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草稿)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制定时间:2015年10月14日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54开设学期:3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技能(核心)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0—6岁学前儿童教育特点、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科学。

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

本课程将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介绍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组织实施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等知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学前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观、儿童观以及师幼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2.学校教育的定义: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P5)4.教育的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P9)5.现代教育的特征(P10)6.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

(P12)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1.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适宜的物质环境利于儿童的生长发展。

3. 对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P16)4.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P16)5.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P18)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

2. 儿童发展的定义: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P28)3. 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P29)(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柏拉图:<<理想国>>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双生子实验”(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孔子:“性善论”“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洛克:“白板说”华生:“教育万能论”4. 个体发展的特征:规律性、个别差异性、阶段性。

(P35)5. 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37)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儿童牙齿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6. 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41)智力的发展、语言(词汇、语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

7.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维持、促进、诱导。

学前教育五大关键要素

学前教育五大关键要素

学前教育五大关键要素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教育的起点。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五大关键要素需要重视和注意。

1. 儿童主体性的尊重和发展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主体性应该被充分尊重和发展。

儿童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的教学策略。

通过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够了解并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 良好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需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是温馨、舒适、安全、干净的。

在教育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游戏和工具,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育环境还应该充满爱与关怀,让儿童感受到被尊重和照顾的温暖。

3. 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来制定。

教学计划需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和游戏,儿童能够逐步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认知、社交和情感。

教学计划还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包括自理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等。

4. 与家庭的紧密合作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与家庭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交流,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前教育活动,与他们一起制定儿童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通过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5. 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学前教育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满足儿童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互动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引导儿童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各章节重点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各章节重点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扮演着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角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学前教育心理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

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等内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第三章:学前教育教学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教学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学前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课程设计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章:学前教育与游戏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与游戏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六章: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第七章: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质量评估是学前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学目录

学前教育学目录

傅建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主持或参与教育部、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7项,出版《中外家教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与方法》等著作15部,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

第1章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二、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初期)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第三节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注意事项第2章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功能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第二节学前教育的效益一、学前教育效益的内涵二、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与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三、学前教育效益提高的途径第3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学前教育与人的内在发展二、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第4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二、幼儿园的任务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二、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与内容三、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与意义二、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与内容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与原则三、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四、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一、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二、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与任务三、学前儿童美育实施的途径第5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第一节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意义二、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三、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第二节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与类型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第三节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一、游戏活动的概念与意义二、游戏活动的类型与特点三、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第6章幼儿园环境设计第一节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第二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第三节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一、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二、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第7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二、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一、观察能力二、沟通能力三、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第三节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一、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二、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三、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四、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第8章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第一节幼儿园的家庭工作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三、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方法第二节幼儿园的社区工作一、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概述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第9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一、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第二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第三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一、我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二、国外解决幼小衔接的经验参考文献后记学前教育学黄仁颂我所主编的《学前教育学》出版、发行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知识点1、明确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科学依据。

知识点2、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知识点3、能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科学合理地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就非常重要。

科学合理地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纲要》是我们国家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法令性文件,是对学前儿童有效地进行科学教育的指南和风向标,它明确规定了3—6岁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虽然国家对0—3岁的科学教育的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但《纲要》对这一阶段儿童的科学学习起到启迪的作用,我们要充分理解《纲要》的主要精神,并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实践已经证明若离开了《纲要》,我们的教育就会走弯路,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纲要》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知道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细化、具体化,是实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为根本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否则,将有可能偏离甚至远离总的方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就不能达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标选择内容,并不是要我们把一项目标一个内容地进行一一对应,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也比较狭隘。

在实践中,我们深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每一项目标都是通过多种内容、多种形式来实现的。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教学目标1.1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2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1.3 理解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1.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第二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1 定义学前教育学的范畴和内涵;2.2 解析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2.3 探讨学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3.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3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4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5 Bruner的构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第四章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1 问卷调查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2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3 实验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4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5.1 国内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5.2 国外学前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发展路径;5.3 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4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6.1 学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任务;6.2 学前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方法;6.3 学前教育的情感目标和方法;6.4 学前教育的社会目标和方法;6.5 学前教育的体育锻炼目标和方法;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7.1 学前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7.2 学前教育的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7.3 学前教育的艺术与审美能力培养;7.4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7.5 学前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第八章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8.1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8.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组织与实施;8.3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8.4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结语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政策,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系一、教育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般发展,理解和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有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强调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强调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新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的实际,进行或参加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因此本门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3.领会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4.本书结构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3.学前教育的类型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1.学前教育的特点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3.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1.儿童发展概述2.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3.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的制约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1.儿童观概述2.儿童观的演变3.科学儿童观的内涵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前教育环境内外创设的原则
▪ (一)安全性原则 ▪ (二)一致性原则 ▪ (三)适宜性原则 ▪ (四)参与性原则 ▪ (五)开放性原则 ▪ (六)经济性原则
精品课件
四、创设学前教育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 (一)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2、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 (二)重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 1、设计者 ▪ 2、引导者
精品课件
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老猫教小猫捉老鼠
B.作家写书
C.师傅带徒弟
D.短期师资培训
D
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 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 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对儿童心理 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素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
要素
教师 环境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教师
❖ 一、学前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学前教师=保姆??? 1、承担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2、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即:了解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发展儿童的身心潜能
精品课件
二、学前教师职业的特点
❖ (一)劳动特点 ❖ 1、复杂而富有创造性 ❖ 2、具有示范性 ❖ 3、具有长期性 ❖ (二)角色特点 ❖ 1、生活的照料者 ❖ 2、学习的支持者 ❖ 3、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幼儿园内外环境区域划分:
▪ 大型玩具区、 种养区、 田径区、 沙水区、 休闲 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功能
(1)幼儿园:可以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家庭:家长与学前教育配合,增强教育 效果。
(3)社区:利用社会资源和社区文化对儿童 进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精品课件
物质因素+非物质因素
1、环境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非生命体形式+生命体形 式
2、学前教育环境
(1)狭义: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 总和。(内部环境)
(2)广义:学前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内外 环境)
精品课件
(3)按性质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二、学前教育环境的功能
▪ 1、意义: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学习环 境、教师的工作环境
精品课件

二、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是教育的客体 (二)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三)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三、儿童的发展 1、 实践活动 遗传、环 境、教育
认知、情感、社会性
精品课件
(二)学前教育
1、具有极大的发展 潜力和可塑性
供适宜儿童生长发 育和发展需求的环境
精品课件
2、提
案例:
精品课件
能力素质
组织管理班级
沟通
精品课件
五、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 1、接受师范教育或职前培训 ▪ 2、新教师培训 ▪ 3、在职进修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儿童
一、儿童的特性 (一)儿童是完整的人 1、整体发展的人 2、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二)儿童是独特的人 1、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2、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3、是发展中的个人
精品课件
三、学前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各六条)
精品课件
四、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
▪ 包括: 职业道德素质 身心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精品课件
爱岗敬业, 虚心好学
爱护儿童, 因材施教
精品课件
作风正派, 为人师表
▪ 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 ▪ 知识素质:
精品课件
观察和了解儿童
教育监控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
c
精品课件
选择题
1、我国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 )
a.3~6岁 b.2~6岁 c.4~6岁 岁
d.3~7
2、某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 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这种 做法主要违反了( )育儿守则。
a.做好榜样 b.理智的爱 c.步调一致d.规矩 明确
A、C
精品课件
第三节
环境
一、环境的涵义及学前教育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