲甚愁肠。
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代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
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心中,化作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2、一代诗圣:杜甫:是他,用沉重的笔调写出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他的诗歌超越了唐诗的内涵,化成一把把利剑,划开封建制度的屏风,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也因此成了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3、一片丹心,诗写历史——杜甫:他的一生,他的“诗史”是盛唐转为晚唐的写照。
他吟唱历史,吟唱了唐朝的挽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寸寸丹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的雄心壮志。
诗圣写诗史,诗史留万世。
4、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杜甫:谁,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谁,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又有谁,能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窘境之下还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心愿.你博大的胸襟能容海纳川,惟有你,才顶得起“诗圣”的光环.孙武一介草民,成为一位将军.身经百战,造就军事天才.百家纷起,终成《孙子兵法》.他的脚步踏遍春秋,他的思想流传至今,他为兵家所作的贡献空前绝后,流芳百世.李煜古词坛“南面王”:李煜:上帝的方向盘打错了方向,于是,他在一个极浪漫的日子——七夕,降临到了才子的陵墓——帝王之家。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重要历史人物

1.从哈佛到哥廷根【适用主题】找准努力方向;兴趣的重要;环境影响奥本海默在哈佛大学学化学期间,迷上了物理,于是提前毕业去了欧洲实验物理学中心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却认为他实验能力一般,更适合理论物理。
后来他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玻恩邀请下转去哥廷根大学继续深造。
他对摆脱实验室工作感到非常高兴。
“我在实验室里从来做不好工作”。
当时哥廷根大学聚集了玻恩、海森堡、狄拉克、泡利等顶尖物理天才,这样的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哥廷根学习期间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
2. 贯穿一生的冒险欲望【适用主题】冒险;敢于挑战;抓住机会对挑战与冒险的欲望,贯穿着奥本海默的一生,影响了他的很多重要决定。
朋友评价他“大多数事情对他来说都轻而易举,只有那些真正困难的事情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奥本海默也善于抓住机会,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重大事件,每次他总能抓住时机进入事件的核心。
他欣然接受原子弹研制的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犹太人的身份让他痛恨纳粹德国,也正是因为这一任务充满了挑战。
奥本海默一直在等待这么一个机会——一项意义重大又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巨大工程。
3. 想用核弹拯救世界【适用主题】事与愿违;换角度思考;止戈为武1942年,美国集中了当时西方盟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实施“曼哈顿计划”,以奥本海默为首席科学家。
三年后,原子弹研制成功并在日本投放,帮助正义的一方赢得胜利。
战后奥本海默不愿再研究武器。
他说:“我是科学家,不是‘军火制造商’”。
奥本海默接受任命的最初目的是想拯救世界,因为纳粹德国已秘密开始核武器研制。
他期待仅凭借核武器震慑就能终结战争,却并不希望真正使用。
核武器确实某种意义上为后世带来了和平,大国之间会忌惮核武器并努力避免发生战争,但人类从此也笼罩在恐怖的核威慑之下。
4. 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适用主题】善于识人;尊重与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负责曼哈顿计划的格罗夫斯将军没有选择极具威望的爱因斯坦,而是力排众议力荐奥本海默作为首席科学家,因为他能感觉到奥本海默是唯一一个雄心勃勃,不实现目标决不罢休的人。
高中作文人物作文素材大全 热

高中作文人物作文素材大全热人物作文素材大全一、历史人物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伊丽莎白一世:她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王之一,她在位期间带领英国经历了伟大的文艺复兴,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切·格瓦拉:切·格瓦拉是古巴革命家和拉丁美洲解放战士,他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被认为是革命的象征。
4. 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是南非民权运动的领导人,他在消除种族隔离和建立和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了全球人权运动的象征。
5.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开创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6. 马丁·路德·金:他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领导人,主张非暴力抗议,奋力推动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为全球民权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7.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任总统,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被尊为美国的民族英雄。
二、文学人物1. 唐儿:《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复杂多样的人物,对于读者而言,他是既迷人又令人痛苦的角色。
2.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位主角,他们在家族仇恨的阴影下相爱并最终以双方自杀的悲剧结局。
3. 伊丽莎白·本内特: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她是一个聪明,独立和坚持原则的年轻女子,同时也是一个梦想中的理想结婚对象。
4. 哈利·波特: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主人公,一个在被神秘死亡的父母保护下长大的魔法学生,他与邪恶势力战斗,成为了年轻读者的偶像。
5. 谢尔盖·叶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穷的年轻学生,因为把一位贫困老妇人杀害而内疚和痛苦,他经历了艰难的道德挣扎和自我救赎。
高考古代人物作文素材8篇

高考古代人物作文素材8篇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素材评析】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
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考作文素材古今历史人物素材
1、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2、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3、毛泽东: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
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辉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
4、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5、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
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
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
6、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
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
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
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
7、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
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
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
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8、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
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9、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
你弃医从文,把边缘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魔鬼无处躲藏。
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
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
10、秦始皇: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
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
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
1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
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
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
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1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
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
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
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13、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
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14、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
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
15、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
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
16、刘禅:“乐不思蜀”,简单的词语竟有如此神力,让一个帝王的名字腐朽。
后来人不曾想过,如果不能忘却痛苦,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习惯了仰视的人们或许不能容忍贵族的平凡。
古往今来,天灾人祸,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
有些时候,忘却才能催人奋进。
17、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18、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
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
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
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
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让后人仰视。
19、王羲之:狼毫一挥,生命随即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国人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
兰亭不再,《兰亭集序》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大风舞蹈。
20、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
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
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
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21、武则天:一朵深宫玫瑰偏偏铿锵有力提起脊梁,一双娇弱素手击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则。
于是,中国的历史因你的出现而折道绕行。
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
22、李时珍:一介农夫,竟神奇地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
不忍乡亲病痛,便发誓编著一部医书。
怀揣着执著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
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中。
23、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
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
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24、俞伯牙、钟子期:双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传奇。
艰难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轻敲心灵之门,生命因之共鸣。
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韵。
25、陶行知:“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是他一生的写照:“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是他毕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为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教师无怨无悔的不竭动力。
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称平民教育第一人。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不后已。
短暂人生虽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
他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