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研
综合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规划研究讲义(PPT29页)

整体观察角度
总体模型
局部观察角度
核心模型
详
详
详
细
细 …… 细
模
模
模
型
型
型
核心模型
详
详
详
细
细 …… 细
模
模
模
型
型
型
……
整体观察角度
领域模型 1
核心模型
详
详
详
详
细
细 …… 细
细
模
模
模
模
型
型
型
型
局部观察角度
核心模型
领
域领
领
模域
域
型模
模
型
型
详
详
细 …… 细
亚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
180016001源自001200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78
1988
1998
1999
香港 新加坡 高雄 釜山 横滨 神户 上海
亚洲主要机场的分布
表1 各国和地区物流成本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国家
) %of GDP
GDP(十亿美金) 物流成本(十亿美金
车辆事故紧急信息
检验检疫信息 报关关贸信息 港口综合信息 机场综合信息 铁路综合信息 商品综合信息
保险信息 财务信用信息 税务综合信息
供方信息 需方信息
国际物流系统
模式 1
模式 2
(有物流 (交接运
中心类) 输类)
★★
★★
★
★
★★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项目申报单位名称及简介××市××物资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7日经××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工商注册号:511602000009425。
公司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镇前化街6号),南距××高速公路××东路口21公里,北与318国道相依,紧邻××火车站(不到800米),距重庆不足10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经营范围有: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普通货运,货运配载,仓储等。
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市以及××区的各级领导非常关注××物资枢纽站物流项目的健康发展,曾多次到公司拟建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对公司的运行状况表示满意,对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帮助协调解决。
2009年××市有关领导到公司调研时指出“××物资枢纽物流项目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针对环保部门提出的环境问题,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一次性高标准制订治理方案,逐步实现清洁、环保、节能型生产,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农业化之路,××市的生态市建设需要更多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公司在保持高速发展势头的同时,始终将“安全、环保”两项工作当作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2项目申报单位性质××市××物资有限公司的企业性质为私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行性分析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进行平台架构设计、功 能模块划分和数据库设计。
上线与推广
完成平台开发与测试后,正式上线并开展大 规模宣传推广活动。
运营模式与策略
运营模式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共同推动平台发展。
策略制定
根据平台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如价格策略、合作策略等。
资源整合
整合物流行业内外资源,提高平台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持续优化
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变化,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
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识别
全面梳理平台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 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风险控制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平台 建设和运营的影响。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 影响程度。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01
信息发布模块
发布物流行业的政策法规、市场动 态、企业信息等内容。
交易服务模块
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金 融服务等功能。
03
02
在线查询模块
提供货物追踪、运单查询、库存查 询等功能。
数据分析模块
对平台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 业决策提供支持。
04
平台运营模式设计
商业模式
采用免费提供基础服务,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
07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01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 有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经济 效益,可以得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 技术、经济和操作层面都具有较高的 可行性。
02
平台能够提高物流效 率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的共 享和协同,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 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选题的必要性 (1)1.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1)1.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1)1.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2)1.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3)§第二章技术方案论述 (4)2.1项目技术关键点及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4)2.1.1项目技术关键点 (4)2.1.2项目技术创新点 (5)2.1.3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5)2.2项目技术方案论述 (7)2.2.1生产技术 (7)2.2.2工艺流程 (23)2.2.3主要技术参数 (33)2.2.4项目技术质量指标 (34)2.2.5各阶段目标 (36)2.3项目经费预算情况 (37)2.3.1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 (37)2.3.2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 (37)2.3.3项目投资预算 (38)2.3.4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40)§第三章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41)3.1项目技术来源 (41)3.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41)3.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 (41)3.3.1技术人员总数 (41)3.3.2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42)3.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42)3.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42)§第四章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43)4.1预期市场需求 (43)4.2预期盈利水平 (43)4.3预期产业化前景 (44)4.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45)4.4.1技术风险 (45)4.4.2管理风险 (45)4.4.3市场风险 (46)§第五章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8)5.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8)5.1.1社会效益分析 (48)5.1.2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1)5.2对资源利用情况 (53)5.3对人才培养情况 (54)5.4环境影响及效益 (54)§第一章选题的必要性1.1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物流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和管理等职能列入相关司局,确保了我国物流发展中所需要的宏观管理与协调职能的到位和机制的建立。
“十三五”重点项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者:————————————————————————————————日期:“十三五”重点项目-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基于产业特色的江苏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后分析了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产业特色的江苏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
后指出了政府相关部门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所要发挥的作用。
[ 关 键 词 ]产业特色;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 中 图 分 类 号 ]F25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005- 152X(2010)07- 0119- 04
[收稿日期]2010- 01- 28 [ 基 金 项 目 ]江苏省软科技研究计划项目“加快江苏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研究”(BR2009060) [ 作 者 简 介 ]高开朋(1987-),男,山东临沂人,东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华顾盼(1986-),女,
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为其它行业提供物流服务,不同产 业所需要的物流服务不尽相同,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企业对 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构建能够支撑江苏 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时必须以江苏省当前 的产业特色为基础,结合当前江苏省物流业以及已有物流信 息平台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构建,能够更好地 实现江苏省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物流业更好地服务于江 苏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4.1 江苏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从江苏省的产业特色来看,江苏省物流需求主要来自以 下三个方面[5]:一是依赖于众多的工业企业物流需求。江苏是 制造业大省,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制造业发展为现代物流提 供了有效支撑,并且随着生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 业的需求将成倍增加。二是商贸业的需求。江苏省商品市场发 达,拥有各类市场约 7 000 个,具有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批 发零售业快速的发展对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国际物 流需求。江苏省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国际物流需求旺盛。目 前,江苏省已有保税物流园区 1 个,保税物流中心 3 个,数量 居全国前列。在这三个物流需求的来源中,工业企业物流需求 达到了 70%以上,因此江苏省的物流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工业 企业的发展。
关于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分析建议

关于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分析建议摘要:从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背景和新冠疫情常态化社会需求出发,探讨了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定位,分析建议市级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平台两个层次建设,并着重从平台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整合物流信息相关资源,形成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政企的物流信息高效共享的“信息枢纽”以及城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门户”,提出了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面向行业监管单位和物流企业部门,提供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的物流相关信息服务,形成政府市场间、市场主要信息平台间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物流信息网络生态。
关键词:城市物流;信息平台;政务平台;商务平台;运营一、背景为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数字交通的战略部署,有力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等政策叠加期的战略机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破解城市配送难题,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2021-2025年)》及《“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要求,结合新冠疫情常态状态下民生物资的保障需求,建议开展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致力于构建覆盖城市物流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覆盖全产业链的数据仓库和市级综合服务门户,搭建市级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平台,有效实现区域间、行业间、运输方式间、政企间、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安全、可控、顺畅交换共享,逐步汇集物流业内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静动态数据信息,提供公共、基础、开放、权威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形成物流信息服务的良好生态基础,从而促进城市物流业产业向绿色高效全面升级。
二、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标物流信息平台针对当前城市物流行业大多存在的“小、散、乱”现状,“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成本高”等问题,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搭建市级政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城市物流枢纽从业人员、运输车辆、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道路拥堵等集物流全要素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的清洗交换共享和挖掘,提供面向政府和物流企业的公共、基础、开放、权威的物流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面向物流市场的投资、商业运营的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物流活动全过程数字化,形成物流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基建体系。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性研究报告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性研究报告(初稿)⽬录第⼀章项⽬概述 (1)1.1. 项⽬名称 (1)1.2. 项⽬承担单位 (1)1.3.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1)1.4.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1)1.5. 建设⽬标与原则 (2)1.5.1. 总体⽬标 (2)1.5.2. 分期⽬标 (2)1.5.3. 建设原则 (3)1.6. 主要建设内容 (5)1.7. 投资及资⾦来源 (6)1.8. 效益分析 (6)1.8.1. 社会效益 (6)1.8.2. 经济效益 (7)1.9. 结论与建议 (7)1.9.1. 结论 (7)1.9.2. 建议 (8)第⼆章项⽬建设的必要性 (9)2.1. 现状与差距 (9)2.1.1. 苏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础状况 (9)2.1.2. 其它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状况 (14)2.1.3. 差距 (16)2.2. 项⽬建设的必要性 (18)2.2.1. 是苏州提升城市地位的有⼒举措 (19)2.2.2. 是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 (19)2.2.3. 是苏州⼤⼒发展经贸的需要 (20)2.2.4. 是苏州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1)2.3. 项⽬建设的可⾏性 (21)2.3.1. 政策环境可⾏性 (21)2.3.2. 技术可⾏性 (22)2.3.3. 经济可⾏性 (23)第三章项⽬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4)3.1. 指导思想 (24)3.2. 建设原则 (24)3.2.1. 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相结合原则 (24)3.2.2. 服务原则 (24)3.2.3. 中⽴原则 (24)3.2.4.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25)第四章项⽬建设的总体需求与整体规划 (26)4.1. 总体需求 (26)4.1.1. 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27)4.1.2. 公共数据交换需求 (27)4.1.3. 供应链管理需求 (27)4.1.4. 中⼩企业ASP需求 (28)4.2. 总体⽬标 (28)4.3. 分期⽬标 (28)4.3.1. 近期⽬标 (29)4.3.2. 中期⽬标 (29)4.3.3. 远期⽬标 (29)4.4. 与苏州市地⽅电⼦⼝岸平台的关系 (30)4.5.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体规划 (30)4.5.1. 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31)4.5.2. 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34)4.5.3. 中⼩企业ASP平台 (40)4.5.4. 专业市场平台 (45)4.5.5. 电⼦数据交换平台 (45)4.5.6. 基础⽀撑平台 (46)第五章项⽬的建设及运营模式 (47)5.1. 国内其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地⽅电⼦⼝岸建设及运营模式 (47) 5.2. 建设及运营模式简析 (48)5.2.1. 政府建设,实体运营 (48)5.2.2. 实体建设,实体运营 (48)5.3. 实体组建和构成 (49)5.3.1. 筹建阶段组织机构 (50)5.3.2. 经济实体组建后组织机构 (51)第六章项⽬投资估算和资⾦来源 (54)6.1. 项⽬投资范围 (54)6.2. 投资测算依据和⽅法 (54)6.2.1. 投资测算主要依据 (54)6.2.2. 测算⽅法 (55)6.2.3. 测算结果 (55)6.2.4. 资⾦筹措 (55)6.2.5. 投资回报 (55)第七章⾯临的困难与保障措施 (56)7.1. ⾯临的主要困难 (56)7.2.1. 物流信息化标准不统⼀ (56)7.2.2. 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差 (56)7.2. 具体的保障措施 (56)7.2.3. 政策保障 (57)7.2.4. 组织保障 (57)7.2.5. 资⾦保障 (57)7.2.6. 技术保障 (58)第⼋章结论与建议 (59)8.1. 结论 (59)8.2. 建议 (59)第⼀章项⽬概述1.1.项⽬名称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2.项⽬承担单位◆苏州市发展和改⾰委员会(苏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苏州市现代物流业领导⼩组办公室)◆神州数码国信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3.可研报告编写单位神州数码国信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4.可研报告编写依据◆《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2004]1617号)◆《全国性、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信息产业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 项目名称.................................................
. 项目承担单位.............................................
.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 建设目标与原则...........................................
.......................................................
.......................................................
.......................................................
. 主要建设内容.............................................
. 投资及资金来源...........................................
. 效益分析.................................................
.......................................................
.......................................................
. 结论与建议...............................................
.......................................................
.......................................................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现状与差距...............................................
.......................................................
.......................................................
.......................................................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
.......................................................
.......................................................
.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
.......................................................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 指导思想.................................................
. 建设原则.................................................
.......................................................
.......................................................
.......................................................
.......................................................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与整体规划. ...........................
. 总体需求.................................................
.......................................................
.......................................................
.......................................................
.......................................................
. 总体目标.................................................
. 分期目标.................................................
.......................................................
.......................................................
.......................................................
. 与苏州市地方电子口岸平台的关系...........................
. 苏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体规划...........................
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中小企业ASP平台..................................
专业市场平台......................................
电子数据交换平台..................................
基础支撑平台......................................
第五章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模式...................................
. 国内其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及运营模式. ....
. 建设及运营模式简析.......................................
.......................................................
.......................................................
. 实体组建和构成...........................................
.......................................................
.......................................................
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 项目投资范围.............................................
. 投资测算依据和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