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doc 40页)

合集下载

四川成都房地产整体市场分析报告

四川成都房地产整体市场分析报告

主城区
近郊区
远郊区
主城区
近郊区
远郊区
1600 1454 1453
2
1400 1200 1000
1244 836
1150
1.5
1.52
1.05
1.36
800 600
351 400 200
0
628
1
0.82
382
346
0.5
0.55
0.24 0
0.63
1.03
0.6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09年
0.5
500
0
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大成都近三年供求比
存量供求比新增供求Leabharlann 1.421.1 1.21
0.75
0.44 2009年
0.68 注:存量供求比=年末存量/年销量
2010年
2011年
• 近三年,成都住宅市场成交面积连续两年降低,2011年环比10年下降14%,整体住宅市场新增供求 比、存量供求比均连续上升,销售压力快速上升,住宅市场的冬天降临。2012年将进入“去库存化” 阶段。
• 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新增供应量大,成交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11年整个成都地区实现成交2124 万方,说明成都地区对住宅的需求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1、成都市整体市场供需分析
主城区销售下降最快,远郊区销售压力最大,近郊区销售下降较慢, 销售压力相对较小。
单位:万㎡ 各区域近三年成交情况
各区域近三年存量供求比变化
0 2011年
• 11年年初由于“地票”制度暂缓,3、4两月成交为零。4月推出“持证准用”后,土地市场方恢复正 常,但由于受到“限购”、存准率上调收紧贷款额度等影响,销售市场疲软。开发商拿地意愿及资金 实力降低,因而导致土地供应量及成交量大幅降低。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以及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保持着较高的销售量和价格水平,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外来人口的流入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成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二、市场特点1.供求关系紧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成都房地产市场供应量逐渐不足以满足需求量,供求关系趋紧。

这也导致了房价的不断上涨。

2.高端产品需求增加:成都市场上,不仅存在刚性需求,更有一部分购房者寻求高品质的住宅,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也给了开发商一个发展高端项目的机会。

3.外来人口需求旺盛:成都是一个机会和活力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前来生活和就业。

这一部分人口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机遇1.政府扶持政策:成都市政府一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土地供应、购房补贴等政策来促进市场稳定和发展。

开发商可结合政府政策来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有效吸引购房者。

2.土地储备充足:成都市目前土地储备量相对较大,很多开发商在区域布局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购房者。

3.高品质住宅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开发商可以结合地理位置、园林设计、室内装修等方面的特点,推出符合购房者需求的高品质住宅产品。

四、市场挑战1.融资成本上升:随着金融政策的收紧,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成本不断增加,这将对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2.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政府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和资金压力。

3.供应链管理困难: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开发商需要面对的供应链管理困难。

建筑材料的供应、人力资源的调配等问题都需要开发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来解决。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目录♦一、成都市房产宏观市场分析♦二、成都市区域市场调查分析♦三、成都市房产类型调查分析♦四、项目周边区域的竞争楼盘分析♦五、项目概况♦六、项目分析♦七、项目认知一、成都市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2003年成都社会经济指标——GDP为1870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71亿元——人均GDP2300美元资料来源《统计年鉴》2004年一季度成都房地产开发概况数量:新开盘项目共计35个(包含亮相项目)供应总量约万㎡类型:小户型住宅商业物业区域分布状况环域分布状况03—04年度成都房地产小结消费者研究二、成都房地产区域市场分析城西区域市场表现:成都的传统居住区域城西成为成都楼市的一大亮点巨大的投放量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消化了近80%原因:城西的生活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并且房价低于城南房价结构:城西二环至三环外住宅价格在3000元/㎡左右浮动代表楼盘:向左向右、博瑞都市花园、楠极地等城南区域市场表现:人南南延线楼市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大量土地手续办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新城南近年的开发量不会很大。

所以城南的可供选择的楼盘不多。

城南的房价平在成都一直保持领先。

但住房却一直供不应求。

值得思考!原因:由于成熟的城市配套和高品质的楼盘建筑,形成已久的居住偏好,导致了区域房价的攀升和高价位。

房价结构:城南的房价基本维持在3500元/㎡这个价格线左右。

代表楼盘:玉林都市金岸、sohu沸城、水漪袅铜、棕北国际等城东区域市场表现:向东发展总体格局采用带状形式。

2004年,城东房价急剧上涨。

东湖片区、建设路、望江路、蜀都大道是城东高价位楼盘的主要集中区,华润翡翠城和万科城市花园的开发,以及新加坡吉宝集团的进驻,使得城东的楼盘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原因:稀缺的城市景观使得目前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市民所追逐的。

房价结构:二环路区域内的楼盘价格普遍超过了3000元/㎡代表楼盘:蜀都花园、万科城市花园、南府锦、中海九眼桥项目、吉宝粼江峰阁等城北区域市场表现:城北的房价已有提升。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概况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活跃且具有潜力的市场。

近年来,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这导致了对住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增长。

供需情况当前,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形势较为平衡。

尽管供应量有所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侧改革仍需加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价格趋势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趋势呈现稳定上涨态势。

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然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也在加强,以避免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的风险。

政策环境成都市的政府一直致力于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购和限售措施,以控制市场需求。

此外,政府还支持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投资机会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许多投资机会。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地区的房地产项目有望获得良好的回报。

此外,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等商业用途的房地产也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

风险和挑战尽管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投资机会,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市场的竞争激烈,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项目,评估风险。

此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加强,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综合建议作为投资者,在进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前应全面了解市场情况。

应密切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并根据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此外,投资者还应谨慎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充分评估投资风险。

以上是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简要分析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成都房市调研报告

成都房市调研报告

成都房市调研报告成都房市调研报告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成都房市进行调研,分析当前的市场状况和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市场概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成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房价普遍呈上涨趋势,特别是城区繁华地段和主要交通节点周边的房价上涨幅度更大。

同时,成都的楼市交易量也持续增加,表明购房需求仍然旺盛。

二、市场影响因素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都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市场有重要影响。

随着成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也相应增加,进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2.政策因素:市政府一直推出一系列鼓励居民购房的政策,如降低贷款利率、调整购房限制政策等,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购房需求,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投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更多投资者把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手段。

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他们的投资行为也对房价产生了影响。

三、市场趋势1.房价稳步上涨:由于购房需求持续旺盛,房价依然维持着稳定上涨的态势。

尤其是城区繁华地段和重要交通节点周边的房价上涨更为明显。

2.楼市调控政策加强:随着房价上涨速度加快,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楼市的调控。

可能会出台更为严格的房贷政策、限购政策等,以控制房价上涨的速度。

3.租赁市场发展:随着年轻人就业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而不是购房。

成都的租赁市场也在快速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成都楼市的新热点。

四、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购房需求仍然存在。

同时,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加强和租赁市场的发展,未来的房市将更加多元化和健康。

然而,也要注意到一些潜在风险。

一方面,购房需求过旺可能导致房价泡沫;另一方面,政策调控不力可能导致市场过热。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共31页word资料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共31页word资料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 (2)一、..................................................................................................................... 城市概况2二、..................................................................................................................... 城市规划31. .................................................................................................. 成都城市发展战略32.......................................................................................... 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33.................................................................................................................. 区域定位34. .......................................................................................................... 城市发展方向35. .................................................................................................. 城市发展热点区域4三、............................................................................................................. 宏观经济环境41. .......................................................................................................................... G DP 42. .......................................................................................................... 固定资产投资53. .................................................................................................................. 社会消费54. .................................................................................................................. 居民收入5四、..................................................................................................................... 人口状况5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 (6)一、..................................................................................................................... 政策背景6二、......................................................................................... 成都房地产市场总体概况71. .............................................................................. 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日益增大72. .............................................................. 外来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73. ...................................................................... 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84. .............................................................. 竞争日渐激烈,市场细分必须更加明确8三、..................................................................................... 成都房地产各类型市场概况81. .................................................................................................................. 住宅市场82. ...................................................................................................... 甲级写字楼市场93. .................................................................................................................. 商业市场104. .......................................................................................... 二手房市场(商品房)10四、.................................. 2006年上半年成都各片区房地产市场一览(部分在售项目) 111. .............................................................................................................. 城东片区:112. .............................................................................................................. 城南片区:133. .............................................................................................................. 城西片区:144. .............................................................................................................. 城北片区:165. .............................................................................................................. 城中片区:17第三部分成都土地市场状况 (18)一、.................................................. 2004年-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状况181. ......................................................................... 2004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182. ......................................................................... 2005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23. ............................................................. 2006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土地交易列表24二、......................................................................... 近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比较分析27第四部分消费者状况 (28)一、..................................................................................................................... 解读成都28二、............................................................................................................. 生活形态分析28三、............................................................................................................. 住宅消费特点29 第五部分综合评述.. (30)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城市概况✧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人口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为了深入了解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市场现状1、供需关系近年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都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新的楼盘不断涌现,但需求的增长速度也较为强劲,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热门区域。

2、价格走势成都市的房价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中心城区的房价相对较高,且涨幅较为明显;而郊区和新兴区域的房价则相对较低,但也在逐步上涨。

不过,在政府的调控政策下,房价的涨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3、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中心城区如锦江区、武侯区等,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完善,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房价也相对较高;而郊区如郫都区、新都区等,虽然发展潜力较大,但目前房价相对较低。

三、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成都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断涌入的企业和投资项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人口流入,从而增加了对住房的需求。

2、政策调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稳定房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城市规划成都市的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有着引导作用。

例如,新的城市发展区域和产业园区的规划,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4、人口因素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

成都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人口的净流入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动力。

四、市场趋势1、品质提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房地产开发商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绿色环保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环保、节能的住宅将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开发商将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打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成都房产分析报告

成都房产分析报告

成都房产分析报告1. 引言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涌入。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成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趋势。

2. 市场概况成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成都市房地产销售额从2010年的1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2000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约为5%。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支持。

3. 房价分析3.1 区域房价对比成都的房价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

市中心地段的房价相对较高,而郊区地段的房价较为低廉。

以下是成都市中心几个热门区域的房价对比:•锦江区平均房价:20000元/平方米•高新区平均房价:18000元/平方米•武侯区平均房价:16000元/平方米3.2 房价趋势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成都的房价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然而,近年来房价增速有所放缓。

从2010年到2019年,成都的房价平均年增长率约为8%。

然而,自2018年开始,成都房价的增长率明显下降,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4. 房产供需分析4.1 房屋供应情况成都市的房屋供应主要包括新房和二手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成都市新房供应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米,较去年有所增长。

而二手房供应量约为5000套,也有一定的增长趋势。

尽管供应有所增加,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4.2 房屋需求情况成都的房地产需求主要来自人口增长和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吸引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成都购买房屋。

此外,年轻一代对于私人产权的重视和对于舒适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

5. 关键驱动因素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城市经济增长: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doc 40页)成都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第一部分成都宏观经济环境一、城市概况✧历史文化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秦汉以后一直为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

世称“天府”,又有“锦官城”、“锦城”、“芙蓉城”、“蓉城”、“花城”等称呼。

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向人们讲述着成都的重要地位。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成都凭借GDP及科技人员拥有量名列西部城市第一的实力,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总土地面积12390平方公里,成都市市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中区,现为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五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土地面积430.16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区的主体。

另有两个郊区: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有土地面积948.15平方公里。

合计成都市区面积1381.31平方公里。

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资源独特,年平均气温在16 .4℃左右,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水资源、生物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活特色成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居住。

成都人喜欢饮茶,大街小巷的茶馆、茶楼成为蓉城一景,且茶楼设施、服务俱佳。

成都人闲暇舒缓的生活心情与清茶一起飘香。

成都被称作“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大部分原因也许就归功于成都的气候、人文及闲适的生活习惯。

✧行政区划目前,成都市辖8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尚新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郫县、新都县、大邑县、新津县、双流县、金堂县、蒲江县。

二、城市规划1.成都城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布局形态逐步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发展为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布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七个卫星城镇:大弯、龙泉、柳城、桂湖、郫筒、东升、华阳。

2.成都市都市区总体规划:✧都市区是由大弯、龙泉、柳城、桂湖、郫筒、东升、华阳等七个卫星城与中心城共同构成的高度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群,是形成成都现代化都市的主体,都市区幅员面积3260平方公里、也是中心城规划区范围,各卫星城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挥都市区的整体功能。

✧都市区是市域城市化及第二、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都市区以内为一体化的城市地区,区内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在2010年以前逐步实现一体化;各卫星城既相对独立地承担所在区域的中心职能,又分别承担中心城的部分功能。

✧另外,市政府同时提出了要构建“30分钟大成都”的概念,即从成都市中心城区到每一个外围功能片区最多只要30分钟车程。

3.区域定位:随着3260平方公里的大成都概念提出后,初步拟定将一环路作为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商务、文化功能;一环路至三环路以内,作为主城区,主要作生活区;三环路至外环路之间,作为环城区,重点发展各类产业;温江、郫县、华阳、龙泉等周边城市届时作为“大成都”的外围功能片区,将形成产业跟生活配套的格局。

4.城市发展方向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决定了城市要向更容易开发、开阔平坦的东、南方向发展;而西、北方向由于海拔高、开发难度大的因素,同时又多自然风景区,因此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

从将来将成都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为经济圈的角度来说,城市也应该向东、南方向发展。

✧向东发展:根据成都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规划》,以市中心城东地区、西临外环路、南至成龙路及成仁路,范围约76平方公里,总体结构为1个副中心,1个片区中心,3个片区,15个居住区,四纵五横的干道系统。

该规划区是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态型新城区,是城市副中心。

✧向南发展:根据《成都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规划》,成都市南部副中心是以人民南路南延线(火车南站外环路)周边为核心的34平方公里地区,重点以发展科研、教育、文化及高科技术产业等功能的,以高新技术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城市科技产业文化区;人南延线和火车南站立交桥有机地连接了旧城区与城南副中心,未来地铁线穿越人民南路主干道使城南副中心畅通无阻。

5.城市发展热点区域✧城东区域——改造热点区城东片区2000年以来市场发展迅速,《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市向东发展规划》、《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规划》三大规划的出台,极大的刺激了该片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城南城市副中心区域——建设热点区城市向南发展方向的确定,城市副中心建设启动;同时,临近成都市高品质楼盘开发集中区——城南,使得城市副中心规划发展地带更加令人向往。

✧周边卫星城——辐射热点区城市向南发展方向政策出台、天府大道开通成就了华阳;撤县变区、成温公路的施工带热了温江;同时其他卫星城镇也正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

目前已经有众多实力开发商,如华新国际、建信、新希望、棠湖集团等进入卫星城,未来几年内,周边卫星城的发展将持续升温。

三、宏观经济环境1.GDP2005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1亿元,年递增长13.2%,比“九五”时期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82.3亿元、1007.7亿元和1181.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16.9%和11.8%。

2.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57.4亿元,增速达40.1%。

可以看到,2005年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超速发展,发展势头较为猛烈。

3.社会消费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9.2亿元,比2000年增长80.3%,年均增长12.5%。

比较GDP和社会消费2图标,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和GDP基本是同轨迹发展的,说明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是同步的。

4.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7649元增加到2005年的11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16元增加到4485元,年均增长8.2%、8.3%。

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2004年成都市人均可支配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而住房消费作为居民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不断增加,保证了成都住宅需求市场的稳定发展并不断壮大。

四、人口状况2000年末成都市总人口1013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

其中,市区人口336万人,县(市)人口667万人;女性人口497万人,男性人口516万人;全市共317万户,其中,市区为111万户,县(市)为206万户。

全市平均每户3.2人,其中,市区平均每户3.0人。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8人,其中,市区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370人。

2005年末成都市户籍人口108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3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7.5万人,出生率为6.97‰;死亡人口5.7万人,死亡率为5.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6‰;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4.61%。

从2000年和2005年人口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66‰,远低于“十五”人口发展目标中4‰的指标,成都市的人口数量发展应该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城市人口基数大,绝对增长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庞大的城市户籍人口加上大量的流动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已经过于密集了;为减轻城市负担,城市向外围发展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成都房地产市场状况一、政策背景2005年国家根据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和投机炒房的状况,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主要目的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改善房地产的投资和需求结构,控制房地产投资总量增长过快的局面,防止泡沫的产生,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中包括了:3月17日央行取消房贷利率优惠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再次上调。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8条措施。

5月11日,建设部、发改委等中央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打击炒地”、“期房禁止转让”,成为此次房地产新政的关键词。

随后,各级地方政府也颁发了相关政策,调控手段从行政手段提升到利率、税收手段,体现了坚决挤掉商品房价格泡沫,实现“硬着陆”的政策目标。

2006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国家根据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和投机炒房的状况,继续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由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联合制定的《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于3月1号起施行,以规范房地产抵押估价行为,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2006年3月,国务院公布今年工作要点,提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管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8号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2006年5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提出改善商品房结构、严格土地管理等六项措施。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公布延长全额征收营业税年限,房屋建筑面积90平方以下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等措施。

所以2004年被称为房地产“政策年”,2005年被称为“宏观调控年”,2006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上下结合、条块结合,房地产市场新政的“组合拳”基本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成都市也及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力促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包括继续按照“引导高端、调控中端、保障低端”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思路,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了成都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完善公共住房制度。

对经济适用住房“按照标准、提前登记、按需建设、保证供应”,对符合条件的购房户,只要不挑不拣,满足供应;对廉租住房对象实行“应保尽保”,适当调整保障比例,扩大保障面,尽快出台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方案。

二是增加土地供应量,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坚持土地供应与住房供求状况、城市规划相结合,做到“以价定量,以量控价”。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

严肃查处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理性消费。

五是开展住房状况调查和需求预测工作。

成都市先后进行了各郊区(市)县人均住房面积普查、九城区人均12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普查、成都市低保户住房调查等专项调查,以及对未来三年的住房需求总量和土地出让规模进行了预测,从而为科学制定住房供应规模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