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光缆熔接测试记录

合集下载

光缆工程验收光熔接测试表

光缆工程验收光熔接测试表
表一:光纤熔接序列测试表
光缆段名称:,长度:KM
终端盒1(配线架1)安装位置:
终端盒2(配线架2)安装位置:
测试仪器:
终端盒1(配线架1)内光纤序号
终端盒2(配线架2)内光纤序号
测试结果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测试结论:
(测试)验收组人员签名:
(测试)验收日期:
注:只要测试中发现光纤序号有错位的,即判为不合格。
注2:终端盒至少使用3个螺丝(栓)固定,盒体、法兰均安装牢固,无明显松动现象的为合格;
注3:只要测试结果中有“×”的,即判为不合格。
表三:摄像机杆立杆及取电工程检验表
立杆位置:,立杆编号:
项目
要求
方法
检查结果
立杆施工
立杆垂直度
位置正确、无明显侧斜,基础安装牢固
现场观察
取电施工
不锈钢箱体安装
使用抱箍等紧固器材安装,无明显侧斜
表二:光缆性能测试表
光缆段名称:,长度:KM
终端盒1(配线架1)安装位置:
终端盒2(配线架2)安装位置:
测试仪器:
光纤序号
平均损耗值
(db)
总损耗值
(db)
终端盒及法兰安装情况
测试结果
备注
1

8

测试结论:
(测试)验收组人员签名:
(测试)验收日期:
注1:平均损耗值指该段光缆中每根光纤的全程平均损耗值,≤0.45db为合格;
现场观察
电缆布放
走向顺直,无缠绕、扭绞
现场观察
接线柱连接
连接牢靠、标识明确
现场观察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
1.测试时间和地点:记录测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便将来查阅和追溯。

2.测试设备和工具:记录使用的测试设备和工具的品牌、型号和参数,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试对象:记录测试的光缆单盘的相关信息,例如光纤的类型、编号、长度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4.测试项目:记录测试项目的名称和要求,例如插损、回损、衰耗等,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5.测试结果:记录每个测试项目的具体测试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如插损值为0.2dB,回损值为45dB。

6.测试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实际测试值和标
准要求,评估光缆单盘的质量和性能是否合格。

7.异常处理:如果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不符,则记录异常情况,并进
行相应的处理,例如重新测试、更换光纤等。

8.测试人员和签名:记录进行光缆单盘测试的人员的姓名和签名,以
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9.测试备注:记录其他与测试相关的信息和备注,例如测试过程中的
特殊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1.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的数据和结果应准确无误,并包括所有必要
的信息,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规范性和一致性: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便后续的审查和验证。

3.清晰简明:记录的内容应简明扼要、清晰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术
语和技术语言,以便他人理解和使用。

4.可追溯性和可复制性:记录的数据和结果应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测试
过程和设备,以便将来查阅和复现。

光缆测试模板

光缆测试模板

目录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
测试人员:监理人员:(现场监理)日期:2010年3 月2日日期: 2010年3月2 日
铁岭七家子村等 至 4处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图例:
光缆接头
直埋敷设 ~ ~ ~ ~ ~ 水下敷设
管道敷设 架空敷设
绘制人 审核日期 2010年3月2 日
东岗至七家子村中继段线路光纤衰减统记表
波长:1550nm中继段长:5.867km
编制:审核:监理:(现场监理)日期:2010年4月2日
东岗至七家子村光纤接头损耗测试记录
熔接机:住友-39OTDR:安立MT9081D波长:1550nm折射率:1.4690温度:
接续人:测试人:监理:(现场监理)日期:2010年3月27日
东岗至七家子村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测试记录
折射波长:测试人:监理:(现场监理)日期:2010年4月2日
东岗至七家子村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曲线
东岗至七家子村中继段光纤通道总衰减测试记录
测试波长:测试人:监理:(现场监理)日期:2010年4月2日。

光纤熔接随工测试内容

光纤熔接随工测试内容

光纤熔接随工测试内容
光纤熔接随工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抗拉力测试:保证熔接点具有一定的抗拉力,典型值为。

2. 损耗测试:保证熔接损耗在工程要求的范围内,测试熔接点的衰减。

3. 观察测试:检查熔接点是否出现气泡、纤芯未对齐等现象。

4. 顺序测试:确保熔接顺序正确,一般应按色谱顺序进行熔接。

5. OTDR测试:使用OTDR测试仪进行光纤断点定位、光纤链路全程损耗、沿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以及光纤接续点的接头损耗的测试。

在OTDR测试时,应选择适当的脉冲大小和宽度,并根据厂方给出的折射
率n值指标进行设定。

如果光缆长度预先不知道,可以先使用自动OTDR
找出故障点的大体地点,然后使用高级OTDR。

将脉冲大小和宽度选择小一点,但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盲区减小直至与坐标线重合,脉宽越小越精确,但过小可能导致曲线显示出现噪波。

另外,加接探纤盘可以防止近处有盲区不易发觉。

这些测试内容是为了确保光纤熔接的质量和准确性,从而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需更多光纤熔接随工测试的相关信息,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查阅相关技术手册。

8、光缆熔接验收记录及评分表

8、光缆熔接验收记录及评分表

验收组成员 (签字)
监理方代表 (签字)
建设方代表 (签字)
1
1
1
1 0.5 1.5 1 0.5 0.5
ODF架平面图、光缆配盘图 图纸真实、准确,每错一处扣0.1分; 竣工资料 (1分)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 资料真实、正确,每错一处扣0.1分。文件名 光纤损耗统计表 、纤芯编号等不准确每错一处扣0.1分。 直接扣分 项 第一次验收未通过 合计
10
验收总体评价及遗留问题处理意见:
上饶移动光缆线路工程光缆熔接验收评分表
中继段名称: 否决项 目 1 2
验收项目
施工单位: 直接否决项目说不符,无法通过图纸确定接头位置 纤芯测试任意一纤不通 验收规范、标准 评分办法 分值 2 扣分 扣分原因 得分
工作量 接头数、熔接纤芯数工作量 接头个数不准确,每错一个扣0.2分,熔接纤 (2分) 正确 芯数不准确,每错一纤扣0.1分 安装不正确、不牢靠牢固,每处扣0.1分。接 接头盒 接头盒安装牢靠,封盒规范 头盒进线孔未封堵或有明显缝隙或胶条偏位 (1分) 每处扣0.1分 光缆在走线架、机架内未固定每处扣0.1分, 光缆、光缆加强芯固定牢固 缆皮及加强芯未固定牢靠每处扣0.1分,加强 芯固定后未预留1-2cm并弯曲每处扣0.1分 裸纤未用软的塑料套管保护每处扣0.1分,光 纤芯松套管固定牢靠,套管 纤进入收容盘固定时有明显受力点每处扣0.1 光缆、接 顺序正确 分。套管顺序未按蓝吉(红绿)转,扣0.2分 头盒成端 。 (3.5 热缩管未进槽,每纤扣0.1分。盘纤时每断一 分) 盘纤整齐美观 根纤扣0.1分。纤芯不平顺或有翘起现象,每 处扣0.1分。 光缆吊牌,标签 光缆测试 (1.5 衰耗测试 分) 机房卫生 机房(基站)清洁 (1分) 光缆未挂吊牌或吊牌填写不清楚每处扣0.1分 。熔纤盘正面未写标签每处扣0.2分。 每一接头的接续损耗平均值偏差超过0.03dB/ 个,损耗过大每处扣0.1分。中继段少测一纤 每纤扣0.2分 机房(基站)内光缆熔接剩余的杂物必须清 除,打扫干净,发现未清扫干净扣1分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光纤熔接机和光源和光功率计等设备,学习光纤熔接技术,探究如何进行高效而准确的光纤连接。

同时,本实验还旨在了解光纤关键参数的选择、优化和对接方案的设计以及光纤连接的复杂度与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技术是一种将两根光纤通过加热使其熔接在一起的技术。

主要步骤为:1.将待连接的两根光纤端面进行清洗,并在熔接前进行切割。

清洗可以使用乙醇、去离子水等。

2.将清洗好的光纤插入熔接机的镜头,进行端面照射和检测。

3.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对准,并进行预先放电。

4.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粘合在一起并熔接。

5.将熔接的光纤进行切割和抛光处理,使其断面的形状和大小都符合要求。

6.使用光功率计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

三、实验步骤1.清洗两根待连接的光纤。

4.打开熔接机的熔接程序,进行正式的熔接连接。

5.连接完成后,进行光功率测试,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和抛光处理。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两根光纤的熔接工作,并且最后的光功率测试结果表明连接效果良好。

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在熔接前需要进行良好的清洗,避免污染问题。

2.熔接中不要过度热量,否则会导致光纤熔断。

3.需要对玻璃棒距离进行精确的调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光纤熔接技术,并了解到了光纤连接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化的熔接机和相关设备在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光纤连接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光纤连接和通信技术的细节和问题,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及过程记录】1、使用光纤剥线钳剥除2cm左右的光纤被覆,光纤剥线钳上有3个钳孔,孔径尺寸由大至小分别用于剥除光纤的塑料保护层、光纤的被覆以及树脂涂层。

在剥除时,注意将光纤置于刀孔正中间,防止光纤折断或扭曲;此外光纤应尽量保持平直,避免过度弯曲裸光纤,从而导致光纤变形影响熔接参数。

(剥线钳可以适度倾斜,方便快速剥除被覆等)2、用蘸有酒精的镜头纸擦净光纤,去除光纤表面的被覆残留。

擦拭时应注意避免重复污染,擦拭干净后不能再触碰裸光纤。

3、按步骤用光纤切割刀切断光纤。

光纤切割刀的截面如图所示。

将清洁后的裸光纤放置在光纤切割刀中较小的V型槽中(如果固定端有被覆,应置于较大槽内),保持光纤与刀片垂直。

切断后的裸光纤不能再触碰或者切割。

(注意光纤碎屑要统一集中处理)图1 光纤切割刀示意图将切割好的光纤断面拿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端面,用CCD捕捉拍摄结果如下图,由于这个步骤仅用来观察断面大致是否均匀,精细参数仍需要用熔接机测定,故实验过程仅拍摄一两张断面放大图像。

图2 光纤切断面显微图像由于光纤断面人为将其略向上扬地放在载物台上,切割良好的画面应该是断面略微向外均匀凸起,边缘明暗较均匀。

4、打开ETK9724098 Type-36型光纤熔接机的顶盖,把LCD显示屏竖起后,接通熔接机的电源,把开关置于AC档;屏幕上显示“熔接方式菜单”,设定为“自动方式”;“熔接条件”设定为“SMF”;“选项”的第一个副菜单为放电时间设定,第二个为数据存储方式选择,这两个选项是根据光纤类型默认设定的。

图3 熔接机截面图和正确放置光纤的方法5、参数调整完毕,打开防风盖将处理好的光纤放置于熔接机的V形槽中。

注意放置光纤时手尽量不触碰光纤和熔接机核心部件,而且两端光纤不能伸过尖端电弧,否则熔接时出现“距离错误”,正确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光纤平整放置后,盖好防风盖和顶盖。

6、按下“SET”键,熔接机开始自动熔接。

从屏幕中可以看到,熔接机将两根光纤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准直和方位对准(X、Y方向),然后进行距离调整。

信06 通信光缆熔接测试记录[最新]

信06 通信光缆熔接测试记录[最新]
信 06
通信光缆熔接测试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一标段通信工程 工程编号:ZG05-01
线路名称
第一标段线路通信工程
线路总长
301.26
(km)
光缆规格
GYTA-36B1
出厂日期
2011 年 07 月 13 日
检测仪器
OTDR
仪器编号
FTB-150
测试记录
硬件模式
工程模式
扫描方式
平均
测试范围
160 (km)
测试地点
中卫首站
光纤衰耗测试曲线图:(中卫首站-4#RTU 阀室)
测试时间
2012 年 06 月 20 日
结论
检测人: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单位工程名称:第一标段通信工程
信 06
通信光缆熔接测试记录
工程编号:ZG05-01
线路名称
第一标段线路通信工程
线路总长
301.26
(km)
光缆规格
GYTA-36B1
结论 检测人: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单位工程名称:第一标段通信工程
信 06
通信光缆熔接测试记录
工程编号:ZG05-01
线路名称
第一标段线路通信工程
线路总长
301.26
(km)
光缆规格
GYTA-36B1
出厂日期
2011 年 07 月 13 日
检测仪器
OTDR
仪器编号
FTB-150
测试记录
硬件模式
工程模式
单模 (SM)
全程测试距离 A——B 124.369 (km) 全程测试衰耗 A——B
21.5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