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区域农业发展为背景的综合题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卷: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020届高三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卷: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答案:C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答案:A[2019·威海市高三模拟]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4.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答案:B5.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C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答案:A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答案:D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8~9题。

8.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答案:B9.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2019·湖南衡阳模拟,1]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区域农业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区域农业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区域农业发展考向以某一典型农业区域或某类农作物为题材,以文字材料和区域图提供信息,考查区域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农业条件的变化。

【例题1】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答案 1.A 2.D 3.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耐旱。

第2题,结合四个选项,干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台风和洪涝对该地影响不大,可知冻害是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

第3题,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而小枣品质优良。

【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必修三之区域农业发展(附答案详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必修三之区域农业发展(附答案详解)

区域农业发展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老种子也称地方品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对当地适应性强,口感好,但产量低。

目前,各地老种子消失呈加剧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老种子品种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品种质量差C.农村劳动力流失D.商业种子冲击2.遏制老种子“消失”趋势的合理措施是()①建立老种子库,完善贮存环境②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种子改良③规范化种植,加强保种育种④减少人为干预,杜绝污染生长环境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田间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提高作物根区的水分满足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为了更有效利用雨水,在不同地区会调整沟、垄的宽度和深度。

下图示意沟垄集雨技术。

据此完成3~4题。

3.干旱地区提高集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A.加大垄高B.增大沟深C.垄上覆膜D.沟上覆膜4.最适合采用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区域是()A.塔里木盆地北部B.北方农牧交错带C.东北三江平原D.南方低山丘陵区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区所在省份可能是()A.黑龙江B.江苏C.青海D.海南6.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延长B.全球气候变暖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业技术进步7.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活强度增加C.土地集约利用D.农村人地压力增大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8~9题。

8.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9.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300 mm,土壤贫瘠。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

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 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下图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A.I区B.Ⅲ区C.Ⅳ区D.V区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下表为2018年双塔灌区农作物生产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塔灌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0倍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棉花需水量较少,种植效益高B. 棉花品种改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C. 市场需求量增加,棉花价格上涨D. 生态改善,适宜棉花种植的土地增加6.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发,双塔灌灌区对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

今后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的是A. 小麦B. 瓜类C. 棉花D. 蔬菜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10题(以世界区域为背景)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10题(以世界区域为背景)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10题(以世界区域为背景)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河床较浅。

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

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可达2~4米。

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说明阿拉瓜利河主要的水文特征。

(6分)(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

(6分)(3)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8分)(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该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防护堤。

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材料一圭亚那是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国土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8.7万,森林覆盖率高达86.4%。

材料二圭亚那位置图(左图);圭亚那木结构高脚屋图及首都乔治敦气候资料(右图)。

(1)利用大气环流有关知识,分析圭亚那北部沿海地区一年中出现两个雨季(5~8月、11月至次年1月)的原因。

(8分)(2)分析圭亚那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高脚屋的自然原因。

(10分)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韩国及周边简图材料二韩国泡菜是朝鲜半岛一种以蔬菜(大白菜)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食品。

2009年韩国白菜产量为25万吨,2009年冬季,韩国大雪不断,使2010年产量仅为15万吨,每年消费泡菜需145万吨原料,由于自产冬白菜收成锐减,2010年春季大白菜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发“泡菜危机”。

2009年底韩国大白菜主产区的大片土地被征用。

我国大白菜主产地在东北、山东、河北等地,年总产量约1亿吨,我国大白菜自给有余,可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小题专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小题专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发展小题专练创意农业是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南京市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南京市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新需求,依据创意农业的理念,南京市在郊区实施了休闲观光园、休闲农业公园、休闲牧业和休闲渔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绿色腰带”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题。

1.发展“创意农业”项口的必要条件是当地拥有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2.南京发展“绿色腰带”工程最主要的口的是A. 保持农业用地B. 满足市民文化休闲C. 美化农村环境D.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结合材料,回答3—4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3.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C.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5~6题。

5.该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A.青稞和油菜B.水稻和柑橘C.大豆和甜菜D.小麦和棉花6.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人均耕地面积广C.水热条件好D.单位面积产量高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020届高三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word文档有答案和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word文档有答案和解析)

高三地理农业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1.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②地以畜牧业为主B.C. ③④糖料作物为甘蔗D.2. ②地开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 )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A. 科技兴旺B.C. 廉价的劳动力D.3.①、③两地附近的能源工业分别是( )A. 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B.C. 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D.土壤肥沃先进的保鲜技术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以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4.每年冬季 ,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B. 气候温暖C. 森林茂密D. 就业率高5.上图农业区中 ,该州以下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A. 甘蔗B. 棉花C. 大豆D. 甜菜6. 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A. C.内陆多沼泽分布临海开发较早B.D.临海交通便利临海地形平坦河西走廊是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

因位于兰州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得名,读图答复16~ 17 题。

7.图中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该流域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可能导致A. C.整个流域地下水位上升下游湖泊面积逐渐缩小B.D.下游湖泊湖水富营养化河流改道东北流向西南8.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与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东北相比,其优势是A. 地势低平B. 育种条件优越C. 降水丰富D. 光照时间长以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

读图答复下题。

9.造成我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10.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①小农经营②生产规棋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商品率低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规范训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规范训练及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2012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

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回答1~2题。

1. 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C.农业科技发达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解析:由“绿色”二字可知,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答案:D2. 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的转变解析: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应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C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回答3~5题。

3. 该水果可能是()A.菠萝B.香蕉C.柑橘D.苹果解析: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黄土高原地区,适合苹果的生长;而菠萝、香蕉属于热带水果,柑橘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

答案:D4. 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解析:相比较而言,图中东部地区在光照、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经济更发达,交通更便利,且技术水平高。

答案:C5. 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B.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D.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解析:在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可以使农民创收,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种植苹果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区域农业发展为背景的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 500 ℃~8 500 ℃,无霜期330天以上。

在广西,甘蔗的收割与种植基本同时完成,把收割后的甘蔗处理为一截一截的种苗,在田里开出一道道沟,把种苗排种在沟里,把种苗盖上土形成地垄,再把地膜覆盖在种苗地垄上。

甘蔗的收割没有任何机器介入,只能靠手砍、肩扛。

近几年,每到甘蔗收割季节,几万名越南人通过劳务派遣机构进入广西从事甘蔗的收割、加工作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是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从1993年至今,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蔗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蔗糖产业成了广西绝对的支柱产业之一。

下图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甘蔗主产区变化图。

2018年广西各市蔗糖产量比例表(1)指出广西甘蔗种植季节把地膜覆盖在种苗地垄上的主要作用。

(2)说明广西甘蔗主产区利于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

(3)指出1990年、2010年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分布及变化并分析主产区变化的原因。

(4)广西崇左甘蔗种植集聚度较好,有人建议崇左将扩大甘蔗种植面积。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该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占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劳动力等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单位产值低的粮食和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花卉、蔬菜种植面积增大。

(1)甘蔗是喜温作物,为保证种苗的成活,广西种植甘蔗季节把地膜覆盖在种苗地垄上来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肥力。

(2)从材料中看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西气候特征,说明对甘蔗生长的有利条件。

具体是纬度低,气温高,积温高,生产期长;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结合图示信息,1990年广东省甘蔗主产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雷州半岛,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只剩雷州半岛。

该变化结合珠三角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经济发达会带来地价升高,劳动力成本高,城市化会占用耕地,从生产成本方面分析甘蔗主产区变化的原因。

(4)赞同扩大种植面积从种植甘蔗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甘蔗种植在种植经验、政策和劳动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分析,具体是该地种植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邻近越南,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不赞同从该地规模小;产业基础弱;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等角度阐述理由。

答案(1)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肥力。

(保温、保湿、保肥) (2)纬度低,气温高,积温高,生产期长;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1990年广东省甘蔗主产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雷州半岛,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只剩雷州半岛。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的耕地增加;经济发展水平高,地价贵,种植甘蔗减少。

(4)赞同。

该地种植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邻近越南,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不赞同。

该地规模小;产业基础弱;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树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易受冻害。

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茶叶种植的最北界,这里纬度高,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优质的毛尖外形细、圆,大小匀整,都产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300至800米山腰茶园中。

成茶易变质,需在低温、干燥、避光、隔绝氧气的环境中保存,主要销售北方市场。

其中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出产最好的茶,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近年来,信阳毛尖的需求日渐增大,种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区也开始广泛种茶。

材料二河南省简图。

(1)分析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优质毛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气温角度分析信阳毛尖“明前茶贵如金”的原因。

(3)说明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若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说明信阳毛尖主要销售北方市场的理由。

②为了开拓信阳毛尖在南方市场有人采用网店销售,但效果不好,说明其遇到的主要问题。

解析(1)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优质毛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结合材料中信阳毛尖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从气候条件看,“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易受冻害”,高大群山的山腰多地形雨,湿度大;高山山腰多云雾,少阳光直晒;山区阻挡冷空气,少冻害。

从地形看,山地起伏大,排水良好。

从土壤看,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有利于优质毛尖种植。

(2)气温角度分析信阳毛尖“明前茶贵如金”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对茶叶的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品质看,信阳纬度较高,清明节前气温低,有利于茶叶营养物质积累。

气温低,少病虫害,使叶片形态完好,农药使用少,绿色产品。

从产量看,清明节前段,气温低,茶叶生长速度慢,叶芽小,产量低,市场供应少。

由于品质高、产量低,所以价格高。

(3)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

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分析,不利影响主要从生态效益及长远利益角度考虑。

从眼前的经济利益看,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

但是由于低山地区茶叶生长条件较差,茶叶品质下降,价格降低;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叶整体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低山地区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

(4)信阳毛尖主要销售北方市场的理由主要从市场距离、知名度及饮用习惯角度分析。

从市场距离看,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北方市场距产地近,减少运输成本;从饮用习惯看,北方人有饮信阳毛尖的习惯;从知名度看,信阳毛尖在北方的知名度较高。

开拓信阳毛尖在南方市场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从市场距离、知名度及饮用习惯角度分析。

从市场距离看,南方市场距产地远,网购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运输和保鲜成本高,且南方盛产茶叶,对于信阳毛尖的需求量小,竞争激烈;从饮用习惯看,南方人无饮信阳毛尖的习惯;从知名度看,在南方品牌知名度低,所以不易打开南方市场。

答案(1)山腰多地形雨,湿度大;高山山腰多云雾,少阳光直晒;山区阻挡冷空气,少冻害(或:山地逆温,山腰较温暖);山地排水良好;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

(2)信阳市纬度较高,清明节前气温低,有利于茶叶营养物质积累;(或: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气温低,茶叶生长速度慢,叶芽小,产量低,市场供应少;气温低,少病虫害,使叶片形态完好,农药使用少,绿色产品。

(3)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低山地区茶叶生长条件较差,茶叶品质下降,价格降低;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叶整体经济效益;低山地区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或造成茶叶生长环境退化)。

(4)问题①: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北方市场距产地近,减少运输成本;北方人有饮信阳毛尖的习惯;信阳毛尖在北方的知名度较高。

问题②:南方地区是茶叶的主产区,产量大,品种多,竞争大;南方市场距产地远,网购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运输和保鲜成本高;南方人无饮信阳毛尖的习惯;在南方品牌知名度低。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腰果原产于巴西东北部,16世纪被引入非洲,为喜温、强阳性树种,耐干旱贫瘠,不宜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栽种,以海拔500米以下生长为宜。

月均温低于17℃,易受寒害。

带壳腰果多出口到亚洲加工。

近几年,当地政府开始对腰果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腰果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材料二非洲西部部分区域地图。

(1)分析图中甲地区利于发展腰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在湿季末期,当地农民开始在植株周围的地面覆盖秸秆或杂草,简称“根圈覆盖”。

请说明其作用。

(3)简析当地政府征收腰果出口税对本地区腰果产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非地区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地理特征的理解掌握。

(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甲地区海拔低于500米,地势较低平;热带沙漠气候区,光照和热量充足;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通气透水,且不易积水或涝渍;临近港口,便于输出。

(2)甲地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湿季过后迎来干季,蒸发量大,根圈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雨季之后进入冬半年,且昼夜温差大,根圈覆盖可以为土壤保温,预防低温冻害。

(3)当地政府征收腰果出口税,使得腰果出口利润降低,短期不利于本地区腰果种植业的发展;从长期看,会提高国外腰果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有利于吸引国外加工企业到西非投资,提高本地区腰果加工的附加值,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1)海拔低于500米,地势较低平;热带沙漠气候区,光照和热量充足;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通气透水,且不易积水或涝渍;临近港口,便于输出。

(2)湿季过后迎来干季,蒸发量大,“根圈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雨季之后进入冬半年(且昼夜温差大),“根圈覆盖”可以为土壤保温,预防寒害(低温冻害)。

(3)征收腰果出口税使得腰果出口利润降低,短期不利于本地区腰果种植业的发展;从长期看,会提高国外腰果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有利于吸引国外加工企业到西非投资,提高本地区腰果加工的附加值,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 500~2 000毫米的环境条件。

一般在海拔600~2 000米的范围内,海拔越高,咖啡的质量越高。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普洱咖啡味道独特,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睐。

1988年以来,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推进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目前,全市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

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

(1)分析普洱市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简述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4)请就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1)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 500~2 000毫米的环境条件。

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

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海拔600~2 000米的范围内,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