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供应链分析报告

2014全球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报告分析2014-11-04来源:智客近年来可穿戴设备一直是媒体跟厂商关注的重点智能产品,尽管有调查机构显示单凭腕带上的这种小玩意就能带来120亿美元的市场,但是市场却好像并非如愿,真正佩戴可穿戴设备的人是少之甚少!这一年来,人们言必及可穿戴设备,展会上网站上电商处满满都是可穿戴设备。
从最初的谷歌眼镜到现在的头盔,从手表到手环,若要时髦或是fashion没带个可穿戴设备都不好意思出门,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目前可穿戴市场的真实写照。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预期“可穿戴设备绝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补充”可穿戴设备可以协助人们管理时间和轨迹,优化健身和健康、生活管理。
可穿戴设备让互联网的普适化新的台阶。
联网的健康手环或是手表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个首饰,实用性还没有体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变成一个无脑化的,更加普及的,人们会随身携带的设备。
例如与互联网相接的可以自动切换时区的手表,能够监控心跳、并将健康数据及时上传到云上的腕带,存储并分析佩戴者健康数据的App。
当然,最让人期待的还是这些可穿戴设备所承载的服务。
毕竟它们将是我们贴身佩戴的,能够检测我们的生命体征,例如睡眠质量等,无论是健身爱好者、减肥人士、老人或是婴儿都可以依靠这些设备。
虽然现在的可穿戴市场上充斥着投机和炒概念等问题,但是在Business Insider商业智能的报告中能看到,哪怕是保守地预计,手腕上的小玩意将能带来120亿美元的市场。
以下是Business Insider对可穿戴设备的简要预计:市场规模的变化:根据IMS报告研究,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有望在2016年达到1.71亿的出货量,而2011年出货量仅为0.14亿(14million)。
根据ABI最近的预计,2018年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4.85亿。
我们认为这个数字有些过高,因为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的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在2014年全球年度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1亿这一里程碑,并在今后的五年内达到3亿。
2014年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研究报告

2014年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一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智能可穿戴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甚至智能纽扣等等。
智能穿戴设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系列中的托尼·斯塔克那一身合金盔甲了。
但显然目前的智能设备还不能达到那样的技术要求,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离“钢铁侠”还有多远?速途研究院数据分析师团队结合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状况和用户需求调查,分析讨论了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涨势明显2018年有望达284.6亿元2010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仅有0.9亿元,到了2014年这一规模已达到66.2亿元,增长了72.6倍!而目前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的这一市场规模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9.4亿元,到了2018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284.6亿元。
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大部分集中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几乎处于真空,可见正在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潜在用户群十分庞大,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2018年将达到1.4亿台从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统计来看,2010年出货量仅为40万台,2014年出货量增长到了2260万台,增长了55.5倍!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完善,以及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认识的提高,其国内的市场将进一步打开,出货量必然会迎来新的增长浪潮。
预计2016年出货量会达到7800万台,2018年出货量将有望达到1.4亿台。
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分布智能手环占比61.2%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力压群雄,以61.2%的高占比排在了智能设备产品的第一位。
位居第二位的是智能手表,占比为23.7%,智能臂环设备占比仅为8.0%,居第三位。
智能跑鞋以3.7%的占比排在第四,智能眼镜和智能纽扣分别占2.6%和0.8%。
智能手环由于携带方便,并且相对技术要求比同类产品要略低,成本相对低廉,所以手环设备的市场占有量相对较高。
2014年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智能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智能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硬件智能化加速扩散,O2O新市场空间开启 (6)1、泛智能化大潮正在袭来 (6)2、面向家庭和移动场景,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发展正当时 (7)3、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更为精准的O2O流量新入口 (9)二、行业发展驱动力 (11)1、零组件技术创新 (11)(1)输入技术创新:传感器 (11)(2)计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 (12)(3)输出技术创新:显示技术和声学技术 (14)①创新显示技术:微投、可弯曲OLED、电子纸 (14)②创新声学技术:骨传导耳机 (15)(4)更小更持久:半导体器件与电池技术创新 (16)①创新半导体器件:低功耗与微型化封装技术 (16)②创新电池模组设计 (17)2、应用场景探索 (18)(1)家居生活类:击打消费者痛点撬动存量市场 (18)(2)运动健身类:从“Nike+”说起 (21)①Nike+带来的跑步社交浪潮 (21)②胜在专业性的Adidas Micoach (23)③细分市场的专业玩家 (25)(3)健康医疗类:专业与趣味兼顾 (27)①适合大众市场的智能健康管理设备 (27)②适合专业医疗的智能终端 (30)(4)游戏和娱乐:如何才能更沉浸 (31)①现实增强技术 (31)②情绪感知技术 (32)(5)One More Thing:还可以很时尚,很霸气 (33)四、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 (35)1、泛智能时代软硬结合才有前途 (35)(1)零组件 (35)(2)软件平台 (35)(3)终端产品 (35)(4)垂直应用App (35)(5)产品运营 (35)2、泛智能设备产业成熟或将经历三大阶段 (37)(1)第一阶段:小而美当道,应用领域百花齐放 (37)(2)第二阶段:龙头企业明星产品指明方向,产品放量渗透 (37)(3)第三阶段:硬件供应链成熟,软件生态繁荣、商业模式渐明晰 (38)3、产业发展各阶段投资标的各不相同 (39)(1)第一阶段看好垂直领域的王者 (39)(2)第二阶段看好整机放量带来的零组件和整机领域投资机会 (39)(3)第三阶段看好软件能力强、具备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公司 (40)4、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 (40)四、风险因素 (41)互联网不断震惊着所有人。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接棒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矿 (3)1、可穿戴设备,重新定义生活与感知 (3)2、智能设备革新加速,可穿戴渐成发展方向 (4)二、发展条件日渐成熟,静待可穿戴黎明破晓时 (7)1、消费者认知加强,可穿戴设备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7)2、配套技术不断演进,为可穿戴市场腾飞奠定基石 (9)(1)芯片技术 (9)(2)传感器技术 (10)(3)NFC技术 (11)(4)人机交互技术 (12)3、云计算完善可穿戴服务功能,大数据打开可穿戴发展空间 (12)4、互联网巨头引领下的多方参与,持续进化可穿戴生态系统 (14)5、资本市场热情高涨,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成长 (15)6、Apple Watch终亮相,有望成为可穿戴市场催化剂 (19)7、启动条件逐渐成熟,可穿戴市场空间广阔 (20)三、软件与服务,可穿戴产业未来最大的利润空间 (22)1、硬件销售是可穿戴设备全面铺开前的主要盈利模式 (22)2、软件平台与应用开发蕴含巨大商机 (23)3、可穿戴相关软硬件发展成熟后,大数据价值将凸显 (24)四、投资机会 (24)1、硬件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软件潜在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24)2、东软集团:软硬件全布局,未来分享可穿戴盛宴是大概率事件 (25)3、万达信息: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先企业,受益可穿戴医疗发展 (27)4、安居宝:社区安防龙头企业,有望进军安全监测类可穿戴设备 (28)五、主要风险 (30)一、接棒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矿1、可穿戴设备,重新定义生活与感知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还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从而将会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和感知。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2014年可穿戴设备购买意向调查报告

2014年可穿戴设备购买意向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14-10-16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中国的可穿戴市场也迎来快速增长,可穿戴设备也将全面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
英国移动咨询公司CCS Insight预计,2014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增加到2200万台,2018年将增至1.35亿台。
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主,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也在相继问市,功能则主要集中在运动健身、娱乐休闲、GPS定位等领域。
对于这些主打智能概念的可穿戴设备,你又有何看法?是否会出手购买?如何看待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对此,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进行了2014年中国IT网民可穿戴设备认知及使用和未来购买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01份,通过对IP地址、答题完整度等信息的筛选,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85份,问卷有效率98.8%。
报告要点•网民对可穿戴设备的了解程度较高,IT垂直网站为网民了解可穿戴设备信息主途径。
•网民对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健身功能最感兴趣,超两成网民目前已经拥有可穿戴设备。
•拥有智能手环的网民占比最高,超五成,智能手表价格集中在1001-2000元。
•网民未来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意愿集中,智能手表为网民首选,其次为智能手环。
•网民购买可穿戴设备最注重功能,网民最期待1000元以下智能手表。
•网民对智能手环/臂环等设备的价格预期集中在300元以下,六成网民接受2000元以下智能眼镜。
•电商平台为网民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主流渠道,网民打算了解可穿戴设备的愿望强烈。
•IT网民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前景。
一、IT网民对可穿戴设备的了解情况1、网民对可穿戴设备的了解程度•网民对可穿戴设备的了解程度较高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千余名IT网民中,对可穿戴设备表示非常了解的占9.2%,接近一成。
另有37.2%的表示对可穿戴设备比较了解。
整体来看,近两年在移动互联的引领下,可穿戴设备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关注并加深对可穿戴设备的了解。
2014年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分析

奇点网 – 智能硬件资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资讯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分析前言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中国的可穿戴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增长,可穿戴设备必将全面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英国移动咨询公司CCS Insight 预计,2014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增加到2200万台,2018年将增至1.35亿台。
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借用一句网络语:可穿戴设备行业正处在风口上。
那么你会是那头即将起飞的猪吗?能不能飞关键是你站在什么地方,即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中的那一环。
奇点网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整理了一个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结构图,供大家参考。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结构图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从参与者所处的位置和参与的程度,可以分成:核心参与者和外围参与者,如下图所示:图 1 可穿戴产业链结构图核心参与者包括基础元件生产商、整机生产商、品牌运营商和可穿戴生态系统构建者。
这四者之间互相依靠,互相促进,并实现螺旋式的向上演进。
缺了其中的任何一环,或其中一环比较薄弱,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除了产业链中的四个核心参与者,产业政策、组织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和媒体是四个外围参与者,他们同样对可穿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业政策代表国家这个层面对可穿戴行业的态度。
目前来看,国家对可穿戴行业的发展是支持的,可穿戴设备是物联网、“智慧中国”、“感知中国”具体化,因此是符合整个大环境的需要的。
行业组织方面,通过媒体可查的有“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WCISA )”和“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发展论坛”等。
奇点网–智能硬件资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资讯参与企业元器件制造有生产MEMS传感器及其配件的歌尔声学、水晶光电、苏州固锝以及汉威电子,生产柔性概念元件的得润电子和丹邦科技,生产非晶态合金的安泰科技和云海金属,还有生产电池、处理器和储存器的德赛电池等。
整机生产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工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
2014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概述

201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概述一、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概述(一)可穿戴设备定义1、可穿戴设备的定义可穿戴设备( Wearable Devices) ,是采用感知、识别、无线通信、云服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实现用户互动、生活娱乐、医疗保健等功能的可穿戴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可穿戴设备主要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嵌入技术、识别技术(语音、手势、眼球等)、传感技术、连接技术、柔性显示技术等。
2、可穿戴设备分类按照功能或者产局外形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分类。
按照功能性划分为:运动健身类,休闲娱乐类,智能开关类,医疗健康类,远程控制类,信息资讯类等。
按照产品外形划分为:眼镜,手表,手环/腕带/手镯、臂环,头盔/头箍,戒指,鞋服,挂件等。
3、可穿戴设备特征可穿戴设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可穿戴;(2)便携性,能够方便的携带和佩戴;(3)数据性/信息性,具有数据的采集存储功能,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可穿戴设备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但是,人们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除了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移动计算”和“移动网络通信”人们更希望能够把手解放出来。
例如,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需要抢时间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随时上网,飞机维修人员要边维修边阅读手册,可能还要上网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不影响双手的维修操作;运动监测、医疗监测也同样需要实时的获取数据、存储数据以及处理数据而不影响我们的行动;军事上的应用则更为普遍,比如特种兵的作战和侦察等。
于是,人们就把计算机从桌面调到了人的身上,通过微小型设计和合理的布局,将各模块分布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能“穿”在身上,并与人相结合,通过无线传输构成一个移动节点,实现移动网络计算的可穿戴设备模式.1955年Edward O.Thorp提出了可穿戴设备的思想和雏形,其初衷是为了在“轮盘赌”的赌博游戏中,对现场数据实时采集并进行预测。
1966年,他与Claude Shannon 共同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穿戴设备机。
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

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规模与增长**1. “1个核心数据:行业总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当前,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总市场规模已成功突破800亿元,犹如一颗迅速崛起的新星,在科技消费领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过去的几年里,其增长态势犹如雨后春笋,节节攀升。
这种显著增长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关键驱动因素。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健身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成为了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得力助手。
其次,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可穿戴设备在性能、续航、舒适度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成本逐渐降低,进一步扩大了消费群体。
再者,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其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
与传统电子产品行业相比,可穿戴设备行业虽然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传统电子产品市场逐渐饱和,增长乏力,而可穿戴设备以其创新的形态和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个性化的需求,有望在未来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点。
2. “2大增长引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扩张”技术创新在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同强大的引擎推动着行业列车飞速前进。
新的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可穿戴设备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测心率、血压、睡眠等生理指标,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健康数据。
同时,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发展,提升了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速度,改善了用户体验。
市场需求的扩张恰似一片广阔的蓝海。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时尚的追求,促使可穿戴设备在外观设计和材质选择上不断创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另一方面,新兴应用领域如医疗辅助、运动训练等的拓展,为可穿戴设备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此外,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视,也推动了可穿戴设备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
**二、竞争格局**1. “3大主要竞争者:市场份额与竞争策略”在可穿戴设备领域,A 公司、B 公司和 C 公司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8月
目录
一、可穿戴设备简介 (4)
1、可穿戴设备产品及功能 (4)
2、可穿戴设备发展历史 (5)
二、可穿戴设备是下一个消费电子增长点 (7)
三、可穿戴设备处于行业爆发前期 (8)
1、当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8)
2、2014年可穿戴新产品集中上市,性价比改善刺激需求上扬 (9)
3、Android Wear,HealthKit等开发平台助推市场发展 (11)
四、iWatch的推出将点燃整个行业的热情 (13)
1、Apple为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消费电子企业 (13)
2、iWatch创新众多,将显著带动可穿戴行业的发展 (13)
五、可穿戴设备对产业链的拉动将优于当前市场的判断 (16)
1、可穿戴设备对于零组件有全新的要求 (16)
(1)可穿戴设备显示器 (16)
(2)更加结实的盖板玻璃 (17)
(3)SIP 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 (17)
(4)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 (18)
2、可穿戴设备价值量在部分零组件产品上是要高于手机的 (18)
3、iWatch的供应链毛利率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19)
4、iWatch供应链厂商的股价大幅上涨 (20)
六、重点企业简况 (20)
1、环旭电子:SIP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0)
2、*ST合泰:积极布局可穿戴领域,未来发展可期 (23)
3、晶方科技:TSV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6)
4、华天科技:TSV业务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9)
5、中京电子:稀缺的拥有自主终端品牌的可穿戴设备企业 (31)
可穿戴设备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里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它集成了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APP 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
它相比传统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具备独特的优势,因而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可穿戴设备具备独特的功能优势,将是消费电子的下一个增长点。
当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预计自2014 年开始将实现高速的增长,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在销量带动下,产业链相关细分领域:AMOLED 曲面显示屏,SIP 模组,电子纸,蓝宝石产业等将极大受益于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2013 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发现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额达14 亿美元,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总出货量超过370 万只,显示行业已开始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很小,同时考虑到当前各类产品功能有限,消费者市场也未打开,我们判断可穿戴设备依然处于行业发展初期。
但随着2014 年新产品的集中上市、可穿戴开发平台的推出以及iwatch 对市场巨大的拉动作用,我们认为今年将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元年,整体销量将开始高速的增长。
本文梳理了可穿戴设备涉及的创新技术领域,包括AMOLED 曲面显示屏,SIP 模组,电子纸,蓝宝石行业等。
预计这些创新领域将首先随着可穿戴设备的热销而兴起,我们判断行业未来的业绩将有大幅的提升。