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风险来源_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电商交易风险管理研究

电商交易风险管理研究

电商交易风险管理研究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在线交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中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从电商交易风险的常见类型、电商交易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目前电商交易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电商交易风险的常见类型电商交易风险是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的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常见风险类型包括:付款风险、信息安全风险、身份诈骗风险、交易质量风险、售后服务问题等。

1. 付款风险付款风险是指买家在支付款项后,卖家不发货或发货后与卖家发生纠纷,从而导致无法取得所购买商品的风险。

对于此类风险,同时需要考虑如何保障卖家的权益。

2. 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是指在网上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数据篡改等风险。

这类风险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3. 身份诈骗风险身份诈骗风险通常是通过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交易。

这种诈骗方式难以发现,可能会导致相关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恶意操作。

4. 交易质量风险交易质量风险是指购买商品在收到后存在质量问题的风险。

缺乏对商品的实物认知,买家在网上购买商品时容易忽视检验产品品质,从而导致不必要的信息失误。

5. 售后服务问题售后服务问题指交易前的无责换货、退款等服务标准。

而在交易之后发生的退货、换货等也容易引起消费纠纷。

二、电商交易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1. 稳步实施电商交易风险管理机制电商平台作为集合大量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平台,一定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这个机制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网络安全、身份识别、价格管理、质量监测、电子支付等。

2. 重视银行系统与电商平台的合作电商平台可以在购物车结算页面购买物品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支付信道,给予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支付转移风险与信用保障。

同时,银行作为电商平台的合作伙伴,也需要充分发挥财务操作技能积极参与,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避免不良信用的产生与传播。

电商平台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电商平台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电商平台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商平台进行在线购物。

然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对电商平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安全风险类型1. 数据泄露在电商平台上购物时,用户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等。

黑客可能会入侵平台服务器,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其他非法活动。

2. 虚假商品有些不良商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虚假商品。

购买者可能无法察觉,最终受到经济损失。

3. 交易纠纷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交易过程中的问题,买家与卖家之间可能发生交易纠纷,导致买家或卖家受到经济损失。

4. 电信诈骗一些骗子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电信诈骗,以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或实施其他非法行为。

5. 物流风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后,商品的物流安全可能存在风险。

例如,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盗或损坏。

三、安全风险的原因1.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不足电商平台可能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

安全漏洞给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2. 商家信用缺乏监管某些电商平台对商家信用的监管不力,容易让一些不良商家出现。

这可能导致虚假商品、交易纠纷等风险增加。

3. 用户安全意识不足一些用户对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容易被骗子利用。

缺乏安全的网络使用习惯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四、解决方案一:加强平台安全措施电商平台应该加强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网络安全防护,及时更新安全补丁,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以应对数据泄露风险。

五、解决方案二:加强商家管理电商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商家准入制度,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加强对商家信用的监管。

对商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护消费者权益。

六、解决方案三: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育用户如何辨别虚假商品、避免电信诈骗,并提供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

七、解决方案四:加强物流安全管理电商平台应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完善的物流追踪系统和保险机制,确保商品的物流安全。

网络购物中的诈骗风险

网络购物中的诈骗风险

03
诈骗风险防范措施
选择正规购物平台
01
正规购物平台通常具有完善的支 付、物流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02
选择知名、口碑良好的购物平台 ,避免进入未知来源或可疑的网 站进行购物。
核实卖家信息
在下单前,务必核实卖家的信誉度、 经营资质和评价等信息,以判断卖家 的可靠性。
查看卖家的注册信息、经营地址和联 系方式,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 联系和投诉。
保护个人信息
在购物过程中,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 银行卡号等。
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第三方支的商品,特别是远低于市场价的产品,可能 存在质量或欺诈风险。
不要被过于美好的描述或图片所迷惑,保持理性判断,谨 慎下单。
04
诈骗风险案例分析
消费者应了解网络购物的基本知识和风险,选择信誉良好的购物平台和商家,避免 在未经认证的网站或个人处进行交易。
消费者应定期更新密码和安全设置,使用两步验证等安全措施,确保账户安全。
加强购物平台监管力度
购物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监管 ,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对违 规商家进行处罚和清退。
购物平台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 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保护消费者权益。
诈骗交易风险
总结词
网络购物中存在诈骗交易风险,即通过虚假交易、恶意退货等方式骗取消费者的资金或个人信息。
详细描述
犯罪分子可能会以超低价、限时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然后在收到付款后消失或拒绝发货 。另外,有些犯罪分子还会以假退货、恶意退款等方式骗取消费者的资金。消费者在交易时应选择信 誉良好的商家,并留意商家的退换货政策。
网络购物中的诈骗风险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电商平台风险与防范研究

电商平台风险与防范研究

电商平台风险与防范研究第一章电商平台的发展与风险电商平台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销售渠道。

然而,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平台上也出现了诸如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交易纠纷等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给平台、消费者、商家等各方带来了诸多困扰和经济损失。

1.1 电商平台风险问题的种类电商平台风险主要包括:商品质量、知识产权、交易纠纷、信息泄露、资金安全等多种风险问题。

其中,商品质量和知识产权问题是电商平台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交易纠纷和信息泄露风险也经常出现在日常运营中。

1.2 电商平台风险问题的原因电商平台的风险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于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个方面。

平台方面,管理体系不完善、风控手段不充分、技术路线不稳定等是主要原因;商家方面,存在不法商家、存在推销不当、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而消费者需要加强诚信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消费场景中的基本知识。

维护风险的排除,其实是一个大的执行的过程。

第二章电商平台风险防范措施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电商平台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2.1 加强平台监管电商平台要加强自身管理,建立完善的用户数据保护体系,采集和分析商户、买家的行为数据,提高平台风险控制能力。

一旦发现商家发布不良信息或有违法行为,平台应迅速采取措施,纠正其行为,并及时将其列入黑名单。

2.2 整合优质资源电商平台需要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信誉评价机制,严格审核注册及加盟商家的资质,提高商家门槛。

加强售后服务,对不好的购物体验客户进行处理。

2.3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电商平台应加倍维护消费者安全,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建立投诉机制,加速解决消费者经济损失问题。

电商平台还可以加强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等,杜绝账户被盗等事件的发生。

第三章如何在电商平台购物防范风险3.1 辨别正规商家在电商平台购物中,消费者应从“店铺名称、店铺销售记录、商家资质、消费者评价”等几个方面考察商家的正规性。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购物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购物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购物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

在线购物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购物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在线购物安全问题1.1 虚假商品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不法商家会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

一旦消费者支付了款项,却发现所购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甚至是假货。

这种情况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1.2 个人信息泄露在进行在线购物时,消费者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就有可能被用于进行诈骗、盗窃等违法活动。

个人信息泄露不仅对消费者本人造成了损失,也对社会安全构成了威胁。

1.3 支付安全问题在线购物的支付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然而,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可以窃取消费者的支付信息,从而进行盗刷、盗用等违法行为。

这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风险。

二、在线购物安全防范措施2.1 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在进行在线购物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和商家。

正规平台和商家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投诉渠道,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商家的信誉评级、用户评价等信息,来判断商家的可信度。

2.2 注意商品信息和价格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商品的描述和参数,注意是否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同时,消费者也要对价格保持警惕,过低的价格可能是虚假信息的表现。

如果发现商品信息存在问题,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联系,确认清楚后再进行购买。

2.3 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在进行在线购物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首先,选择安全可靠的购物平台,确保其有完善的信息保护措施。

其次,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最后,定期更改密码,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2.4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为了保障支付安全,消费者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

《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分析报告范本

《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分析报告范本

《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分析报告范本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分析报告范本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购物中存在许多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旨在分析网络购物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和对策,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类型1. 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网络支付是网络购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然而,许多消费者在进行网上支付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支付页面不安全:一些不法分子会模仿合法商家的支付页面,通过诱骗用户输入银行卡信息、密码等,造成资金损失。

- 支付通道被劫持:黑客可能会篡改支付通道,窃取用户的支付信息。

针对以上问题,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确保支付页面的URL以“https”开头,表示连接已加密。

- 使用具有信誉保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避免直接向商家支付。

- 定期检查银行账单,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银行解决。

2. 虚假商品问题虚假商品是网络购物中常见的一种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或欺诈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购买。

为应对虚假商品问题,建议消费者:- 仔细阅读商品信息,包括商品介绍、规格、产地等,辨别真伪。

- 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和评分,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

- 选择信誉度高、口碑良好的平台进行购买。

3.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需要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

若这些信息遭到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导致个人财产和隐私的损失。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消费者应该:- 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避免在不明来源的平台上购物。

- 不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尤其是信用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

- 定期更换密码,并使用强密码组合,增加安全性。

三、应对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建议1.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对商家资质的审核,惩罚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的商家,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线上消费与社会风险研究调查线上购物对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管理

线上消费与社会风险研究调查线上购物对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管理

线上消费与社会风险研究调查线上购物对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管理线上消费与社会风险研究调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上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线上购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选择的自由,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线上购物对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和管理进行研究调查。

一、崛起的线上消费近年来,线上购物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电商平台的兴起让人们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各种购物需求。

线上购物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还能够省去线下购物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

消费者可以通过几次点击就能够完成一次购物,这种便利性成为了线上购物市场的魅力所在。

二、线上购物的社会风险尽管线上购物带来了便利和选择的自由,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风险。

首先,虚假商品的存在是线上购物中的一大问题。

有些商家故意销售低价或者仿冒商品,欺骗消费者。

其次,购物过程中的个人信息泄露也是线上购物面临的风险之一。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黑客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进行非法活动。

此外,交易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也是线上购物常见的风险。

三、线上购物的安全问题对于线上购物而言,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是支付安全问题,部分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技术手段窃取消费者的支付信息,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线上购物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包裹被盗、物品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线上购物平台的安全性也亟待提高,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

四、社会风险的关注和管理面对线上购物带来的社会风险和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和平台运营商也开始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电商平台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行为。

其次,电商平台加强了消费者的维权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投诉解决体系,及时处理消费纠纷。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也被应用于线上购物安全管理中,提供更精准的风险防范和投诉处理。

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文档资料

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文档资料

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一、文献综述自从 Cox and Rich ( 1964)首次指出了感知风险具有多重维度后,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视角来探讨感知风险的构成。

Cunningham (1967)也认为消费者如果意识到特定的购买可能不能满足其购买目标,就会感知到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包括社会后果、资金的损失、身体的损伤、时间的损失、或产品性能等。

1972 年, Jacoby and Kaplan 首先针对感知风险多重维度框架进行研究并明确了定义,把感知风险分成 5 个维度:功能风险、身体风险、财务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

2005 年我国学者井淼等人提出我国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维度应由经济、功能、隐私、社会、时间、身体、服务和心理风险 8 个维度组成。

于丹、董大海等人( 2007)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人口统计变量和网上购物经历是影响感知风险的主要方面,同时发现对于网上购物这种远距离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对服务和能否无误的进行支付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并且不会随网上购物经历的增加而发生较大变化。

李庆文( 2007)研究发现性别、网络经验、收入水平会影响消费者对网上购物风险的感知。

孙源( 2009)研究发现可供选择的范围大小、商品的差异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的个人特质四个方面会对网购方式下感知风险产生重大影响。

但针对探讨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维度的实证论文较少,更谈不上分析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的。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研究设计根据上述相关文献,我们把大学生网上购物时,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分为 5类: 1 、隐私风险,大学生在购物时,对自己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忧; 2、财务风险,在网络购物时金钱的非购物损失; 3、绩效风险,所购买的商品性能与其实际性能不相符,与产品绩效相关的失望;4、时间风险,指与购买到合适物品的相关的时间支出; 5、交付风险,对产品不能交付或交付时间过长,并考虑到大学生个体特征,如网络熟悉度、购物经验等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的影响,提出如下假设:H1: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生在各维度感知风险上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2期2007年6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V ol.28,N o.2Jun.2007网上购物风险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于 丹1, 董大海1, 刘瑞明2, 原永丹1(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美国麻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美国波士顿02125) 摘 要: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了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类型与其相对强度,对于企业从风险来源上降低和管理网上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发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风险主要来源于产品本身、远距离交易、互联网这种交易模式和网站这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揭示了,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所感受到最强烈的三个风险分别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产品绩效风险、来自于远距离交易的服务风险和来自于网站的来源风险。

最后,研究还发现,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强弱与消费者的年龄、网络购物频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大,感知风险越强;网上购物频率越高,感知风险越低。

关键词:网上购物;感知风险;风险来源;风险类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7X (2007)022*******Study of types ,resources and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ofperceived risks in purchase onlineY U Dan 1, DONG Da 2hai 1, LI U Rui 2ming 2, Y UAN Y ong 2dan 1(1.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China ;2.College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 ston ,Boston ,MA 02125,USA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f urt her st udy t he types and t heir relative intensity of t he perceived risks for p urchase online from t heir resources ,which can help t he company ’s p urchase online to reduce and manage t he risks f rom t he headst ream efficiently.In t his paper t he aut hors find t hat t he resources of risks in p urchase online mainly come f rom t he product s ,t he distant t rade ,t he mode of t rade for p urchase online and website.Result s indicate t hat t he product performance risk f rom p roduct it self ,service risk from distant t rade and re 2sources risk from website are t he t hree st rongest risks when consumers p urchase online.This paper also finds t hat consumers ’perceived risk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 heir age and p urchasing frequency.The older t he con 2sumer is ,t he more perceived risks he meet s will be ;t he higher t he p urchasing frequency is ,t he less perceived risks he meet s will be.K ey w ords :p urchase online ;perceived risks ;risk resources ;risk type收稿日期:20072032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2061)作者简介:于丹(19762),女,辽宁鞍山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消费者行为研究;董大海(1961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等研究;刘瑞明(19632),男,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

尽管互联网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大部分的网络使用者仍然是“浏览者”,他们在网上收集信息,在网下购买[1]。

关于阻碍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原因,一些研究者将消费者不愿意网上购物的原因归结为一些明显的壁垒(例如信用卡的安全性、隐私等等)。

Burke[2]提出企业要想发展他们的在线零售业务,必须要寻求方法来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要有效的降低风险,不仅仅是要了解消费者所感知的风险类型,更重要的是要确定这些风险的来源,只有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才能更有效的降低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将风险类型和来源结合在一起研究,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才更具指导意义。

一些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探讨互联网上风险的构成和风险来源的分类,但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研究将风险的来源和构成结合起来研究。

因此,本研究就是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来探查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风险类型。

此外,本研究也探查了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风险(Risk)这个概念于20世纪20年代在经济学领域变得相当流行。

从那个时候起,它被成功地应用到经济学、财政学及其他决策学科中。

在1960年美国营销协会第43届年会上,哈佛大学的Bauer教授首次把风险这个概念引入到营销领域。

感知风险理论主要是把消费者行为视为一种风险承担(Risk taking)行为,因为消费者在考虑购买时并不能确定产品的使用结果,故实际上消费者承担了某种风险,这是感知风险的最初含义。

网上的感知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消费者在考虑网上购物时,对这种购物方式存在的不利后果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的主观预期[3]。

1.感知风险的类型在感知风险模型中,最常见的、讨论最多的就是六维度风险模型,这六个风险分别是财务风险、绩效风险、心理风险、身体风险、社会风险和时间风险。

大部分关于感知风险类型的研究是在产品或品牌层面上进行的,但风险的产生不仅与产品或品牌有关,也与购买产品的环境和购买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者在商店购买时会感知到风险[4],对于邮购或电话购物这种居家购买(In2home shopping)会感知到更大的风险[5]。

研究发现,居家购买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缺少提前检查产品的机会;(2)在返回有问题商品时比较困难;(3)怀疑邮件提供商的商业道德[6][7]。

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的居家购物方式,其本身也会给消费者带来风险。

通过分析已有的关于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类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直接借用传统环境下感知风险的构成来代替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维度,忽略了互联网购物自身的特点对风险的影响。

可见,有必要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这也正是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即期望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和对消费的深度访谈并结合风险的来源确定消费者网上感知风险的构成。

2.感知风险测量自从Bauer在1960将感知风险引入消费者行为以来,这一概念就被界定为一个两因素、多个构成维度的概念。

就像K ogan所定义的那样,感知风险的两个因素分别是“机会方面”———损失出现的机会,与“危险方面”———强调负向结果出现的严重性[8]。

基于这样的构成,Sieber[9]、Cuningham[10]和Hansen[11]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关系公式。

他们以不确定性与结果损失的乘积来衡量感知风险,在测量上使用顺序尺度,以直接的方式询问受访者关于危险(Danger)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感受,再将二者相乘,得出感知风险值。

在本文中笔者也采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和计算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所感知到的每一种风险的大小和总体感知风险的大小。

二、理论和假设1.网上购物风险的来源与类型有效的识别和控制风险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确定风险的来源。

与传统的风险研究相比,网上购物风险的来源不仅仅来源于产品或品牌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多的来源于网络这种特有的购物方式的自身特点[12]。

因此消费者所感知到的风险类型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六风险类型上。

笔者根据现有的网上购物风险的研究[4]~[7][12]并结合对消费者深度访谈确定了与网上购物相关的4个潜在风险来源,分别是与产品相关的风险;从远距离交易而产生的风险;将互联网作为一种交易模式而产生的风险;与交易地点网站相关的风险。

与这个四个来源相关,10个风险类型被识别出来。

分别是感知绩效风险,体现的是对与产品绩效可能产生失望的预期;时间风险,反映的是对购买时间与如果购买失败所花费的时间的预期;交付风险,是对产品不能交付或交付时间过长的预期;退换风险,是如果产品出现问题,维修・41・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和退换服务所带来的失望的预期;社会风险,是担心朋友或家庭对自己使用互联网进行购买的不赞同的预期;隐私风险,体现了对侵犯了自己隐私的预期;付款风险,是对在互联网上输入信用卡帐号所带来的风险的预期;心理风险,是对网上购物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的担心;身体风险,体现网上购物对身体的伤害的可能性的预期;信息风险,是对网站的可信性的预期。

具体的测量题项如表1所示。

深度访谈的对象包括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也包括不经常或者不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为了确定访谈对象的最佳数量,笔者借鉴了“冗余点”或“饱和点”的方法[13]既先从第一个消费者开始访谈,询问他们在网上购物时,是否存在顾虑以及顾虑的内容,记下他提出的观念。

结束后再访谈第二个,记下他提出了额外观念。

这样一直下去。

当新访问的消费者不再带来新的观念时,那么就得到了冗余点,这时增加新的访谈对象就无益了。

本次研究在访谈第6个消费者时得到了冗余点。

通过这样的定性的访谈,一方面验证理论上风险类型,另一方面探察各个风险所涉及到的具体题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