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总说明-(2)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系统构成,了解其在我国城乡建设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中涉及的流体力学、水处理技术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给排水工程图纸的绘制和识图能力。

2. 提高学生针对给排水工程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分析、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项目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树立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伦理,为社会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给排水工程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2. 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与施工工艺:讲解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 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与规范- 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3. 流体力学基础: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为给排水工程提供理论支持,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 流体的基本性质与流体力学方程-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点及阻力计算4. 水处理技术:介绍给排水工程中涉及的水处理技术,包括教材第四章内容。

- 水处理方法与技术流程- 水质标准与检测方法5. 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与识图: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和识图能力,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 给排水工程图纸的基本构成与符号- CAD软件在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中的应用6. 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与项目管理: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涉及教材第六章内容。

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 (1)设计任务 (1)设计资料 (1)第二章设计过程说明 (2)室内给水工程 (2)给水方式选择 (2)水系统分区 (2)给水系统的组成 (2)室内排水工程 (2)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 (2)第三章设计计算 (3)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3)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 (3)最高日用水量 (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3)设计秒流量按公式 (3)室内所需压力 (4)排水系统的计算 (8)排水设计秒流量 (8)横管水力计算 (8)立管水力计算 (8)化粪池计算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设计任务根据市建委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拟在某区新建一居住小区。

要求设计一幢6层住宅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具体内容包括:室内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排水系统设计计算以及消防水系统设计计算。

设计资料建筑设计资料:该建筑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

建筑地下层为车库、一至六层为住宅。

该设计任务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室内给水、排水和消防的设计项目。

所提供的设计资料为:(1)建筑设计图纸(包括消防水系统图,一至六层给水排水图)。

(2)市政给水排水资料:建筑给水管网从该建筑西侧引入,排水管网从建筑东侧引出。

城市给水干管可作为该建筑的水源,城市给水管网管径DN400mm,管顶埋深,城市可靠供水压力320Kpa;城市排水管网管径DN200mm,管底埋深。

第二章设计过程说明室内给水工程给水方式选择因为城市可靠供水压力是320Kpa,而给水系统所需压力恰好是320Kpa.所以可以直接由室外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给水系统的组成整个给水系统应包括引入管、水表井、给水管网和附件。

室内排水工程考虑建筑内生活废、污水性质相似故采用合流制,并设置化粪池,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室内消防工程消防给水系统选择:按照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2001版)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原则可知,超过5层的民用建筑可以选择设置消火栓系统。

给排水设计培训资料课件

给排水设计培训资料课件
给排水设计培训资料课 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给排水设计概述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分析 • 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
01
给排水设计概述
2024/1/26
3
给排水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给水系统
用于供应生活、生产和消 防等用水,包括水源、水 处理、输水管网、配水管 网等部分。
14
污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 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 的废水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 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 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工艺流程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 、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 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2024/1/26
13
排水管网布置与管材选用
2024/1/26
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根据 城市规划布置排水管网;考虑污水利 用和污水回用;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
管材选用
根据管道承受的内压和外荷载、管道 埋设条件、施工条件、水力条件、经 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常用管材有 钢筋混凝土管、钢管、铸铁管、塑料 管等。
管网漏损原因分析
管材老化、接口松动、施工质量差等。
应对措施
定期巡检管网,及时发现并修复漏点;采用高质量管材和接口材料,提高施工质量。
2024/1/26
28
水质污染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1)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1)1.1 给水工程设计 (1)1.1.1 设计方案 (1)1.1.2 设计方案比较结论 (5)1.1.3 室内给水系统 (5)1.1.4 室外给水系统 (6)1.2 给水系统的组成 (6)1.3 贮存、增压设备及管材 (7)1.3.1 贮存设备 (7)1.3.2 管材 (7)第二章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 (8)2.1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基本参数 (8)2.2 消火栓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8)2.2.1 设计方案 (8)2.3 消火栓消防系统的设计 (8)2.3.1 室外消火栓消防管道 (8)2.3.2 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 (8)2.3.3 室内消火栓布置 (9)2.4 管材 (9)第三章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 (11)3.1 排水体制确定 (11)3.2 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11)3.2.1 设计方案 (11)3.3 污废水排水工程的设计 (11)3.3.1 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道 (11)3.3.2 室外污废水排水管道 (12)3.4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2)3.5 设备及管材 (12)3.5.1 设备 (12)3.5.2 管材 (12)3.6 施工要求 (13)第四章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14)4.1 雨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14)4.2 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 (14)4.2.1 室外雨水排水管道 (14)4.2.2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4)4.2.3 设备 (14)4.2.4 管材 (15)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16)第五章冷水系统计算 (16)5.1 用水量计算 (16)5.1.1 用水指标确定 (16)5.1.2 用水量计算 (16)5.2 室内冷水管网水力计算 (17)第六章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25)6.1 基本参数 (25)6.1.1 设计参数 (25)6.2 消火栓的间距及布置 (25)6.2.1 消火栓保护半径 (25)6.3 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 (25)6.3.1 确定设计参数 (25)6.3.2 计算水枪喷嘴所需水压H q (26)6.3.3 计算水龙带水头损失H d (26)6.3.4 计算消火栓口处所需水压H xh (26)6.3.5 校核 (27)6.3.6 屋顶消火栓 (27)6.3.7 水力计算 (27)6.4 消防贮水设备 (28)6.4.1 消防水箱 (28)6.4.2 水泵接合器设置 (28)第七章污废水排水系统计算 (30)7.1 设计秒流量公式 (30)7.2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30)7.2.1 基本规定 (30)7.2.2 排水系统横支管水力计算 (31)7.2.3 排水系统立管水力计算 (33)7.3 化粪池的计算 (33)第八章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35)7.4 雨水量计算 (35)7.4.1 设计暴雨强度q的确定 (35)7.4.2 汇水面积F (35)7.4.3 雨水量计算公式 (36)第九章材料一览表 (37)设计参考资料 (39)设计体会 (40)第一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基本原则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以下简称《建规》)3.3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①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2024版年度给排水培训PPT课件

2024版年度给排水培训PPT课件

课件•给排水系统概述•给水工程设计要点•排水工程设计要点目录•给排水设备选型与维护保养•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与优化建议•案例分析:成功解决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给排水问题给排水系统概述01CATALOGUE给排水系统定义与功能定义给排水系统是指用于供给、排放和处理城市或工业区域内用水和废水的工程系统。

功能主要包括供水、排水和处理三个方面,旨在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用水需求,同时保障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包括水源、输水管网、水厂、配水管网等部分,用于将符合标准的水资源输送至用户。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排放管网等部分,用于收集、处理和排放废水。

包括雨水收集管网、排水明渠、排水泵站等部分,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

030201给排水系统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地位基础设施地位01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卫生状况。

城市规划与建设0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给排水系统需要与其他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电、通讯等协调配合,共同构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3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有效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给水工程设计要点02CATALOGUE优先考虑地下水、水库水等优质水源,确保供水安全稳定。

水源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原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消毒。

水质要求建立定期水质监测制度,确保供水水质持续达标。

水质监测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给水管道材料及连接方式选择管道材料选用耐腐蚀、耐磨损、低漏水的优质管材,如PE、PPR等。

连接方式根据管道材料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热熔连接、电熔连接等。

管道施工确保管道施工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漏水、渗水等问题。

设计合理的水泵房,确保水泵安全稳定运行,方便维修和管理。

水泵房根据用水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水池,确保储水充足且水质不受污染。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教程(精品PPT)

智能控制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时 监测给排水设备的运行状 态,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储存。
利用方式
利用处理后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冲厕、洗车等,减少自来水的使
用。
设计要点
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确定水源和水压
根据建筑规模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 的水源和水压,以满足用户需求。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根据建筑规模、地形和水源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如环 状、枝状等。
设计给水管径和流量
根据用水量计算出给水管径和流量, 选择合适的水泵和管材,以满足用户 需求。
确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
根据用户需求和建筑高度等因素,确 定供水压力和供水方式,如分区供水、 并联供水等。
给排水设计总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培 训教程(精品ppt)
目 录
• 给排水设计概述 •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
01 给排水设计概述
给排水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给排水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规 范要求,为建筑物提供合理、有效的 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过程。
重要性
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 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给水系统
包括原水取水、水处理、 输配水管网等,负责向建 筑物内提供生活和生产所 需的用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废水管道、污 水处理设施等,负责将建 筑物内的污水、废水及时 排出并进行处理。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一)管材、接口、保温及防腐给水塑料管(UPVC、PE、PP-H-R、PB等)外径≤110mm与金属管道连接时,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管件过渡,该管件一端与塑料管用热熔连接,另一端用丝扣与金属管连接。

各种管道应采用与该类管材相应的专用配件。

给排水各系统管材选用及其保温防腐见:管材选用一览表。

(二)系统说明及设计参数:(1)一般生活给水系统:一层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市政压力0.20MPa,二层及以上采用加压供水,供水压力0.40MPa。

(2)消防水池: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水幕系统合用,水池有效容积2574m3。

(3)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采用消防水池-消火栓加压泵-稳压装置-消防水箱(与自动喷淋、水幕系统共用,有效容积18m3,设于2号建筑屋面)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加压泵:Q=60L/sH=0.80MPa,一用一备。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干式系统,入户供水管设电磁阀,在消火栓箱处设报警及直接开启电磁阀的手动按钮。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管网,每层消火栓布置均能满足火灾时任何部位有二股充实水柱到达。

厂区内设环状消防管网,环网上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用消防水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加压泵-稳压装置-消防水箱(与消火栓、水幕系统共用,有效容积18m3,设于2号建筑屋面)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

主厂房净空高度8<~≦12m区域按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设计,设计喷水强度12L/min.m2,作用面积300m2,采用K=115喷头,系统设计流量80L/s,持续喷水时间1.0h;其他区域按中危险级Ⅱ级设置,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160m2设置,设计流量30L/s,持续喷水时间1.0h。

皮带分拣设备预留喷洒系统,设计水量为15个K80喷头出水量,设计水量约25L/S,持续喷水时间1.0h。

均为预作用式系统。

给排水课程设计设计书

给排水课程设计设计书

给排水课程设计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给水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以及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维修技巧。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认识到给排水系统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给排水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

给水系统部分将介绍给水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包括水源、水处理、输配水、用户连接等环节。

排水系统部分将讲解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维修技巧,包括污水产生、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过程。

三、教学方法针对给排水系统的特点,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在讲授法中,教师将系统地讲解给排水系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案例分析法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法则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排水工程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准确、全面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给排水工程著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与给排水系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实际工程案例。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齐全的给排水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部分将布置相关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和分析练习,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考试则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将涵盖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所有知识点,以考察学生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设计总说明1设计说明1.1设计依据1.1.1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1.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1.1.3 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1.1.4 国家现行有关给水、排水、消防和卫生等设计规范及规程主要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程》GB17051-199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1.2 工程概况1.2.1 建筑名称:湖南通海亿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龙山亿利购物广场3#栋裙楼。

1.2.2 建设单位:湖南通海亿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2.2 建设地点: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回龙路以南、新建路以东。

1.2.2 本工程包括1#、2#、3#及其裙楼,1#、2#栋为地上2+15层商住楼,3#栋为地下2层停车库、地上6层商业、1层转换层、23层住宅的商业楼,3#栋及裙楼建筑面积97069.53m,其中住宅面积28761.57m,裙楼及地下停车库面积68307.96m,建筑高度为99.90m。

1.3 设计范围本设计内容包括:3#栋裙楼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灭火器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 管道系统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废水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1 生活给水系统:1)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约为0.35MPa。

2)本项目总生活最高日用水量为612.18m/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62.92m/h。

3)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在竖向分三个区1.地下二层~五层为低区,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2.六层至十八层为中区,由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的低区智能化箱式泵站供水。

智能化箱式供水泵站:HLXB30-40-0.95,配备三台50AAB18-105-11型水泵,单台泵流量Q=18m/h,扬程H=105m,电机功率N=11kw(两用一备)。

3.十九层至二十八层为高区,由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的高区智能化箱式泵站供水。

智能化箱式供水泵站:HLXB20-25-1.28,配备三台50AAB12-135-11型水泵,单台泵流量Q=12m/h,扬程H=128m,电机功率N=11kw(两用一备)。

4)地下一层生活水泵房设30m和20m不锈钢成品水箱各一座,分别为给水中区和高区供水。

1.4.2 生活污水系统:1)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为550.96m/d。

2)本工程室内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3)采用超级静音排水管道系统,卫生间设专用通气管。

卫生间采用GLTC同层排水系统。

以增加卫生间净空高度,减少噪音,做法详见中南标08ZS05《卫生设备同层排水安装》。

4)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化粪池布置详见给排水总图。

5)卫生间污水立管需伸顶通气。

1.4.3 雨水系统顶层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详见建筑施工图。

1.4.4 消火栓给水系统1)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详见室外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2)地下一层水泵房内设有600m的消防储水池(其中室内消火栓水量432m、自动喷水水量108m),配备消防加压泵两台,型号为:XBD14/40-L,Q=40L/s,H=140m,N=90kw,一用一备。

并在房屋顶设ZW(L)-I-XZ-10型消防增压稳压设备一套(内存18m消防水量),相对标高89.60m。

3)室内设专用消火栓给水管网,采用临时高压制,竖向分两个区。

地下二层至十五层为低区,十六层至二十八层为高区。

4)为保证消火栓栓扣出水压力不超过0.5MPa,地下二层至三层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栓口压力为0.25MPa~0.35MPa。

5)消火栓给水泵控制:消火栓给水泵两台,互为备用。

火灾时按动任一消火栓处启泵钮或消防中心、水泵房设手动应急启泵按钮启动该泵并报警,水泵启动后,反馈信号至消火栓处和消防控制中心。

6)室外设六套地上式消防水泵结合器,其供水管分别与消火栓给水管网相连。

其中高区设置三套,低区设置三套。

1.4.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本工程每层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保护系统,其中两个中庭设置高空智能消防水枪,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40L/s。

2)地下二层水泵房内设二台自动喷水泵,型号为:XBD15/40-L,Q=40L/s,H=150m,N=110kw,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该泵运行情况应显示于消防中心和水泵房的控制盘上。

3)二个供水区,其中地下二层~五层为第一供水区,五层以上为第二供水区。

平时管网压力由房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4)无吊顶房间及地下停车库采用直立型68℃玻璃喷头,有吊顶的房间采用装饰型68℃玻璃喷头,公寓采用快速响应侧墙喷头。

5)室外设三套地上式水泵结合器,与自动喷水泵出水管相连。

1.4.6 气体灭火系统1)本工程超市配电房和百货商场配电房需设置气体灭火系统,详见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和平面布置图。

2)气体灭火系统由专业公司进行深化设计,并报消防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施工,该专业公司还应对系统进行调试和售后服务。

1.4.7 移动式灭火器1)灭火器的配置按中危险级配置,最小配置2A。

各层走道或楼梯间等公用位置设FM/ABC4型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具体布置见各层平面布置图。

2 施工说明2.1 管材:2.1.1 生活给水管给水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专用管件,热熔连接。

管材和管件应使用同一生产厂的管道和配套管件。

2.1.2 排水管道1)卫生间排水立管及排水横干管采用UPVC、通气管采用UPVC排水管,排水横支管采用UPVC排水管,胶粘连接;地下一层一层立管、弯头和出户管采用柔性排水铸铁管。

2)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波纹排水管,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

3)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详见国标图集02S515。

2.1.3 消防给水管道1)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沟槽或法兰连接,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禁止焊接,管道耐压不小于1.6MPa。

2)自动喷水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丝扣或沟槽式机械接口,禁止焊接,管道耐压不小于1.6MPa。

2.2 阀门及附件:2.2.1 阀门1)生活给水管上采用全铜质闸阀,工作压力为1.3MPa。

2)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泵吸水管上采用球磨铸铁闸阀,管道耐压不小于1.6MPa;其余部位采用球磨铸铁闸阀或带锁定装置的双向型蝶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之前的阀门采用电信号阀、耐压不小于1.6MPa,且所有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3)压力排水管上的阀门采用铜芯球磨铸铁外壳闸阀,耐压不小于1.0MPa。

2.2.2 止回阀1)生活给水泵出水管上安装速比消声止回阀,或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止回阀。

2)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安装带关闭弹簧的止回阀。

3)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安装阻力不大于0.02MPa的旋启式止回阀。

4)潜水排污泵出水管采用升降式排水止回阀。

5)止回阀耐压等级应与同位置的管道、阀门耐压等级一致。

2.2.3 附件1)公共卫生间采用铝合金或铜质地漏,箅子均为镀铬制品,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2)地面清扫口采用铜制品,清扫口表面与地面平。

3)屋面采用87型雨水斗。

4)贮水池、水箱的人孔采用加锁孔盖。

5)潜水排污泵坑人孔采用密闭防臭型铸铁人孔盖。

6)管道所用的管件均应与管道材质相兼容和匹配。

2.3 卫生洁具2.3.1 本工程所用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颜色由业主和装修设计确定。

2.3.2 全部给水配件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供水管道、阀门和配件应符合耐腐蚀和耐压的要求,公用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器、均采用自动感应控制开关,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延时自闭冲洗阀。

2.3.3 卫生洁具给水及排水五金配件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的规定。

2.4 管道敷设:2.4.1 给水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应光滑。

2.4.2 排水管穿楼板应预留孔洞,应设套管,且立管周围应设高出楼板面设计标高10-20mm的阻水圈。

2.4.3 管道穿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梁时,应根据图中所注的管道标高、位置配合土建工种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管道穿地下室、水池壁时,应预埋防水套管。

2.4.4 DN100以上塑料管穿楼面及防火墙处应设阻火圈。

2.4.5 管道坡度:1)建筑排水塑料管排水横管应按图中注明的坡度或标高施工,如未注明时,均按下列坡度安装:2)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均按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装置。

3)通气管以0.01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气立管。

2.4.6 管道支架:1)管道支架或管卡应固定在楼板上或承重结构上。

2)水泵房内采用减振吊架及支架。

3)钢管水平安装支架间距,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施工。

铜管与钢质支架、吊架之间应设绝缘层。

4)建筑层高不超过4.0m时,立管每层装一个固定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m。

如建筑层高超过4.0m,宜每2.0m垂直距离设置一个固定管卡。

5)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应按管道供货商的要求进行施工。

6)立管底部的弯转处应设支墩或采用牢固的固定装置。

2.4.7 排水管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得大于2m,立管不得大于3m,层高小于或等于4m,立管中部可安一个固定件2.4.8 自动喷水管道的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末端喷头距离不大于750mm,吊架应位于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当喷头间距不大于3.6m时,可设一个,小于1.8m允许隔段设置。

2.4.9 管道检查口1)排水立管每一楼层均设立管检查口。

如立管有偏置移位时,该主管移位乙字管的上部亦应设主管检查口。

2)立管检查口中心距该楼层地面(板面)高度为1.0m。

3)雨水立管应在距离最低层楼层地面(板面)1.0m高度处设置主管检查口。

2.4.10 消火栓拴口距地面或楼板面1.10m。

2.4.11 管道连接:1)污水横管与横管的连接,不得采用正三通和正四通连接,而应采用顺水管件连接。

2)污水立管偏置时,应采用乙字管或2个45°弯头紧邻墙或柱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