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木兰从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2木兰从军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认识1个偏旁。
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田字格黑板教学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
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请你听故事,完成一道思考题。
3、你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学习第一小节,指导朗读。
二、初读指导1、正音。
出示词语:名字征战文书父亲年老多病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胜利将士将军英雄朝廷焦急万分燕山燕子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逐行指读,注意前后鼻音。
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开火车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
2、识记字形。
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由说。
教师讲解注意点:“多”字去掉一个“夕”,加上一个“口”,是什么?(名)左边“月”,右边“生”,是什么?(胜)上面“八”,下面“ㄨ”,是什么字?(父)左边“丬”,右边“夕”加“寸”,是什么?(将)讲“病”,半包围结构,上面是病字头,里面是丙,认识偏旁病字头。
继续认读,记忆生字字形。
3、各自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四人小组挑选读,其他三人随时纠正另一个人读错的地方。
5、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6、男女生竞赛读。
7、标出各小节小节号。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指导写字1、看生字卡片,老师讲解注意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
3、学生描红,书写。
教师巡视四、作业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Jiāng()将 Jiàng()燕 yān()yàn()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廷、起、康3、抄写生字并组词。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2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_19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会写“征”“兵”两个生字。
3、能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学习重点:1、会认会写“征”“兵”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学习难点】通过动词“披”、“跨”、“渡”、“过”感悟木兰英勇善战的形象。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板书课题,生书空。
2、复习词语这些词语朋友大家还认识吗?二、自主学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板书:巾帼英雄2、为什么花木兰被称为巾帼英雄?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木兰从军的故事,去寻找答案吧!出示读书要求三、交流分享(一)预设一: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花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指名分享师相机板书:为国分忧为家分忧2、字理教学“征”、“兵”过渡语: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在这里,还有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征”和“兵”。
“征”是形声字,双人旁在甲骨文中是这样的,你看它像什么?对,是道路,所以“征”的本意是“到很远的地方”,我们可以组成“长征”、“远征”,后来啊,“征”字也有上对下征集的意思,我们可以组词“征兵”。
“兵”是象形字,上半部分代表利器,下半部分表示双手举着利器,可以组词“兵器”,拿着兵器的人就是“士兵”。
3、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过渡语:在那个时候,女子是不能上战场的,木兰为什么从军了?现在你就是木兰,木兰父亲对木兰说:“国家不允许女孩子上战场,征兵文书上写的也是我的名字,还是我去吧!”木兰说……木兰的母亲说:“木兰啊,你的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年龄又小,你是女孩,要不我们去向朝廷求情,不要去了吧!”木兰说……木兰弟弟说:“姐姐,你走了我怎么办啊?姐姐,我不让你去!”木兰……(二)预设二: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1、“赫赫战功”“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大、多)指导拼读词语2、“披”、“跨”、“渡”、“过”师:这些动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木兰?教师提示语:木兰面前是怎样的黄河?怎样的燕山?3、指导朗读情景一:就是这样英姿飒爽的木兰,不怕困难的木兰,她告别了亲人,(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情景二: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高高耸立的燕山,木兰毫不退缩,任何艰难险阻页挡不住木看前进的脚步……(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情景三:战场上,万马奔腾,硝烟弥漫,木兰跃马提枪,英姿飒爽……(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三)预设三: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过渡2、看!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英勇善战)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文静俊美)3、将士们看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师:是啊,征战十几年,竟然没有人发现战场上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然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国为家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她替父从军的故事代代相传。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一.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小英雄木兰,理解她的故事中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
2.能朗读文本,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旨,抒发感受。
3.练习书写,体悟文学作品书写的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木兰从军”篇2.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感受中国大好河山。
采访家乡古文化故事,接着,老师介绍登场人物木兰。
2.自主学习请学生先看一遍“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抽取关键词,概括出故事的主旨。
3.分组合作直接引导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从情节的结构,人物刻画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师生共读老师与学生一起共读课文。
带领学生朗读文中重要段落及经典句子,并讲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5.学生朗读学生分角色,小组内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6.归纳总结老师带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学生就故事中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进行热烈讨论。
7.课外作业作业:成语练习,抄写部分经典句子。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主题和情节,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理解文学性的语言。
2. 教学难点古文天曷汉语的辞藻,故事情节曲折又缺乏交代。
四. 教学评估方法1.阶段测试本单元课程最终会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文本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学生作品采用学生笔记,口头表达,情景剧,兴趣博客等方式,收集学生练笔、表达方面的最好成果。
五. 教学后记“木兰从军”是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故事,它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把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唤醒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认识和审美情趣。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二、:(一)导入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2、学生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读课文。
2、师: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学生思考发言。
(三)再读课文,阅读理解,指导朗读1、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能说一说理由吗?2、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学生朗读,说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并板书。
第二段联系《》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引导学生带着既惊讶又佩服的感情读。
1、按照板书梳理木兰的成长过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
(四)引导评价,鼓励多角度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拓展1、你还知道我国历还有哪些女英雄?2、花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爱。
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由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
(播放豫剧《花木兰》)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
(出示《木兰诗》课件)(六)选择性作业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篇2Ⅰ、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故事先介绍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接着写她在多年的征战中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写她胜利回乡后,将士们才惊讶地发现花将军原来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
阅读短文后,让人感觉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孩子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表演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历史传奇故事,学生对故事中的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体会到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起先设计从《木兰诗》着手,引出木兰的故事。
但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还有欠缺,于是我重新作了以下设计:一开始以豫剧《花木兰》作为音乐背景,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木兰的与众不同,从而提出疑惑:为什么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抓住文中留白,让学生角色扮演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木兰的心理,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再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花木兰的英勇善战;最后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表达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和谐的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从而深入了解花木兰,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动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利用动词的串联来背诵课文。
2、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通过角色扮演,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从木兰替父从军,体会她的尊老爱幼,从木兰的英勇善战,体会她的爱国情怀。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感悟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想像感受人物形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一个偏旁。
教学进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张图。
请看大屏幕,图上是一位身披战袍,英勇善战的将军,再看这幅图,一位身着红装,文静俊美的姑娘。
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名字---花木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她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学生质疑---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名字征兵朝廷年龄将士战袍燕山胜利(1)自由读,指名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师:你觉得读这些词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生:征兵的兵是后鼻音……师:是的,后鼻音是我们读词语,学习词语的一个难点。
开火车读词语。
在第二行词语中你发现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好?请你说!你真细心,将读第四声,还可以读第一声,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
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3)老师还找出了这一课四字词语,你能读好吗?试着读一读!出示:焦急万分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生:女扮男装就是女生穿上衣服扮成男生生:年老多病就是年龄大了身体有很多疾病……师生共同交流学习词语的方法:查工具书,根据字的意思理解,放在句子中根据上下文理解。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从军》这篇古诗的基本情节,了解木兰从军的动机、思想和感情。
2.能朗读课文,感受语言之美。
3.学会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
4.发扬“爱国、孝爱、勤劳、正直”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学习木兰从军的动机、思想和感情。
2.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代女性的思想和处境。
2.分析《木兰从军》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内容
1.热身
教师为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如《花木兰》电影片段等,引导学生感受
课文的主题和氛围。
2.导入
通过讲述古代女性的家庭地位以及男女在古代守则和教育中的差异,为学生介
绍《木兰从军》这篇古诗的背景和意义。
3.正文
第一步: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整篇课文,学生跟读,并且了解关键词,例如“捧”、“漫天”、“缝”等等。
第二步:分组讨论
分组让学生朗读文章,并讨论木兰是怎么担当家里的重托,并且怎样去战斗。
学生可以一起讨论诗句中意境和情感,分析“千里送毫毛”的意思。
第三步:回答问题
教师放问题给学生回答,例如:木兰为什么隐瞒自己的性别?她的家人发现真相后有什么反应?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责任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4.拓展
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展开想象和讨论,例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木兰从军》教案【一】一、导入揭题1、小朋友,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让人们千古传颂的英雄豪杰,你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个吗?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3、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和你们刚刚说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刚刚说的英雄中女的很少?)4、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
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5、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二、初读感知(一)练读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与同桌轮流读一遍,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1、出示生字词。
名字征兵胜利朝廷年龄理应说服年老多病焦急万分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2、多音字。
燕子燕山将军将士3、课文一定也能读好。
(1)齐读第一段,师评。
(2)指名读第二段,自评。
(3)指名一组读第三段,其他生评价。
(4)男生读,女生评。
4、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课文都读通顺了,那么刚才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女扮男装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一)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1、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2、指名交流体会。
(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
)3、花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
(经常发生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木兰从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对,她就是花木兰。
2、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
3、质疑:小朋友,这两幅图上的都是花木兰,为什么一位漂亮的姑娘变成一位将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4、板题,读题。
理解“木兰从军”的题意
二、初读指导
(一)、听录音,看课文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边听边看,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师:小朋友听得认真,收获也真不少,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
把书翻到63页,听清要求。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
1、出示词语(带拼音),小老师领读。
2、去拼音齐读。
师: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
3、开火车读词语
4、教学两个多音字
(1)、将 (2)、燕
5、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说话练习:花木兰是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怎样的女英雄呢?
指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找一找最能体现木兰为什么要从军的一句话。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齐读
1、理解“理应”、“分忧”(理应:理所应当;分忧:分担
忧愁)
2、思考:什么是“国忧”,什么是“家忧”?
3、找一找国家遇到忧患的句子读一读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了解历史背景: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指导朗读:紧急征兵
4、过渡:不仅如此,木兰还有更担忧的事情,那就是家里
的忧愁。
指生读一读,理解:焦急万分(心里非常非常的着急)
思考木兰为什么那么着急呢?
练习说话:因为,所以,木兰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思考: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家人又怎么会同意呢?
演一演:
在古代,男尊女卑,女子一般很少出门抛头露面,木兰要去从军,家人一开始不同意。
父亲、母亲、弟弟说了这些理由,木兰会怎样说服自己的家人?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老父亲一听说女儿要去从军,就急了,说:“女儿呀,文书上写的是为父的名字,应该让父亲去才对呀!”木兰说:“。
”
弟弟急切地说:“姐,你是女子,怎么能去从军呢被发现了可是要杀头的?我是男孩,让我去吧!”木兰说:“。
”
母亲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拉着女儿的手,说:“既然咱们家这么特殊,就别去了。
国家打仗也不少你一个呀!”木兰坚定地说:“。
”
5、小结:木兰就这样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真是一位(为国为家分忧)的女英雄。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军时,木兰的哪些表现又让你觉得她是个女英雄?
2.展示交流:“披、跨、渡、过”
(1)从这些词中,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黄河图燕山图感受气势磅礴、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气势
出示图片:这是战场上的木兰,看到木兰的样子,你想到哪些词?(威风凛凛英勇善战)
(2)指导朗读。
读出了什么感觉?(渡黄河、过燕山,英勇的感觉)
(3)你从哪儿还能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板书:赫赫战功
(4)身为女子,木兰果真一点儿不输给男子汉。
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小结: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觉得花木兰是()的女英雄。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激发对女英雄的敬佩之情
战争终于结束了,引读:木兰胜利回乡后……(齐读)(1)换词语理解“探望”、“惊讶”
(2)将士们知道了会怎么想?怎么说?
四、总结
花木兰是一位的英雄。
带着敬佩之情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征兵”
徐海岚段尚佳陈子瀚刘玮孙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