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课《女娲造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女娲造人(12张PPT)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 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神话并非现实生 活的科学反映,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 水平很低,人们对世界、自然现象和原 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不能作 出科学的解释,只能以他们贫乏的生活 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
和客观世界进行拟人化。
女 娲 造袁 人珂
《女娲造人》
读出红色字的正确读音:
女娲(w ā )莽莽榛榛(zhē)n 澄(chéng)澈 掺(chā)n 合 揉( róu)团
词语解释 女娲: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清澈透明。 幽光:昏暗的光。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神通广大: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自学提示(小组讨论):
( 怎样繁衍后代 )
人类获得生
女娲创造成
命的欢呼
功的喜悦 女娲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生命,非常高兴……
动作 奇迹出现了,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动起来,动动手 ~脚蹦整~,蹦齐~摇跳划~摇跳一~脑地,~~袋奔是~~神描,忙我~~睁着们~~态写眼。最~~望他熟~~世们悉~~界围的~~,在声~~~张女音~~嘴娲:~~出身“~~声边妈~~音,妈~~~,亲!~~叽亲”~~里热~~呱热~~啦地~~地呼~描~吵叫~~着,~写~、那~~~笑声~~~着音~~,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出来的人 是什么样的? 3)女娲造人前后心情怎样? 4)人类获得生命后的反应怎么样? 5)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女娲造人 文言文PPT演示课件

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 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12
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又拿一 条绳子放入泥浆内,然后举起绳子一挥洒, 溅落的泥点也都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②抟/摶(tuán):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③剧务:工作繁忙。
④力不暇供: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
⑤引:牵、拉。
11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民间传说,天Leabharlann 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于是女娲抟捏
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
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13
原始初民是怎样理解富贵和贫贱之人 的?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①富贵的人是女娲抟黄土造的;贫贱的人 是女娲甩绳子溅落的泥点变成的。 ②不正确。 ③因为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14
《女娲造人》
无私,美丽,善良,慈爱。
15
《女娲造人》
1
女 娲 造 人
2
3
4
5
6
7
8
9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 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10
①女娲(wā):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 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她替人类建立 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 为婚姻女神。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 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她是被民间广泛而又 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

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实践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女娲造人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女娲造人的故事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探讨现代科技是否能够实现类似女娲造人的奇迹。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1)请填写课文《女娲造人》中,女娲造人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女娲造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天地间的孤独,使大地充满生机。
(2)请填写课文《女娲造人》中,女娲用什么创造了人类?
再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需要得到培养。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我发现,当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作和交流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和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认同、创新与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学生能够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汉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答案:女娲造人的故事象征着创造力和生命的诞生,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论述题:
(1)请结合课文内容,论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8课(女娲造人)

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也有人的 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 “世 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 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 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 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 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 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 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2、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 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答案: (神) (想象) 3、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女娲这个既有着奇异 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答案: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 tuá 土成人、洒 n 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 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 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 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4.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 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 心欢喜,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 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 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 ;许多小人的欢呼跳 跃等。 ) 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 了生气;女娲不再寂寞、孤独;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 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 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 等。 四、【精读精练】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 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 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 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 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 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 向地面这么一 D, 泥点溅落的地方, 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 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第28课 女娲造人

疑难解析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 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提示: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 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 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 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 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 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 情合理。
用这种方法来造人,果然省事,不久大地上就 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女娲看着自己的工作很有 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2015/12/10
2015/12/10
2015/12/10
2015/12/10
女娲造人
一、通过作者对女娲形象的塑 造,你对想象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想
大 胆 奇 特
象
合 情 合 理
神 话 故 事
盘 古 开 天 辟 地
后 羿 射 日
嫦 娥 奔 月
精卫填海
精 卫 填 海
夸 父 逐 日
夸 父 逐 日
⑦莽莽榛榛 (péng bó) (zhēn) ⑧生气蓬勃
女娲造人
2、多音字
创
chuàng 创造 chuāng创伤
省
shěng省事 xǐng 反省
女娲造人
3、形近字
榛( zhēn )莽莽榛榛 臻( zhēn )日臻完善
(shèn) 渗透 掺( chān ) 掺和 渗
女娲造人
4、词义解释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澄澈:清澈透明。 疲倦不堪:疲倦得无法坚持下去。 堪:能忍受,能承受。
女娲是个怎样的形象?
神性 神通广大 勤劳、聪明、 有爱心、有 创造力女娲人性 Nhomakorabea人性化的神
女娲造人
【争论题】
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违背了科学性,今 天学习这个故事是否有意义?
第28课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R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人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古代有哪些神话呢?
盘古开天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嫦娥奔月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
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
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却 还是津津有味,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 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
作”。
造人的原因
女 娲 造 人
寂寞荒凉 添点生气
造人的过程、方法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勤劳 智慧 伟大
繁衍生存
男女配合
拓展延伸
想象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没有想象就没有神话。
你能抓住这个亮点,借想象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 力吗?想象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条件的。 1.想象必须要合理。 2.想象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细读感悟
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的形象。 女娲之所以要造人,是因为她感到寂寞孤独,造
人的愿望自然而真实;采用模仿自己的样子造出人形
的方法,是出于水中自己倒影的偶然诱发,极富于人 类经验;“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 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 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女娲是一个
说明。)
神
。(请用文中词语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她具有 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 造人 的 “神”的威力。女娲是一个 “神”。
女娲是一个 “人造的”
“神”。
女娲是“人造”的神,其实女娲也是一个 “人”。在文章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 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总结:女娲是一个“神”,一个神通广大的远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原文及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1.3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感受女娲造人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2.1神话故事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的联系。
2.2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神话故事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2教师针对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研讨课文5.1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6.感受神话魅力6.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阐述理由。
6.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7.课堂小结7.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8.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生字词的学习效果。
3.神话故事的感受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4.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女娲造人》PPT教学课件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捏泥 气概 枯滕 兴高彩烈 B.女娲 溅落 泥潭 疲倦不堪 C.揉团 掘起 掺合 莽莽榛榛 D.踪迹 绵延 泥桨 眉开眼笑
【解析】A项中,“滕”应为“藤”,“彩”应为“采”; C项中,“合”应为“和”; D项中,“桨”应为“浆”。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
指正直、豪迈的)。 【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绵延】延续不断。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 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绵 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女娲为什么造人?
孤独寂寞;她想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 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2.她是怎么造人的?
精读细研
神性:神通广大。
(造人过程非常神奇)
女
娲
爱美、也会寂寞
人性: 充满母性光辉
勤劳、聪明
既是神 通广大的神, 也是充满七 情六欲的人。
女
娲 语
文 人 教
造 版
七 年
2
第
级
课 时
人 上
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 古 开 天 地
嫦 娥 奔 月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 公 移 山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盘古开天地》
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
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 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 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 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 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 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豪壮 威力巨大
夸张
放飞想象的翅膀,编写生动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老夫妻……
格 言 共 勉
象试 力金 征石想 服,象 世人力 界们是 !正人 是类 依能 奥 靠力 斯 想的 本
及 其 他想 创象 造力 活是 动发 亚的 明 里源 、 士泉 发 多。 现 德
——
——
谢谢!
拓展思维,放飞想像
试试你的想像力。(设计三个情景,可逐一进行,也可 选做。) 情景一:欣赏图片《后羿射日》,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 情合理的想像,联成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 情景二:运用创造性想像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 节,写片断。 …… 情景三:借想像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对女娲造 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再编一则《女娲造人》的故 事,去和袁珂比一比。
拓展迁移
盘古用大板斧劈开了混沌,分出 阅读神话《盘古开天地》选段,回答问题。 了开地。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 1.从选段中找出三个反义词。 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 只是模糊的一片,闷的怪心慌。不知 轻-重 冉冉上升-沉沉下降 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 清-浊 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 2.用简洁的话叙述天和地是怎样形成的。 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 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 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 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 3.找出描写盘古开天劈地动作的动词, 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 这些动词表现了盘古的什么特点。 分开来了。
过程
揉团黄泥造人(5) 挥溅泥点造人(15) 男女婚配造人(18)
探究阅读,体会感情
①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 话中想像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像的情节,体会女 娲形象。 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②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语句,谈一谈你的 感受。
(目的:体会这则神话丰富、生动的情节和语言,进 一步感受想像的作用。)
袁珂——“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 友”,由此进入“故事推荐”环节。
故事推荐:
自由朗读课文后,复述课文。 评比:谁推荐的最好?
品读神话,整体感知
思考(小组讨论):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人的过程是怎 样的)
品读神话,整体感知
原因: 荒凉寂寞,添点生气(1、2)
女娲造人
《 风 俗 通 》
风俗通
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 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 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 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媒。 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比较阅读,推荐故事
《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 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 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 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乞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 男女婚配。 课文是根据这两则短文改编的,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你喜欢哪一篇?
女 娲 造 人
袁 珂
读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女娲 澄澈 wā chè
莽莽榛榛 māng zhēn ng bó 生气蓬勃 pé
u 揉团 ró
掺和 chān
n yán 绵延 miá
模样女娲(传 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á n, 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 (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 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 绳絙(gēng)于泥中,举以为人。 二、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