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任务三:我的动物朋友最可爱助学案

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课时导学案“闪电”虽然名字叫“闪电”,却是以“慢”出了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熟悉的动物朋友名片。
(1)制作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名片,用几段话,突出它某几个方面的特点。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外形、习性等多个方面写熟悉的动物朋友。
活动二我为萌宠做图鉴1.动物朋友来相会。
(1)出示情境,明确写什么。
选择一个详写的情境或者自行创设一个情境,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老师发现教材中有这样一个短语“下面的情境”,教材中列举了哪几个情境呢?第一个是请小伙伴帮着找丢失的小羊,第二个是请邻居帮着喂养小狗,第三个是请同学收养小猫。
在这些情境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动物朋友呢?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情境动物朋友特点(2)改写对对碰请两位同学根据预学单来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
学生根据情景完成表格,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美好情境中,为本节课创设了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
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切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结合课前观察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下面的表达作好铺垫。
写外形等不再是本单元习作的重点,而是否能够根据需要,写出动物的特点才是。
教学中,以“动物名片”制作为第一台阶,以“根据情境改写”为第二台阶,目的是落实段的训练,为写具体开展扎实的进阶学习. 建议安排1.5-2课时。
写作之前最重要的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自学导学案

语文园地【学习目标】1.交流如何在细致描写动物特点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练习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2.认读换偏旁组成的新字词,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式,学会自主识字。
3.了解一些特殊词语的含义;知道冒号的用法,并能写一段有冒号的话;体会语气词在句子表达中所起的作用。
4.学会书写一段话的方法,并练习书写一段话。
5.积累背诵古诗一首,培养良好的阅读、记诵习惯。
【学习过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看看在新的园地里,会有哪些收获吧。
一、交流平台1.回想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主要写了哪些动物。
(猫、母鸡、白鹅)2.在作者笔下,动物们或老实、或淘气、或慈爱、或高傲,每-一个都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作者怎么把动物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连续观察,对动物有深厚的感情,作家别具一格的语言特点)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作家的语言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正话反说,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动物深厚的感情)4.拓展运用(1) 试着找-找本单元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2)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看到过这样的句子呢?小结:我们在描写动物的时候,除了要写出动物们的特点,还要写出对动物的感情。
让我们学着用文字留住这些动物朋友。
二、识字加油站1.这个字,你认识吗?“杆”(1)你是怎么认识并记住这个字的?能给他组个词吗?(2) 杆,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一部分是声旁,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杆”的木字旁表示和植物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这样的字还有:杆一-肝一秆。
(3)你有什么发现?猜- -猜,换了偏旁的两个字读什么?从偏旁看,新字和什么有关系呢?练习组词。
(4)还可以换什么偏旁组成新字吗? (赶……)2. 出示“消、捕、轮、换、骏”五个字。
按照上述步骤自由换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3.认读课本“识字加油站”的生字、词语。
4.小结拓展:用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认识很多生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母鸡》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母鸡》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认识“疙、瘩”等 9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 10 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前后变化的句子。
3.体会作者一开始对母鸡的厌恶之情。
【学习准备】准备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预学:预学检查,自主反馈➜共学: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作业设计】一、读拼音,写汉字。
tǎo yàn hěn dú chénɡ jì jǐnɡ jiè()()()()二、形近字组词侮()讨()雏()掘()海()付()雄()倔()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厌()理由()反抗()啼叫()细声细语()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2.防敌袭击和侦察的警卫措施。
是战斗保障的内容之一。
()3.堤岸旁边的田地。
()4.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
()5.预先准备。
()【参考答案】一、讨厌狠毒成绩警戒二、欺侮讨厌雏鸡发掘大海付出雄鹰倔强三、(厌恶)(原因)(抗争)(鸣叫)(轻声细语)四、1.细声细气 2.警戒 3.田坝 4.可恶 5.预备第二课时【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2.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3.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准备】一名家长陪伴,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导入:回顾旧知,聚焦疑问➜共学探究,解决问题➜延伸学习,推荐阅读。
【作业设计】1.《母鸡》是()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单选题)A.老舍 B.丰子恺 C.冰心 D.巴金2.课文以作者的()变化为线索,(A.空间 B.情感)由对母鸡的()转变为(),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全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4单元第 13 课共 2 课时(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4单元第 13 课共 2 课时贪玩,又尽职的古怪的性格、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而又勇猛好斗、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二是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猫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老舍先生的语言平实、质朴,运用具体的事例展现了猫的灵性、古怪、可爱。
五、总结全文课文主旨: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作业典中点:本课基础部分习题。
猫板书教学反(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4单元第 14 课共 2 课时(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4单元第 14 课共 2 课时(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4单元第 15 课共 2 课时1.我会认引吭看护叫嚣狂吠局促不安颇像奢侈一丝不苟侍候窥伺供养(1)学生自读三遍,理解词语。
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试着用这几个词语说话练习。
2.多音字看3.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郑重】严肃认真。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侍候】服侍。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厉声呵斥】大声斥责。
【引吭大叫】指敞开喉咙大叫。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4.会写的字重点指导:颇譬敏捷六、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刻画了白鹅“郑重严肃”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等特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阅读文导学案

年月日制订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导读提示:
(1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
三、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教学反思
学
生
课堂达标率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学生对诗歌的结构掌握不好。多读诗歌、
教
师
本课亮点
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需改进措施
多做课件,让学生学习更能直观
附课件: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五、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导学案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1.据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三: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2.学生自学反馈。(依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①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读课文。反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自主释疑。
三、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四、作业
此时此刻,你想对__________(雷利、雷父、雷母、加利先生)(任选一个)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精设预习。(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年月日制订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
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创设情境,引出“呼声”──入情
1.播放课件: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并同步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图片。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教案---海市蜃楼

神秘 蜃景
神秘 若隐若现 十分壮观 浮想联翩
神秘 消失 奇迹出现
记忆中的永恒
教后反思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
一、课前三分钟
小主持人准备有关读书的小故事。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齐读、分段读、分角色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中自己认为比较难记或者不好写的生字。
3、小组内交流自己不理解的生词或是自己通过学习了解掌握的生词。
4、小组内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海市蜃楼?
6、指导书写
(1)先认真观察字的占格,掌握字的间架结构。(重点讲:煌、蒸、澎湃、)
(2)把《写字教程》中的红字认真描摹下来。
(3)练习书写,并组词。
(4)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判,错的一个写三遍。
四、拓展练习
2、阅读词语的方法。
板书设计
“和乐”教学模式导学案
学科:语文 备课组长签字: 学校审核签字:
课 题
海市蜃楼
主备人
教者
课 型
略读课文
课时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市蜃楼景观的神奇,领略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想象神奇壮观的幻景。
学习难点
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体会想象神奇壮观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象能力。
自主学习内容
1、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标生字注音、组词语、画生词、标段落。
2、熟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海市蜃楼的?在文中勾画出来相关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三、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2、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抄写本课生字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导练
教师导练
教师总结提升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4、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5、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桔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
3)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学生自读自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组合作学习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安排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学生完成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导练
课题
14*、小英雄雨来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练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5)“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学生当堂检测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只是情况
教师导练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交流讨论上节课所学内容
复习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师生引导释疑
二、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让课内和课外有机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互查互教
三、交流讲座方法。
1、逐句讲座交流。讲座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小组合作学习
1、挂图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