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预后关系_黄利娟

合集下载

肿瘤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治疗疗效的价值

肿瘤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治疗疗效的价值

肿瘤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治疗疗效的价值作者:李娟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治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80例,分析不同病理指标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不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TNM、肿瘤分化患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入院时CE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前高水平CEA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TNM、肿瘤分化可能是造成CEA水平升高的因素。

关键词肿瘤指标;结直肠癌;预后结直肠癌为全球第3大恶性肿瘤,每年有160余万新发患者。

CEA为临床中常用的肿瘤指标,《欧洲肿瘤组织标记指南》建议将其作为结直肠癌术后监测的指标"。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80例,分析CEA监测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80例,均有明确组织病理学依据确诊为结肠癌或直肠癌,其中男88例,女92例;年龄39~76岁,平均(51.72±12.67)岁。

人选标准:①原发肿瘤行手术切除。

②术后随访依从性好。

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恶变者。

②肠道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者。

③同时性或异时性并发其他癌。

资料收集:收集两组患者实验室结果、手术病理数据,术后由专门的研究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①采血指标:在患者结直肠癌手术前进行抽血,抽血时间为早晨7:00,血液标本获取后立刻送实验室检查,测定CEA。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CEA>5ng/mL为阳性。

②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每年随访1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1日。

观察指标:分析患者人院时不同病理指标的CEA;存活者及死亡者人院时CEA水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摘要】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多组学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更加注重不同类型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应用及精准医疗的发展。

结语指出,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将持续受到重视,并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多组学技术、潜在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目前,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使得患者常在晚期才被确诊。

而肿瘤标志物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可以在体内被检测出来的特定分子,其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疗效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通过检测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综述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新进展,探讨其在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同时分析多组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作用。

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能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带来改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了解不同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和总结,深入分析其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和临床意义。

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探讨其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优势。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作者:武春梅蒋潮涌吕先鱼胡守喜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9期【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5例,术后给予FOLFOX方案巩固化疗4~6周期。

术前均进行血清CEA及CA199检测,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生存结局的关系。

结果:Ⅰ、Ⅱ期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存活组患者血清CEA及CA199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结直肠癌; CEA; CA199;临床病理因素;预后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24研究表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多肽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评估预后中有一定参考价值[1—2]。

但CEA及CA199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前报道尚少。

本研究总结了55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A199水平与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术后分期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对术后巩固化疗结束的患者进行随访,跟踪研究血清CEA、CA199水平与生存结局的相关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6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病理学证实,其病理诊断均为腺癌。

TNM分期均为术后分期,Ⅰ期4例,Ⅱ期11例,Ⅲ期22例,Ⅳ期18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行CEA及CA199检测。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观察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观察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观察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进行体检且检查示健康的36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3、7、10 d及对照组的血清CA242、CEA、CA724及CA199的含量与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3 d、7 d血清CA242、CEA、CA724及CA199含量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0 d的4个指标的含量与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可有效反应疾病的治疗效果。

标签: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规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率一直持续升高,对于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微创优点已经得到各界的广泛肯定[1-2],但是对于其在控制疾病相关指标,如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血清肿瘤标志物作为了解恶性肿瘤控制效果的有效评估指标,对其在围术期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极为重要,可有效反映手术治疗的有效程度[3]。

本研究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进行体检且检查示健康的36名人员设为对照组。

对照组的36名健康人员中,男性22名,女性14名,年龄34~74岁,平均(62.5±7.0)岁。

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33~74岁,平均(62.4±7.3)岁;病灶部位:直肠癌16例,乙状结肠癌12例,其他8例;Dukes分期:A期5例,B期25例,C期6例。

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常困扰人们,而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指标。

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某些标志物的预后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标签: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研究现状目前,用于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如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癌基因表达产物、增殖细胞相关蛋白、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对预后判断也越来越受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在术前或术后病理标本检测中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上述几个预后因子做简要综述。

1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1.1 KI67蛋白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决定了癌细胞生长的快慢,是肿瘤生长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KI67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除G0细胞周期外的一种增殖细胞标志物,它能很好的反应细胞的增长状态。

在结直肠癌中,KI67抗体标记指数(MIB-1 labelling index)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分期均呈现出负相关,提示其低表达可能代表不良预后。

Fluge,K Gravdal等人研究KI67表达情况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果[1],在II、III期结肠癌中KI67高表达(大于40%)与改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高表达KI67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较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拥有更佳的RFS和CSS,且前者可获得更好的5年生存率,提示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但国内近期有研究显示出相反的结果,KI67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侵润深度呈正相关[2],高表达可能预示不良预后。

最新的大宗病例分析指出[3],KI67表达并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的标志物,但在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其高表达提示对化疗的一个相对的高敏感性,并可提高5年生存率。

临床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分析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分析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结直肠癌患者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一、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属于糖蛋白家族,通常由细胞表面的黏液细胞合成。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EA的水平通常明显升高。

CEA的浓度与肿瘤的负荷和疾病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CEA的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

尽管CEA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较高,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因此结合其他指标的使用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二、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糖类抗原,也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主要通过肝脏合成并随胆汁排泄。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A19-9的水平常常明显升高。

临床研究表明,CA19-9的浓度与肿瘤的负荷、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

因此,CA19-9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糖类抗原242(CA242)CA242是一种糖类抗原,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CA19-9相比,CA242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其浓度的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分期、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

因此,CA242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A242也可以在其他恶性肿瘤和一些非恶性疾病中升高,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NSE的浓度与结直肠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评估相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NSE的升高不是结直肠癌特异性的,它也可以在其他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升高。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世界各国人口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新病例发生。

而不幸的是,许多患者往往在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时才被确诊,这时候癌症所造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

一、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DNA是一种能够在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的肿瘤相关DNA片段。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tDNA可以用于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最近的研究发现,ctDNA 的检测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原发肿瘤中脱落的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而进入到体循环中的细胞。

CTC的检测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从而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C的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对预后不良的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三、转录组学标志物转录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在一定生长或发育状态下所有基因转录产物的总和,可以全面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表达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结直肠癌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四、微生物组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杭州地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的调查分析

杭州地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的调查分析

杭州地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的调查分析袁美娟;黄丽萍;周宁宁;金慧成【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5(034)006【总页数】4页(P513-515,526)【作者】袁美娟;黄丽萍;周宁宁;金慧成【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已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在发达地区接近或达到高发国家的水平[1]。

尽管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与治疗手段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60%~68%[2]。

目前认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可能影响结直肠癌的预后,但是尚未有较明确的结论。

为临床上制定更加合理的诊疗和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杭州地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联,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

纳入标准:(1)现病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资料详尽,术后病理学资料完整,首次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2)术前行腹部B超或CT检查排除肝转移,胸部X线或CT检查排除肺转移以及无其他远处转移证据的患者;(3)术后TNM临床病理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4)能自愿接受随访并提供与本研究有关随访信息的患者。

排除标准:(1)其他结直肠肿瘤患者,如类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2)多原发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同时或既往患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3)围术期死亡或者明确死于手术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

本研究共纳入162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01例(62.3%),女61例(37.7%),年龄28~90(64.0±13.3)岁;累计随访412.3人年,随访时间0.84~3.87(中位时间1.948)年;结肠癌73例,直肠癌89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
0
0
0.00
分化程度
高分化 中分化
23
7
30.43
0.931
0.673
2
8.70
1.204
0.645
85
32
37.65
16
18.82
低分化
15
4
26.67
2
13.33
TNM分期
Ⅰ /Ⅱ 期 Ⅲ /Ⅳ期
65
19
29.23
1.989
0.158
9
13.85
0.590
0.442
58
24
41.3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571598;30972534) 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 院流行病 与卫
生统计学系, 湖北 武 汉 430030;2.武汉市 第八医 院肛 肠外科 作者简介 :黄利娟(1985 -), 女 , 安徽人 , 硕士在读 , 研究方向 :肿瘤 流行病学 。 通讯作者 :聂绍发 , E-mail:sf-nie@
资料不完整及 不愿 意配 合者 , 共 纳入 病 例 123 例 , 随访 率 为 82.0%;开始随访时间为 2005年 3 月 -2008年 3月 1 日 , 平 均随访时间为 (26.6 ±8.9)月 ;随访结束 时 , 死 亡 21例 , 存 活 102例 ;无失访者 。 1.2 方法 1.2.1 病例调查与随访 根据 患者病 志 , 记录患 者性 别 、入 院时年龄以及肿瘤部位 、大体分型 、组织学分型 、分化程度 、国 际肿瘤分期标志 (TNM分 期 )、肿瘤病理组织做出 的细胞学 分 级诊断 (Duke分期 )等诊断 信息 ;患者出 院后 , 采用电 话及 信 访方式进行随访 , 随访患者本人或其家属 , 调查了解患者术 后 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 ;每半年随访 1次 。 1.2.2 血清标本收集与检测 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 前 , 采 集 清晨空腹静脉非抗凝血 3 mL, 分离 血清 , 分装后 于 -20 ℃保 存 。 采用蛋白芯片 检测系 统 (日本 东曹 公司 )检 测肿 瘤标 志 物 CEA、CA19 -9 水平 。 正常 参考 值 范围 分 别为 :CEA <6 μg/L为阴性 , CA19-9 <37 U/mL为阴 性 。 1.3 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3.0软 件进 行统 计分 析 。 采 用 非参数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Z)比较结直肠癌不同预后 患 者血 CEA、CA19 -9水平 ;不同组间阳性率差异采用 χ2 检验 , Kaplan-Meier法计算累 计生存 率并 绘制生 存曲 线 , 采用 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 , 采用 比例 风险模 型 (Cox模型 )进 行 多因素分析 , 采用 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生存相关因素 , 分析其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对危险度 (RR);所 有分析均 采
年龄 (岁 )
<60 ≥ 60
70
23
32.86
0.316
0.574
10
14.29
0.465
0.495
53
20
37.74
10
18.87
肿瘤部位
直肠癌
90
28
31.11
2.185
0.139
17
18.89
1.702
0.192
结肠癌
33
15
45.45
3
9.09
大体分型
溃疡 隆起
90
30
33.33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类 多肽抗 原 19 -9(CA19 -9)与 结直肠癌 预后的 关系 。 方法 选择经病 理诊断的结直肠癌原发住院病例 123例 , 收集 临床病理资 料及 CEA、CA19 -9的实验 室检测结 果 , 对 病例进行随 访 , 分 析 CEA、CA19 -9表达 与结直肠 癌临床病理 因素及预 后的关系 。 结 果 结直 肠癌淋巴结 转移组 的 CEA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9), 细胞学分级诊断 (Dukes分期 )C/D分 期的 CA19 -9 阳 性率高于 A/B分期 ,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P=0.025);术前 CEA、CA19 -9单项阳性和双阳性 病例的生存时间明显缩 短 (分别 P=0.022, P=0.002, P=0.008);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 (OR=2.524, 95%CI=1.230 ~ 5.182, P=0.012)及 血 清 CA19 -9(OR=3.310, 95%CI=1.371 ~ 7.991, P=0.008)是影响结直肠癌 预后的独立因素 。 结论 结直肠癌术 前 血清 CEA和 CA19 -9升高可预测预后不良 ,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及血清 CA19 -9可作为 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 。
中国公共卫生 2011年 5月第 27 卷第 5期 ChinJPublicHealthMay2011 Vol.27 No.5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预后关系 *
56 3
【论 著 】
黄利娟 1 , 陈继贵2 , 刘丽 1 , 刘莉 1 , 林艺兰1 , 罗庆 1 , 刘畅 2 , 聂绍发1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 胚抗原 ;糖类多肽抗原 19 -9;预后 ;生存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580(2011)05-0563-04
Expressionsoftumorbiomarkersinbloodandprognosisofcolorectalcancer HUANG Li-juan, CHENJi-gui, LIU Li , etal.DepartmentofEpidemiologyandHealthStatistics, SchoolofPublicHealth, TongjiMedicalCollege,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30, China)
56 4
中国公共卫生 2011年 5月第 27 卷第 5期 ChinJPublicHealthMay2011 Vol.27 No.5
用双侧检验 ,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平均生存时间为 (17.83 ±9.9)月 。
2 结 果
2.2 血清 CEA、CA19 -9阳性率与相关因素比较 (表 1) 仅
率为 34.96%;CA19 -9阳性 20例 , 阳性 率为 16.26%。 随访 瘤 Dukes分 期类型对血清 CA19 -9阳 性率有 影响 , 与其他 因
结束时 , 12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 时间为 29月 ;102例 素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存活病例平 均生存 时间 为 (26.45 ±8.37)月 , 21例死 亡病 例
Keywords:colorectalcancer;CEA;CA1 9-9;prognosis;survivalanalysis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对 结直肠 癌的发 病因素 进行了 广泛 探索 , 迄今 已 有 多 项 研 究证 实 , 癌 胚 抗 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 多肽 抗原 19 -9(carbohydrateantigen19 -9, CA19 -9)作为疑似 肿瘤住 院患者 实验室 常规 检测的 标 志物 , 在结直肠癌 辅助 诊断 中有 较高 参考 价 值 〔1〕, 但 国内 对 其与结直肠癌病理指标相关性 研究及预后验证研究较少 。 为 了探讨结直肠 癌患者血清 CEA、CA19 -9水平与结 直肠癌病 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 与结直 肠癌预 后的关系 , 为 结直肠 癌患 者治疗方案选择决策 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本研究对 123例 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 访 , 分 析患者 进行结 直肠癌 根治术 治疗 前血清中 CEA、CA19 -9阳性率 及其含量与其生存 曲线的关 系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 2004年 10月 -2006年 8月湖 北省武 汉市 第八医院经病理确 诊为原 发结直肠 癌住院 患者 共 150例 , 所 有病例均经过结直肠 癌根治 术治疗 , 术前 均未接 受放射 线治 疗和化疗 , 术后均接受奥 沙利铂 +氟尿 嘧啶化 疗 。 排除随 访
11
18.97
DUKES分期
A/B期
65
19
29.23
1.989
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associationsbetween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 carbohydrateantigen(CA19-9) andclinicaloutcomesincolorectalcancer(CRC)patients.Methods Atotalof123 caseswithCRCwereselectedinthestudy. Thedataforclinical/pathologicalfactorsandclinicoutcomeswerecollected.TherelationshipsbetweenCEA, CA19-9 level, clinical/pathologicalfactorsandsurvivalwereanalyzed.Results 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inCEA positiverate betweenthelymphnodemetastasisgroupandnon-metastasisgroup(P=0.039).CA19-9 positiveratewassignificantdifferentinDukesstages(P=0.025).ForcaseswithpositiveresultofsingleCEA, CA19-9, orthecombinationofthetwo, the survivaltimewassignificantlylessthanthatofthecaseswithnegativeresult(P=0.022, 0.002 and0.008, respectively). Thetumorhistologicaltype(oddsratio[ OR] =2.524, 95% confidenceinterval[ CI] :1.230 -5.182;P=0.012)andCA199 (OR=3.310, 95% CI:1.371 -7.991;P=0.008)wereindependentnegativeprognosisfactorsbyCoxregressiontest. Conclusion Highserum levelofCEA andCA19-9 maypredictpooroutcomeforcolorectalcancerpatients.TumorhistologicaltypeandCA19-9 mayactasindependentprognosisfactorsforcolorectalcanc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