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网与无线自组织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的部署密度选择方法

无线传感网络的部署密度选择方法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
它们通过无线通信协作,以收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信息。
在设计WSN的过程中,部署密度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能耗。
为了满足部署密度选择的需求,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
首先,了解网络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部署密度。
对于小范围的网络,可以选择较低的部署密度,以节省能源和资源。
但是,对于大范围的网络,需要更高的部署密度来保证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其次,网络拓扑结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网络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拓扑结构,如星形、网格和混合结构等。
星形拓扑结构适用于集中式控制和通信的应用场景,网格拓扑结构适用于需要大范围覆盖的应用场景,混合结构则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
通过选择适当的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和通信延迟,提高网络的性能。
另外,节点的部署策略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可以采用随机部署、均匀部署或集中部署等策略。
随机部署可以快速覆盖整个区域,但可能导致一些区域的覆盖过度,而其他区域的覆盖不足。
均匀部署可以保证整个区域的覆盖相对均匀,但可能需要更多的节点。
集中部署可以节省节点数量,但容易导致部分区域的覆盖不足。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适当的部署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节点的功率控制和传输范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节点之间的距离和通信质量。
在节点部署时,可以根据节点的功率和传输范围来选择节点间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部署密度。
另外,在部署密度选择方法中,还需要考虑能源平衡和网络寿命。
为了延长网络的寿命,可以选择低功耗的节点和节能的通信协议。
同时,可以利用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协作,通过数据聚合和压缩等技术,减少通信开销和能量消耗。
无线传感器网络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40分)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2.常见的同步机制: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Ting/Mini-Sync和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3.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4.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散阶段、梯度建立阶段、数据传播阶段、路径加强阶段5.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6.IEEE 802。
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7.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8.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9.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 、915MHz、2。
4GHz、5GHz10.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技术)机制、数据融合11.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12.基于竞争的MAC协议S-MAC协议 T—MAC协议 Sift协议13.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14.故障修复的方法基于连接的修复基于覆盖的修复15.基于查询的路由定向扩散路由谣传路由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工作过程,传感器节点的组成和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无需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它是由相互作用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都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
自组织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也被称为自组织分布式系统。
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和自治性,也就是说它不需要任何中央控制器或管理机构来维护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个节点都能够自主管理和调控自己的行为,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动态的,它可以根据网络内的运行情况自动优化,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自组织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通信协议,旨在实现去中心化、自治性和抗故障性等特点,这就是后来成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组织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P2P网络、社交网络等等。
自组织网络可以解决在传统的网络和中心化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网络拥塞、单点故障、数据安全性等等,特别是在缺少基础设施或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自组织网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组织网络的基本原理是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换,它是由每个节点的自治性和协作性共同构成的。
每个节点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其他节点的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以保证网络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它可以通过节点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来达到稳定状态。
在自组织网络的应用场景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存储节点等等,它们通过协作来共同完成网络的功能和服务。
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去中心化和自治性:自组织网络不依赖任何中央控制器和管理机构来维护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个节点都可以自主管理和调控自己的行为,并与其他节点协作完成网络的各类任务。
2、动态性和灵活性: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动态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网络的结构可以根据当前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来自动调整和优化,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课件: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通信能力的约束 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能力关系到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内节
点部署数量,而制约其通信能力主要有两个参数,即能量损 耗和通信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E = kdn
(2-1)
式中,E为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能量损耗;k为一个常数,
与传感器节点的系统构成有关;d为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距离;
分别接入TD-SCDMA、GSM核心网、Internet主干网及无线 局域网络等多种类型异构网络,再通过各网络下的基站或主 控设备将传感器信息分发至各终端,以实现针对无线传感器 网络的多网远程监控与调度。同时,处于TD-SCDMA、 GSM、Internet等多类型网络终端的各种应用与业务实体也 将通过各自网络连接相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并由此对 相应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开展数据查询、任务派发、业务扩 展等多种功能,最终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以移动通信网络、 Internet网络为主的各类型网络的无缝的、泛在的交互。
(2) 汇聚节点:用于连接传感器节点与Internet 等外部网 络的网关,可实现两种协议间的转换;同时能向传感器节点 发布来自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并把WSN收集到的数据转 发到外部网络上。与传感器节点相比,汇聚节点的处理能力、 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强。
(3) 管理节点:用于动态地管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 直接面向用户。所有者通过管理节点访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资源,配置和管理网络,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锁相回路(PLL)、解调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所有的这些组
件都会消耗能量。对于一对收发机来说,数据通信带来的功
耗PC的组成部分可简单地用模型描述为
PC = PO + PTX + PRX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目前无线网络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基础设施的网络,需要固定基站,例如我们使用的手机,属于无线蜂窝网,它就需要高大的天线和大功率基站来支持,基站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另外,使用无线网卡上网的无线局域网,由于采用了接入点这种固定设备,也属于有基础设施网。
另一类是无基础设施网,又称为无线Ad hoc网络,节点是分布式的,没有专门的固定基站。
无线Ad hoc网络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它的终端是快速移动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军101空降师装备的Ad hoc网络通信设备,保证在远程空投到一个陌生地点之后,在高度机动的装备车辆上仍然能够实现各种通信业务,而无需借助外部设施的支援。
另一类就是我们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它的节点是静止的或者移动很慢。
3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定义是这样的: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它的英文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简称WSN。
如图所示,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将探测数据,通过汇聚节点经其它网络发送给了用户。
在这个定义中,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三种功能,而这正对应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技术,即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4它们分别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感官”、“大脑”和“神经”三个部分。
因此说,无线传感器网络正是这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现代信息系统。
5第一阶段:最早可以追溯二十世纪70年代越战时期使用的传统的传感器系统。
当年美越双方在密林覆盖的“胡志明小道”进行了一场血腥较量,这条道路是胡志明部队向南方游击队源源不断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美军曾经绞尽脑汁动用航空兵狂轰滥炸,但效果不大。
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WSN中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通信,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且在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传感器节点的成本和能耗也逐渐降低,使得WSN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最早现代意义上的传感器是1879年德国科学家霍尔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制作的磁场传感器。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传感器的功能不再单一,可以采集温度、湿度、位置、光强、压力、生化等标量数据。
1996年,美国军方资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单位开展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Low-power Wireless Integrated Microsensors,LWIM)的研究。
LWIM III型无线传感器节点将传感器、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集成为一体。
两年之后,UCLA与Rockwell合作,开发了Rockwell WINS(Wireless Integrated Network Sensor)无线传感器节点。
该节点使用32位微处理器Strong ARM、1MB的内存与4MB的闪存,数据传输速率是100kbps,工作时的功耗为200mw,睡眠时的功耗是0.8mw。
与此同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也开展了“Smart Dust”(智能尘埃)项目的研究。
“智能尘埃”意指传感器节点的体积非常小,如尘埃一般。
该项目研究的目标是通过MEMS技术,实现传感、计算与通信能力的集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增强微型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智慧处理能力。
其研究任务是开发一系列低功耗、自组织、可重构的无线传感器节点。
1998年研制的WeC智能传感器节点使用的是8位、主频为4MHz的AT90LS8535微处理器芯片,内存是512B,闪存为8kB,数据传输速率为10kbps,工作时的功耗为15mw,睡眠时的功耗是45μw。
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

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能够感知和收集环境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WSN的应用范围极广,从农业、工业到城市管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农业领域农业是WSN应用领域之一。
利用WSN进行农业数据采集,可以实现精确的农业生产管理。
在农业领域,WSN可以实现对土壤、气象、植物的监测,通过数据指导农民制定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方案,达到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效果。
以土壤监测为例,WSN可以解决传统的人工采样测土质量的劳动强度大、测量数据难以全面准确等问题。
在土壤监测中,可以使用无线传感节点采集土壤温度、pH值、湿度等数据,建立一张土壤地图并分析不同区域土壤质量,从而针对性调整农药、化肥使用,并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
二、工业领域WSN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增强生产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利用WSN进行工业智能化监控,可以实现对车间温度、湿度、机器运行状态、进度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制造业中,WSN可以实现制造预警与管理,通过无线传感器实现对机器的监测和运转状态的实时记录,若有异常出现,立即发出警报。
这样可以使工厂在错误发生前及时介入,解决问题而不会影响生产进度。
三、城市管理领域WSN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城市的构建需要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人口流通情况等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WSN可以为此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例如,WSN可以监测城市环境,对噪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实现对城市公共环境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整。
同时,WSN也可以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测,针对出现的堵车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控制,减少堵车现象,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总之,WSN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必要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生产、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传感网的概念

1、传感网的概念: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由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2、传感网的研究与发展:答: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起步于20实际90年代末期。
从21世纪开始,传感器网络引起了学术界、军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和欧洲相继启动了许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计划。
1、在军事领域:美国国防部和各军事部门焦躁开始启动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2、在民用领域:美国交通部1995年提出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
3、学术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
4、我国2004年起有更多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到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去。
3、传感网的关键技术与特点:答:WSN的关键技术: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数据管理、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层技术。
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动态性网络、可靠性网络、应用性相关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4、传感网的主要应用领域答:军事应用,环境观测和预报系统,医疗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其他方面的应用(如空间探索,智能尘埃等)。
1、物理层特点:功耗分布答:传感器节点的限制:电源能量有限,通信能力有限,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
频率分配:由于在6GHz以下频段的波形可以进行很好的整形处理,能较容易地滤除不期望的干扰信号,所以当前大多数射频系统都是采用这个范围的频段。
物理层设计考虑:(1)低功耗问题。
(2)低发射功率和小传播范围。
(3)低占空系数问题。
大多数硬件应用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工作或工作于低功耗的待机状态。
(4)相对较低的数据率。
一般来说每秒几十或几百kb。
(5)较低的实现复杂度和较低的成本。
(6)较小的移动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 hoc 网络的特点(7)
/index.asp
◇安全性差
☉无线链路使其容易受到链路层的攻击 ☉节点漫游时缺乏物理保护 ☉移动性使得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经常 变化
◇网络的生存时间短
与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比较
/index.asp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热点
/index.asp
传感器网络结构
/index.asp
Internet、卫星或移
动通信网络等
汇聚节点 传感器节点
监测区域
任务管理中心
传感器节点结构
/index.asp
• 传感器节点结构
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 据转换 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 ,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 来的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无 线通信, 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 能量供应模块:传感器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 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index.asp
Ad Hoc网络的定义
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 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 每个(移动)终端同时具有路由器和主机两种 功能:作为主机,终端需要运行面向用户的 应用程序;作为路由器,终端需要运行相应 的路由协议 节点间路由通常由多跳(Hop)组成 不需要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 何地点快速构建
传感器节点结构
• 传感器节点结构
/index.asp
/index.asp
WSN的特征
• • • • • • •
硬件资源有限 电源容量有限 无中心 自组织 多跳路由 动态拓扑 节点数量众多,分布密集
/index.asp
/index.asp
传感网与无线自组织网络
WSN Ad hoc network
袁莎莎 张峰
传感网
/index.asp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 传感器节点结构 无线传感网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
• 不需要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支持
• 不依赖基站进行通信
• 分组交换机制
• 数据通信业务为主 • 拓扑结构动态变化
与传统固定网络比较
/index.asp
• 固定网络中主机位置基本不变
• 固定网络结构一般比较复杂
• ad hoc网络规模相对较小
• 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 • ad hoc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
/index.asp
ad-hoc的应用
2.救灾 在灾难中通信基 站设备往往都被 破坏。传统的通 信手段往往无法 使用。但是靠adhoc却能很快地建 立通信。
/index.asp
Ad hoc的应用
其他一些需 要临时建立 网络的场合 。如临时会 议,家庭组 网等
/index.asp
Ad hoc 网络的特点(5)
/index.asp
◇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
☉无线信道能提供的网络带宽比有线信道要 低很多 ☉竞争共享无线信道产生的碰撞 ☉信号衰落、噪声干扰以及信道之间干扰等
◇存在单向的无线信道
WSN的特征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 统,正是由于其以上特点,使得无线传 感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的使用分 布式算法,并且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需 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容错、安全、可靠 通信等都需要考虑。
/index.asp
WSN的应用
• • • • • •
不想使用网络设施
自 组 织 网 络
网络基础设施范围外
无线自组织网络
/index.asp
“Ad Ho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专 用的、特定的” Ad-Hoc网络是一种没有有线基础设施支持 的移动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 构成。只要通信设备彼此在对方的通信覆 盖范围之内, Ad-Hoc网络就能建立起来, 而且网络中的所有通信设备既是接收器又 是发射器,即相当于基站。只要有设备, 信息就能一直传下去。
◇1972年开始分组无线网(PRNET)
☉战场环境下的数据通信
◇1983年的抗毁自适应网络(SURAN)
☉支持大规模网络 ☉适应战场快速变化环境需要的自适应网络协议
◇1994年的全球移动信息系统(GloMo)
☉满足军事应用需要、可快速展开、高抗毁性的 移动信息系统
/index.asp
/index.asp
移动无线网络
1.对有线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 依赖性大。 2.运行成本高。 3.低抗毁性 4.网络建立需要的时间长
21
/index.asp
自组织网络的应用需求
无网络基础设施可用
• 临时会议/紧急情况 • 科学考察/探险/军事战 场 • 接入网络服务商所需的 时间和成本 • 现有服务和架构的性能 或者能力 • 远离网络基础设施而希 望保持与网络的连接
/index.asp
Ad Hoc网络的起源
移动自组网的前身是分组无线PRNET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index.asp
19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无线自组织网络
/index.asp
无线自组织网的提出 无线自组织网的定义 无线自组织网的起源 无线自组织网的特点 无线自组织网与传统网络的比较 无线自组织网的应用 无线自组织网研究热点 无线自组织网国内网研究现状
传感器网络结构
/index.asp
•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 点和管理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 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 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 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 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 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 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 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终端之间的路由通常通过多个中间节点的 转发来完成
Ad hoc 网络的特点(2)
/index.asp
◇网络拓扑动态变化
☉用户终端随意移动 ☉节点的开机/关机 ☉无线电发送功率变化 ☉无线信道间互相干扰 ☉地形等综合因素影响
移动终端之间通 过无线信道形成 的网络拓扑结构 随时可能发生变 化,而且变化的 方式和速度都是 不可预测的。
Ad hoc 网络的特点(3)
/index.asp
◇无中心的自组性网络
☉无控制中心 ☉每个节点地位平等 ☉节点可以随时加入/离开网络 ☉任何节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 ☉具有更强鲁棒性和抗毁性
Ad hoc 网络的特点(4)
◇多跳组网方式
☉接收端和发送端可使用比两者直接通信小 得多的功率进行通信,因此大大节约电池 能量的消耗 ☉中间节点参与分组转发,能有效降低对无 线传输设备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同时扩大 了自组网络的覆盖范围
军事 环境观测和预报系统 医疗护理 智能家居 建筑物状态监控 其他
WSN的应用
/index.asp
地震监测Βιβλιοθήκη 生活习性监测战场评估医疗状况监控
传感器网络
精细农业 深海监控
目标跟踪和检测
森林火灾监控
小区安全监控
WSN的应用
/index.asp
得知病人病情后, 医生将通知值勤护 士或者急救人员前 往病房救助。
16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index.asp
精细农业
种植
智能家居
厂房设备及
医院病房 电子巡检
环境监控
17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举例—精细农业种植
/index.asp
大棚基地
备注:
传感器节点 农田 无线信道
大棚基地
仓库 仓库
大棚基地
大棚基地
大棚基地
公司总服务器
大棚基地
大棚基地
农场监控端 Internet
大棚基地
18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举例—精细农业种植
/index.asp
农场监控中心实时监控农 场信息,耕作者及时了解 农场温度、光照度、土壤 酸碱度等,以便对农作物 的生长情况进行控制。
Ad hoc 网络的特点(1)
/index.asp
◇具备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 ☉报文交换采用分组交换机制 ☉用户终端是配有无线收发设备的移动便携 式终端
• 作为主机要运行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 • 作为路由器要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
/index.asp
• 无 线 传 感 器 网 络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 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 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 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 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传 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的不同以及地形环境的 影响
Ad hoc 网络的特点(6)
◇移动终端的自主性
☉自组网络的移动终端之间存在某种协同工作 关系 ☉每个终端都将承担为其它终端进行分组转发 的义务
/index.asp
◇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强
◇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网络容量下降 ◇各节点吞吐量随网络节点总数的增加而下降
14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举例—医院病房电子巡检
/index.asp
病房外的医生 携带PDA等通 讯设施。
15
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举例—医院病房电子巡检
/index.asp
精细农业 种植
智能家居
厂房设备及 环境监控
医院病房 电子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