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九版)Chapter1

合集下载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题库-购买和销售【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题库-购买和销售【圣才出品】

第9章 购买和销售一、判断题1.某消费者是一种正常商品的净供给者,如果该商品价格上升(其他的价格保持不变),则他对于这种商品的需求肯定会下降。

( )【答案】F【解析】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为:()s mx x x w x p p m∆∆∆=+-∆∆∆其中,表示价格变动后的替代效应,恒为负值。

该消费者是商品的净供给者,sx p ∆∆则w -x >0,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则,如下所示:0m x m ∆>∆()+s mx x x w x p p m+--∆∆∆=+-∆∆∆价格上升,消费者收入增加,此时收入效应使得该商品消费增加,因此该商品的需求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某消费者是一种商品的净销售者,如果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他的价格保持不变),则他的境况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以至于他可能成为这种商品的净购买者。

( )【答案】F【解析】如果消费者所销售的商品的价格上升,他就不会转而成为该商品的净购买者。

虽然不能确定消费者对他所销售商品的消费会增加还是会减少,但可以确定,如果价格上升,他会继续销售该商品。

3.某消费者的收入一半来自工资,一半来自于投资红利,则工资上涨50%和他的投资红利增加50%对他是无差异的。

( )【答案】F【解析】工资上涨,货币收入发生变化,当工资上涨时,其收入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消费者的投资红利增加则只是增加了收入,闲暇是正常商品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增加闲暇,减少劳动时间。

因此,两者是有差异的。

4.某消费者对闲暇—消费偏好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除了劳动所得之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则工资上涨不会改变他的劳动供给选择。

( )【答案】T【解析】设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为L,总共有的时间是1,那么工作的时间就是1-L,设工资为w,由于他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工资,故他的总收入为w(1-L)。

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那么消费者对会将固定份额的总收入用于购买闲暇,有:()=⨯-1/L b w L w其中w(1-L)为总收入,分母上的w是闲暇的价格。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购买和销售)【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购买和销售)【圣才出品】

第9章购买和销售1.设消费者的净需求是(5,-3),禀赋是(4,4),那么,他的总需求是多少?解:他的总需求是(9,1)。

这是因为总需求等于净需求加上禀赋,从而得到总需求为(9,1)。

2.价格是(p1,p2)=(2,3),并且,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是(x1,x2)=(4,4)。

存在这两种商品的完美市场,在那里商品进行买卖是没有成本的。

消费者一定偏好消费需求束(y1,y2)=(3,5)吗?他一定偏好拥有商品束(y1,y2)吗?答:(1)消费者未必偏好该组合。

(2)消费者肯定选择拥有商品束(y1,y2)=(3,5)。

分析如下:当拥有(x1,x2)时,消费者出售禀赋的收入是2×4+3×4=20,而拥有(y1,y2)时,消费者出售禀赋的收入是2×3+3×5=21,当商品的交易无成本的时候,后者带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收入也即更大的预算空间,因此他一定会偏好拥有商品束(y1,y2),但是在拥有商品束(y1,y2)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却未必还是该商品束,因此他未必偏好该商品束。

3.当商品价格为(p1,p2)=(2,3)时,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是(x1,x2)=(4,4)。

现在价格变为(q1,q2)=(2,4),那么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境况会变得更好一些吗?答: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境况不一定会变得更好。

分析如下:如图9-1所示,当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A点时,在新的价格下,预算线变为FG,消费束(x1,x2)=(4,4)位于消费者的预算集内,所以此时消费者的境况至少和价格变化前一样好。

图9-1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如果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B点,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为HK,消费者的境况有可能变得更好(如图9-1中的无差异曲线S1所示),也有可能变的更差(如图9-1中的无差异曲线S2所示)。

如果消费者没有初始禀赋,只有一笔固定的收入,即消费者的预算线p1x1+p2x2=m,那么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ED,新的预算集只是价格变化前预算集的子集,所以消费者的境况必然变差。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预算约束)【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预算约束)【圣才出品】

第2章预算约束1.消费者最初的预算线是p1x1+p2x2=m。

接着商品1的价格提高了1倍,商品2的价格提高了7倍,收入增加了3倍。

根据原来的价格和收入写出新预算线的方程。

答:假设原预算线方程为p1x1+p2x2=m,则新的预算线方程是2p1x1+8p2x2=4m。

这是因为:商品1的价格提高了1倍,因此p1′=2p1;同样可知p2′=8p2;m′=4m。

所以新的预算线为p1′x1+p2′x2=m′,即2p1x1+8p2x2=4m。

2.如果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而商品1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预算线会有什么变化?答:预算线会变得更为平坦,横截距不变。

理由如下:假设原来的预算线为p1x1+p2x2=m,将预算线重新整理为x2=m/p2-(p1/p2)x1。

由此可见,如果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而商品1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那么可知,预算线的纵截距将减小,斜率的绝对值减小,预算线变得更为平坦,横截距不变,如图2-1所示。

图2-1 商品2的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3.如果商品1的价格上涨了1倍,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2倍,预算线是变得平坦了还是变得陡峭了?答:预算线变得更为平坦。

理由如下:由预算线x2=m/p2-(p1/p2)x1可知,当商品2的价格上涨2倍,商品1的价格上涨1倍,那么预算线的斜率将从-p1/p2变为-2p1/(3p2),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了,预算线变得更为平坦。

4.计价物的定义是什么?答:计价物指把其价格限定为1的一种商品,而其他商品的价格则通过同该商品的价格相比较来计量。

计价物价格就是与测量其他价格和收入有关的价格。

例如,用两个价格和一个收入变量来确定预算线,但这些变量中有一个是多余的。

可以把其中一种价格或收入的值规定为固定不变,然后调整另外两个变量,这样就可以确切地描绘出同一个预算集。

因此这条预算线为:p1x1+p2x2=m,就与下列的预算线是相同的:(p1/p2)x1+x2=m/p2或(p1/m)x1+(p2/m)x2=1在第一种情况中限定p2=1,而在第二种情况中,限定m=1。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作业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作业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作业1.1.假设25个人的保留价格为500美元,第26个人持有的保留价格为200美元,需求曲线呈什么形状?1.2.在上述例子中,假如只有24套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有26套房可出租,均衡价格又是多少?如果有25套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1.3.假定持有不同的保留价格,为什么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1教材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习题可能与第八版略有不同1.4.在本书中,我们假设公寓购买者都者来自内城区的人。

如果公寓购买者都来自于外城区的人,内城区住房的价格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1.5.假设现在公寓的购买者都是内城区的人,但是每一公寓由两套住房构成,住房的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6.设想一下,征税会对长期内的建房数量产生什么影响。

1.7.假设需求曲线为D(p)=100-2p.如果垄断者有60个公寓,他将如何定价?他将租出多少公寓?如果他有40个公寓,他将如何定价?他将租出多少公寓?1.8.如果我们的租金管制模型允许不受限制地转租,谁最终获得内环的公寓?这个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吗?2.1.消费者的初始预算线为p1某1+p2某2-m。

现在商品1的价格提高了1倍,商品2的价格提升了7倍,收入提升了3倍。

根据原先的价格和收入写出新的预算线方程。

2.2.如果商品2的价格上升,但商品1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那么预算线如何变动?2.3.如果商品1的价格上涨了1倍,商品2的价格上涨了2倍,预算线变得更平坦还是更陡峭?2.4.计价物的定义是什么?2.5.假设政府最初对每加仑汽油征税15分钱,后来又决定对每加仑汽油给与7分钱的补贴。

这种税收和补贴联合使用的方式等价于对每加仑汽油征多少税?2.6.假设预算线方程为p1某1+p2某2=m现在政府决定:对消费者征收定额税,税额为u;对每单位商品1征收t元从量税;对每单位商品2给与元补贴。

求新预算线的表达式。

2.7.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同时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的状况必然至少与原来一样好吗?2.4.计价物的定义是什么?2.5.假设政府最初对每加仑汽油征税15分钱,后来又决定对每加仑汽油给与7分钱的补贴。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市 场)【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市 场)【圣才出品】

第1章 市 场1.假设25个人的保留价格为500美元,第26个人持有的保留价格为200美元,需求曲线呈什么形状?答:此时需求曲线呈阶梯状。

具体的讲,当价格高于500美元时,需求为0,价格介于200美元到500美元之间时,需求为25套,当价格小于等于200美元时,需求为26套。

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0 500[0,25]50025 20050026 200p p Q p p >⎧⎪=⎪=⎨<<⎪⎪≤⎩相应的需求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租赁房屋的需求曲线2.在第1题中,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有26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又是多少?如果有25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答:(1)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那么均衡价格为500美元。

这是因为:均衡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对应的就是均衡价格,如图1-2的A点所示。

特别的,图1-2中的需求曲线和图1-1相同。

(2)如果市场上有26套住房出租,均衡价格为0美元(含)到2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C点所示。

(3)如果只有25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为200美元(不含)到5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B点所示。

图1-2 租赁房屋的供给和需求3.假定人们持有不同的保留价格,为什么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答:保留价格是指对消费者而言,在此价格水平上,购买与不购买某一单位的产品是无差异的,它是消费者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在此价格之上,消费者选择不购买,在此价格之下,购买对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

假定消费者持有不同的保留价格,对于某一特定的价格p,只有保留价格等于或高于p的消费者会购买有关商品,而保留价格低于p的消费者选择不购买。

价格p越高,保留价格大于p的消费者也越少;当价格p降低时,保留价格大于或等于p的消费者逐渐增多,购买的也就越多。

因此,当价格p下降时,市场需求会不断增加。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第一章复习笔记第1章市场1.1 复习笔记1最优化和均衡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需要有一种作为分析基础的框架。

在多数经济学中使用的是一种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原理上的框架:(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2)均衡原理: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保留价格某人为他消费的第i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保留价格。

或者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2)个人需求曲线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对第i单位的商品,假设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是r i,于是在价格-商品坐标图上,标出对应的点(Q i,r i),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了需求曲线(这是一条折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离散物品的需求曲线(3)市场需求曲线把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通常,由于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互之间保留价格很接近,所以加总后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光滑的,如图1-2所示。

图1-2 市场需求曲线(4)市场供给曲线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每个厂商都愿意供给一定的商品数量,把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3均衡市场(1)竞争市场该市场中有许多独立的消费者和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价格与每家厂商的产量无关。

(2)市场均衡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

从图形上来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比较静态分析只对两个“静态”均衡做比较,而不关心市场从一种均衡状态达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如何,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分析。

范里安_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new)

范里安_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new)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

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

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model)经济现实(reality)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的验证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指假设的必要性。

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

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

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

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经济学家有几只手(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

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

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理论是一个参照系,可以用来对比和发现问题,因此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需要对经济学进行改造或者使之本土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第1章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第1章

Market Supply Curve for Apartments
p
100
QS
Competitive Market Equilibrium
“low” rental price quantity demanded of close apartments exceeds quantity available price will rise. “hs than quantity available price will fall.
Modeling the Apartment Market
How are apartment rents determined? Suppose – apartments are close or distant, but
otherwise identical – distant apartments rents are
exogenous and known – many potential renters and landlords
Modeling the Apartment Market
Who will rent close apartments? At what price? Will the allocation of apartments be desirable in any sense?
--- John Maynard Keynes
Economic Modeling
What causes what in economic systems? At what level of detail shall we model an economic phenomenon? Which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outside the model (exogenous) and which are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model (endogeno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1 What is Economics?
Methodological Features
Rationality: maximizing the object function of the decision-maker
◦It’s not necessarily selfishness and can be consistent with altruism
◦ A kind of simplification: we care about average behavior of people
◦We test hypothesis, not assumptions
Stable preferences: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model
◦Preferences are unobservable
◦Emphasis on man-made constraint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The “moral blood” of real estate developers in China
Why are some animals dying out?
Equilibriumanalysis: a tool to aggregate behaviors of individuals and predict the outcome of human interactions
◦ A Puzzle of Happiness: Californian vs. Oregon
◦Peltzman effect and offsetting behavior
◦Reinterpretation of Marriage Law in China: Are Mothers-in-laws hurt by this legal change?
Efficiency criterion: a normative notion of optimality
◦What is efficient outcome?
◦Is there any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Positive & Normative Analysis
Positive Analysis–statements that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of cause and effect
◦Questions that deal with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What will be the impact of an import quota on foreign cars?
What will be the impa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gasoline excise
tax?
Normative Analysis–analysis examining questions of what ought to be ◦Often supplemented by value judgments
Should the government impose a larger gasoline tax?
Should the government decrease the tariffs on imported ca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