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非选择题专项练(七)(含解析)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八含解析

非选择题专项练(八)(建议用时:40分钟)1.无水氯化锌常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实验室采用HCl气体除水与ZnCl2升华相结合的方法提纯市售氯化锌样品(部分潮解并含高温不分解杂质)。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无水氯化锌在空气中潮解生成Zn(OH)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水阶段:打开K1、K2。
将管式炉Ⅰ、Ⅱ升温至150 ℃,反应一段时间再升温至350 ℃,保证将水除尽。
除水阶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升华阶段:关闭管式炉Ⅱ,将管式炉Ⅰ迅速升温至750 ℃,升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关闭管式炉Ⅰ并关闭________(填“K1”或“K2”),待冷却后关闭________(填“K1”或“K2”)。
最后将________(填“A”或“B”)区的氯化锌转移、保存。
(4)除水阶段HCl与 N2流速要快,有利于提高除水效率。
升华阶段HCl与N2流速要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市售ZnCl2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
步骤如下:①溶液配制:称取m g ZnCl2样品,加水和盐酸至样品溶解,转移至250 mL的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1.[2022ꞏ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 4(s )+4H 2(g )⇌BaS (s )+4H 2O (g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0B.a 为n (H 2O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 4,H 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2022ꞏ海南卷]某温度下,反应CH 2===CH 2(g )+H 2O (g )⇌CH 3CH 2OH (g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v 正>v 逆,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 3CH 2OH (g )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 2O (g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 2===CH 2(g ), CH 2===CH 2(g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3.[2023ꞏ专题模块测试]K 、K a 、K w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500 ℃、20 MPa 条件下,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 增大B.室温下K (HCN )<K (CH 3COOH ),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一定比HCN 的大 C.25 ℃时,pH 均为4的盐酸和NH 4I 溶液中K w 不相等D.2SO 2+O 2 催化剂△2SO 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 不变,SO 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4.[2023ꞏ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 2O 5(g )⇌4NO 2(g )+O 2(g ) ΔH >0,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s 0 500 1 000 1 500c (N 2O 5)/(molꞏL -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1 000 s 时N 2O 5(g )转化率为50%C .其他条件不变时,T 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 时测得N 2O 5(g )浓度为2.98 molꞏL -1,则T 1<T 2D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5.[2023ꞏ福建福州质检]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7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NH 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2018新高考高考化学三轮:大题练七 含答案 精品

押题练七(时间:30分钟 分值:43分)1.(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 2通入Fe 2+ 和I - 的混合溶液中,探究Fe 2+ 和I - 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假设1:Fe 2+ 还原性比I -强;假设2:I - 还原性比Fe 2+ 强;假设3:一样强。
【验证假设】(1)设计如下几种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____________(按Cl 2气流方向的顺序填写)。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少量氯气,通过观察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4)为了实验成功,必须控制各物质的量。
该小组称取 3.04 g FeSO 4,同时称取 3.32 g KI 固体,溶于水中,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Cl 2体积最多不能超过________L(标准状况)。
【思考与交流】(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只能验证Cl 2分别与Fe 2+ 和I - 反应的速率大小,并不能证明Fe 2+ 和I - 还原性的强弱,于是提出另一方案:往KI 溶液中滴入某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即可证明I - 的还原性强于Fe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2分)(2)不能(2分)(3)(每空1分,共5分)实验步骤:KSCN 溶液 淀粉溶液预期现象和结论:①A 变红色,B 不变色②A 不变色,B 变蓝色③A 变红色,B 变蓝色(4)0.224(3分)(5)2I-+2Fe3+===I2+2Fe2+(2分)【解析】(1)要想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应将制取的Cl2通入到含有Fe2+和I-的溶液中,Cl2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所以必需的装置是A→C→E。
(2)碘水的颜色与Fe3+水溶液的颜色相差不大,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比较反应的先后顺序。
2020高考化学新课标专用三轮冲刺增分练:选择题专练七 Word版含解析.doc

选择题专练七1.“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
下列有关“液态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和H2O转化为“液态阳光”过程中同时释放能量B.煤气化得到的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C.“液态阳光”行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D.“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答案 A解析“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CO2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煤气化是由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CO和H2,煤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不符合“液态阳光”的定义,煤气化得到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故B正确;“液态阳光”由阳光、CO2和水反应,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故C正确;根据“液态阳光”的定义,“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故D正确。
2.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将NaCl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离子为Na+B.溶液中含有N A个Na+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由于Cl-水解导致答案 C解析Na+核外有2个电子层,Cl-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Cl-的半径大于Na+,a离子为Cl-,b为Na+,故A错误;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即无法判断Na+的数目,故B错误;H2O中H+显+1价,b为Na+,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原理,Na+应被氧原子“包围”,即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故C正确;NaCl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即pH=7,故D错误。
3.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B.Fl的价电子排布式7s27p2C.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答案 D解析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即Fl的核电荷数为114,Fl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4,故A说法正确;Fl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4,即属于ⅣA族,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即Fl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7s27p2,故B说法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即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故C说法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即Fl的原子半径大于同主族其他元素,故D说法错误。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七含解析

非选择题专项练(七)(建议用时:40分钟)1.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俗称黄血盐,常用于检验Fe3+,也是食盐防结剂。
以生产电石的副产物氰熔体[Ca(CN)2和NaCN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亚铁氰化钾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需控制在80 ℃以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滤液”处理可获得一种实验室常用干燥剂,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加热”使HCN气体逸出发生“反应Ⅲ”,生成K4[Fe(CN)6]、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Ⅲ”后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干燥即得产品。
(6)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亚铁氰化钾溶液可以制备铁氰化钾{K3[Fe(CN)6],可用于检验Fe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操作现象(i)取铁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ii)在U形管铁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2.某学习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并测定所制得产品的化学式。
已知:x CuCO3·y Cu(OH)2·z H2O为绿色或暗绿色固体,Cu4SO4(OH)6·2H2O为蓝色固体。
Ⅰ.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1)实验需要0.50 mol·L-1 Na2CO3溶液和0.50 mol·L-1 CuSO4溶液各500 mL,配制上述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七)(解析版)

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七)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焰色反应D《诗经·大雅·绵》:“堇荼如饴。
”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味【答案】C【解析】A .剂钢为Fe 的合金,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A 错误;B .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为盐酸、硝酸的混合物,而HF 酸与玻璃反应,B 错误;C .鉴别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 4),灼烧时焰色反应不同,分别为紫色、黄色,可鉴别,C 正确;D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且有甜味的不一定为糖类物质,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
最新整理福建高考化学三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高考化学三轮模拟试题及答案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对“C a C O3→C a O”的转化进行拟人化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转化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转化过程放出大量热C生成的C a O可作氯气的干燥剂D C a C O3是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2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 o l/L N a C1O溶液中,C1O-的数目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1.2L C H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 AC16g O2与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1.5N AD1m o l F e与足量C l2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39.“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三蝶烯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蝶烯是苯的同系物B三蝶烯能发生取代反应C三蝶烯的一氯代物有6种D三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410.下列措施中,能使饱和食盐水中c(O H-)减小的是 A加热B投入金属钠C加入N a H S O4固体D以惰性电极电解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51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甘油和水B用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C制取M g C l2固体D检验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C O2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612.二甲醚(C H3O C H3)--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极区溶液的p H变大B b极有H2O生成C a极反应式:C H3O C H3+3O2--12e-=2C O2↑+6H+D每消耗11.2L O2(标准状况),有2m o l H+向左侧移动分值:6分查看题目解析 >713.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三)(含解析)

非选择题专项练(三)(建议用时:40分钟)1.硼铁混合精矿含有硼镁石[MgBO2(OH)]、磁铁矿(Fe3O4)、磁黄铁矿(Fe x S)、晶质铀矿(UO2)等,以该矿为原料制备MgSO4·H2O 和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UO2+2在pH为4~5的溶液中生成UO2(OH)2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MgBO2(OH)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NaClO3可将UO2转化为UO错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除铁净化"需要加入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调节溶液pH至4~5,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
(3)“蒸发浓缩”时,加入固体Mg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时少量铁精矿(Fe3O4、Fe x S)因形成“腐蚀电池”而溶解,反应生成Fe2+和硫单质,写出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某工厂用m1 kg硼铁混合精矿(含B为11%)制备H3BO3,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矿样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m1 g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C中,打开K1关闭K2,从a处不断通入空气,高温煅烧石英管中的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专项练(七)(建议用时:40分钟)1.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俗称黄血盐,常用于检验Fe3+,也是食盐防结剂。
以生产电石的副产物氰熔体[Ca(CN)2和NaCN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亚铁氰化钾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需控制在80 ℃以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滤液”处理可获得一种实验室常用干燥剂,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加热”使HCN气体逸出发生“反应Ⅲ”,生成K4[Fe(CN)6]、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Ⅲ”后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干燥即得产品。
(6)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亚铁氰化钾溶液可以制备铁氰化钾{K3[Fe(CN)6],可用于检验Fe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操作现象(i)取铁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ii)在U形管铁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2.某学习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并测定所制得产品的化学式。
已知:x CuCO3·y Cu(OH)2·z H2O为绿色或暗绿色固体,Cu4SO4(OH)6·2H2O为蓝色固体。
Ⅰ.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1)实验需要0.50 mol·L-1 Na2CO3溶液和0.50 mol·L-1 CuSO4溶液各500 mL,配制上述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测得反应物配比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 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n(CuSO4)∶n(Na2CO3)1∶1.01∶1.11∶1.21∶1.3产物生成速率较慢慢快较快沉淀量/g 0.428 1 0.533 2 0.549 0 0.537 1沉淀颜色蓝色浅蓝绿绿色绿色温度/℃室温65 75 85 95 产物生成速率-较慢快较快快沉淀量/g 无 1.303 3 1.451 2 1.279 9 0.915 9沉淀颜色-绿色绿色绿色稍显黑色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95 ℃时,观察到先有绿色沉淀生成,随后变为黑色。
沉淀由绿色变为黑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根据最佳实验条件,甲同学采用先混合溶液再加热的方法,成功制得绿色产品;乙同学采用先分别加热溶液再混合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却是蓝色的。
试分析乙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碱式碳酸铜[x CuCO3·y Cu(OH)2·z H2O]的化学式按照Ⅰ的方案,小组同学制得了碱式碳酸铜,并采用如下装置测定其化学式(可重复使用)。
(3)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 )→()( )→尾气处理。
(4)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步骤的标号)。
①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②加热C 装置一段时间 ③打开A 装置中的活塞通氢气 ④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 ⑤关闭A 装置中的活塞(5)称取9.55 g x CuCO 3·y Cu(OH)2·z H 2O 产品,充分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得到4.8 g 残留物,同时生成2.2 g 二氧化碳和2.7 g 水。
则该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甲烷催化裂解是工业上制备乙炔的方法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1=-890 kJ·mol -1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2=-1 300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3=-572 kJ·mol -1则2CH 4(g)C 2H 2(g)+3H 2(g) ΔH =________kJ·mol -1。
(2)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CH 4的裂解。
①若用和分别表示CH 4、C 2H 2、H 2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H 4的裂解过程如图1所示。
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甲烷,测得单位时间内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H 4的转化率[α(CH 4)]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2所示,t 0 ℃后CH 4的转化率突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分解体系中几种气体的平衡分压(p ,单位为Pa)与温度(t ,单位为℃)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t 1 ℃时,向V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2 mol CH 4,只发生反应2CH 4(g)C 2H 4(g)+2H 2(g),达到平衡时,测得p (C 2H 4)=p (CH 4),CH 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在上述平衡状态某一时刻,改变温度至t2℃,CH4以0.01 mol·L-1·s-1的平均速率增多,则t1________t2(填“>”“=”或“<”)。
②在图3中,t3℃时,化学反应2CH4(g)C2H2(g)+3H2(g)的压强平衡常数K p=________。
4.石墨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一种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氮、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H-3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是因为石墨中存在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E.范德华力F.金属键(5)若该晶胞底面边长为a pm,高为c pm,则石墨晶体中碳碳键的键长为________pm,密度为________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5.利用蒈烯(A)为原料可制得杀虫剂菊酯(H),其合成路线可表示如下:(1)化合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A→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写出一分子F 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环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G→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7)写出以和CH 3CH 2OH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非选择题专项练(七)1.解析:(1)温度过低,浸取效率低;温度过高,会促进CN -水解,生成有毒的HCN ,污染环境,故需控制温度低于80 ℃。
(2)为防止硫酸亚铁氧化变质,应加入铁粉,为防止其水解,应加入稀硫酸。
(3)分析流程图可知,可获得的常用干燥剂是CaCl 2。
(4)根据题给条件可知,“反应Ⅲ”的反应物为HCN 、K 2CO 3、Fe ,生成物为K 4[Fe(CN)6]、CO 2、H 2,结合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N +2K 2CO 3+Fe===K 4[Fe(CN)6]+2CO 2↑+H 2↑+2H 2O 。
(5)从溶液中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一般需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
(6)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 元素由+2价变为+3价,电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
(7)由操作(i)及实验现象可知,在该原电池中Zn 被腐蚀,铁被保护,电解质溶液中无Fe 2+,在U 形管铁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产生了蓝色沉淀,则说明有二价铁生成,即铁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了Fe 2+。
答案:(1)温度过低,浸取效率低;温度过高,促进CN -水解,生成有毒的HCN ,污染环境 (2)稀硫酸和铁屑 (3)CaCl 2(4)2K 2CO 3+6HCN +Fe===K 4[Fe(CN)6]+2CO 2↑+H 2↑+2H 2O (5)过滤 洗涤 (6)[Fe(CN)6]4--e -===[Fe(CN)6]3-(7)铁能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Fe 2+2.解析:Ⅰ.(1)配制500 m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500 mL 容量瓶、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