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创业科技园
参观大学科技园观后感

参观大学科技园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大学科技园,那可真是一场大开眼界的奇妙之旅啊!刚走进科技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的科技城堡。
各种新奇的玩意儿看得我眼花缭乱。
那里有好多高科技的实验室,透过玻璃看进去,那些精密的仪器就像来自未来的外星生物一样,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我看到一些大学生模样的人在里面忙碌地操作着,那专注的神情就像是正在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我心里就在想,这一个个小小的实验室里,是不是正在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大发明呢?然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科技成果的展示区。
有一个智能机器人特别搞笑,它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还会跟人聊天呢。
我上去跟它聊了几句,它那机械的声音虽然有点生硬,但是回答的内容还挺靠谱的。
我开玩笑地问它:“你是不是想取代人类呀?”它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这小家伙还挺会说话的。
还有一些关于环保科技的展示,像是能把污水瞬间净化成可饮用水的设备。
这要是推广开了,那全球的水资源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围着那个设备转了好几圈,不停地问工作人员各种问题。
工作人员也特别耐心,给我解释得明明白白的,我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免费的科学课。
在科技园里走着走着,我就特别羡慕那些在这里学习和研究的大学生们。
他们能在这么酷的地方,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每天都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我就想啊,如果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机会,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一个科技小达人呢。
不过呢,这一趟参观下来也让我有点小压力。
现在的科技发展得太快了,感觉自己要是不努力跟上,就会被这个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激励,我想以后也要多关注科技方面的东西,说不定哪天也能参与到这些伟大的发明创造当中去呢。
这次参观大学科技园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科技之旅啦!。
关于举办SYB创业培训班的通知

南昌航空大学招生就业管理处招就字[2011]32号关于举办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班的通知各学院:为深入贯彻十七大创业促就业的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其创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创业、就业三者联动的良好就业工作局面,积极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研究,我处拟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免费开展SYB(Start Your 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
现将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项目介绍SYB是Start Your Business的缩写,含义为“创办你的企业”,有“小MBA”之称。
SYB培训体系是一套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推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业培训教材。
此项目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团中央大力支持、各部委联合推动的一个培训项目。
这是一种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相结合,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的培训模式。
培训采用小班授课、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项目推荐、个性化指导以及后继支持服务等先进方式,为准备创业和初步创业者提供学习和掌握创业技能的机会。
培训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创业者自己的培训。
SYB培训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参与培训人员能够创办和维持一个可赢利的小企业。
该项目既适合想创办企业的人员,也关注了已经创办了企业,但又不很懂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的人。
SYB创业培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1、SYB创业培训实行小班教学(国际标准30人/期);2、课堂训练采用高度创新的参与性互动培训方法,注重成人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3、完全模拟创业实际过程演绎;4、学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的同时演绎自己的创业计划;5、强烈感受未来创业的真实世界;6、结业后即可按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创业。
二、培训内容SYB是一套简明、通俗、易懂、实用的创业培训教材,整套SYB创业培训分十步完成。
江西省大学科技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江西省大学科技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时间:2017-12-6 浏览次数:10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我省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水平,加强和规范江西省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方法》(国科发高【2010】628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江西省科技厅和江西省教育厅是大学科技园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大学科技园的考核及认定、宏观管理与指导;各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指导和协调大学科技园开展工作;依托高校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设经费,制订发展规划;大学科技园采取主任负责制,负责园区建设与发展、管理与运行。
第二章功能与定位第四条大学科技园是我省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第五条大学科技园的主要职能是:1、促进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2、孵化创新型中小企业。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4、为广大科技人员、中小型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5、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
第六条大学科技园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其中包括现代信息系统建设、投融资支撑系统建设、大学生“双实双业”(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基地建设等,为园区企业、广大师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章申报与认定第七条申报大学科技园应具备以下条件:1. 大学科技园应当具备完整的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方向,依托高校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教学与科研优质资源均应向大学科技园开放和共享。
2.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和经营管理团队,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0%以上,实际运营时间在1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天开高教科创园观后感

天开高教科创园观后感去了天开高教科创园之后,我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很兴奋的状态,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一走进园区,那种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氛围就像一阵风似的,“嗖”地一下就把我给包围住了。
我看到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一个个眼睛里都闪着光,那是对自己项目充满信心的光啊!他们忙忙碌碌地穿梭在各个办公区域,和伙伴们讨论着方案,或者在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我就想啊,这就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吧。
园区里的设施也特别棒。
那些现代化的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办公场地,感觉每一个角落都在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我在参观的时候就在想,这里肯定会诞生很多了不起的东西。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担心,这么多的项目和人才聚集在一起,竞争肯定很激烈。
但是再一琢磨,也许就是这种竞争才会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呢?我特别留意了一些创业项目的展示区。
哇,那些创意真的是千奇百怪又特别吸引人!有的项目是关于高科技环保材料的,这可太重要了,现在地球环境问题这么严重,这种创新简直就是拯救地球的小英雄啊!还有的是在智能医疗方面的探索,我当时就想,如果这些技术真的能推广开来,那得造福多少病人啊。
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你看人家都在为这么伟大的目标努力奋斗,我也得加把劲才行呢。
你说是不是?我还和几个创业者聊了几句。
他们的热情和执着真的很感染我。
其中有个小伙子,说起自己的项目来那是滔滔不绝,眼睛里满是憧憬。
他说他不怕失败,因为在这个园区里,失败是成功的另一种开始。
我听了特别感动,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啊。
我想,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的勇气就好了。
从园区出来之后,我满脑子都是在那儿看到的一切。
我觉得天开高教科创园就像是一个大熔炉,把各种各样的创意、人才和资源都融合在一起,然后不断地锻造出令人惊喜的成果。
这真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你看了这个地方也会有像我一样的感受吗?如果还没去的话,真的推荐你去看看,感受一下那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西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西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2.06.24•【字号】•【施行日期】2022.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西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各高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2〕9号)等文件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开展省级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双创学院)、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面向全省普通高校,重点围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工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设8个双创学院,重点围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筛选、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等工作,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建设12个实践基地,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区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二、建设任务1.形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度结合,深入探索问题导向型、项目引领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建设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全面有效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汇聚各类政策、场地、人力、资本等资源,强化区域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互促互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高校科技园中“双创”示范基地的角色与功能分析

高校科技园中“双创”示范基地的角色与功能分析近年来,中国高校科技园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
在高校科技园中,特别是“双创”示范基地具有重要的角色与功能。
本文将对高校科技园中“双创”示范基地的角色与功能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发挥了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的作用。
作为一个孵化器,示范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支持。
示范基地提供的创业培训、导师指导、资金支持等各种创业服务,帮助创业者实现创意的转化和商业化的落地。
通过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支持,创业者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经济的增长。
其次,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示范基地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在示范基地中,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应用和推广,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创新创业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示范基地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在示范基地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学习到创新创业的技巧和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示范基地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鼓励他们在高校科技园中创业,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第四,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在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示范基地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同时,示范基地也为创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促进了就业的增长。
通过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许多高校毕业生和科研人员有了自主创业的机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高校科技园中的“双创”示范基地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示范基地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资源和支持,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成果。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近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理念愈来愈多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了,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1]在“创业创新”的自然环境下,高等院校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思维能力、最有自主创新热情的群体,其创新创业能力对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
殊不知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低,其创新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较海外大学生低许多。
要想提升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寻找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途径。
因而,寻找实践活动途径及怎样合理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已是一项关键研究课题。
本文以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为研究对象,从OBE核心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出发,剖析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中出现的问题,借鉴了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OBE理念及其对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性(一)OBE理念的定义及特点1.OBE理念定义。
OBE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简称,最开始于美国,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习成果的新式教育理念,被称作问题导向文化教育或能力导向性文化教育,是基于学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3]。
2.OBE理念特点。
第一,OBE理念强调学习成果或教育产出。
OBE课堂教学更为高度重视的是学员在大学毕业的情况下究竟得到了什么基础的专业技能,怎样利用这种专业技能来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怎样才可以完成本人与社会的共享发展[4]。
第二,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
OBE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管理者;通过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协助学生进行预估的学习培训结果。
第三,OBE核心理念遵照学员的人性化发展趋势。
OBE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鼓励大学生发挥特长,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性,进行差异化发展。
大学生创业资源与支持创新创业园区的作用

大学生创业资源与支持创新创业园区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的自主创业理想,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创业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资源和创新创业园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创业资源大学生作为优秀的创业群体,他们具备着丰富的学识、年轻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在创业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
然而,创业资源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创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大学内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借助学校内的专家教授、企业导师等资源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大学还可以提供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渠道,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多学科的团队来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创业资源包括资金资源。
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通常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然而,学校通常会设立一些创业基金、创业奖励等支持措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这些资金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的起步资金,并且还可以通过参加创业大赛等途径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最后,还有创新创业平台资源。
大学通常会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办公、交流、技术支持等资源。
这些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创业者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项目和理念,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关注。
二、支持创新创业园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园区应运而生。
创新创业园区是为大学生提供集中的创新资源和优惠政策支持的一种机制。
它们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创新创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这些园区通常都位于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提供了办公楼、实验室、会议室等各种创业场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
在这里,大学生可以与其他创业者共同交流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合作氛围。
其次,创新创业园区提供了各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些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减轻了他们创业过程中的负担,增加了创业的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航空大学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南昌。
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人。
学校秉持“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6个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15个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
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并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芬兰、斯洛伐克、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并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
学校定期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赴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及乌克兰等国留学,同时接收加拿大、荷兰、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曾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0年,学校被中纪委确定为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创新创业园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08年投入建设使用,园区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团委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进一步明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定位于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中,学校共青团组织努力做到在工作理念上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在工作设计上坚持活动平台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在实践项目上坚持学生自主选题与航空特色引导相统一。
大力支撑“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着力培养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办学特色。
二是进一步明晰了创新创业园的运行模式,即创新创业园以基地孵化的模式为具有较好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创新骨干提供平台,依托学科专业方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依托项目研究,孵化项目参加挑战杯等全国性的近20个左右的赛事,进而形成以基地孵化为手段,以专业学科支撑为基础,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竞赛参与为牵引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为学校学风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发挥良好作用。
创新创业园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大学生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上获得一金六银的成绩;成功获批专利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蓝天上的画廊》学生诗集一部,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竞赛获奖40余项,承担了电视连续剧《国防生》的部分航模道具设计与制作;学生自主设计的超轻型载人旋翼机受到光明日报、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都市频道、江西教育电视台、大江网、信息日报等十几家媒体先后跟踪报道,成功参与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并获得了3个三等奖3个二等奖,以总分第54名的成绩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并代表学校进入“挑战杯”发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