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5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第十五篇

合集下载

最新 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 精品习题课件:第25课《论语》十则

最新 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 精品习题课件:第25课《论语》十则

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呢? (3)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 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 ( 对 照着)自我反省。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于师襄。
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成为孔子以后的 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 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 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 ,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 , 影响很 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者乎(代词,它) . (代词,它) (5)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美(助词,的) 君子成人之 .
士 不可以不弘毅(读书人) . (6)士 (小官) 虽执鞭之士 . 春服既成 (做好) . (7)成 人之美(成全) 成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厌恶) . (8)恶 (坏的,不好的) 不成人之恶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遵行,奉行) . (9)行 其言而后从之(实行) 先行 .
(15)不图为 乐之至于斯也(料想;作,文中指欣赏) .. (16)莫 春者(晚) . (17)冠者 五六人(成年人) .. (18)咏 而归(歌唱) . (19)吾与 点也(赞赏) .
3.一词多义。(10 分)
(疑问语气词,吗) 为人谋而不忠乎 . (1)乎 沂(介词,在、于) 浴乎 . 任重而道 远(道路) . (2)道 得之(方法) 不以其道 .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言论) . (3)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字) 有一言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判断词) . (4)是 (代词,这样) 小人反是 .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论语十则》同步测题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论语十则》同步测题 语文版

《论语》十则同步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5)逝.者如斯夫()(6)诲.人不倦()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朋.自远方来——朋.友解说:两个“朋”字意思不同,“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是志同道合的人,“朋友”的的“朋”是关系亲密的人。

B. 默而识.之——识.字“解说:两个“识”字意思不同,默而识之”的“识”是记住,这里是理解,领会的意思;“识字”的“识”是“认识”的意思。

C. 学而不厌.——厌.倦解说:两个“厌”字意思相同,都是“厌倦”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从前的,旧的”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

3.填空:(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

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续仿写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1)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语文版九年级上《论语》十则·同步检测(通用12篇)

语文版九年级上《论语》十则·同步检测(通用12篇)

语文版九年级上《论语》十则·同步检测(通用12篇)语文版九班级上《论语》十则·同步检测篇1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内省()莫春()喟然()弘毅()2.按要求用课文原文填空:(3分)⑴子在齐闻《韶》,,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⑵孔子讲的对人要宽容的话是。

⑶曾子自省的三个方面是。

⑷曾点所说的“”这些话令孔子大加欣赏。

3.“富而可求也”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3分)4.孔子对先进和落后的两种态度是。

(3分)5.解释下列词语:(5分)⑴见贤思齐焉(齐:)⑵内自省也(省:)⑶不成人之恶(恶:)⑷小人反是(是:)⑸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6.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⑶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7.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23年芜湖试题)(2分)a、这张伪造的病假证明明显是假的。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熟悉了问题的严峻性。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操场上,处处飘扬着彩旗和歌声。

8.老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2023年无锡试题)(3分)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学问。

(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其次部分:(一)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行求,从吾所好。

”9.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4分)⑴士不行以不弘毅(弘毅:)⑵不以其道得之(道:)⑶富而可求也(求:)⑷虽执鞭之士(虽:)10.译句。

(4分)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九年级语文上写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写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学而不思则罔()④吾日三省吾身()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传不习乎()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

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 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一)语段点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十则练习语文版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十则练习语文版

22 《论语》十则1.知识链接语录体文体名称,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在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2.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主要体式有四种:(1)语录体,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问答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4)叙事体,一边记叙事情的经历,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3.文言考点链接文言句式之省略句文言文中经常有省略性的语言,如《黔之驴》中“放之山下”,“放之”后省略介词“于”。

【技法点睛】省略句指文言文中省略了某种成分的句子,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几种情况。

(1)主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省略了主语“病”,承前省,应为“病在肌肤”。

(2)宾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省略了宾语,“以”为介词,后省略宾语代词“之”,即“以之为功”。

(3)介词省略。

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第二个“期”后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期(于)日中”。

01 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三省.(xǐng) 一箪.食(dān) 一瓢.饮(piáo)曲肱.(gōng) 其恕.乎(shù) 笃.志(d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身:自己(2)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忠诚,尽心竭力(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实不欺,守信用(4)见贤.思齐.焉贤:才德出众的人齐:同等(5)饭疏食...饮水.饭疏:吃饭食:粗食水:这里指冷水(6)曲肱.而枕.之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这里泛指胳膊枕:动词,头枕着(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8)子在川.上川:河流(9)不舍.昼夜舍:止息(10)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更改3.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语文版一、基础驿站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愠( ) 罔( ) 殆( ) 诲( ) 弘( )凋( ) 恕( ) 勿( )施(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为人谋而不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见贤思齐.焉(4)吾与.点也(5)富而可求.也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2)诲女知之乎(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下列对课文句子翻译错误的有一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D、“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体散文,是记录的书,共。

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2)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二、综合园地6、选择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

忠,尽心。

)B、传不习.乎(习,复习)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即省自,检查自己)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宽恕)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孔子用于实践的思想的句子是。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一、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三、按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_____.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四、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解释加点的字: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2.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通用)

25.《论语》十则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恕.( ) 弘.毅( ) 韶.( ) 沂.( ) 舞雩.( ) 喟.然( ) 2.读准多音字(1)论.语: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2)自省.: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 3.找出通假字莫春者 ____通____ 意思:______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________ (2)不处.也 处:________ (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 为:________ 2.一词多义辨析(1)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与.点也(2)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小人反是.(3)行⎩⎨⎧ 终身行.之 先行.其言3.相关熟语(1)一日三省: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

贤,__________;齐,________。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______;施,________。

(4)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

(5)三月不知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君子成人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1

第25课《论语》十则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1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讲〔〕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学而不思那么罔〔〕④吾日三省吾身〔〕2.讲明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③思而不学那么殆〔〕④传不习乎〔〕3.翻译以下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

以下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那么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

①«论语»要紧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 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一〕语段点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5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第十五篇
第1题【填空题】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传不习乎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给划线字注音。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填空。

①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阐述为:______,______。

②曾子自省的三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见贤思齐焉______
不成人之恶_____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______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问答题】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案】:
【解析】:
第6题【语言表达】
课文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或熟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答案】:
【解析】:
第7题【翻译】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______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译文: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无
【解析】:
第9题【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0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小题。

《论语》十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
②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______
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_____
④吾与点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请选取你喜欢的一则谈谈自己的感悟或对你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1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

”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 ,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④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扎,束。

③镞:箭头。

④厉:通“砺”,磨刀石,这里用作动词,磨砺。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学岂有益哉岂:______
②人受谏则圣谏:______
③受学重问重:______
④其入不益深乎益: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
从这篇孔子劝子路学习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孔子在劝学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加以分析。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默写】
默写句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①______;②______。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如何提高自身修养:①______;②______。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奋发进取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论语〉十则》中表现人的志气不可随意改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中辨别“君子”和“小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

B、“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孔子在文中对富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结合当前我国反腐形势,围绕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阅读《〈论语〉十则》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______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______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答:______
请从本文中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九年级(1)班准备举办“走近孔子学院”的宣传活动。

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下面是一则通知,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知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

本周五下午,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

届时将邀请知名作家来我校做报告。

请全体师生准时莅临报告会。

学校德育处2018年9月12日
①请指出格式上的错误。

②在内容上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