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合集下载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王新宝【摘要】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LH) in childre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from 11 hospitalized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HLH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2009 to 2013.ResultsIn 11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HLH, 6 patients were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HLH, 1 patient was T-cell lymphoma associated-HLH, 2 patients had unknown reason, 2 patients had mutations in the UNC13D gene coding sequence, c.2459C>T/p.A832V (alanine to valine mutation) andc.3067C>T/p.R1023C (arginine to cysteine mutation) respectively. In 11 patients, 6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5 patients were died.ConclusionsThe HLH in chil-dren lacks speciifc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rogresses rapidly. It should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ime.%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

噬血细胞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噬血细胞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噬血细胞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组织细胞增生并伴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为自限性疾病。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嗜血细胞综合征起病凶险,症状重,应向家长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树立家长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和护理。

2.隔离保护有条件入层流隔离床隔离,做好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交叉感染。

3.饮食护理在用激素治疗过程中,患儿往往伴有食欲亢进,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为营养原则,并多饮水;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对陪住家长积极宣教。

4.药物护理正确执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药物现配现用,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外渗,有计划的选择静脉,保护好静脉。

可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应用足叶乙苷药物时,注意滴速不可过快,一般每次 2~4h,防止低血压出现。

5.对症处理高热患儿嘱其多饮水,出汗多应酌情补液,血小板计数低的患儿避免乙醇及温水擦浴,降温后及时复测体温;对血小板计数、血象异常的患儿,在实施有创操作后务必有效止血。

6.病情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噬血细胞综合征侵袭性强、临床症状重、进展快。

入院后应严密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 24h出入量。

注意由于入量不足、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等所致的早期休克表现。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预防感冒;进入维持治疗期的患儿可正常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劳累,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2.饮食指导注意饮食卫生,进餐前后要洗手,睡前晨起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膳食结构均衡,少食多餐,多食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

3.用药指导(1)药物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指导家长会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异常立即就诊。

(2)禁止预防接种。

4.康复指导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适量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在治疗整个间期,禁止使用各种预防接种。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的18例护理体会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的18例护理体会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的18例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10-14T13:54:32.5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作者:阿孜古力?艾合麦提胡金辉王慧颖[导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重要脏器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凝血障碍等。

阿孜古力?艾合麦提胡金辉王慧颖(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 探讨对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8例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

结果:18例患儿中患儿中痊愈8例(44.4%),死亡4例(22.2%),继续治疗6例(33.3%)。

结论:对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儿童;嗜血细胞综合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033-02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18 cases of children's blood cells syndromeAziguli Aihemaiti, Hu Jinhui, Wang Huiy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Urumqi City, Xnjiang,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ildren with blood cell syndrome in children.Method Selection of August 2010 ~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from 1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all patients of integrated nursing,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disease monitoring, medication nursing and diet nursing. Results 18 cases (44.4%) were cured, 4 cases (22.2%) died, and 6 cases (33.3%) were continued treatment.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children with the blood cell syndro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children.【Key words】Children; Blood cell syndrome; Nursing嗜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疾病,也叫做嗜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肝脾肿大、凝血障碍、全血细胞减少,组织细胞还会对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吞噬[1]。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4 小结
贲门癌切除食管残 胃吻合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并 发率高达 5 0 ~7 0 [ 1 ] 。随 着早 期 贲 门癌 诊 断率 的提高 , 术后长期 生存 的患者将 会不 断增 多 , 如采用 单纯食管残 胃吻合法重建消化道, 严重影响部分患 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带蒂间置空肠术式 , 可预防胆 汁返流, 明显减少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维普资讯
护士进修杂志 2 0 0 4年 8 月第 1 9 卷第 8 期

7 2 3 ・
度 为无症 状 ;I 度为 1 个月 内 1 ~3次返流 ; Ⅱ度为 每周 1 ~3次返流; Ⅲ度为每周 3次以上返流。贲门 癌术后未作空肠间置者, 常易发生返流性食管炎 , 而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 , 患者饮食间隔要适当调 整, 宜少 量 多餐 , 减 轻返 流症 状 。许 多 酸性 食 物 : 如 高脂食物、 含酒精饮料、 咖啡 、 蕃茄等 , 可刺激食道和 增加 胃酸分 泌 、 使 患 者 症状 加重 。因此 要积 极避 免 之并保持饮食清淡 , 富有营养和易消化 , 同时晚餐不 可过 晚 , 最好将 晚餐时 间放在 下午 7时前 , 这样 待入 睡时 , 胃内食物已基本排空 , 不会 出现返酸等症状而 影 响睡眠。另外 , 午 饭后 保 持 坐 位 休 息或 活 动 1 h 左 右再午睡 , 也有 利 于 减轻 症状 , 必 要时 给制 酸剂 、 粘膜保护剂及 胃肠动力药 应用 。
维普资讯

7 2 4 ・
护士进修杂志 2 0 0 4 年 8月第 1 9 卷第 8 期
到及 时有效 的处理 。HP S患 儿体 温变化 快 , 高峰体 温达 4 0 ℃以上 , 呈稽 留热 , 应 随时 观察体 温变 化 , 发 热时 3 0 mi n测温一次 , 肛温 ≥3 9 . 5 ℃或 口温≥ 3 9 ℃ 时应及 时予 物理或化 学降温 。对 高热伴末梢循环不 良患 儿忌用 冰袋 。对使 用药物 降温患儿需密切 观察 降温效果 , 防止 因体 温下 降过快 , 出汗过 多而造 成虚 脱, 并鼓 励 患儿 多饮水 。密 切监 测血 压 、 神志 变化 , 及早 发现 因凝血 因子 及 血 小 板 降低 而 引起 内脏 出 血、 颅 内出血情况 , 必要 时 予 心肺 监护 , 有呼 吸道症 状 时酌情吸氧 。 2 . 2 . 2 密切 观察 药物 副作用 , 减轻药物不 良反应 ( 1 ) 对长期应 用环孢 霉素 A( C Y — A ) 及糖 皮质激 素 的患儿应 观察有无 继发性 高血压及高血压脑 病 的 发 生 。因两种药物 均有 升 高 血压 的副 作用 ’ 。 ] 。应 定 时监测血压 , 对 血 压偏 高 的患儿 及时 使用 降压药 物并 注意观察降压 药 引起 的副作 用 , 如 电解 质紊 乱 等。 ( 2 ) 环孢霉素 A、 足叶 己甙 ( V P 1 6 ) 静 注时 , 注意 局部 的副作用 , 环孢 霉 素 A 的t bJ L 剂 量为 1 . 5 a r g / ( k g . d ) 以生理盐 水或 5 G. S稀 释 至 1: 2 0 ~ 1: 1 0 0 于2 4 h内缓慢 静脉滴 注 , 临床上通 常使用微 泵控制剂量 。C Y — A静脉滴注溶液中含聚氧乙基化 蓖麻油[ 4 ] , 为脂溶性物, 渗 出皮下很难吸收, 易致纤 维包裹 而形 成硬结 。 V P 1 6为周期 特 异 性 的细 胞 毒 药 物 , 输 液 外渗 时可 导 致 组 织 坏 死 和/ 或 血 栓性 静 脉炎[ 2 ] , 故 输 V P l 6 前需确保静 脉 通 畅有 回血 , 局 部无 红肿 、 疼痛 方可使 用 , 滴 注速度 宜慢 以减轻局部刺 激 , 仔细观察 局部皮肤情 况 , 一旦 外漏应 立即停止输 注 , 按化疗药 物外漏处置 执行L 5 ] 。 ( 3 ) 其它 : 如静滴化 疗药 VP 1 6时会 引起 体位性 低血压 [ 2 ] , 故在静 滴 时速 度 宜慢 , 嘱患 儿平 卧 , 更换 体位 时动作 宜慢 。C Y — A及 V P 1 6 对 肝 肾功 能有影 响, 需定 期监测肝 肾功能情 况 , 如有异常及时遵 医嘱 用药 。二药 均可引起 消化道反应 , 应做好 口腔护理 、 饮食护理 。C Y — A 改 口服后 嘱其 饭 后 服 , 滴 剂 可与 饼干 、 牛奶 同服 , 以减少 胃肠 道 反应 , 并保 证药 物剂 量 的 准确 性 。长期 服 用 C Y — A 可 引起 容 貌 的改 变, 如 多毛 、 齿龈增 生等 , 应 向患 儿及 家长 做好 解释 工作, 告 知停药后会恢 复原来 的容貌 , 消除患儿及家 长的顾虑 , 增加服药 的依从性 。 2 . 2 . 3 观察口腔粘膜变化, 做好 口腔护理, 避免真 菌感染。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造成真菌感染 的重要 因素[ 6 ] 。有效 的护理对 预 防 口腔感染 非常重 要 。故 对 HP S的 患 儿, 要 求 每 日饭 后 、 睡 前 予 1:5 0 0 0 呋喃西林 液或 口泰 漱 口, 每 日二 次制 霉菌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家庭护士2007年10月第5卷第10期中旬版(总第86期)?15?后20min~30min镇痛效果最佳,这时候进行治疗护理操作较合适[,老年病人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及时间,并观察血压,呼吸.3小结全肺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同时应认识到这是经胸腔的一种破坏性手术,尤其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有严重影响和损害,所以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忌.手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和协助戒烟,术后加强监护和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尽早施行胸部理疗,是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使老年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1]任光国,周允中.胸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74.[2]刁利华,牛燕红,李燕玲.老年癌症病人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调查及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37.[3]刘振华.肿瘤预后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248.[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5]MurrayRP,AnthouisenNR.Effeetsofmultipleat—temptstoquitsmokingandrelapsestosmokingonpui—monaryfunction[J].JClniEpidemiol,1998,51(12):1317—1326.[6]刘小联,靳晓玉,赵风琴.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697.[7]高文,丁嘉安,张雷,等.高龄肺癌围术期心肺监护及护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2):105.作者简介:王春兰(1968一),女,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工作单位: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稿日期:2007—08—28)(本文编辑卫竹翠)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张世群摘要:总结了15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升高,出血征象及感染先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控制体温及感染的发生,预防和减轻出血;加强皮肤护理和饮食管理,正确输注各种成分血及血制品,以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EB病毒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888(2007)10B一0015—03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岁;15例患儿均有发热,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肝HPS)被认为是一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吞噬细功能受损,13例有[凝血]因子I 减少,8例患儿有低胞增多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的疾病….该病蛋白血症,水肿,胸腔,腹腔积液和消化道出血各3由Risdu11等[于1979年首次提出,并认为这是一例;治疗上除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外,同时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感染引起的按国际组织细胞病学会的化疗方案给予足叶乙甙及HPS称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usas一糖皮质激素化疗,根据病情表现给予输注红细胞悬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IHPS),多由病毒液,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15例感染所致,其中一半以上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中治愈2例,好转5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5例,死由于该病过程凶险,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4年ll亡3例.月一2006年12月收治的15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2护理临床特点及护理介绍如下.2.1发热的护理发热为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临床资料本组15例患儿均有发热,发热峰值39.7℃~41.115例患儿中,男9例,女6例;年龄1岁~13℃,时间11d至1个多月.根据此病的发热特征给16?FAMILYNURSEOctober.2007V01.5No.10B予相应的护理:①患儿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及液体;②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如冷敷头部,体表大血管处,温水,酒精擦浴,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温水,酒精擦浴,肌肉注射退热药物或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时要避免诱发或加重皮肤和消化道出血;③退热时患儿常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液体,并擦身更换衣服;④发热时患儿唾液分泌减少,加上患儿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致口腔黏膜损害,口腔感染,应做好口腔护理,给予0.05%的氯己定漱口,每日3次.2.2感染的预防由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浆清蛋白低下,应用足叶乙甙,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患儿极易继发感染,因此,预防感染对患儿至关重要.具体措施是:①将患儿安置于非感染病房,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用三氧灭菌机消毒空气1h;②床单保持清洁卫生,病房地面,桌面用84消毒液擦拭2次;③限制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④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预防感冒,做好生命体征,实验检查项目的监测,及早发现感染先兆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3出血的护理患儿由于血小板及[凝血]因子I减少明显,本组病例中皮肤黏膜出血12例,皮下血肿4例,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DIC)2例.护理措施:①避免情绪紧张和波动,患儿一旦发生急性出血,护士应给患儿以安慰及疏导.②护士要熟知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 因子I检查结果,若血小板及[凝血]因子I减少,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剪短指甲,用软毛牙刷刷牙,禁挖鼻孔;避免粗硬食物,不宜过热, 以免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有消化道急性大出血者应禁食,禁饮;患儿病情危重期需经常采集血液标本做各种检查,护士应尽量集中采集而且尽量选取表浅血管穿刺取血,穿刺后按压30min~60rain,以防出血不止,若局部有血肿形成,给予冰敷或加压包扎,同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烦躁,头痛,呕吐,甚至出现意识, 瞳孔改变,应警惕颅内出血,同时注意有无腹痛,血便,血尿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征象.2.4水肿的护理患儿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低蛋白水肿,因此要加强皮肤护理及饮食管理.①皮肤护理:本组有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水肿时皮肤变薄,张力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容易擦破而导致继发感染或发生压疮.因此,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受压过久.患儿衣服宜柔软宽松,内衣为全棉织品,勤洗勤换,床铺要保持整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鼓励患儿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发生,为患儿翻身时,避免拖,拉,拽,防止皮肤擦伤,本组患儿无一例发生皮肤破溃或感染.②饮食管理:应进食适量蛋类,瘦肉,豆类制品等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的食物,以增加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给予低盐饮食.③要限制液体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利尿剂.2.5输血及血液制品的护理患儿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浆清蛋白减少等,常常需要输入各种成分血或血制品,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还应注意不同的成分血有不同的输注要求.①红细胞悬液,输注前严格"三查八对",1u的红细胞悬液输注时间不超过8h.②血小板禁止剧烈震荡, 以免血小板释放三磷腺苷(ATP)发生不可逆聚集破坏l4J,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输注速度要快,以病人能耐受为宜,若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常温下放置,并每隔10min轻轻摇动血袋,严禁入4℃冰箱内保存.③新鲜冰冻血浆使用前于37℃的水浴中融化,并轻轻摇动血袋,使融化后的血浆内外温度一致方可输入.④25%白蛋白加等量的5%葡萄糖稀释后输入,水肿患儿需用利尿剂者应在白蛋白输注完后30min给予.⑤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速度应慢,因大量快速的注入人体可能产生免疫反应,如加重发热过程,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引,所以,前30min为0.01mL/(kg?mln),如无不良反应,可增至0.02mL/(kg?min)~0.04mL/(?rain).噬血细胞综合征病程凶险,病死率高,病程中并发症多,因而护理工作繁重,除以上护理措施外,还应观察更昔洛韦,足叶乙甙,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家属以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参考文献:[I]AI—TalagAH,MohamedAE,DafuiiaMM,eta1. Hernophagocyticsyndrome[J].SaudiMed,2Ooo,21(1O):979.[2]RisdallRJ,MckermaRW.NesbitME,eta1.Virus—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Abenighhistiocytic proliferationdistinetfmmmalignanthistiocytosis[J].Cancen,1979,44(3):993.[3]徐洪贵,林泽余,方建培.小儿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58—260.家庭护士2007年lO月第5卷第lO期中旬版(总第86期)?17?[4]王爱梅,闵皓,孙桂芝.成分输血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77—178.[5]王丹华.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的不良反应[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增刊):55—57.作者简介:张世群工作单位:400014,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收稿日期:2007—08—28)(本文编辑卫竹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薛芬,崔新华,孙艳美摘要:总结了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的护理,配合好医生维持患儿血氧分压稳定,确保有效血液循环和维持血糖稳定,降颅内压,减少惊厥的发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及时给氧,保暖,合理喂养,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等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减轻脑损伤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新生儿;脑缺氧;脑损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888(2007)10B一0017—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多种因素引28℃开始,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做好肤温监起的脑缺氧和脑血流减少而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脑测,直到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时停止升温,损伤,是围生期最常见的疾病,HIE不仅严重威胁新注意避免升温过快,过高导致肺出血,颅内出血,一生儿的生命也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目切治疗及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打前,对HIE的治疗还没有肯定的特效疗法,仍以支开箱门的次数,维持箱温的稳定.适宜的体温可使持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以减轻患儿脑损伤的综机体耗氧及代谢率降低,蒸发热量减少,消除硬肿合治疗方法.因此,科学的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症.环节,我科收治的HIE患儿共50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50例,男27例,女23 例;足月儿41例,过期产儿9例;出生时体重< 2500g2例,2500g--4000g39例,>4000g9例;可查出的病因:母亲患妊娠高血压6例,宫内窘迫7例,出生时窒息史25例,其他12例;全部于出生后48h以内住院治疗;本组患儿中48例痊愈出院,好转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预后不详;住院天数8d--21d.平均12d.1.2临床表现开始表现为兴奋,易激惹,肌张力增强,以后出现反应淡漠,嗜睡,肌张力减弱,新生儿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体温不升;严重的出现昏迷,抽搐,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其中合并吸入综合征3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2例,新生儿硬肿症6例, 乏氧心肌损伤3例,乏氧肾损伤1例.2护理2.1保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维持体温在36℃~37℃十分重要,急救时将患儿置于辐射热源下进行,病情平稳后置入暖箱保暖_1J,在复温时,箱温从2.2维持血氧分压稳定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 持续吸氧一般足月儿氧流量为0.5L/min~1.0L/rain,氧浓度30%~40%,并给以经皮血氧浓度监测,随时调整氧流量,湿化氧气,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血氧含量在正常水平,二氧化碳能有效的排出.2.3确保有效的血循环严密监护患儿的心率和血压,保持心率在120/min~140/min和肢体末梢温暖,肤色红润,观察尿量,保证尿量正常,对不能吃奶的患儿给予静脉补液,保证患儿有效的循环血量,使脑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减轻脑损伤.2.4防儿患儿低血糖保持患儿血糖在5.4mmol/L血糖是维持脑代谢的唯一能量,稳定有效的血糖浓度可以确保脑代谢的需要,减轻脑损伤. 生后6h内早开奶,首先喂2mL~5mL5%葡萄糖液,无腹胀和呕吐的既可以喂奶,最好喂母乳.不能进奶的可鼻饲从2mL开始递增,每次打奶前都要先抽取少量的胃液,确保胃管没有脱出,避免引起误吸.鼻饲前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VI腔,要定时监测血糖,根据结果调整液体的速度.。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为以后护理此类病历患儿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在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提高活动耐力、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护理措施。

结果我科室收治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2例患儿症状加重转PICU,最后因并发症死亡,其余10例患儿杜氏利曼原虫均阴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定期随访。

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婴幼儿;黑热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对临床上提出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护理支持,按照护理程序采取护理措施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的护理模式[1]。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HLH病因复杂,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引起,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3]。

我科室收治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对该病例进行护理,现将护理干预方式及循证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8月~5.6岁,平均(2 ± 0.8)岁;黑热病rk39层析实验阳性,确诊为黑热病;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12例患儿均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整个研究过程研究治疗随访过程及相应护理对策,整个护理过程运用询证护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分享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经验。

本组研究中的患儿有以下临床特征:1.2 治疗效果12例患儿,其中2例因为病情较重且有并发症,按照上级医师指示转至PICU继续治疗,其余10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黑热病,病辅助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配合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患儿无不良反应,现一般状况良好。

黑热病诊治及护理

黑热病诊治及护理

3
黑热病的护理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01
食物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
02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
03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04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05
生活护理
B
D
A
C
E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药物疗效评估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
疗效观察:定期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02
药物剂量调整: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
04
药物副作用监测: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药物疗效评估: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副作用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04
营养支持:维生素、矿物质等
05
辅助治疗:止痛药、退烧药等
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药物副作用: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监测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03
症状:发热、贫血、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04
症状及诊断方法
01
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02
诊断方法:血液检查、骨髓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03
诊断标准:符合黑热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

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护理

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护理
常见于EB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贫血、 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
什么是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 病因
该综合征通常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特别是在免 疫系统较弱的儿童中。
病毒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异常吞噬红细胞和血小 板。
什么是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 症状
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疲劳、贫血 等。
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
可以通过沟通和陪伴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该综合征的知识,以便于他们理 解病情。
帮助家属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增强护理信心 。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症状监测
教育家属如何观察和记录症状变化。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预防感染
指导家属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需加强防控措施。
护理效果的评估如何进行?
护理效果的评估如何进行? 症状改善评估
通过观察症状的变化来评估护理效果。
如发热、贫血等症状是否减轻。
护理效果的评估如何进行? 生活质量评估
通过问卷或访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症状对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预防并发症
通过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严重 并发症。
如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需要密切监测 。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
精心的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包括心理支持和营养管理。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促进康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
护理效果的评估如何进行? 家属满意度调查
定期进行家属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服务的质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发表时间:2018-08-24T15:33:50.3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作者:孙宥涵付仲霞刘晶乔丽娟谢佳瑜
[导读] 探讨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为以后护理此类病历患儿提供有力依据。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综合内科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为以后护理此类病历患儿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在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提高活动耐力、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护理措施。

结果我科室收治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2例患儿症状加重转PICU,最后因并发症死亡,其余10例患儿杜氏利曼原虫均阴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定期随访。

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婴幼儿;黑热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对临床上提出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护理支持,按照护理程序采取护理措施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的护理模式[1]。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HLH病因复杂,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引起,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3]。

我科室收治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对该病例进行护理,现将护理干预方式及循证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8月~5.6岁,平均(2 ± 0.8)岁;黑热病rk39层析实验阳性,确诊为黑热病;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12例患儿均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整个研究过程研究治疗随访过程及相应护理对策,整个护理过程运用询证护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分享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经验。

本组研究中的患儿有以下临床特征:
1.2 治疗效果
12例患儿,其中2例因为病情较重且有并发症,按照上级医师指示转至PICU继续治疗,其余10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黑热病,病辅助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配合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患儿无不良反应,现一般状况良好。

1.3 方法
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经验,具体循证方法如下:
①首先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由科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共同组成;②由责任组长提出问题,包括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进行前期讨论[4]。

③将问题归纳整理后,整合相关关键词;④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护理对策,制定针对个性护理干预方案,逐一完成护理干预方案。

⑤在患儿出院后,对循证护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5],进一步改进护理干预方案,制定循证护理措施。

2 循证护理干预及护理对策
2.1 预防出血的护理
黑热病患儿常常伴有两系或者三系减少的症状,会使得患儿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能异常,肝脾肿大明显。

因此护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护理,告知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

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及意识变化,同时加强输血护理。

2.2 发热护理
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发热为其主要症状,使患儿代谢增加,消耗过度,低于机体需要,加重病情,影响治疗。

护理干预对策:监测患儿体温变化,;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输注,增强抵抗力;同时要防止发生高热惊厥;严格控制陪客及探视人员,指导家属进行手卫生。

2.3 口腔护理
黑热病患儿由于长时间的发热会使得口腔内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

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患儿住院期间有无牙龈出血及牙垢、有无口臭,有无口腔黏膜破溃,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补充多种维生素[5]。

2.4消毒隔离
黑热病是一种地方性的传染病,因此要做好消毒隔离。

护理干预对策:1、环境:对患儿采取虫媒隔离,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房间两次,定时开窗通风,床单位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以降低感染率。

2、医护人员方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执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护理操作时戴手套进行自我保护
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黑热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葡萄糖酸锑剂,对锑剂无效或者禁忌这可选择戊烷脒、两性霉素B;但是锑剂易得且具有较小毒性,为首选。

护理干预对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现象,会减少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则需立即停止用药,否则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脏、肝脏等脏器。

对患者用药后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6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儿家属对此疾病没有足够了解黑热病,从而,易导致患儿及其家属恐惧黑热病。

护理干预对策: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相关治疗的方法及目的,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疾病的治愈充满信心。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护理理念是运用最科学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实施护理。

我科室将这12例病历总结分析,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将最优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将患儿在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提高活动耐力、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应
用循证护理干预,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疗效,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蔡焕静.1例两性霉素B治疗黑热病的循证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3):256-257.
[2]贾晶.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5):54-56.
[3]朱智芳.浅谈黑热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192.
[4]易冬玲.黑热病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08):639-640.
[5]郭燕玲,徐芳.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7):253-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