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处理方法
数显温控仪抗干扰解决方案

数显温控仪抗干扰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数显温控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温度控制设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温控仪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信号的影响,从而导致温度控制的不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数显温控仪抗干扰的解决方案。
一、电磁屏蔽1.1 金属外壳设计:数显温控仪的外壳应采用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或不锈钢。
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屏蔽外部电磁干扰信号,提高温控仪的抗干扰能力。
1.2 良好的接地设计:数显温控仪的接地设计非常重要。
应确保温控仪的接地电阻小于1Ω,以便将外部干扰信号引到地,减少对温度测量和控制的干扰。
1.3 电磁屏蔽材料的使用:在数显温控仪的内部电路板上,可以采用电磁屏蔽材料覆盖,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
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有铁氧体材料和导电胶带。
二、滤波技术2.1 低通滤波器:数显温控仪的输入信号通常会受到高频干扰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干扰,可以在输入端采用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能够滤除高频信号,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2.2 数字滤波算法:在温度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
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有移动平均滤波和中值滤波等,这些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干扰信号,提高温度控制的稳定性。
2.3 滞后滤波器:滞后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滤波技术,它能够延迟信号的响应时间,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
在数显温控仪的控制回路中,可以采用滞后滤波器对输出信号进行处理,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
三、信号隔离技术3.1 光电隔离器:光电隔离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隔离技术,它能够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完全隔离,减少干扰信号的传递。
在数显温控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采用光电隔离器对信号进行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
3.2 电磁隔离器:电磁隔离器是另一种常用的信号隔离技术,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隔离。
在数显温控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采用电磁隔离器对信号进行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
3.3 转换器隔离:在数显温控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采用转换器隔离技术对信号进行隔离。
抗干扰的措施主要包括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和软件

数控车床如何抗干扰数控车床作为cnc机床自然也会像其他的电子仪器仪表一样受到众多的干扰,所以面对有可能发生的干扰我们必须有应对的措施,抗干扰的措施主要包括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和软件处理等。
①屏蔽技术:屏蔽是目前采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屏蔽技术切断辐射电磁噪声的传输途径通,常用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把所需屏蔽的区域包围起来,使屏蔽体内外的场相互隔离,切断电磁辐射信号,以保护被屏蔽体免受干扰,屏蔽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及电磁屏蔽。
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对于电场干扰时,系统中的强电设备金属外壳(伺服驱动器、变频器、驱动器、开关电源、电机等)可靠接地实现主动屏蔽;敏感设备如智能纠错装置等外壳应可靠接地,实现被动屏蔽;强电设备与敏感设备之间距离尽可能远;高电压大电流动力线与信号线应分开走线,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对于磁场干扰,选用高导磁率的材料,如玻莫合金等,并适当增加屏蔽体的壁厚;用双绞线和屏蔽线,让信号线与接地线或载流回线扭绞在一起,以便使信号与接地或载流回线之间的距离最近;增大线间的距离,使得干扰源与受感应的线路之间的互感尽可能地小;敏感设备应远离干扰源强电设备变压器等。
②隔离技术:隔离就是用隔离元器件将干扰源隔离,以防干扰窜入设备,保证电火花机床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隔离方法有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和继电器隔离等方法。
(1)光电隔离:光电隔离能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消除接地回路的干扰。
在智能纠错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端,用光耦作接口,对信号及噪声进行隔离;在电机驱动控制电路中,用光耦来把控制电路和马达高压电路隔离开。
(2)变压器隔离是一种用得相当广泛的电源线抗干扰元件,它最基本的作用是实现电路与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从而解决地线环路电流带来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干扰,同时隔离变压器对于抗共模干扰也有一定作用。
隔离变压器对瞬变脉冲串和雷击浪涌干扰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于交流信号的传输,一般使用变压器隔离干扰信号的办法。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抗干扰措施是保证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干扰措施。
1. 接地保护: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抗干扰的基础。
通过良好的接地保护,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受到地面电流、雷电、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2. 屏蔽措施:屏蔽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使用金属屏蔽或电磁波吸收材料对电气设备进行屏蔽,减少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3. 滤波措施:通过使用滤波器对电气设备进行滤波处理,可以消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绝缘措施:绝缘是电气设备保护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使用绝缘材料、绝缘墙等手段,提高设备的绝缘水平,避免电气设备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5. 接线规范:合理的接线规范可以降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在进行接线时,应尽量避免线缆交叉、过长、过密等情况,减少电气干扰。
6. 系统优化:通过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对控制系统进行参数调整、优化信号处理程序等。
7. 地域环境考虑:在电气设备的选址、建设和运行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所处环境的电磁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做好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8. 过电压保护:通过使用过电压保护设备,可以防止系统因外界雷电等因素引起的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10.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对于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抗干扰措施是电气工程中保证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接地保护、屏蔽措施、滤波措施、绝缘措施、合理的接线规范、系统优化、地域环境考虑、过电压保护、合理的线缆布置以及定期维护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干扰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抗干扰处理方法

PLC抗干扰处理办法一、模拟量抗干扰处理办法1.1 、模拟量类型:1.1.1 模拟量输入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1.1.2 模拟量输出类型1.2 模拟量输入抗干扰处理办法特点:1. 测温范围广:2. K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C,短期1200 C。
3. E 型: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
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4. J型: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C),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C),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5.S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C,短期1600 C。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1 .热电偶不能和强电放在一个线槽内2. 使用隔离型热电偶(信号线与屏蔽线分开的热电偶)处理方法:1. 检测冷端温度,冷端(查看冷端寄存器)与室温(环境温度)是否一致,如有偏差,现将冷端修正准确;1. 冷端温度温度正常时,将EK热电偶放在外部,不接其他负载,且不能与强电放在一个线槽时检测温度(AD模拟量对应寄存器)2. 将机壳接地,EK模拟量的线上加锡箔纸,并与其它干扰源隔开3. 加104 瓷片电容、磁环做防干扰处理4. 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分开走,模拟信号最好采用单独屏蔽线5. 集成电路或晶体管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在输入输出侧悬空,而在控制器侧接地。
6. 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7. 交流输入输出信号与直流输入输出信号应分别使用各自的电缆,并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敷设8. 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G9. 采用隔离变送器,将温度信号通过隔离变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在送入到PLC。
1.2.2 PT100特点:1. 测温范围:-99.9~499.9 C,线距越长线损越大1. 三线制PT100需要并成两线制接线,AD端接信号线,其余两根接在GND端2. 线距1.5m 左右,若测温距离长需使用特殊的延长线(线损小)3. 滤波,(1)电容滤波: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同滤波器来抑制高频串模干扰,(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一个47UF\16V 的电解电容来处理)(2)数字滤波:PLC内部有特需寄存器,可以改变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温度采集的频率。
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

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原创实用版4篇)《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篇1信号干扰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其他信号的影响,导致信号的质量下降或丢失。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1. 屏蔽: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或屏蔽器件,如金属箔或信号隔离器,来防止信号被干扰。
2. 滤波:使用滤波器来滤除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滤波器可以是硬件滤波器或软件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或高通滤波器。
3. 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调制方式,如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来降低信号干扰的影响。
4. 解调:通过解调信号,可以将干扰信号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出来,从而减少信号干扰的影响。
5. 抗干扰技术:使用抗干扰技术,如自适应滤波器或自适应信道均衡器,来抵消信号干扰的影响。
6. 信号放大:通过放大信号,可以增加信号的强度,从而降低信号干扰的影响。
7. 信号隔离:通过使用信号隔离器,可以将信号与干扰信号隔离开来,从而减少信号干扰的影响。
《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篇2信号干扰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其他信号的影响,导致信号的质量下降或丢失。
以下是几种解决信号干扰的方法:1. 信号隔离器:信号隔离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隔离电路中的信号,防止信号互相干扰。
信号隔离器可以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隔离,从而减小信号干扰的影响。
2. 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用于信号处理的电路元件,用于滤除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滤波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来滤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3. 屏蔽:屏蔽是指在信号传输的路径上添加屏蔽层或屏蔽网,以防止信号受到外部干扰。
屏蔽可以采用金属箔或金属网,覆盖在信号传输线的表面或包裹在信号传输设备的外部。
4. 接地:接地是指将电路中的金属部件连接到地面,以减小电路中的干扰信号。
接地可以有效地消除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5. 调整信号传输路线:调整信号传输路线可以避免信号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
例如,可以将信号传输线远离干扰源或调整信号传输线的走向,以减小信号干扰的影响。
无线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干扰解决方案无线干扰解决方案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无线干扰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无线干扰不仅会影响无线通信质量,还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无线干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干扰解决方案。
1. 频率规划频率规划是解决无线干扰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于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段,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避免不同设备之间频段的重叠,从而减少干扰的发生。
频率规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选择合适的频段:根据不同的无线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频段,例如2.4GHz和5GHz频段。
•避免频段重叠:在频段规划过程中,应避免多个设备使用相同的频段,特别是在密集无线设备的环境中。
•使用频率调谐技术:某些无线设备支持频率调谐技术,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工作频率,从而避免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2. 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是解决无线干扰问题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的范围和强度。
功率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功率调整: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调整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
例如,在靠近其他无线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设备的发射功率,以减少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自适应功率控制:某些无线设备支持自适应功率控制技术,根据信号传播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发射功率。
3. 信道分离信道分离是解决无线干扰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在无线通信中使用不同的信道,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隔离,减少干扰的发生。
信道分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频率分割:将无线通信的频段分为若干个不重叠的子频段,每个子频段分配给一个设备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设备之间的干扰。
•时分多址技术:使用时分多址技术,将无线通信的时间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设备使用。
这样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时隙隔离,减少干扰的发生。
4. 技术优化除了以上的常见方法,还可以通过技术优化来解决无线干扰问题。
技术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采用多天线技术:利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加无线通信的容量。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利 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如FFT、FIR等,对信号 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 络、模糊控制等,实现 对干扰的智能识别和自
适应控制。
集成电路技术:通过集 成电路设计,实现抗干 扰功能的集成,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
B
C
软件抗干扰 设计:采用 软件滤波、 数字信号处 理等技术, 提高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
电控抗干扰的效 果评估
测试方法:采用模拟干扰源,测 试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
测试环境:需要模拟实际工作环 境,包括温度、湿度、电磁环境
等
A
B
C
D
测试指标:包括抗干扰能力、误 码率、传输速率等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 分析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
D
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根 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抗
干扰策略
智能滤波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滤波,
提高抗干扰性能
智能预测技术:预测干 扰信号,提前采取措施
避免干扰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控制,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01
02
03
04
绿色抗干扰技 术:采用环保 材料和工艺, 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射频干扰:由射频信号产生的 干扰,如手机信号、无线电信 号等
电源干扰:由电源电压波动或 噪声产生的干扰,如电源线噪 声、电源电压波动等
接地干扰:由接地不良或接地 环路产生的干扰,如接地电阻 过大、接地环路等
电控干扰的传播
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电路 板等物理介质传播的干扰信号。
传导干扰的来源包括电源线、 信号线、地线等。
01
02
无线信号抗干扰的几种处理方法

无线信号抗干扰的几种处理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无线信号的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无线通信中,干扰是指其他信号对目标信号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传输。
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信号抗干扰的处理方法。
一、频谱分配和管理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基础资源,不同频段的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概率较低。
因此,合理的频谱分配和管理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
1. 频段规划:通过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频段进行规划,避免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
比如,将WLAN和蓝牙信号分配到不同的频段,避免相互干扰。
2. 功率控制:合理控制信号的发射功率,避免信号间的干扰。
通过降低发射功率,可以减少信号的传播距离,从而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3. 频谱监测:定期对频谱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干扰源。
通过频谱监测,可以了解当前频段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频率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干扰。
二、天线设计和布置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天线设计和布置可以有效减少干扰。
1. 天线选择: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性能参数,以提高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性能。
比如,使用有向天线可以减少信号间的互相干扰。
2. 天线布置:合理布置天线,避免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天线之间的距离应足够远,避免近距离的干扰。
3. 天线指向性: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天线的指向性,以减少干扰源对目标信号的影响。
通过调整天线的指向性,可以使天线主动屏蔽掉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信号。
三、信号编码和调制技术信号编码和调制技术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1. 前向纠错编码: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有海明码、RS码等。
2. 调制技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频移键控(FSK)、相位偏移键控(PSK)等。
四、信道选择和切换在无线通信中,信道选择和切换可以减少干扰信号对目标信号的影响,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干扰时加104瓷片电容进行滤波。
2.进行正确有效的接地。
3.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并正确接地。
4.信号线与其他的线需要分开布线。
5.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模拟量输出抗干扰处理办法
电压(0-10V)
1.有干扰时加104瓷片电容进行滤波
2.有强电干扰时,在电源端加磁环
3.根据机壳类型进行正确有效的接地处理
4.才用可靠性强,隔离性能好的开关电源
5.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6.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必须在同一线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最好,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3)接地法:这种方法是将测量回路进行接地处理,把干扰引入大地从而保障仪器的测量准确性,这种方法有两种接地形式:第一是热电偶参考端接地,第二种是热电偶测量端接地,注意:接地端不能与强电共地。
六.通讯口抗干扰处理办法
RS232口
处理方法:
1.加信号隔离器
2.采用带屏蔽的电缆线做为信号线
3.可靠有效的接地
8.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 变频器干扰的抑制
处理方法:
(1)加隔离变压器,主要是针对来自电源的传导干扰,可以将绝大部分的传导干扰阻隔在隔离变压器之前。
4.J型: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
5.S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
NTC10K/50K/100K
特点:
1.测温范围:
2.精度最高
3.测温距离长,可靠性高。
4.抗干扰性强。
处理办法:
1.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并正确接地。
2.信号线与其他的线需要分开布线。
3.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电压(0-10V)
注意:
1.干扰小,特殊规格有干扰时在外部加104瓷片电容
2.将机壳接地,EK模拟量的线上加锡箔纸,并与其它干扰源隔开
3.加104瓷片电容、磁环做防干扰处理
4.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分开走,模拟信号最好采用单独屏蔽线
5.集成电路或晶体管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在输入输出侧悬空,而在控制器侧接地。
6.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2.进行正确有效的接地
3.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并正确接地。
4.信号线与其他的线需要分开布线。
5.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10
二、开关量抗干扰处理办法
开关量输入输出
处理方法:
1.输入、输出线应用双绞线且屏蔽层应可靠接地,以抑制共摸干扰。
1.强电、弱电分开布线,不可共地
注意:
1.热电偶不能和强电放在一个线槽内
2.使用隔离型热电偶(信号线与屏蔽线分开的热电偶)
处理方法:
1.检测冷端温度,冷端(查看冷端寄存器)与室温(环境温度)是否一致,如有 偏差,现将冷端修正准确;
1.冷端温度温度正常时,将EK热电偶放在外部,不接其他负载,且不能与强电放在一个线槽时检测温度(AD模拟量对应寄存器)
(2)使用滤波器,滤波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防止将设备本身的干扰传导给电源,有些还兼有尖峰电压吸收功能。
(3)使用输出电抗器,在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增加交流电抗器主要是减少变频器输出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线路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其它设备正常。[
(4)信号线与动力线必须分开走线
(5)模拟量控制信号线应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电线规格为.
2.线距左右,若测温距离长需使用特殊的延长线(线损小)
3.滤波,(1)电容滤波: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同滤波器来抑制高频串模干扰,(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一个47UF\16V的电解电容来处理)(2)数字滤波:PLC内部有特需寄存器,可以改变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温度采集的频率。
4.采用双绞线作为信号线:串模干扰和被测信号的频率相当,这时很难用滤波的方法消除,此时可在信号源到PLC之间选用带屏蔽层的双绞线作为信号电缆,并确保接地正确可靠。采用双绞线作为信号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干扰,双绞线能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相互抵消。
3.根据机壳类型进行正确有效的接地处理
4、在输入侧采用隔离变压器、电抗器
5、输出侧采用不接地、PLC单独接地
6、PLC屏蔽处理
7、信号线用屏蔽单端接地远离电源
五.预防措施:
(1)屏蔽法:屏蔽法就是将热电偶信号线穿在铁管或者其他金属屏蔽物内进行屏蔽。这样可以防止电磁干扰和高压电场的干扰。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将铁管和其他屏蔽物进行良好的接地。
(2)隔离法:隔离法就是将热电偶悬空安装,使热电偶不与炉壁的耐火砖接触,热电偶与支架之间也采用绝缘物进行隔离,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预防高温漏电的干扰。
RS485口
处理方法:
1.加信号隔离器
2.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
3.可靠有效的接地
RS422口
处理方法:
1.加信号隔离器
2.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
3.可靠有效的接地
三、电源端抗干扰处理办法
处理方法:
1.电源端有干扰时,AC220输入加滤波器DC24V加磁环进行滤波
2.强电、弱电分开布线,不可共地
抗干扰处理方法
PLC抗干扰处理办法
一、模拟量抗干扰处理办法
、模拟量类型:
模拟量输入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模拟量输出类型
模拟量输入抗干扰处理办法
热电偶
特点:
1.测温范围广:
2.K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
3.E型: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
5.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6.交流输入输出信号与直流输入输出信号应分别使用各自的电缆,并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敷设
7,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8,采用隔离变送器,将温度信号通过隔离变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在送入到PLC
7.交流输入输出信号与直流输入输出信号应分别使用各自的电缆,并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敷设
8.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9.采用隔离变送器,将温度信号通过C。
PT100
特点:
1.测温范围:~℃,线距越长线损越大
注意:
1.三线制PT100需要并成两线制接线,AD端接信号线,其余两根接在GND端
处理办法:
1.有干扰时加104瓷片电容进行滤波
2.进行正确有效的接地
3.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并正确接地。
4.信号线与其他的线需要分开布线。
5.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电流(0-20mA/4-20mA)
注意:
1.限制输入电流,若输入电流大于20mA会烧坏通道
四.地线的正确接地
(1)信号地。输入端信号元件的地;(2)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N线;(3)屏蔽地。为防止静电和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外壳或金属丝网,通过专门的铜导线将其接入地下;(4)保护地。将机器设备的外壳或设备内独立器件的外壳接地,用于保护人身安全和防止设备漏电。
为了抑制附加在电源及输入、输出端的干扰,应对PLC系统进行良好的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方式与信号频率有关,当频率低于1MHz时,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之间时,通常情况下,PLC控制系统采用一点接地,将所有地线端子和相近接地点相连接,以获得最好的抗干扰能力。接地线截面积不能小于2mm2,接地电阻不能大于100Ω,接地线使用专用地线。
7.利用信号隔离器解决干扰问题也是很理想的办法,其原理是首先将PLC接收的信号,通过半导体器件调制变换,然后通过光感或磁感器件进行隔离转换,然后再进行解调变换回隔离前原信号或不同信号,同时对隔离后信号的供电电源进行隔离处理。保证变换后的信号、电源、地之间绝对独立。只要在有干扰的地方,输入端和输出端中间加上这种隔离器,就可有效解决干扰问题。
2.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3.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做为信号线并正确接地。
4.在信号线上面加磁环。
5.信号线与其他的电源线分开布线
6.外接设备尽量与PLC保持一定距离。
7.感性负载尽量不要与PLC放在同一个电箱内,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电流(0-20mA)
1.有干扰时加104瓷片电容进行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